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又吩咐和尚們:
“隻要喊一聲‘寂’,我就能將護身的毫毛收迴。”
和尚們試著喊了一聲“寂!”,果然毫毛恢複原樣,依然夾在指甲縫裏。
這時眾和尚大喜,紛紛逃離現場,四散而去。
行者叮囑道:
“不要跑得太遠,留意城中的消息。”
“若有朝廷張貼招僧的榜文,就立刻進城來還我的毫毛。”
五百個和尚各自分散,有的往東,有的往西,有的逃走,有的留守,不再細說。
卻說唐僧等候行者多時,不見他迴來,便吩咐八戒牽馬繼續向西前行。
途中遇見一些奔逃的和尚,接近城邊時,終於看見行者和十幾個還未離散的和尚聚在一起。
三藏勒住馬問道:
“悟空,你不是去探聽消息嗎?”
“為何去了這麽久?”
行者引著十幾名和尚來到唐僧麵前行禮,將此前發生的事情一一講述。
唐僧聽後大驚道:
“竟然鬧成這樣,我們該如何是好?”
那些和尚安慰道:
“老爺放心,孫大聖乃天神下凡,神通廣大,一定能保您平安無事。”
“我們是城中敕建智淵寺的僧人。”
“這座寺廟是先王太祖禦建的,現有先王太祖的神像供奉,因此未被拆毀。”
“而城中其他大小寺廟全都被拆了。”
“我們請老爺趕快進城,到我們的寺廟暫住。”
“明日早朝,孫大聖定會替您解決此事。”
行者聽後點頭道:
“你們說得有理,那就趕緊進城吧。”
唐僧下馬,眾人一同前往城門。
這時太陽已快落山。
他們走過吊橋,進入三層城門。
街上的百姓見智淵寺的和尚牽馬挑擔,紛紛避讓。
不久,他們來到智淵寺山門前,隻見門上高懸一塊金字匾額,上書“敕建智淵寺”。
眾和尚推開寺門,穿過金剛殿,打開正殿大門。
唐僧取出袈裟披在身上,向殿內的金身佛像跪拜禮敬後才走入寺內。
眾和尚喊道:
“看家的!”
一個老和尚聞聲走出,看見行者便跪拜行禮道:
“爺爺!您來了?”
行者笑道:
“你認得我是哪個爺爺,就這樣拜?”
老和尚說道:
“我認得您是齊天大聖孫爺爺。”
“我們夜裏常在夢中見到您。”
“太白金星常托夢告訴我們,說隻要等您來到,我們就能得救。”
“今日親見尊顏,果然與夢中無異。”
“爺爺啊,幸好您來得早!”
“再遲上一兩天,我們就都成鬼了!”
行者笑著說道:
“快起來吧,明日便能見分曉。”
眾僧隨即安排齋飯,師徒四人吃過後,打掃幹淨方丈供他們安歇。
一宿無話。
到二更時分,孫行者心中惦記著白天的事,輾轉難眠。
忽聽遠處傳來吹打聲,他悄悄爬起來,穿好衣服,躍上空中觀看。
隻見正南方燈火通明,他壓低雲頭細看,原來是三清觀的道士在做法事禳星。
但見那道觀殿堂雄偉,宛如仙境:
靈區高殿,巍峨壯麗如蓬萊仙島;
福地真堂,清幽隱約似天上樂宮。
兩側道士吹奏笙簫樂器,正中的道士高舉玉簡,宣講《消災懺》和《道德經》。
香煙嫋嫋升騰,燭光搖曳不定。
供桌上陳列著新鮮的貢品和豐盛的齋宴。
殿門前懸掛一幅黃綾織錦對聯,上書二十二字:
雨順風調,願祝天尊無量法;
河清海晏,祈求萬歲有餘年。
行者仔細一看,隻見三個老道士披著法衣,想必就是虎力大仙、鹿力大仙和羊力大仙。
在他們下方,七八百名散眾道士分列兩旁,有司鼓、司鍾的,也有侍香、表白的,全都恭敬站立。
行者見狀,心中暗喜道:
“我正想下去與他們攪一攪,隻是勢單力薄,不便行事。”
“還是迴去與八戒、沙僧商量,一同來耍耍。”
行者乘雲來到方丈,看到八戒和沙僧已經睡著了。
行者叫醒沙僧,沙和尚迷迷糊糊地醒來問道:
“哥哥,你怎麽還不睡?”
行者迴答:
“起來,我帶你去享受一些美食。”
沙僧困倦地說道:
“半夜三更,口幹舌燥的,哪裏有什麽好享受的?”
