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歎這些妖怪,本以人身苦修,隻為追求大道功果,如今卻落得舊皮毛一副,性命不保,實在可悲。
孫大聖將洞中小妖盡數殺絕,闖入洞內,正欲解救師父,忽見洞中火光衝天。
他心中一驚,慌忙叫道:
“糟了!糟了!”
“這火從後門燒起,老孫怎能救師父!”
正焦急時,定睛細看,卻發現那並非火光,而是一道金光。
他定了定神,向裏望去,原來是羊脂玉淨瓶發出的光芒。
大聖頓時喜上心頭,笑道:
“好寶貝!這瓶子曾在山上發光被小妖拿去,後來被老孫奪迴,沒想到又被妖怪搜迴,今日竟藏在此處!”
他一見寶貝,頓時滿心歡喜,竟忘了救師父,急忙將淨瓶竊走,抽身往洞外而去。
剛走出洞門,卻見那老魔手提寶劍、肩掛芭蕉扇,從南邊趕來。
孫大聖措手不及,險些被老魔劈頭一劍砍中,他急忙施展筋鬥雲,飛身跳起,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卻說那老魔迴到洞口,但見滿地小妖的屍體橫陳,頭破血流,慘不忍睹,皆是他的手下心腹。
老魔見此慘狀,悲憤交加,仰天長歎,淚如泉湧,大聲哭喊:
“真是痛苦啊!真是悲傷啊!”
他的悔恨與悲痛無以言表,隻得獨自哀歎道:
可恨猿乖馬劣頑,靈胎轉托降塵凡。
隻因錯念離天闕,致使忘形落此山。
鴻雁失群情切切,妖兵絕族淚潺潺。
何時孽滿開愆鎖,返本還原上禦關?
可恨的是猿猴乖戾、馬匹弱小愚笨,靈魂的胚胎轉世後,落入塵世凡間。
隻因一時錯念,離開了天宮的聖潔,才導致忘形,墜落至這座山中。
如同失群的鴻雁,心中充滿愁苦;
如同絕族的妖兵,淚水潺潺流淌。
究竟何時才能償還過錯,解開束縛,迴歸本源,重新登上天界的宮闕?
老魔滿心愧疚,又驚又怒,心緒不寧,步步哭訴,踉蹌著走入洞中。
洞內一片淒涼,所有家當雖還在,卻無人影,死寂無聲。
他愈加悲切,獨自坐在洞中石案前,將寶劍斜靠在案邊,把芭蕉扇插在肩後,憂愁滿懷,竟伏在石案上昏昏睡去。
正所謂:
“人逢喜事精神爽,悶上心來瞌睡多。”
話說孫大聖翻轉筋鬥雲,站在山前,心想著如何救出師父。
他將淨瓶緊緊係在腰間,徑直來到妖洞口探看。
見洞門敞開,兩扇靜靜地擺著,洞中一片寂靜,沒有半點聲響。
他輕輕移步,悄然潛入洞內,隻見那老魔斜倚在石案之上,唿唿大睡。
芭蕉扇滑落半截,掛在肩衣上,七星劍斜靠在石案邊。
大聖瞅準時機,輕手輕腳地走上前去,悄悄將芭蕉扇拔了下來。
剛轉身準備離開,不料扇柄擦過老魔的頭發,頓時將他驚醒。
老魔抬頭一看,正見孫行者提著扇子往外跑,氣得大叫一聲,急忙提劍追來。
大聖早已出了洞門,將芭蕉扇係在腰間,轉身輪起鐵棒迎敵。
這場戰鬥打得好不激烈:
妖王怒發衝冠,恨猢猻欺人太甚;
孫大聖誌在取經,豈容妖魔阻攔!
老魔厲聲喝罵道:
“你這頑猴,好不欺人太甚!”
“害我手足,屠我妖兵,如今還來偷寶貝!”
“今日非決個生死不可!”
孫大聖冷笑道:
“你這潑怪,好生不識時務!”
“徒弟要與老孫爭鬥,以卵擊石豈能贏?”
兩人廝殺起來,老魔揮舞七星劍,大聖舞動金箍棒,戰得天昏地暗,飛沙走石,氣焰衝天。
劍光刺目如寒電,棒影翻飛似驟雨。
這一迴合,既無仁義可言,更無退讓之心。
他們一個為取經僧佛位而戰,一個為妖族榮耀不惜力拚,鬥得難解難分。
你來我往,棒影劍光交錯;
前衝後擋,雙方毫不退縮。天色漸漸暗下,老魔力氣漸衰,眼見不敵,最終敗下陣來。
他丟下孫大聖,轉身逃往西南方向的壓龍洞,投奔其他妖怪去了。
這一場惡戰,暫且告一段落。
大聖剛剛降落在雲頭,闖入蓮花洞,解救了唐僧、八戒和沙和尚。
他們三人脫離了困境,感謝了行者,隨即問道:
“妖魔跑到哪裏去了?”
