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小組深知就業問題已迫在眉睫,若不及時解決,小區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活力與凝聚力將再次消散。於是,眾人又齊聚在那間承載著無數希望與汗水的活動室,燈光依舊昏黃,可大家的眼神卻比任何時候都要堅定,仿佛在向困難宣戰。


    老張目光如炬,掃視一圈後沉穩開口:“就業是民生之本,咱們得想盡辦法為孩子們謀出路。阿花,你去聯係下社區就業服務中心,把咱們小區年輕人的學曆、專業、技能等情況詳細報備,看看他們能不能幫忙推薦些合適的崗位,或者組織些招聘會。”


    阿花立刻站起身,應道:“好的,張爺爺,我這就去。”


    “小李,” 老張看向小李,“你利用網絡資源,搜羅周邊企業的招聘信息,尤其是那些新興產業、有發展潛力的公司,看看有沒有適合咱們年輕人的崗位空缺。另外,組織一場小區內的就業經驗分享會,讓有成功求職經驗的居民給大夥傳授傳授技巧,互相打氣。”


    小李推了推眼鏡,點頭說:“明白,張大爺。”


    分工完畢,阿花風風火火地趕到社區就業服務中心。她找到負責人,焦急又誠懇地說:“主任,您可得幫幫我們小區的年輕人,大家學曆、專業各不相同,可現在好多人都找不到工作,整天愁眉苦臉的。就說我家隔壁的小王吧,大學畢業學的計算機專業,專業成績可好了,投了大量簡曆都石沉大海,人都快消沉下去了;還有對門的小李,學的市場營銷,天天跑招聘會,累得夠嗆,也沒個結果。您這邊要是有合適的崗位,或者能組織些招聘會,那可真是雪中送炭啊。”


    負責人麵露關切,翻看著阿花遞來的資料:“你們小區的情況我了解了,放心,我們一直很重視居民就業問題。近期正好有幾家企業有招聘計劃,我會優先推薦你們小區的孩子,另外,下周我們就籌備一場小型招聘會,就在咱們社區活動中心,到時候通知大家都至參加。”


    阿花連聲道謝,心中滿是感激。另一邊,小李在網絡的海洋裏 “暢遊”,篩選出大量招聘信息,整理成詳細文檔發在小區業主群裏,還特別標注了適合不同專業、技能的崗位。同時,他聯係上幾位求職成功的居民,籌備就業經驗分享會。


    分享會上,幾位 “過來人” 侃侃而談,分享自己的求職故事。有的說:“找工作不能怕碰壁,多投簡曆,多麵試,總會遇到合適的。我當初為了進心儀的公司,麵試了五次才成功。就像我鄰居家那孩子,一開始也灰心喪氣的,我就勸他別放棄,這不,現在在大公司幹得風生水起。” 還有的說:“一定要利用好網絡資源,像一些專業論壇、招聘 app,裏麵有大量隱藏的機會。我一朋友,就是在一個小眾論壇上看到招聘信息,應聘上了一家超有潛力的創業公司。” 台下的年輕人聽得聚精會神,不時做著筆記,眼中的迷茫漸漸被希望取代。


    當小區裏的年輕人聽聞互助小組為他們爭取到了就業機會,那反應就像平靜的湖麵投入了巨石,瞬間激蕩起層層漣漪。


    在小區的公告欄前,幾個年輕人正圍在那兒,眼睛緊緊盯著剛張貼出來的就業信息,嘴裏不停地念叨著。“哇,真的有招聘會啊,而且還是專門為咱們小區辦的,這下有希望了!” 學計算機的小王興奮得臉頰泛紅,眼中閃爍著光芒,他之前四處投遞簡曆卻屢屢碰壁,本已有些消沉,此刻就像重新被點燃的火把,渾身都散發著幹勁,一邊快速掏出手機拍照,一邊嚷嚷著:“我得趕緊迴去再完善下簡曆,把我最新做的那個項目成果加上,這次可得抓住機會,我可不想再‘懷才不遇’了,一定要‘毛遂自薦’,讓招聘的人看到我的實力。”


