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妖怪在空中看得分明,見自己的肉身被孫行者摔成了肉餅,心中怒火中燒,咬牙道:
“這潑猴,實在可恨!”
“就算我是個妖怪,想要害他師父,也還未動手,他卻如此狠毒,毀我肉身。”
“幸好我早有算計,神魂脫身,否則真是枉死!”
“既然如此,我更不能放過唐僧,不趁此機會下手,還等什麽?”
這妖怪心生惡計,立刻在半空中施法,召喚了一陣旋風,隻聽得“唿”地一聲響,狂風卷起飛沙走石,天地頓時變了顏色。
這風刮得極為兇惡:
淘淘怒卷水雲腥,黑氣騰騰遮日明。
嶺樹連根盡拔起,野梅帶幹全掃平。
黃沙迷目難分路,怪石傷人更險行。
滾滾翻騰平地暗,滿山禽獸哀哮聲。
狂風之中,三藏法師在馬上搖搖欲墜,難以安穩;
豬八戒被迷得眼都睜不開,不敢仰頭看;
沙僧更是低頭掩麵,隻求風勢快些停歇。
孫行者一見,心知這風是妖怪施展的法術,急忙跳起身來,想要追趕那妖物。
不料,那妖怪已趁風勢得手,將唐僧攝走,風聲稍歇時,唐僧已不見蹤影。
八戒慌張道:
“師父沒了!師父被怪物抓去了!”
沙僧也四處張望,但哪裏還能尋得師父的影子?
孫行者臉色鐵青,怒不可遏:
“這潑妖怪竟敢如此大膽,竟攝走我師父!”
“我老孫必要將它找出來,將它碎屍萬段!”
可惜,四周空空蕩蕩,連半點線索都沒有,那妖怪已帶著唐僧遠遁,不知去了哪裏。
三人隻得在風沙平息後,繼續四處尋找。
一時間,狂風暫時停息,日光重新灑滿大地。
孫行者上前查看,隻見白龍馬站在原地,渾身發抖,嘶聲不斷,馱著的行李被吹落在路邊。
八戒躺在崖下呻吟,沙僧蹲在坡前大聲喊叫。
行者急忙喚道:
“八戒!”
那呆子聽見行者的聲音,抬頭一看,狂風已止,連忙爬起身來,一把拉住行者說:
“哥哥,好大的風啊!”
沙僧也上前說道:
“哥哥,這是一陣旋風。”
隨後又問道:
“師父在哪兒?”
八戒答道:
“風來得急,我們都閉眼躲藏,各自保命。”
“師父伏在馬上的,想必也被吹散了。”
行者說道:
“如今師父卻不見蹤影,去了哪裏?”
沙僧歎息道:
“師父就像燈草做的一般,想是被這狂風卷走了。”
行者歎道:
“兄弟們,這樣下去,我們還是散夥吧!”
八戒聽了,連忙附和道:
“正是!趁早散夥,各尋出路。”
“西天之路無窮無盡,咱們哪一天才能到得了!”
沙僧聞言,頓時大驚失色,渾身僵硬,急忙說道:
“師兄,你怎能說出這樣的話?”
“我們因前世有罪,承蒙觀世音菩薩勸化,摩頂受戒,皈依佛門,才發願保護唐僧上西天求經,將功折罪。”
“如今路途艱險就要散夥,這豈不是違了菩薩的教誨,壞了自身的修行?”
“世人若知,豈不會笑話我們有始無終,功虧一簣嗎?”
行者聽後點頭道:
“兄弟,你說得不錯,隻是這一路師父總不聽人勸。”
“我的火眼金睛早已看出那吊在樹上的孩兒是妖精,他卻不識,還讓我馱著那妖怪上路。”
“我明知它不對,才擺布了它,誰知它施法弄出重身術來壓我。”
“我將它摔得粉碎,它卻使了解屍法,隨後施旋風之術,將師父攝走。”
“正因師父屢屢不聽我的話,我才心灰意懶,說出散夥的話。”
“既然賢弟你心意堅決,倒讓我老孫進退兩難。”
“八戒,你說,該怎麽辦?”
