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集思廣益
全家推我去衝喜!瘸腿相公寵上天 作者:嘿大希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沒想到門外竟是紀夫子帶了學生們在自家門前,此刻幾個比較調皮的孩子正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
紀夫子拿著戒尺教訓他們,見沈言清出來了,他一臉歉意道:
“林夫人,不好意思打攪了!”
沈言清這還是第一次聽別人叫自己夫人,非常不習慣,雖說她也很愛林硯之,但她不喜歡被冠以夫姓。
可是古代曆來便是如此,她也不能去怪人家夫子,於是笑著說道:
“無礙,夫子跟村民一樣叫我言清就行,今日這是……不上學嗎?”沈言清有點疑惑。
“不是不是,今日在上學,隻不過最近村子裏麵都在脫穀,這是難得的學習機會!
我想讓學生們徹底的了解一下平日裏他們吃的大米是如何來的,村子裏麵你家比較大一點,所以冒昧的前來叨擾一下!”
沈言清聞言自是無比歡迎!自紀夫子被請到鄉村村以來,一直都兢兢業業,他也把每個學生都當作自己的孩子!
“夫子客氣了,能盡一份力也是我的榮幸!”沈言清將人邀請進自己家門!
一群學生雖說是調皮了些,但是在學堂這段時間被夫子教育的很好,進門時一個個都向沈言清行禮!
動作有些許不太規範,不過小朋友們都一本正經,看起來像個小大人似的!
“這群孩子雖說都是鄉下土生土長的,但是對於農事都隻是略知一二,尤其是米糧這等事,大人們自然不會讓他們插手!
學堂裏麵大家的水平都參差不齊,我想著幹脆都一起觀摩學習一番!”夫子一邊引導著孩子一邊說道。
“夫子說得是,紙上得來終覺淺,還是要多實踐多學習!”
紀夫子盡職盡責沈言清很是佩服,尤其是他不會照本宣科,而是帶著孩子們親自去了解!
縣城裏麵的書院,甚至很多夫子都照著書本上的東西教學,這也是林硯之不願意繼續去書院的原因之一。
當然,他這智商也允許他做這樣的事!
“紀夫子,要不讓大家上手試試呢?”沈言清道。
“這……會不會太影響你們了?我還是帶著他們在旁邊觀看,再講解一番吧。”
能上手學習當然是最好的,不過這太影響別人幹活兒了,紀夫子還是拒絕了!
“沒事兒的夫子,孩子們能學到東西最重要,何況有人能幫我,我高興還來不及呢,哪裏會影響了!”原本準備舂米的林母笑嗬嗬的說道。
“對啊夫子,我娘都說了沒事兒的,你就讓大家都試試吧!”小花也在一旁說道。
這杵不是豎著的一根木頭,而是橫著的,需要用力按壓一頭再放下,如此反複!
這套動作做下來成年人都覺著費力,更別說他們這群小孩兒了,不過能知道糧食來之不易也值了!
但旁邊的學生們可不這樣想,他們覺得這跟過家家一般,肯定很好玩兒,一個個都躍躍欲試!
夫子看著他們的模樣,也好,讓他們上手試試!
“行,那你們來吧!現在田嬸子做的這件事叫舂米,是準備把一些沒脫完的稻殼繼續剝離。
剝離完之後將穀殼去掉剩下的就是大米了!平常在家裏你們應該見父母們做過!”紀夫子道。
“我見我娘做過,每次舂完米她都腰酸背痛,但是她不讓我幫忙,說我太小了!”朱春榮家的孩子大頭身板兒挺得筆直,一本正經的說道。
林母被他的這股可愛勁兒給逗笑了,“你娘說的對,你們都太小了,這杵都按不動,不信過來試試?”
小孩們隻覺得好玩,都爭先恐後的跑了過去,林母怕傷著她們在一旁待著方便隨時上手。
可是孩子們忙活了半天根本按不動,旁邊又有學生加入,很快一個杵的另一端便圍了一堆學生,終於能勉強將杵給按下去了。
忙活了好一陣,一群人都累得直喘粗氣才舂了一點米出來。
他們高興壞了,可是夫子卻說這隻是其中很小一部分。
“旁邊堆的那麽多糙米,田嬸子她們都要全部舂完,所以你們現在明白了為什麽爹娘讓你們別浪費糧食了嗎?”
村子裏現在日子好過了,大多數人家都在沈言清的工廠裏有活計,加上賣稻花魚賣辣椒都賺了不少魚。
以前隻有過年才能吃上的肉,一個月也能吃上那麽兩迴了,甚至不少人家都吃上了精麵饅頭以及大米。
如今的向榆村幾乎很少有人在吃糙麵糊糊之類的,孩子們漸漸的把嘴巴也吃刁了,有時候米飯吃不完直接倒掉也是常有的。
沈言清覺得夫子這次的實踐教學很有意義,別說孩子們了,就連一向懂事的小花在食物麵前也漸漸有點挑嘴了。
“所謂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孩子們,你們現在不能理解這句話沒關係,但是我希望今天能給大家心裏種下一棵種子,將來一定會長成參天的大樹!”
