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遠誌拉著張川柏在小麵館坐下,喊了一聲:“店家,兩碗雞湯麵,要有雞肉雞蛋的!”


    “好!”店家吆喝著答應。


    小麵館的香味,吸引了不少肚子打鼓的路人。


    張遠誌笑著說:“阿兄帶你吃好的!平日出診,人家給的賞錢,師父讓我們自己收著。”


    “真好啊!”張川柏羨慕。


    大兄有私房錢!


    安心幹飯!


    “師父是好人。給人做學徒,通常得任勞任打。我們附近一家藥館,小學徒頭上總是鼓包,一天到晚淚汪汪。他挨打還要感恩,說他師父是為他好、讓他成人。”張遠誌心有戚戚。


    甄醫師就不一樣。


    雖然他們師兄弟三個的長輩都跟甄醫師沾親帶故,但並不意味不用挨打。


    師父要打他們,家中大人也隻會說好。


    張川柏眼珠一轉:“不知道我師父是什麽樣的……名士曹公,應該不會打小孩兒。”


    他們的聲音不大,但小麵館裏擁擠,旁邊的人聽見了。


    布衣長衫的老者微微一怔,轉過來看一眼。


    幹幹淨淨的小兒郎,眼神清澈,還不懂收斂心事,聰明寫在臉上。


    豁著兩顆門牙,笑起來像缺牙的鬆鼠。


    不記得自己有個這樣的學生。


    ……


    “兩碗雞肉雞蛋麵好了!”店家喊了一聲。


    要客人自己去灶台邊取。


    灶下明亮的火焰跳躍著,鍋裏的香氣熱騰騰地往上冒。


    張家兄弟立刻跑過去,吸一口香氣,數出銅錢扔進店家的陶罐。


    銅錢跟陶罐碰撞聲音叮當響,比音樂還動聽。


    現在是貞觀年間,他們用的是開元通寶。


    開元通寶不是年號錢,而是初唐武德四年鑄造的官方貨幣,錢文由書法大家歐陽詢所寫。


    兄弟倆埋頭吃麵,一大一小兩張相似的臉連神情都一樣……


    微微眯著眼睛,將麵送進口中,似乎還“嗯”了一聲,又埋頭喝湯。


    那享受的神色,仿佛在吃世上最美味的食物。


    周圍的人看著,覺得自己碗裏的麵似乎沒那麽香了。


    一個壯漢說:“店家?我的湯餅和他們的是不是不一樣?”


    “一樣啊!”店家迴答。


    “不管!我要一碗和他們一模一樣的!”壯漢嚷嚷。


    店家肯定是看小兒郎人小可憐,給多了兩塊肉!


    布衣長衫的老者笑道:“真是好吃的小兒郎。”


    “好吃?”張川柏眨巴著眼睛,“我不能吃啊!”


    “好吃。”老者著重音調。


    “哦……”張川柏轉過頭,“老翁,麵好好吃,你也好好吃吧!”


    “好吃的小兒郎吃好吃的麵。”老者笑道,“我也很好吃。”


    一老一小就一個“好”字的音調玩出花樣,像發現了新遊戲。


    張遠誌抬起頭,跟老者笑了笑:“我家小弟很有趣吧?跟他一起吃飯,胃口都會變好。”


    “是很有趣。”老者和藹地說。


    狡黠頑皮,像一隻小鬆鼠,又像小狸奴。


    湯餅、索餅、餺飥……都是一種東西。


    鍋裏的水燒開,將麵團揪出薄薄的麵片,丟進水裏煮。


    白水煮麵片,味道全靠澆在麵上的料。


    這家店有放雞肉雞蛋的雞湯麵,還有放豬油蔥花的陽春麵,對小三郎來說,已經是很美味。


    小三郎甚至不明白,怎麽會有人會胃口不好~~


    小三郎吃完麵,連湯都喝得幹幹淨淨,額上滲出汗珠。


    張遠誌說:“很舒服吧?醫師認為,湯餅可以禦寒取暖、治病祛疾。”


    想象一下,寒冷的冬日,凍得流鼻涕,來一碗熱騰騰的湯麵,什麽病都好了。


    張川柏連連點頭:“阿耶也說過‘玄冬猛寒,清晨之會,涕凍鼻中,霜凝口外,充虛解戰,湯餅為最。’”


    跟吃的有關,他記得最清楚~~


    老者微微詫異……小兒郎引經據典的,他們的父親是讀書人?


    張川柏感受到老者的目光,笑眯眯地看過去,很有禮貌地向老者揮手:“老人家再見,你好好吃,我們先走啦。”


    “嗯,來日再見。”老者點頭。


    ……


    “比我們進城的時候熱鬧啊!”張川柏東張西望。


    “市”裏除了麵館,還有賣綢緞衣帽、胭脂水粉的,也有吆喝著賣魚肉豆腐的……


    各種新鮮的物品,讓小兒郎眼花繚亂。


    張遠誌緊緊拉著小弟的手:“揚州的市,日中午後才開市。我們早上進城的時候,還未開市呢。聽說長安的東西市也是這樣……你別亂跑,丟了找不迴來!”


    “我才不會丟!”


    “小孩兒都這麽說!以前,阿耶阿娘帶著我和京墨進城,京墨自己跑丟了,站著路上哇哇哭‘我耶娘兄長全都丟了’!”


    張遠誌模仿著二弟的語氣。


    “你們沒帶我?”張川柏驚訝。


    “那時候還沒有你呢!”


    他們穿過騾馬行、鞍韉店,找到一家賣熟石膏的店鋪。


    張遠誌熟門熟路的討價還價,最後說:“幫我們送到迴春堂,若是好用,再來買一批大量的。”


    賣石膏的中年漢子笑道:“好說!這迴是配什麽藥?”


    張遠誌隨口迴答:“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治表熱未解,肺熱咳嗽。每副藥需要石膏半斤。”


    “難怪!我家的石膏最好,張郎放心,一會兒就給你送去!”漢子很熱情。


    醫館是他的主顧,得罪誰不能得罪主顧,更不能得罪醫者。


    一旁的張川柏小聲嘀咕:“……能不能不要喊張郎,總覺得怪怪的。”


    順利買到石膏,他可以動手做氮肥啦。


    “還需要什麽?”張遠誌邊走邊問。


    “需要一根攪屎棍。”


    “……?”


    “真攪屎棍。”張川柏一本正經,“攪拌人尿、水和熟石膏。對了,我們先在醫館做實驗,醫館有人尿吧?”


    “有……如果不夠,我幫你在左鄰右舍問問。”張遠誌說,“你自己動手攪拌?”


    張川柏驚訝地看著兄長:“我那麽小,怎麽夠力氣?”


    所以……肯定是請兄長幫忙啊!


    張遠誌:“……好。”


    他就知道!


    做兄長真是不容易!


    當初耶娘生二郎三郎,他就想過當兄長不易。


    可耶娘口口聲聲說,弟弟們是他的手足,幫他幹活的。


    買齊東西,張川柏高高興興帶著兄長迴到醫館。


    他一進門,就見到趙兄又把黎兄逼到牆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錦鯉小郎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的那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的那邊並收藏大唐錦鯉小郎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