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修路
全家推我去衝喜!瘸腿相公寵上天 作者:嘿大希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旁村長早已激動得老淚縱橫,當村長這麽久以來,還是第一次接到縣令大人親賜的牌匾,他心中甚是感慨。
但他也知道這全都得仰仗沈言清,於是趕緊拉上她一塊接下了這塊牌匾。
“謹記縣令大人的教誨,我們一定會不辱使命,爭取做到‘南懷鎮’第一村!”村長聲音哽咽。
“好了好了,都一把年紀了哭什麽!瞧瞧人家沈言清一介婦人都沒哭!”王師爺實在是沒臉看。
“縣令大人公務繁忙這次沒能親自前來,就讓我代勞。除了牌匾還有一份嘉獎令,是給沈言清的!”說罷王師爺又從懷中掏出一樣東西,遞給了沈言清。
現在王師爺可沒再叫她沈氏,而是連名帶姓‘沈言清’叫她,這婦人還真是厲害,能得縣令大人親自嘉獎,自己也很是佩服。
沈言清也一愣,沒想到自己還能得到一份‘獎狀’,麵上雖說不顯,但是心中難掩高興。
村民們個個都單純善良,看沈言清得了縣令的嘉獎,紛紛表示恭賀,畢竟她的付出大家都有目共睹,這是她應得的。
至於縣令對村子的誇讚,這何嚐不是對他們這一群人的認可,大家都感到與有榮焉。
“咱們村子第一次受到如此嘉獎,村長是不是該組織大家慶祝一番啊?”有村民開心問道,哪個村子能有這樣的榮譽啊?這值得慶祝一下!
一旁的王師爺見自己任務已完成,很快便告辭離去,當然離開前手上多了不少鄉親們送的農家土特產。
兩位衙役也是,手上一堆雞蛋、蔬菜全都是村民們的心意,三人怎麽都拒絕不了隻好象征性的收了一點,即便如此,也拿不下了。
“村長,你說這牌匾咱們放哪兒啊?”沈言清問道。
“自然要擺在整個向榆村最顯眼的位置啊!讓進村的人第一眼就能看見,這才有麵兒啊!”有村民說道。
“這個主意好,那咱們就在村口修個牌坊,將這匾給掛上去!這才叫氣派!”村長也非常讚同。
沈言清一聽,當即便表示那這路是不是也該修一修了,不然就這羊腸小道的跟牌匾氣勢也不搭啊?
其實她早就想把路給擴寬平整一下了,向榆村的路都太窄了,平常那些來取貨的都是一輛輛馬車排著隊小心翼翼的走著,生怕一個不小心掉田裏去了。
但是總不能為自己一個人的利益,叫別人村民讓出自己的田地修路,這對於把土地看得比命還重的農民來說,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兒,因此她之前也從來沒提過。
現在正好,得了縣令大人的嘉獎,全村人都很自豪,此刻提出修路,阻力自然小了很多。
“這牌匾這麽大,咱們這條路肯定放不下,就算是勉強放下了,看起來也小家子氣,依我看這路是該修一修了!”
沈言清剛一問,就有村民附和,隻是被占田地的村民有些不高興了。
村長立馬表示被占掉的土地可以從其他荒地劃一塊給大家,沈言清也說自己願意出一部分銀錢補償給被占地的村民。
眾人一聽地也賠了,銀錢也拿了,而且牌匾放好了大家也有麵兒,便不再有怨言了。
當然,除了一家人,那便是林有田一家!
“憑什麽要占我家,這修路還不是便宜了沈言清一家,他們家進進出出的都是馬車,這條路就數他們家使用得最多了,我不願意讓出我的土地!”林有田道。
“話是這樣說沒錯,但咱們修路不是因為牌匾嗎?再說了,村長劃地了言清也出錢補償了,你還有什麽不滿意的?”
有村民看不過去,出言相勸。
“對啊,何況也沒占你家地多少!”
“除了補償被占用了土地的村民,我願意再出資買青石板用來修路,大家意見如何!”