學生們似懂非懂的點頭,不過舂米實在是太累了,他們們都還太小,一個個累得滿頭大汗,但是夫子沒有叫停,他們便一直繼續。
“夫子,你看我們用杵舂米就能將稻殼給舂下來,那如果用棍子打呢?”小花一臉思考狀。
沈言清覺得這孩子發散性思維不錯,總是能舉一反三,不管方法對不對,她至少能善於思考!
“自然也能,不過太麻煩了,你看這麽多的稻穀,得打到何時呢?”夫子認真的答道,並不把這當作小孩子胡亂的問話敷衍過去!
“那夫子,我們都是使用外力將這些穀子給脫殼,那如果用石頭來迴的碾壓是不是也能起到相同的作用?”小花又問道。
石碾,這個自然也可以,沈言清倒是沒想到她能想到這方麵,這也是古人給稻子脫殼的一個重要方法!
夫子覺得小花的提問很有道理,於是將學生們都召集起來,大家一起集思廣益看能不能找到其他的方法。
“在手上綁石頭來迴搓,總能搓掉!”石頭的妹妹二丫說道。
“不行這樣太慢了,而且石頭怎麽綁在手上?就算綁上去了也容易傷著手啊!”有人聽到立馬反駁。
“那就帶手套或者在棍子上綁石頭打,也能將穀殼打掉。”
“我覺得這些方法都不行,直接用磨豆子的石墨啊,多方便啊,還是現成的器具!”
“那不知道碎成什麽渣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紛紛說出自己的想法,不管提出的方法再奇葩,夫子都沒有打斷。
“那把剛剛大家說的方法結合一下呢?做一個圓圓的石頭,來迴碾,既不用手搓也能將石頭本身的重量用上!”
沈言清頗感意外的盯著小花!別說,她以前看過一些文章,還真有這個方法,隻不過跟舂臼一樣,碎米會比較多,但是畢竟古代科技落後,能有這樣的方法就不錯了。
夫子也很震驚,小花說得很對!
在大乾其他地方也有用石碾的,但是效率比較低,一次碾不了多少稻穀。
“小花說得不錯,我曾經去過另一個地方,那裏用的就是石碾正是圓的!
大家將石碾滾來滾去,不過這樣很費力氣,因此能碾的稻穀也少!”
“那可以把石碾做大一點,這樣碾的穀子就多啦!”有學生提議!
“這個想法很不錯,可是石碾做大了,大家就推不動了,因此舂臼會方便一點!”莊夫子說道。
一時間學生們又陷入一片僵局!
紀夫子拿著戒尺教訓他們,見沈言清出來了,他一臉歉意道:
“林夫人,不好意思打攪了!”
沈言清這還是第一次聽別人叫自己夫人,非常不習慣,雖說她也很愛林硯之,但她不喜歡被冠以夫姓。
可是古代曆來便是如此,她也不能去怪人家夫子,於是笑著說道:
“無礙,夫子跟村民一樣叫我言清就行,今日這是……不上學嗎?”沈言清有點疑惑。
“不是不是,今日在上學,隻不過最近村子裏麵都在脫穀,這是難得的學習機會!
我想讓學生們徹底的了解一下平日裏他們吃的大米是如何來的,村子裏麵你家比較大一點,所以冒昧的前來叨擾一下!”
沈言清聞言自是無比歡迎!自紀夫子被請到鄉村村以來,一直都兢兢業業,他也把每個學生都當作自己的孩子!
“夫子客氣了,能盡一份力也是我的榮幸!”沈言清將人邀請進自己家門!
一群學生雖說是調皮了些,但是在學堂這段時間被夫子教育的很好,進門時一個個都向沈言清行禮!
動作有些許不太規範,不過小朋友們都一本正經,看起來像個小大人似的!
“這群孩子雖說都是鄉下土生土長的,但是對於農事都隻是略知一二,尤其是米糧這等事,大人們自然不會讓他們插手!
學堂裏麵大家的水平都參差不齊,我想著幹脆都一起觀摩學習一番!”夫子一邊引導著孩子一邊說道。
“夫子說得是,紙上得來終覺淺,還是要多實踐多學習!”
紀夫子盡職盡責沈言清很是佩服,尤其是他不會照本宣科,而是帶著孩子們親自去了解!
縣城裏麵的書院,甚至很多夫子都照著書本上的東西教學,這也是林硯之不願意繼續去書院的原因之一。
當然,他這智商也允許他做這樣的事!
“紀夫子,要不讓大家上手試試呢?”沈言清道。
“這……會不會太影響你們了?我還是帶著他們在旁邊觀看,再講解一番吧。”
能上手學習當然是最好的,不過這太影響別人幹活兒了,紀夫子還是拒絕了!
“沒事兒的夫子,孩子們能學到東西最重要,何況有人能幫我,我高興還來不及呢,哪裏會影響了!”原本準備舂米的林母笑嗬嗬的說道。
“對啊夫子,我娘都說了沒事兒的,你就讓大家都試試吧!”小花也在一旁說道。
這杵不是豎著的一根木頭,而是橫著的,需要用力按壓一頭再放下,如此反複!