行者迴答道:
“二魔已經被關進葫蘆裏,想必已經化掉了;大魔雖然打了敗仗,往西南的壓龍山逃去。”
“洞裏的小妖被我分身術打死了一半,剩下的殘餘被我也殺光了,才得以進入這裏,解救你們。”
唐僧感激地說道:
“徒弟啊,嚷你辛苦受累了!”
行者笑著說道:
“確實是辛苦。”
“你們還隻是受些疼痛,我老孫可沒停過,忙得比急遞鋪的差役還要緊,裏裏外外,反複奔波,毫不停歇。”
“都是因為偷了妖魔的寶貝,才能打敗它們。”
豬八戒說道:
“師兄,把那葫蘆拿出來讓我們看看。”
“隻怕二魔已經化掉了。”
大聖先把淨瓶取下,又把金繩和扇子拿出來,然後拿著葫蘆,說道:
“別看!別看!他以前也曾把我裝進葫蘆裏,結果我用漱口水把他哄開蓋子,才得以逃脫。”
“我們可千萬不要揭開葫蘆蓋子,免得他又鬧出事來。”
師徒們高高興興地在洞中找出一些米麵菜蔬,燒熱了鍋灶,做了一些素菜,吃了一頓豐盛的飯。
吃飽了之後,他們安然入睡,洞中一夜平靜無事。
那老魔直接前往壓龍山,召集了大小女妖,向她們說明了自己母親被殺、兄弟被裝、妖兵被滅、寶貝被盜的事情。
眾女妖聽後齊聲大哭,悲痛了許久,才止住哭聲,哭訴道:
“你們暫且別再傷心。”
“我身邊還有這口七星劍,如果你們要集結女妖兵,咱們就去壓龍山,找外家親戚幫助,決心要為那孫行者報仇。”
正說著,門外的小妖來報告:
“大王,山後老舅爺帶領若幹兵卒來了。”
孫大聖將洞中小妖盡數殺絕,闖入洞內,正欲解救師父,忽見洞中火光衝天。
他心中一驚,慌忙叫道:
“糟了!糟了!”
“這火從後門燒起,老孫怎能救師父!”
正焦急時,定睛細看,卻發現那並非火光,而是一道金光。
他定了定神,向裏望去,原來是羊脂玉淨瓶發出的光芒。
大聖頓時喜上心頭,笑道:
“好寶貝!這瓶子曾在山上發光被小妖拿去,後來被老孫奪迴,沒想到又被妖怪搜迴,今日竟藏在此處!”
他一見寶貝,頓時滿心歡喜,竟忘了救師父,急忙將淨瓶竊走,抽身往洞外而去。
剛走出洞門,卻見那老魔手提寶劍、肩掛芭蕉扇,從南邊趕來。
孫大聖措手不及,險些被老魔劈頭一劍砍中,他急忙施展筋鬥雲,飛身跳起,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卻說那老魔迴到洞口,但見滿地小妖的屍體橫陳,頭破血流,慘不忍睹,皆是他的手下心腹。
老魔見此慘狀,悲憤交加,仰天長歎,淚如泉湧,大聲哭喊:
“真是痛苦啊!真是悲傷啊!”
他的悔恨與悲痛無以言表,隻得獨自哀歎道:
可恨猿乖馬劣頑,靈胎轉托降塵凡。
隻因錯念離天闕,致使忘形落此山。
鴻雁失群情切切,妖兵絕族淚潺潺。
何時孽滿開愆鎖,返本還原上禦關?
可恨的是猿猴乖戾、馬匹弱小愚笨,靈魂的胚胎轉世後,落入塵世凡間。
隻因一時錯念,離開了天宮的聖潔,才導致忘形,墜落至這座山中。
如同失群的鴻雁,心中充滿愁苦;
如同絕族的妖兵,淚水潺潺流淌。
究竟何時才能償還過錯,解開束縛,迴歸本源,重新登上天界的宮闕?