八戒連忙說道:
“我剛才一時失言,確實不該說散夥。”
“哥哥,沙師弟說得對,我們還是要去找那妖怪,救迴師父才是正理。”
行者聞言,轉怒為喜,說道:
“好,兄弟們,既然如此,就一起同心協力,收拾行李和馬匹,進山找尋那妖怪,救師父去!”
三人整理妥當,扶著藤蔓攀上山崖,沿著山澗曲折前行,走了五七十裏,卻始終沒有任何線索。
山中寂靜無聲,飛禽走獸蹤跡全無,隻有古柏喬鬆隨處可見。
孫大聖心急如焚,一縱身跳到山巔最高的險峰之上,喝道:
“變!”
頃刻間,他現出三頭六臂的大鬧天宮本相,揮動金箍棒,將其一晃,變出三根金箍棒。
他向東揮打一路,向西亂掃一路,棒影紛飛,劈哩叭啦打得山石亂飛。
八戒遠遠看見,不禁搖頭歎道:
“沙師弟,壞了!”
“大師兄找不著師父,竟然氣得發瘋,撒起氣來了!”
一陣打鬥之後,行者把一群窮神從山裏打了出來。
這些窮神一個個衣衫襤褸,不是這裏破就是那裏缺,有的褲子沒有襠,有的衣服沒有袖,狼狽至極。
他們跪在山前,齊聲喊道:
“大聖,我們是這山的山神土地,前來參見。”
行者疑惑道:
“怎麽這山上會有這麽多山神土地?”
那些神靈連連磕頭迴答:
“啟稟大聖,這山名叫六百裏鑽頭號山。”
“這裏每十裏就有一位山神和一位土地,總共三十名山神、三十名土地。”
“我們早就聽聞大聖駕臨,想來迎接,隻是因為一時集合不齊,才耽誤了時辰,望大聖恕罪。”
行者說道:
“算了,我饒你們這次。”
“但我要問:這山上到底有多少妖怪?”
山神土地們連忙答道:
“大聖啊,這山裏就一個妖怪,已經把我們折騰得苦不堪言!”
“不僅剃光了我們的頭,讓我們香火斷絕、血食全無,一個個衣食不繼,哪還有別的妖怪!”
“這潑猴,實在可恨!”
“就算我是個妖怪,想要害他師父,也還未動手,他卻如此狠毒,毀我肉身。”
“幸好我早有算計,神魂脫身,否則真是枉死!”
“既然如此,我更不能放過唐僧,不趁此機會下手,還等什麽?”
這妖怪心生惡計,立刻在半空中施法,召喚了一陣旋風,隻聽得“唿”地一聲響,狂風卷起飛沙走石,天地頓時變了顏色。
這風刮得極為兇惡:
淘淘怒卷水雲腥,黑氣騰騰遮日明。
嶺樹連根盡拔起,野梅帶幹全掃平。
黃沙迷目難分路,怪石傷人更險行。
滾滾翻騰平地暗,滿山禽獸哀哮聲。
狂風之中,三藏法師在馬上搖搖欲墜,難以安穩;
豬八戒被迷得眼都睜不開,不敢仰頭看;
沙僧更是低頭掩麵,隻求風勢快些停歇。
孫行者一見,心知這風是妖怪施展的法術,急忙跳起身來,想要追趕那妖物。
不料,那妖怪已趁風勢得手,將唐僧攝走,風聲稍歇時,唐僧已不見蹤影。
八戒慌張道:
“師父沒了!師父被怪物抓去了!”
沙僧也四處張望,但哪裏還能尋得師父的影子?
孫行者臉色鐵青,怒不可遏:
“這潑妖怪竟敢如此大膽,竟攝走我師父!”
“我老孫必要將它找出來,將它碎屍萬段!”
可惜,四周空空蕩蕩,連半點線索都沒有,那妖怪已帶著唐僧遠遁,不知去了哪裏。
三人隻得在風沙平息後,繼續四處尋找。
一時間,狂風暫時停息,日光重新灑滿大地。
孫行者上前查看,隻見白龍馬站在原地,渾身發抖,嘶聲不斷,馱著的行李被吹落在路邊。
八戒躺在崖下呻吟,沙僧蹲在坡前大聲喊叫。
行者急忙喚道:
“八戒!”