青石板路駕車方便,下雨天也不容易髒,她實在是受不了一下雨就滿是泥濘的土路。
如今要修那就修好點兒!再說這點錢對沈言清來說根本不算啥,她很樂意出。
眾人一聽傻眼了,青石板路啊!
那這路都走起來得多舒服啊,推起板車來也不吃力,大家甚至都想著自己推板車去做農活的場景了。
“我同意,隻是言清,這錢都讓你出了多不好啊,我錢雖然不多,我也出一點吧?”
鄭師傅對於沈言清心裏一直充滿了感激之情,讓她一個人出這錢自己心裏實在是過意不去。
“對,不能你一個人出,這是整個村子的路,我們也應當出一部分!”一旁的張嫂說道,現在自己在香皂廠做事,有了工錢,她也能出點小錢。
“對,我們也多少出一點!”
向榆村的村民們大都單純善良,占便宜的事兒多少都有點不太好意思做,紛紛表示算自己一份。
沈言清見既感動又欣慰,這也是她願意帶動村子裏的人共同致富的原因,當然少數人除外!
‘少數人’林有田一家看大家紛紛要出錢,那怎麽能行,自家被占了土地還要出錢,這不純純的冤大種嗎?
隻不過他們的聲音很快便被淹沒了,沒人在意他們給不給銀子,就算給他們又能給到多少呢?
“好了大家都別爭了,這條路我家使用的多,理應我來出這筆銀子,大家要是覺得過意不去的話,就多來點人一起修路吧!”
“修路我在行,我力氣大幹活兒快我加入!”
“算我一個。”
“也算我一個!”
很快,幾乎村裏的成年男子都加入了這場修路的大事之中,每個人都難掩興奮,充滿了期待。
趁大家高興之際,沈言清又宣布了繡房招人之事。
“待修路結束了,各位嬸子們就可以去繡房一展技藝,隻要能過周婆婆那關就成了。”
嬸子們一聽紛紛摩拳擦掌,高興得不得了,但是漢子們有些不太理解了。
“怎麽每次都隻招婦人啊?我們男子不是更有力氣些嗎?”有人嘟囔道。
“瞧瞧你說的,你見過男人穿針引線嗎?”
男子被揶揄,尷尬的摳摳頭,隻是沈言清這個東家對人好待遇也高。
不少在她家做工的人茅草屋都換成了瓦片,若是他會繡活他肯定也去!
沈言清看他們吵吵鬧鬧覺得有趣,她之所以都招婦女,隻是因為同為女性,她知道這個時代她們有多不易,能幫則幫!
也正是因為在沈言清家有了活計,向榆村的大部分婦女都有了收入,家中很多事也慢慢的有了話語權。
女人們發現自從自己能掙一份銀子之後,夫妻關係、婆媳關係都因此好了不少!心裏對沈言清更為感激了,幹活都也越來越賣力。
宣布完招人的事兒之後,村長當天便帶領男人們整地拓路。
人多力量大,加上村裏這條路本來也不算長,不到三日便被整整擴大了不止一倍,最後青石板一鋪,那叫一個氣派!
村民們看著眼前這條寬闊的路,心中感慨萬千,就連其他村的村民聽說向榆村居然修路了,還是青石板路,都按不住好奇,紛紛跑來圍觀。
當‘南懷鎮第一村’的牌匾掛上去之後,這條路似乎也跟著變得神聖起來。
“這可是縣令親賜的牌匾,氣派吧?”向榆村某村民向其他村的村民炫耀道。
“什麽,你別騙我們吧?縣令大人那麽忙怎麽可能!?”其他人表示懷疑。
“我騙你能有什麽好處呢?你不信自己走近了去看,是不是蓋著官府的印章!”
眾人自然不信,走近了一看果真如此!
“這真是官府的印章,鎮上貼的告示都是用的此章!”
這下村民們紛紛信了,再看向榆村田地裏皆是金黃色一片,似乎並未受蝗災影響!
“要是我出生在向榆村就好了!”有人不禁感慨。
“你是沒機會了,你閨女說不定有機會,若是嫁到向榆村,說不定你們也能跟著享福!”
修路以後,媒婆似乎也變得活絡起來了,向榆村未嫁未娶的村民也都變成了香餑餑!
