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念了幾遍咒語,妖精才不再感到疼痛。


    菩薩正準備起身查看情況,隻見妖精的脖子和四肢上都被金箍束縛著,痛得它無法忍受。


    妖精想要把金箍摘掉,可是怎麽也摘不掉,金箍已經深入肉裏,越擦越痛。


    孫悟空見狀,笑道:


    “我那乖乖,菩薩怕你長不大,特意給你戴個脖圈和鐲子呢!”


    妖精聽了,心中更是煩躁,便怒氣衝衝地抓起槍,朝著孫悟空亂刺。


    孫悟空急忙閃身,躲到菩薩身後,連忙大聲喊道:


    “念咒!念咒!”


    菩薩隨手拿起楊柳枝,蘸了一點甘露灑了出去,同時口中念了一個“合”字。


    隻見妖精的槍一下子掉了,雙手不由自主地合攏,緊緊地合在胸前,再也無法張開,完全失去了行動能力。


    妖精此時才意識到菩薩的法力深厚,無能為力,於是不得不低頭向菩薩拜了下去。


    菩薩念動真言,拿起淨瓶倒出海水,將妖精身上的法力徹底收走,令妖精變得無害,徹底沒有了一點殘留的妖氣。


    菩薩對孫悟空說道:


    “悟空,這妖精已經被降服了,但它的心性不穩定,我要教它一步一步拜佛,直到拜到落伽山,才會徹底收服它。”


    “你快去洞裏,趕緊救你的師父!”


    孫悟空轉身跪下感謝菩薩道:


    “多謝菩薩的慈悲,弟子會送您一程。”


    菩薩道:


    “不必送我了,快去救師父,恐怕會耽誤了師父的性命。”


    孫悟空聽後,便急忙告別菩薩。


    菩薩已經將妖精的心性調伏,並將其法力收迴,而妖精也已經歸正,之後五十三參,拜見了佛祖。


    菩薩的法力和慈悲救了妖精,也為孫悟空解除了大難。


    與此同時,沙僧一直在森林中等待著孫悟空,焦急萬分。


    看見悟空欣喜地走來,沙僧趕緊迎上去,問道:


    “哥哥,你怎麽去請菩薩了,怎麽才迴來?”


    “我都等得焦急得不行了!”


    孫悟空笑著迴答:


    “你還做夢呢,老孫早就請菩薩來了,妖怪已經降服了。”


    然後,他詳細地向沙僧講述了菩薩降妖的經過。


    沙僧聽後非常高興,說道:


    “太好了!那我們快去救師父吧!”


    於是,他們兩人趕緊向妖怪的洞中走去,進入洞內,打敗了洞裏的所有妖怪,解開了唐僧的束縛,並放出了被困的八戒。


    八戒一出來,就急忙說道:


    “哥哥,那妖精在哪裏?”


    “我去給它幾棒子,出出氣!”


    孫悟空卻道:


    “先去找師父吧。”


    於是,三人一起往洞後走去,隻見唐僧赤裸著身子被捆綁在院子裏,正在哭泣。


    沙僧趕緊解開繩子,孫悟空幫唐僧穿上衣服,三人跪在唐僧麵前,滿懷歉意地說道:


    “師父,您受苦了。”


    唐僧感激地說:


    “賢徒啊,你們辛苦了,怎麽降服了那妖魔呢?”


    孫悟空便將請菩薩、降妖收童子的經過詳細地向唐僧講述了一遍。


    唐僧聽完後,立即跪下朝南行禮,感謝菩薩的救助。


    孫悟空說道:


    “不用謝他了,實際上是我們積了些福,收了一個妖精的徒弟。”


    接著,孫悟空吩咐沙僧將洞裏的寶物收拾好,準備米糧,安排好齋飯,照顧好師父。


    唐僧得以保全性命,完全是依靠孫悟空的智慧和勇氣。


    最終,孫悟空成功解救了師父,繼續朝著取經的路上前進。


    師徒們出了洞,騎上馬,找大路,堅定地朝西走。


    走了一個多月,忽然聽到水聲震耳欲聾,唐僧大驚道:


    “徒弟們,這水聲是從哪裏來的?”


    孫悟空笑道:


    “師父,您太多疑了,不像個和尚。”


    “我們四個都在一起,偏偏隻有您聽到了水聲。”


    “您把《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忘了嗎?”


    唐僧道:


    “《心經》是浮屠山烏巢禪師傳授的,共五十四句,二百七十個字,我當時耳傳,現在常念,難道我忘了什麽嗎?”


    孫悟空道:


    “師父,您忘了‘無眼耳鼻舌身意’。”


    “我們出家人,眼不看色,耳不聽聲,鼻不嗅香,舌不嚐味,身不知寒暑,意不存妄想,這樣才能去掉六賊。”


    “您現在為了取經,心裏總是掛念這些雜事,怕妖怪不放過,吃齋動舌,聞香動鼻,聽到聲音就驚,看到東西就凝視,這都是六賊作祟,怎麽能去西天見佛呢?”


    唐僧聽了,默然思考後說道:


    “徒弟啊,我當年離開聖君,奔波晝夜,十分辛苦。”


    “我穿著破舊的草鞋,走過山頭的霧氣,竹笠頂著嶺上的雲,夜晚猿啼聲淒涼,月下鳥鳴不堪忍聞。”


    “什麽時候,才能走完三三行,取到如來的妙法呢?”


    孫悟空聽了,忍不住拍手大笑道:


    “師父,原來您隻是思鄉難忍!”


    “要是想要完成三三行,得到如來妙法,難道有多難嗎?”


    常言道,功到自然成。


    八戒迴頭說道:


    “哥啊,要是按照這般魔障的兇險來計算,走上一千年也未必能成功!”


    沙僧說道:


    “二哥,你和我一樣,嘴笨臉笨,不要惹大哥生氣。”


    “隻要我們一直在路上努力,總有一天會成功的。”


    師徒們正說話間,腳步不停,馬蹄疾馳,突然前方出現了一道滔天的黑水,馬匹無法通過。


    四人停下,站在岸邊,仔細觀察,隻見:


    層層濃浪,迭迭渾波,層層濃浪翻烏潦,迭迭渾波卷黑油。


    近觀不照人身影,遠望難尋樹木形。


    滾滾一地墨,滔滔千裏灰。


    水沫浮來如積炭,浪花飄起似翻煤。


    牛羊不飲,鴉鵲難飛。牛羊不飲嫌深黑,鴉鵲難飛怕渺彌。


    隻是岸上蘆蘋知節令,灘頭花草鬥青奇。


    層層濃浪,翻滾著烏黑的波濤;


    水麵上翻起的浪花像翻滾的烏雲,波濤翻湧如同黑油;


    近處無法看見任何人的身影,遠處也難以辨認樹木的形狀;


    滾滾的水麵一片墨黑,遠遠望去如同千裏的灰燼;


    水麵上浮起的泡沫像積碳一樣,浪花翻湧像翻滾的煤炭;


    牛羊不願飲水,因為水太深且黑;


    烏鴉和喜鵲也難以飛過,因為怕那水麵浩渺難測。


    岸邊的蘆葦雖然依舊堅挺,顯示著季節的變化,灘頭的花草依然青翠,爭奇鬥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西遊白話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間獨舞之幽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間獨舞之幽蘭並收藏西遊白話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