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已過八年。


    在少林寺羅漢堂那寬敞而莊重的練武房內,正有一名身材魁梧的少年僧人全神貫注地習練著武藝。


    此人身形高大挺拔,宛如一座山嶽般穩重堅實。他濃眉虎目,一雙大眼睛明亮如炬,目光之中閃爍著堅毅與果敢之光,仿佛能穿透一切阻礙。其麵龐輪廓猶如刀削斧鑿一般分明,線條硬朗而富有力量感,散發出一種令人心折的陽剛氣息。


    隻見這位少年僧人時而出拳如風,唿嘯生威;時而化掌為刃,淩厲破風;時而以爪相攻,疾若閃電;時而猛力一推,勢不可擋。


    一招一式皆強勁有力,動作行雲流水,上下翻飛間毫無滯澀之感。每一次攻擊都蘊含著千鈞之力,每一個轉身都帶著靈動之姿,讓人不禁為之讚歎。


    若是此時有外人在場,定然能夠瞧出,這位年輕武僧的武功已然頗具火候,距離江湖中的一流高手怕是僅有一步之遙。


    而這位在羅漢堂練武場上揮灑汗水的少年武僧,不是別人,正是我們故事的主人公——喬峰。


    五年前,年幼的喬峰,有幸得到了其師尊玄苦大師的青睞,得以傳授大力金剛掌及龍爪手等絕世武學。自那時起,喬峰便立下誓言,定要將這些武藝修煉至臻境。


    這些年,喬峰日夜不輟,刻苦修煉。正所謂“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無數次的錘煉打磨,如今喬峰的龍爪手已然練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出招迅猛異常,快似閃電,令人防不勝防。


    喬峰所習練的大力金剛掌,曆經近兩年時光的磨礪後,已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巨大進步。盡管尚未臻至如原著之中少林方丈玄慈那般能夠隔空傷人的高深境地,但單論招式而言,喬峰內心深知自己與玄慈相較起來,差距已是微乎其微。


    至於為何喬峰目前尚不能像玄慈那樣做到隔空傷人,原因其實並不複雜。畢竟喬峰尚且年輕,其內力積累相較於那些浸淫武道數十載的前輩高人仍顯不足,故而暫時難以企及此種境界。


    然而,喬峰並未因此氣餒,反而憑借著自身堅毅不拔的意誌和持之以恆的勤奮修煉,不斷彌補著內力方麵的短板。


    經過多年來堅持不懈地埋頭苦修,喬峰對於自己如今的實力充滿信心。


    據喬峰師父玄苦大師稱,與他同輩的“慧”字輩弟子當中,恐怕已鮮有人能夠成為他的敵手;即便是麵對稍遜一籌的“玄”子輩弟子,喬峰亦堅信自己擁有足夠的能力與之一較高下。


    而喬峰所修習的少林內功,在過去整整八年時間裏更是猶如火箭般迅猛提升,已然攀升到一個常人難以企及的層次,算是江湖準一流高手。


    當然,在這漫長的八年歲月中,於整個偌大的少林寺範圍內,包括羅漢堂在內,知曉喬峰竟擁有如此驚人武藝之人可謂鳳毛麟角,數來數去恐怕也唯有玄苦一人而已。


    其餘眾多的師兄以及師侄們,僅僅隻曉得喬峰的武功頗為不俗,且時常得到玄苦大師的悉心指點教誨,至於喬峰真實的武功造詣究竟如何,則大多都不甚了解。


    平日裏,喬峰總是會出現在羅漢堂那寬闊的練武場上。隻見他身形如電,拳法淩厲,每一招一式都蘊含著無盡的力量。那太祖長拳在他手中施展開來,猶如狂風驟雨一般,氣勢磅礴;而當他施展金剛掌時,則更是威猛無儔,掌風唿嘯,令人望而生畏。


    盡管喬峰的武藝如此高強,但其為人卻十分低調內斂。每日除了完成寺中的功課之外,其餘時間幾乎全部用於練武和修習佛法之上。


    偶爾得閑之時,他便會靜下心來練練書法。不得不說,經過這些年的潛心練習,喬峰的字已然頗具造詣。在這相對單調的生活之中,練字成為了他為數不多的愛好之一,每當興致來臨,他便能沉浸其中,心境安然。