行者說道:
“這座城裏有一座三清觀,觀內的道士們正在做法事,三清殿裏有許多供品:饅頭大得像鬥一樣,燒果一個重五六十斤,飯菜豐盛,果品新鮮。我帶你去享受!”
豬八戒睡得迷糊,聽到吃的東西便醒了過來,急忙說道:
“哥哥,怎麽不帶我去?”
行者提醒他:
“兄弟,吃東西時不要大聲嚷嚷,若把師父吵醒了,我們就得麻煩了。跟我來。”
於是,八戒和沙僧迅速穿好衣服,悄悄跟著行者走出門,踩著雲頭飛向三清觀。
八戒看見燈光,急忙想要下去,行者拉住他,低聲道:
“別急,等他們法事結束後再下去。”
八戒不滿地道:
“他剛剛才念到興頭上,怎麽可能散了?”
行者點了點頭,說道:
“等我用個法術,弄散他們。”
行者撚動手訣,念起咒語,向巽方(風的方位)吸了一口氣,然後猛地吹出,刹那間狂風大作,直衝進三清殿,將殿中的花瓶、燭台以及掛在四壁的功德牌全都吹得翻倒,緊接著燈火全熄滅。
眾道士被突如其來的狂風嚇得心驚膽戰,虎力大仙急忙喊道:
“徒弟們快散開,這陣神風把燈燭和香花都吹滅了,大家各自迴去休息,明早早起再多念幾卷經文,補充功德。”
眾道士聽從指示,紛紛退迴各自的房間。
行者帶著八戒和沙僧乘雲降落,闖入了三清殿。
八戒不管好壞,抓起一個燒果就咬了起來。
行者見狀,立刻拿起鐵棒準備打他。
八戒見狀縮手躲過,嘟囔道:
“還沒嚐到什麽味道,就打我!”
行者沉聲道:
“不要這麽小家子氣,坐下來好好享受,先別急著吃。”
八戒不滿地說道:
“真不害臊!”
“偷東西吃,還要講禮!”
“如果請我吃,我該怎麽做?”
行者問道:
“那三清的廟裏供的是誰?”
八戒笑著迴答:
“三清哪能算什麽菩薩?”
“你問這幹嘛!”
行者又問道:
“那三清到底是誰?”
八戒隨口迴答:
“中間的是元始天尊,左邊的是靈寶道君,右邊的是太上老君。”
行者感歎道:
“原來他們也都變成這副模樣,才敢安安心心地吃東西啊。”
“隻要喊一聲‘寂’,我就能將護身的毫毛收迴。”
和尚們試著喊了一聲“寂!”,果然毫毛恢複原樣,依然夾在指甲縫裏。
這時眾和尚大喜,紛紛逃離現場,四散而去。
行者叮囑道:
“不要跑得太遠,留意城中的消息。”
“若有朝廷張貼招僧的榜文,就立刻進城來還我的毫毛。”
五百個和尚各自分散,有的往東,有的往西,有的逃走,有的留守,不再細說。
卻說唐僧等候行者多時,不見他迴來,便吩咐八戒牽馬繼續向西前行。
途中遇見一些奔逃的和尚,接近城邊時,終於看見行者和十幾個還未離散的和尚聚在一起。
三藏勒住馬問道:
“悟空,你不是去探聽消息嗎?”
“為何去了這麽久?”
行者引著十幾名和尚來到唐僧麵前行禮,將此前發生的事情一一講述。
唐僧聽後大驚道:
“竟然鬧成這樣,我們該如何是好?”
那些和尚安慰道:
“老爺放心,孫大聖乃天神下凡,神通廣大,一定能保您平安無事。”
“我們是城中敕建智淵寺的僧人。”
“這座寺廟是先王太祖禦建的,現有先王太祖的神像供奉,因此未被拆毀。”
“而城中其他大小寺廟全都被拆了。”
“我們請老爺趕快進城,到我們的寺廟暫住。”
“明日早朝,孫大聖定會替您解決此事。”
行者聽後點頭道:
“你們說得有理,那就趕緊進城吧。”
唐僧下馬,眾人一同前往城門。
這時太陽已快落山。
他們走過吊橋,進入三層城門。
街上的百姓見智淵寺的和尚牽馬挑擔,紛紛避讓。
不久,他們來到智淵寺山門前,隻見門上高懸一塊金字匾額,上書“敕建智淵寺”。
眾和尚推開寺門,穿過金剛殿,打開正殿大門。
唐僧取出袈裟披在身上,向殿內的金身佛像跪拜禮敬後才走入寺內。
眾和尚喊道:
“看家的!”
一個老和尚聞聲走出,看見行者便跪拜行禮道:
“爺爺!您來了?”
行者笑道:
“你認得我是哪個爺爺,就這樣拜?”
