張家一家人都坐下吃麵,聽到聲音抬頭看去,原來是此前來過的高遠明。


    ……盧仁勖的門客,送曹憲和盧照鄰來張家灣的那位。


    張衍立刻站起,迎出去:“高郎君來得正好!我們在吃麵,請一起用。”


    “不必不必,我吃過了。”高遠明擺擺手,“我過來是告訴你們一件事。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明日親臨江都官田看新農具的使用,邀請眾族老鄉親旁觀,你們要不要去看看?


    畢竟是張川柏改進的農具啊!


    張衍立刻說:“那必須去看看,這樣的熱鬧,幾年難得一見啊!”


    張川柏倒出一碗水端過來:“請客人嚐嚐我們家的薄荷飲。”


    唐人的“飲子”花樣多,出名的有“五色飲”、“五香飲”。


    但大多數農家隻是一碗白水“噸噸噸”。


    高遠明客氣地接過,喝著淺綠色的薄荷飲,覺得喉嚨清清涼涼的,燥熱一掃而空,又對張家更添好感。


    見微知著,張家講究飲食,是有底蘊的人家。


    難怪張家的郎君不卑不亢,在曹夫子麵前侃侃而談,跟盧氏的郎君也能平等相處。


    高遠明放下碗,笑著說:“小郎君說好去找我們郎君玩,怎麽沒見登門呢?”


    “啊?”張川柏眨眨眼,“盧兄想我了嗎?我前兩天才在曹夫子那裏見到他……正好,我也有兩件事,想請高郎君代為轉告。”


    “請講。”高明鄭重地說。


    “曹夫子讓我編一本書,我的字不好,想請盧兄跟我一起編。盧兄詩文出眾,我厚顏想請盧兄為我的圖冊配詩。”張川柏姿態謙虛,“我正在做一種新的織機,聽聞少府認識好的木匠,想請盧兄相助。”


    說著,他恭敬地行禮:“我知道我的要求無禮,隻因知道盧兄是高雅君子,才敢厚顏說這樣的話,還望見諒。”


    禮多人不怪~~


    高遠明怔了怔。


    他能做盧氏的門客,當然是聰明人。


    一聽就知道,張家小三郎願意將獻書的機會跟盧照鄰分享。


    請盧照鄰配詩?


    若盧照鄰的詩文很出彩,甚至可能完全掩蓋張川柏的風頭。


    ……屆時長安城人人傳讀神童的新詩,幾人會去關注農具?


    至於一起做紡織機……新的紡織機真的好用,盧少府協助推廣,對政績亦有好處。


    明明是對盧家有利的事,張川柏說得那麽謙虛。


    高遠明心裏很舒服,比大熱天喝了薄荷飲還要爽快。


    張川柏這是給盧照鄰一個大餅啊!


    “好說!小郎君真是太客氣了!”高遠明滿眼帶笑,“我迴去就告訴我家郎君,你隨時可以過來……”


    他轉過頭,對張衍和吳秀讚歎:“兩位教子有方啊!”


    “哪裏哪裏,一般一般。”張衍和吳秀樂嗬嗬。


    還別說,小三郎那一套套的,說話動作好聽又好看。


    比隔壁阿黃強多了~~


    高遠明略坐片刻,就起身告辭:“你們慢慢吃,我不打擾了。”


    張衍送高遠明出門,迴來正想說都督府長史是什麽官,卻見兒子們吃麵吃得高興。


    先吃麵,吃麵重要。


    ……


    “悉悉索索”


    先嗦麵片~~


    耽擱了一下,麵有些糊了。


    “不過二兄做的本來就是糊塗湯,沒差多少。還是大兄做的羊肉好吃,又香又嫩。”張川柏埋頭吃麵。


    “你不用嘲笑我!讓你做,連麵片都揪不出……小三郎就是用嘴巴做飯的。”張京墨反駁。


    兄弟倆日常鬥嘴。


    別說隻相差五歲,就是相差十歲,兄弟倆該打架的還是要打架。


    張遠誌吃得快,放下碗問:“你們不好奇李長史?”


    “不好奇啊!想想就知道,明天圍在李長史身邊的人肯定很多。陸翁是裏正,說不定還能近前說話。我們嘛……隻能遠遠看熱鬧。”張川柏淡定地說。


    降低期待值,就不會失望。


    張京墨點頭:“對啊!我是去看熱鬧的,離家前還能湊一場熱鬧,無憾啦!”


    “雖然不好奇……但阿耶,你很熟悉李長史?”張川柏問。


    “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李襲譽……”張衍脫口而出,隨即頓了頓:“你問我?你不是更清楚?”


    關於曹夫子的生平,我不知道的,你都如數家珍啊!


    張川柏坦然:“不知道為什麽,有些人的生平,如曹夫子、盧照鄰,我比較清楚;像李善,還有這位李長史,我就不知道。”


    “哦……”張衍若有所思。


    原來小三郎也不是全知全能的。


    這才對嘛,這才是一個正常的、平平無奇小三郎~~


    “簡單一點說,李長史很重視農耕。他初來揚州就疏引雷陂水、建築句城塘,灌溉田地八百頃。李長史還很愛書,有餘錢就請城中讀書人抄書。”


    張衍眼珠一轉,“重農耕又愛書……我們三郎不知道李長史,也許李長史知道三郎呢!”


    張家兄弟神情敬佩:“阿耶,還是你知道的多啊!”


    比李長史更厲害的樣子!


    “嗯,略懂,略懂。”張衍摸摸不長的胡子。


    吳秀認真吃麵,忍著笑……郎君就是習慣!


    他小的時候,家裏有人當官,住在官署附近,對官場的事特別感興趣。


    現在嘛,已經是田舍郎啦!


    不過,日後的事誰知道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錦鯉小郎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的那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的那邊並收藏大唐錦鯉小郎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