    在這漫長的歲月裏,喬峰雖然未能完全超脫於眾人之外,但由於他平素甚少與人交往,故而與眾僧之間的交流並不多。與他關係較為密切的,也就隻有“虛”字輩的幾位師侄以及曾經傳授給他太祖長拳的慧方等三位師兄而已。


    這天,喬峰像往常一樣結束了練功,正準備收拾行裝離去之際,突然聽到身後傳來一陣清脆的掌聲。


    “慧滅,打得好啊!這些年來,你一直勤修苦練,從未有過絲毫懈怠,終於將龍爪手和大力金剛掌修煉到如此境界,已然頗具火候,為師甚是欣慰呐!”玄苦滿臉笑容地拍著手,一邊輕撫著胡須,一邊高興地說道。


    喬峰聞聽師父玄苦的稱讚之語,趕忙快步上前,向著玄苦深深行了一禮,恭恭敬敬地迴應道:“這一切皆要歸功於師傅您多年來不辭辛勞的悉心教導,若不是師傅您傾囊相授、耐心指點,慧滅斷然不會有今日這般成就。”


    喬峰心中明白得很,如果沒有玄苦這位良師益友,自己這身功夫恐怕不知要遜色多少呢。


    這時,隻聽得玄苦微微仰頭,目光望向遠方,似是陷入了迴憶之中,感慨萬千地道:“慧滅啊,不知不覺間,你隨為師上山已經整整 11 個年頭啦!”


    喬峰連忙應道:“迴師父的話,的確如此。徒兒記得清清楚楚,那年我才剛滿 5 歲,便有幸跟隨師傅您登上這座山,開始學習武藝。時光荏苒,一晃眼就過去了十一年。


    這些年在山上,徒兒承蒙師傅諸多關照與愛護,不僅學到了一身過硬的本領,而且還有幸能夠時常下山去探望自己的雙親。


    對於師傅您的大恩大德,徒兒沒齒難忘,感激之情溢於言表啊!且不說師傅傳授給我的這一身絕世武功,單是平日裏對徒兒生活起居等方方麵麵無微不至的關懷,就足以讓徒兒感恩戴德一輩子了。”


    就在這漫長的數年時光之中,玄苦大師常常以派遣喬峰下山送信作為借口,一次又一次地準許他暫時離開少林寺。


    盡管每次下山的時間都不算太長,但喬峰總會趁著這個難得的機會,順路迴到那個充滿溫暖與親情的喬家。而對於喬峰此舉,玄苦大師其實一直都是默許的態度。


    每一次歸家,喬峰都會興致勃勃地向喬父喬母講述自己在少林寺中的點點滴滴,分享那些或艱辛、或有趣的生活經曆。


    聽到兒子在寺中的成長與進步,喬父喬母總是滿心歡喜,臉上洋溢著欣慰的笑容。而且,由於喬峰不在家中居住,少了一個人的口糧開銷,喬父喬母的日子相較從前確實寬裕了不少。


    麵對如此體貼關懷的父母,喬峰心中滿是感激之情。而喬父喬母也不忘叮囑喬峰,務必要恭恭敬敬地聽從師父玄苦大師的教誨,好好學習少林功夫以及為人處世之道。


    玄苦大師語重心長地接著對喬峰說道:“阿彌陀佛,慧滅,雖說你已投身於我少林門下,剃度出家成為一名僧人。


    然而,畢竟你塵緣未斷,心中仍有所牽掛之事,這實屬人之常情。所幸你家便位於我少室山下不遠處,尚有機會能夠時常迴去探望你的雙親。故而為師才特意尋找合適時機,安排你下山與父母相聚一番。”


    喬峰聽聞此言,趕忙躬身施禮,滿懷敬意地再次道謝:“多謝師父成全徒兒這份孝心!”


    “你上山十一年了,並在第一年產生了第一縷真氣,從而修習內功,至今已不下十年。修煉少林內功十年,也讓你的內功無比的紮實,武功練到你這種程度,剩下的就要靠你自己了。”玄苦感慨的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喬峰:快意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從沛縣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從沛縣來並收藏喬峰:快意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