不過村民們還來不及高興,又有新的事情要忙了,那就是該收稻子了!
但他也知道這全都得仰仗沈言清,於是趕緊拉上她一塊接下了這塊牌匾。
“謹記縣令大人的教誨,我們一定會不辱使命,爭取做到‘南懷鎮’第一村!”村長聲音哽咽。
“好了好了,都一把年紀了哭什麽!瞧瞧人家沈言清一介婦人都沒哭!”王師爺實在是沒臉看。
“縣令大人公務繁忙這次沒能親自前來,就讓我代勞。除了牌匾還有一份嘉獎令,是給沈言清的!”說罷王師爺又從懷中掏出一樣東西,遞給了沈言清。
現在王師爺可沒再叫她沈氏,而是連名帶姓‘沈言清’叫她,這婦人還真是厲害,能得縣令大人親自嘉獎,自己也很是佩服。
沈言清也一愣,沒想到自己還能得到一份‘獎狀’,麵上雖說不顯,但是心中難掩高興。
村民們個個都單純善良,看沈言清得了縣令的嘉獎,紛紛表示恭賀,畢竟她的付出大家都有目共睹,這是她應得的。
至於縣令對村子的誇讚,這何嚐不是對他們這一群人的認可,大家都感到與有榮焉。
“咱們村子第一次受到如此嘉獎,村長是不是該組織大家慶祝一番啊?”有村民開心問道,哪個村子能有這樣的榮譽啊?這值得慶祝一下!
一旁的王師爺見自己任務已完成,很快便告辭離去,當然離開前手上多了不少鄉親們送的農家土特產。
兩位衙役也是,手上一堆雞蛋、蔬菜全都是村民們的心意,三人怎麽都拒絕不了隻好象征性的收了一點,即便如此,也拿不下了。
“村長,你說這牌匾咱們放哪兒啊?”沈言清問道。
“自然要擺在整個向榆村最顯眼的位置啊!讓進村的人第一眼就能看見,這才有麵兒啊!”有村民說道。
“這個主意好,那咱們就在村口修個牌坊,將這匾給掛上去!這才叫氣派!”村長也非常讚同。
沈言清一聽,當即便表示那這路是不是也該修一修了,不然就這羊腸小道的跟牌匾氣勢也不搭啊?
其實她早就想把路給擴寬平整一下了,向榆村的路都太窄了,平常那些來取貨的都是一輛輛馬車排著隊小心翼翼的走著,生怕一個不小心掉田裏去了。
但是總不能為自己一個人的利益,叫別人村民讓出自己的田地修路,這對於把土地看得比命還重的農民來說,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兒,因此她之前也從來沒提過。
現在正好,得了縣令大人的嘉獎,全村人都很自豪,此刻提出修路,阻力自然小了很多。
“這牌匾這麽大,咱們這條路肯定放不下,就算是勉強放下了,看起來也小家子氣,依我看這路是該修一修了!”
沈言清剛一問,就有村民附和,隻是被占田地的村民有些不高興了。
村長立馬表示被占掉的土地可以從其他荒地劃一塊給大家,沈言清也說自己願意出一部分銀錢補償給被占地的村民。
眾人一聽地也賠了,銀錢也拿了,而且牌匾放好了大家也有麵兒,便不再有怨言了。
當然,除了一家人,那便是林有田一家!
“憑什麽要占我家,這修路還不是便宜了沈言清一家,他們家進進出出的都是馬車,這條路就數他們家使用得最多了,我不願意讓出我的土地!”林有田道。
“話是這樣說沒錯,但咱們修路不是因為牌匾嗎?再說了,村長劃地了言清也出錢補償了,你還有什麽不滿意的?”
有村民看不過去,出言相勸。
“對啊,何況也沒占你家地多少!”
“除了補償被占用了土地的村民,我願意再出資買青石板用來修路,大家意見如何!”
青石板路駕車方便,下雨天也不容易髒,她實在是受不了一下雨就滿是泥濘的土路。
如今要修那就修好點兒!再說這點錢對沈言清來說根本不算啥,她很樂意出。
眾人一聽傻眼了,青石板路啊!