那呆子聽見行者的聲音,抬頭一看,狂風已止,連忙爬起身來,一把拉住行者說:
“哥哥,好大的風啊!”
沙僧也上前說道:
“哥哥,這是一陣旋風。”
隨後又問道:
“師父在哪兒?”
八戒答道:
“風來得急,我們都閉眼躲藏,各自保命。”
“師父伏在馬上的,想必也被吹散了。”
行者說道:
“如今師父卻不見蹤影,去了哪裏?”
沙僧歎息道:
“師父就像燈草做的一般,想是被這狂風卷走了。”
行者歎道:
“兄弟們,這樣下去,我們還是散夥吧!”
八戒聽了,連忙附和道:
“正是!趁早散夥,各尋出路。”
“西天之路無窮無盡,咱們哪一天才能到得了!”
沙僧聞言,頓時大驚失色,渾身僵硬,急忙說道:
“師兄,你怎能說出這樣的話?”
“我們因前世有罪,承蒙觀世音菩薩勸化,摩頂受戒,皈依佛門,才發願保護唐僧上西天求經,將功折罪。”
“如今路途艱險就要散夥,這豈不是違了菩薩的教誨,壞了自身的修行?”
“世人若知,豈不會笑話我們有始無終,功虧一簣嗎?”
行者聽後點頭道:
“兄弟,你說得不錯,隻是這一路師父總不聽人勸。”
“我的火眼金睛早已看出那吊在樹上的孩兒是妖精,他卻不識,還讓我馱著那妖怪上路。”
“我明知它不對,才擺布了它,誰知它施法弄出重身術來壓我。”
“我將它摔得粉碎,它卻使了解屍法,隨後施旋風之術,將師父攝走。”
“正因師父屢屢不聽我的話,我才心灰意懶,說出散夥的話。”
“既然賢弟你心意堅決,倒讓我老孫進退兩難。”
“八戒,你說,該怎麽辦?”
八戒連忙說道:
“我剛才一時失言,確實不該說散夥。”
“哥哥,沙師弟說得對,我們還是要去找那妖怪,救迴師父才是正理。”
行者聞言,轉怒為喜,說道:
“好,兄弟們,既然如此,就一起同心協力,收拾行李和馬匹,進山找尋那妖怪,救師父去!”
三人整理妥當,扶著藤蔓攀上山崖,沿著山澗曲折前行,走了五七十裏,卻始終沒有任何線索。
山中寂靜無聲,飛禽走獸蹤跡全無,隻有古柏喬鬆隨處可見。
孫大聖心急如焚,一縱身跳到山巔最高的險峰之上,喝道:
“變!”
頃刻間,他現出三頭六臂的大鬧天宮本相,揮動金箍棒,將其一晃,變出三根金箍棒。
他向東揮打一路,向西亂掃一路,棒影紛飛,劈哩叭啦打得山石亂飛。
八戒遠遠看見,不禁搖頭歎道:
“沙師弟,壞了!”
“大師兄找不著師父,竟然氣得發瘋,撒起氣來了!”
一陣打鬥之後,行者把一群窮神從山裏打了出來。
這些窮神一個個衣衫襤褸,不是這裏破就是那裏缺,有的褲子沒有襠,有的衣服沒有袖,狼狽至極。
他們跪在山前,齊聲喊道:
“大聖,我們是這山的山神土地,前來參見。”
行者疑惑道:
“怎麽這山上會有這麽多山神土地?”
那些神靈連連磕頭迴答:
“啟稟大聖,這山名叫六百裏鑽頭號山。”
“這裏每十裏就有一位山神和一位土地,總共三十名山神、三十名土地。”
“我們早就聽聞大聖駕臨,想來迎接,隻是因為一時集合不齊,才耽誤了時辰,望大聖恕罪。”
行者說道:
“算了,我饒你們這次。”
“但我要問:這山上到底有多少妖怪?”
山神土地們連忙答道:
“大聖啊,這山裏就一個妖怪,已經把我們折騰得苦不堪言!”
“不僅剃光了我們的頭,讓我們香火斷絕、血食全無,一個個衣食不繼,哪還有別的妖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