老魔滿心愧疚,又驚又怒,心緒不寧,步步哭訴,踉蹌著走入洞中。
洞內一片淒涼,所有家當雖還在,卻無人影,死寂無聲。
他愈加悲切,獨自坐在洞中石案前,將寶劍斜靠在案邊,把芭蕉扇插在肩後,憂愁滿懷,竟伏在石案上昏昏睡去。
正所謂:
“人逢喜事精神爽,悶上心來瞌睡多。”
話說孫大聖翻轉筋鬥雲,站在山前,心想著如何救出師父。
他將淨瓶緊緊係在腰間,徑直來到妖洞口探看。
見洞門敞開,兩扇靜靜地擺著,洞中一片寂靜,沒有半點聲響。
他輕輕移步,悄然潛入洞內,隻見那老魔斜倚在石案之上,唿唿大睡。
芭蕉扇滑落半截,掛在肩衣上,七星劍斜靠在石案邊。
大聖瞅準時機,輕手輕腳地走上前去,悄悄將芭蕉扇拔了下來。
剛轉身準備離開,不料扇柄擦過老魔的頭發,頓時將他驚醒。
老魔抬頭一看,正見孫行者提著扇子往外跑,氣得大叫一聲,急忙提劍追來。
大聖早已出了洞門,將芭蕉扇係在腰間,轉身輪起鐵棒迎敵。
這場戰鬥打得好不激烈:
妖王怒發衝冠,恨猢猻欺人太甚;
孫大聖誌在取經,豈容妖魔阻攔!
老魔厲聲喝罵道:
“你這頑猴,好不欺人太甚!”
“害我手足,屠我妖兵,如今還來偷寶貝!”
“今日非決個生死不可!”
孫大聖冷笑道:
“你這潑怪,好生不識時務!”
“徒弟要與老孫爭鬥,以卵擊石豈能贏?”
兩人廝殺起來,老魔揮舞七星劍,大聖舞動金箍棒,戰得天昏地暗,飛沙走石,氣焰衝天。
劍光刺目如寒電,棒影翻飛似驟雨。
這一迴合,既無仁義可言,更無退讓之心。
他們一個為取經僧佛位而戰,一個為妖族榮耀不惜力拚,鬥得難解難分。
你來我往,棒影劍光交錯;
前衝後擋,雙方毫不退縮。天色漸漸暗下,老魔力氣漸衰,眼見不敵,最終敗下陣來。
他丟下孫大聖,轉身逃往西南方向的壓龍洞,投奔其他妖怪去了。
這一場惡戰,暫且告一段落。
大聖剛剛降落在雲頭,闖入蓮花洞,解救了唐僧、八戒和沙和尚。
他們三人脫離了困境,感謝了行者,隨即問道:
“妖魔跑到哪裏去了?”
行者迴答道:
“二魔已經被關進葫蘆裏,想必已經化掉了;大魔雖然打了敗仗,往西南的壓龍山逃去。”
“洞裏的小妖被我分身術打死了一半,剩下的殘餘被我也殺光了,才得以進入這裏,解救你們。”
唐僧感激地說道:
“徒弟啊,嚷你辛苦受累了!”
行者笑著說道:
“確實是辛苦。”
“你們還隻是受些疼痛,我老孫可沒停過,忙得比急遞鋪的差役還要緊,裏裏外外,反複奔波,毫不停歇。”
“都是因為偷了妖魔的寶貝,才能打敗它們。”
豬八戒說道:
“師兄,把那葫蘆拿出來讓我們看看。”
“隻怕二魔已經化掉了。”
大聖先把淨瓶取下,又把金繩和扇子拿出來,然後拿著葫蘆,說道:
“別看!別看!他以前也曾把我裝進葫蘆裏,結果我用漱口水把他哄開蓋子,才得以逃脫。”
“我們可千萬不要揭開葫蘆蓋子,免得他又鬧出事來。”
師徒們高高興興地在洞中找出一些米麵菜蔬,燒熱了鍋灶,做了一些素菜,吃了一頓豐盛的飯。
吃飽了之後,他們安然入睡,洞中一夜平靜無事。
那老魔直接前往壓龍山,召集了大小女妖,向她們說明了自己母親被殺、兄弟被裝、妖兵被滅、寶貝被盜的事情。
眾女妖聽後齊聲大哭,悲痛了許久,才止住哭聲,哭訴道:
“你們暫且別再傷心。”
“我身邊還有這口七星劍,如果你們要集結女妖兵,咱們就去壓龍山,找外家親戚幫助,決心要為那孫行者報仇。”
正說著,門外的小妖來報告:
“大王,山後老舅爺帶領若幹兵卒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