老和尚說道:
“我認得您是齊天大聖孫爺爺。”
“我們夜裏常在夢中見到您。”
“太白金星常托夢告訴我們,說隻要等您來到,我們就能得救。”
“今日親見尊顏,果然與夢中無異。”
“爺爺啊,幸好您來得早!”
“再遲上一兩天,我們就都成鬼了!”
行者笑著說道:
“快起來吧,明日便能見分曉。”
眾僧隨即安排齋飯,師徒四人吃過後,打掃幹淨方丈供他們安歇。
一宿無話。
到二更時分,孫行者心中惦記著白天的事,輾轉難眠。
忽聽遠處傳來吹打聲,他悄悄爬起來,穿好衣服,躍上空中觀看。
隻見正南方燈火通明,他壓低雲頭細看,原來是三清觀的道士在做法事禳星。
但見那道觀殿堂雄偉,宛如仙境:
靈區高殿,巍峨壯麗如蓬萊仙島;
福地真堂,清幽隱約似天上樂宮。
兩側道士吹奏笙簫樂器,正中的道士高舉玉簡,宣講《消災懺》和《道德經》。
香煙嫋嫋升騰,燭光搖曳不定。
供桌上陳列著新鮮的貢品和豐盛的齋宴。
殿門前懸掛一幅黃綾織錦對聯,上書二十二字:
雨順風調,願祝天尊無量法;
河清海晏,祈求萬歲有餘年。
行者仔細一看,隻見三個老道士披著法衣,想必就是虎力大仙、鹿力大仙和羊力大仙。
在他們下方,七八百名散眾道士分列兩旁,有司鼓、司鍾的,也有侍香、表白的,全都恭敬站立。
行者見狀,心中暗喜道:
“我正想下去與他們攪一攪,隻是勢單力薄,不便行事。”
“還是迴去與八戒、沙僧商量,一同來耍耍。”
行者乘雲來到方丈,看到八戒和沙僧已經睡著了。
行者叫醒沙僧,沙和尚迷迷糊糊地醒來問道:
“哥哥,你怎麽還不睡?”
行者迴答:
“起來,我帶你去享受一些美食。”
沙僧困倦地說道:
“半夜三更,口幹舌燥的,哪裏有什麽好享受的?”
行者說道:
“這座城裏有一座三清觀,觀內的道士們正在做法事,三清殿裏有許多供品:饅頭大得像鬥一樣,燒果一個重五六十斤,飯菜豐盛,果品新鮮。我帶你去享受!”
豬八戒睡得迷糊,聽到吃的東西便醒了過來,急忙說道:
“哥哥,怎麽不帶我去?”
行者提醒他:
“兄弟,吃東西時不要大聲嚷嚷,若把師父吵醒了,我們就得麻煩了。跟我來。”
於是,八戒和沙僧迅速穿好衣服,悄悄跟著行者走出門,踩著雲頭飛向三清觀。
八戒看見燈光,急忙想要下去,行者拉住他,低聲道:
“別急,等他們法事結束後再下去。”
八戒不滿地道:
“他剛剛才念到興頭上,怎麽可能散了?”
行者點了點頭,說道:
“等我用個法術,弄散他們。”
行者撚動手訣,念起咒語,向巽方(風的方位)吸了一口氣,然後猛地吹出,刹那間狂風大作,直衝進三清殿,將殿中的花瓶、燭台以及掛在四壁的功德牌全都吹得翻倒,緊接著燈火全熄滅。
眾道士被突如其來的狂風嚇得心驚膽戰,虎力大仙急忙喊道:
“徒弟們快散開,這陣神風把燈燭和香花都吹滅了,大家各自迴去休息,明早早起再多念幾卷經文,補充功德。”
眾道士聽從指示,紛紛退迴各自的房間。
行者帶著八戒和沙僧乘雲降落,闖入了三清殿。
八戒不管好壞,抓起一個燒果就咬了起來。
行者見狀,立刻拿起鐵棒準備打他。
八戒見狀縮手躲過,嘟囔道:
“還沒嚐到什麽味道,就打我!”
行者沉聲道:
“不要這麽小家子氣,坐下來好好享受,先別急著吃。”
八戒不滿地說道:
“真不害臊!”
“偷東西吃,還要講禮!”
“如果請我吃,我該怎麽做?”
行者問道:
“那三清的廟裏供的是誰?”
八戒笑著迴答:
“三清哪能算什麽菩薩?”
“你問這幹嘛!”
行者又問道:
“那三清到底是誰?”
八戒隨口迴答:
“中間的是元始天尊,左邊的是靈寶道君,右邊的是太上老君。”
行者感歎道:
“原來他們也都變成這副模樣,才敢安安心心地吃東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