這套動作做下來成年人都覺著費力,更別說他們這群小孩兒了,不過能知道糧食來之不易也值了!
但旁邊的學生們可不這樣想,他們覺得這跟過家家一般,肯定很好玩兒,一個個都躍躍欲試!
夫子看著他們的模樣,也好,讓他們上手試試!
“行,那你們來吧!現在田嬸子做的這件事叫舂米,是準備把一些沒脫完的稻殼繼續剝離。
剝離完之後將穀殼去掉剩下的就是大米了!平常在家裏你們應該見父母們做過!”紀夫子道。
“我見我娘做過,每次舂完米她都腰酸背痛,但是她不讓我幫忙,說我太小了!”朱春榮家的孩子大頭身板兒挺得筆直,一本正經的說道。
林母被他的這股可愛勁兒給逗笑了,“你娘說的對,你們都太小了,這杵都按不動,不信過來試試?”
小孩們隻覺得好玩,都爭先恐後的跑了過去,林母怕傷著她們在一旁待著方便隨時上手。
可是孩子們忙活了半天根本按不動,旁邊又有學生加入,很快一個杵的另一端便圍了一堆學生,終於能勉強將杵給按下去了。
忙活了好一陣,一群人都累得直喘粗氣才舂了一點米出來。
他們高興壞了,可是夫子卻說這隻是其中很小一部分。
“旁邊堆的那麽多糙米,田嬸子她們都要全部舂完,所以你們現在明白了為什麽爹娘讓你們別浪費糧食了嗎?”
村子裏現在日子好過了,大多數人家都在沈言清的工廠裏有活計,加上賣稻花魚賣辣椒都賺了不少魚。
以前隻有過年才能吃上的肉,一個月也能吃上那麽兩迴了,甚至不少人家都吃上了精麵饅頭以及大米。
如今的向榆村幾乎很少有人在吃糙麵糊糊之類的,孩子們漸漸的把嘴巴也吃刁了,有時候米飯吃不完直接倒掉也是常有的。
沈言清覺得夫子這次的實踐教學很有意義,別說孩子們了,就連一向懂事的小花在食物麵前也漸漸有點挑嘴了。
“所謂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孩子們,你們現在不能理解這句話沒關係,但是我希望今天能給大家心裏種下一棵種子,將來一定會長成參天的大樹!”
學生們似懂非懂的點頭,不過舂米實在是太累了,他們們都還太小,一個個累得滿頭大汗,但是夫子沒有叫停,他們便一直繼續。
“夫子,你看我們用杵舂米就能將稻殼給舂下來,那如果用棍子打呢?”小花一臉思考狀。
沈言清覺得這孩子發散性思維不錯,總是能舉一反三,不管方法對不對,她至少能善於思考!
“自然也能,不過太麻煩了,你看這麽多的稻穀,得打到何時呢?”夫子認真的答道,並不把這當作小孩子胡亂的問話敷衍過去!
“那夫子,我們都是使用外力將這些穀子給脫殼,那如果用石頭來迴的碾壓是不是也能起到相同的作用?”小花又問道。
石碾,這個自然也可以,沈言清倒是沒想到她能想到這方麵,這也是古人給稻子脫殼的一個重要方法!
夫子覺得小花的提問很有道理,於是將學生們都召集起來,大家一起集思廣益看能不能找到其他的方法。
“在手上綁石頭來迴搓,總能搓掉!”石頭的妹妹二丫說道。
“不行這樣太慢了,而且石頭怎麽綁在手上?就算綁上去了也容易傷著手啊!”有人聽到立馬反駁。
“那就帶手套或者在棍子上綁石頭打,也能將穀殼打掉。”
“我覺得這些方法都不行,直接用磨豆子的石墨啊,多方便啊,還是現成的器具!”
“那不知道碎成什麽渣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紛紛說出自己的想法,不管提出的方法再奇葩,夫子都沒有打斷。
“那把剛剛大家說的方法結合一下呢?做一個圓圓的石頭,來迴碾,既不用手搓也能將石頭本身的重量用上!”
沈言清頗感意外的盯著小花!別說,她以前看過一些文章,還真有這個方法,隻不過跟舂臼一樣,碎米會比較多,但是畢竟古代科技落後,能有這樣的方法就不錯了。
夫子也很震驚,小花說得很對!
在大乾其他地方也有用石碾的,但是效率比較低,一次碾不了多少稻穀。
“小花說得不錯,我曾經去過另一個地方,那裏用的就是石碾正是圓的!
大家將石碾滾來滾去,不過這樣很費力氣,因此能碾的稻穀也少!”
“那可以把石碾做大一點,這樣碾的穀子就多啦!”有學生提議!
“這個想法很不錯,可是石碾做大了,大家就推不動了,因此舂臼會方便一點!”莊夫子說道。
一時間學生們又陷入一片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