    不遠處,學市場營銷的小李也滿臉激動,他用力拍了下同伴的肩膀,差點把對方手裏的資料拍落:“太好了!我這天天跑招聘會,腿都快跑斷了,這下在家門口就能麵試,互助小組真是給力啊!” 說著,他迫不及待地把消息轉發到好友群裏,手指在屏幕上飛快跳動,還配上一連串加油打氣的表情包,不一會兒,手機就被各種詢問的信息轟炸了,他一邊迴複,一邊眉飛色舞地跟身旁人分享:“我那些同學都羨慕死了,咱小區這福利,杠杠的。我這次可得好好準備,不能再‘铩羽而歸’,爭取‘脫穎而出’,拿個好 offer。”


    迴到家後,樓道裏都彌漫著年輕人的熱情氣息。“砰砰砰” 的關門聲此起彼伏,大家都匆忙進屋,打開電腦,要麽精心修改簡曆,要麽惡補專業知識。“兄弟,你準備應聘哪個崗位啊?我看那個互聯網運營的挺適合咱倆,一起研究下唄。咱們得‘未雨綢繆’,把可能問到的問題都想好答案,這樣才能胸有成竹。”“行啊,我剛查了些資料,等會兒去你家,咱互相模擬下麵試,爭取一次就成,可別‘功敗垂成’啊。”


    夜晚,小區裏燈火通明,許多年輕人屋裏的燈都亮到很晚。他們或是在網上搜索招聘公司的詳細資料,或是對著鏡子反複練習自我介紹,力求以最完美的狀態迎接即將到來的機會。那股子拚搏勁兒,仿佛要把之前求職路上的陰霾一掃而空,滿心都憧憬著能憑借這次契機,開啟自己職業生涯的新篇章,為小區、為家人,更是為自己拚出一個光明的未來。


    招聘會當天,社區活動中心人頭攢動。年輕人身著正裝,懷揣簡曆,眼神中既有緊張又有期待。他們穿梭在各個招聘攤位前,與企業招聘人員熱切交流。


    “您好,我是學計算機的,熟練掌握好幾種編程語言,這個崗位我覺得挺適合我的,您看……” 一位年輕人急切地向招聘人員介紹著自己。


    “我雖然專業不太對口,但我學習能力超強,願意從基層幹起,多學習多積累,您能不能給個機會?” 另一位年輕人也不甘示弱。


    有的企業對小區年輕人的素質很滿意,當場就表示有進一步麵試的意向。


    然而,就業之路並非一帆風順。部分年輕人雖有了初步麵試機會,但因缺乏實踐經驗,在後續競爭中敗下陣來。還有些新興產業崗位,對技能要求頗高,小區年輕人現有的知識儲備遠遠不夠。


    互助小組得知情況後,並未氣餒。老張再次召集眾人商議:“看來咱們得給孩子們加點‘料’,提升他們的競爭力。阿花,你聯係下職業培訓學校,看看能不能針對小區年輕人的需求,開設一些短期培訓班,比如計算機編程、電商運營這些熱門技能。”


    阿花點頭稱是,迅速行動。小李則在小區裏組織起學習互助小組,讓有相關技能的居民義務輔導年輕人,大家一起學習、共同進步。


    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參加培訓的年輕人掌握了新技能,信心大增。再次求職時,他們順利拿到了心儀的 offer。小區裏,年輕人的歡聲笑語多了起來,“我找到工作啦,還是一家超有前景的互聯網公司,多虧了咱們互助小組和培訓啊!”“是啊,我也入職了,以後可得好好幹。” 社區的活力與凝聚力也愈發強勁。


    但生活的考驗從未停止。隨著小區居民生活逐漸安定富足,一些不良風氣悄然滋生。個別年輕人沉迷網絡遊戲、賭博,不僅荒廢了自己,還引發了家庭矛盾。


    “你看看你,天天就知道打遊戲,工作也不好好找,這日子還過不過了?” 一位大媽對著自家沉迷遊戲的兒子哭訴。


    “我這不是壓力大,放鬆放鬆嘛,再說找工作哪有那麽容易。” 兒子還在嘴硬。


    鄰裏之間也偶爾出現攀比、爭吵的現象,“你家買新車啦,哼,我家明年也換輛更貴的。”“憑啥你家孩子上那麽好的輔導班,我家也不能落下。” 和諧的氛圍蒙上了一層陰影。互助小組意識到,必須立刻行動,驅散這些陰霾,守護住大家辛苦打拚而來的美好生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聲的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萌兔泡泡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萌兔泡泡糖並收藏無聲的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