那這路都走起來得多舒服啊,推起板車來也不吃力,大家甚至都想著自己推板車去做農活的場景了。
“我同意,隻是言清,這錢都讓你出了多不好啊,我錢雖然不多,我也出一點吧?”
鄭師傅對於沈言清心裏一直充滿了感激之情,讓她一個人出這錢自己心裏實在是過意不去。
“對,不能你一個人出,這是整個村子的路,我們也應當出一部分!”一旁的張嫂說道,現在自己在香皂廠做事,有了工錢,她也能出點小錢。
“對,我們也多少出一點!”
向榆村的村民們大都單純善良,占便宜的事兒多少都有點不太好意思做,紛紛表示算自己一份。
沈言清見既感動又欣慰,這也是她願意帶動村子裏的人共同致富的原因,當然少數人除外!
‘少數人’林有田一家看大家紛紛要出錢,那怎麽能行,自家被占了土地還要出錢,這不純純的冤大種嗎?
隻不過他們的聲音很快便被淹沒了,沒人在意他們給不給銀子,就算給他們又能給到多少呢?
“好了大家都別爭了,這條路我家使用的多,理應我來出這筆銀子,大家要是覺得過意不去的話,就多來點人一起修路吧!”
“修路我在行,我力氣大幹活兒快我加入!”
“算我一個。”
“也算我一個!”
很快,幾乎村裏的成年男子都加入了這場修路的大事之中,每個人都難掩興奮,充滿了期待。
趁大家高興之際,沈言清又宣布了繡房招人之事。
“待修路結束了,各位嬸子們就可以去繡房一展技藝,隻要能過周婆婆那關就成了。”
嬸子們一聽紛紛摩拳擦掌,高興得不得了,但是漢子們有些不太理解了。
“怎麽每次都隻招婦人啊?我們男子不是更有力氣些嗎?”有人嘟囔道。
“瞧瞧你說的,你見過男人穿針引線嗎?”
男子被揶揄,尷尬的摳摳頭,隻是沈言清這個東家對人好待遇也高。
不少在她家做工的人茅草屋都換成了瓦片,若是他會繡活他肯定也去!
沈言清看他們吵吵鬧鬧覺得有趣,她之所以都招婦女,隻是因為同為女性,她知道這個時代她們有多不易,能幫則幫!
也正是因為在沈言清家有了活計,向榆村的大部分婦女都有了收入,家中很多事也慢慢的有了話語權。
女人們發現自從自己能掙一份銀子之後,夫妻關係、婆媳關係都因此好了不少!心裏對沈言清更為感激了,幹活都也越來越賣力。
宣布完招人的事兒之後,村長當天便帶領男人們整地拓路。
人多力量大,加上村裏這條路本來也不算長,不到三日便被整整擴大了不止一倍,最後青石板一鋪,那叫一個氣派!
村民們看著眼前這條寬闊的路,心中感慨萬千,就連其他村的村民聽說向榆村居然修路了,還是青石板路,都按不住好奇,紛紛跑來圍觀。
當‘南懷鎮第一村’的牌匾掛上去之後,這條路似乎也跟著變得神聖起來。
“這可是縣令親賜的牌匾,氣派吧?”向榆村某村民向其他村的村民炫耀道。
“什麽,你別騙我們吧?縣令大人那麽忙怎麽可能!?”其他人表示懷疑。
“我騙你能有什麽好處呢?你不信自己走近了去看,是不是蓋著官府的印章!”
眾人自然不信,走近了一看果真如此!
“這真是官府的印章,鎮上貼的告示都是用的此章!”
這下村民們紛紛信了,再看向榆村田地裏皆是金黃色一片,似乎並未受蝗災影響!
“要是我出生在向榆村就好了!”有人不禁感慨。
“你是沒機會了,你閨女說不定有機會,若是嫁到向榆村,說不定你們也能跟著享福!”
修路以後,媒婆似乎也變得活絡起來了,向榆村未嫁未娶的村民也都變成了香餑餑!
不過村民們還來不及高興,又有新的事情要忙了,那就是該收稻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