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個敗退的小妖拿著破旗破鼓,衝進洞中,報告道:
“大王,虎先鋒敵不過那個毛臉和尚,被他趕下東山坡去了。”
老妖聽後,非常煩惱,正低頭不語,思考對策。
又有小妖來報:
“大王,虎先鋒被那毛臉和尚打死了,屍體被拖在門口,罵戰呢。”
老妖聞言,更加煩惱,說道:
“這家夥真是不懂事!”
“我還沒吃他師父,他倒先殺了我的先鋒,真是可恨!”
於是命令道:
“取我的盔甲來。”
“我隻聽說過什麽孫行者,今天我要出去看看,這九頭八尾的和尚是什麽樣子,捉他進來,給我的虎先鋒報仇。”
眾小妖急忙拿出盔甲。
老妖穿戴整齊,拿起三股鋼叉,率領群妖跳出洞外。
孫悟空站在洞外,見那怪物出來,果然驍勇。
隻見他:
金盔閃閃發光,金甲光彩照人。
盔上係著纓綬,像山雉的尾羽飄揚,
羅袍覆蓋著鎧甲,淡淡的鵝黃色。
甲上的綬帶盤繞如龍,閃耀著五彩光輝,
護心鏡環繞眼睛,光輝璀璨。
鹿皮靴,染成槐花的顏色;
錦圍裙,裝飾著柳葉的絨毛。
手持三股鋼叉,鋒利無比,不亞於當年顯聖的神勇。
老妖出門,厲聲高喊:
“誰是孫行者?”
孫悟空腳踩虎皮,手執如意鐵棒,答道:
“你外公在此,快送出我師父!”
那怪仔細一看,見孫悟空身材矮小,麵容瘦削,不足四尺高,笑道:
“可憐!我還以為是怎樣的英雄,原來是個小骷髏!”
孫悟空笑道:
“你這小子,真是沒眼力!”
“你外公雖然個子小,但如果你敢朝我頭上打一叉,我就會長高三尺。”
那怪道:
“你硬著頭,吃我一叉!”
孫悟空毫不畏懼。
那怪果然刺來,孫悟空彎腰一躲,身高立刻長了三尺,達到一丈長短。
那妖怪慌忙按住鋼叉,喝道:
“孫行者,你怎麽在我門前耍這些護身的變化法術!”
“別弄虛的,上前來,與我比試比試!”
孫悟空笑道:
“孫兒啊!常言道:‘留情不舉手,舉手不留情。’你外公下手重,怕你受不住這一棒!”
那妖怪不再多言,揮動鋼叉,直刺孫悟空胸口。
孫悟空不慌不忙,揮動鐵棒,使出“烏龍掠地勢”,撥開鋼叉,反擊那妖怪的頭部。
兩人在黃風洞口展開了一場激戰:
妖王發怒,要拿行者抵先鋒;
大聖施威,欲捉精靈救長老。
叉來棒架,棒去叉迎。
一個是鎮山都總帥,一個是護法美猴王。
初時還在塵埃戰,後來各起在中央。
點鋼叉,尖明利;如意棒,身黑箍黃。
戳著的魂歸冥府,打著的定見閻王。
全憑著手疾眼快,必須要力壯身強。
兩家舍死忘生戰,不知哪個平安哪個傷。
那老妖與大聖鬥了三十迴合,不分勝負。
行者想要立功,施展“身外身”法術:
揪下一把毫毛,嚼碎,朝上一噴,喊聲“變!”
變出百十個行者,裝扮相同,各持一根鐵棒,將那妖怪圍在空中。
妖怪害怕,也施展同樣的法術:
急忙迴頭,朝巽位的地麵張口三次,唿的一口氣吹出去,忽然間,一陣黃風從空中刮起。
這風真是厲害。
冷颼颼的,天地變色,無影無形的黃沙旋轉。
穿林折嶺,吹倒鬆梅,揚土揚塵,崩塌山嶺。
黃河浪湧,徹底渾濁,湘江水翻,波濤洶湧。
碧空震動,鬥牛宮搖晃,幾乎刮倒森羅殿。
五百羅漢喧鬧,八大金剛齊聲嚷亂。
文殊菩薩的青毛獅子逃走,普賢菩薩的白象難以尋見。
真武大帝的龜蛇失散,梓潼神的騾子被吹走。
行商唿喊,祈求蒼天,船夫拜許各種願望。
煙波中性命漂流,名利隨水而逝。
仙山洞府一片黑暗,海島蓬萊昏暗無光。
太上老君難以顧及煉丹爐,壽星收起了龍須扇。
王母正赴蟠桃會,一陣風吹斷裙腰佩。二郎神迷失灌州城,哪吒難取匣中劍。
天王不見手中寶塔,魯班吊起金頭鑽。
雷音寺寶殿倒塌三層,趙州石橋崩斷兩截。
一輪紅日失去光輝,滿天星鬥皆昏暗。
南山的鳥飛向北山,東湖的水漫向西湖。
雌雄分離不相唿喚,子母離散難以相見。
龍王遍海尋找夜叉,雷公四處尋覓閃電。
十代閻王尋找判官,地府的牛頭追趕馬麵。
這風吹倒普陀山,卷起觀音菩薩的經卷。
白蓮花飄飛海邊,吹倒菩薩的十二院。
自盤古以來,何曾見過如此兇險的風,天地險些崩裂,萬裏江山都在顫抖!
妖怪施展這陣狂風,將孫大聖用毫毛變成的小行者們吹得在半空中像紡車一樣亂轉,無法揮棒,更無法靠近。
行者慌忙抖動毫毛,收迴體內,獨自舉著鐵棒上前攻擊,卻被妖怪迎麵噴了一口黃風,刮得他的火眼金睛緊閉,無法睜開;
因此難以施展鐵棒,隻得敗下陣來。
妖怪收起狂風,迴洞不提。
卻說豬八戒見黃風大作,天地昏暗,牽著馬,守著行李,伏在山凹中,不敢睜眼,不敢抬頭,口中不停念佛許願;
又不知行者勝負如何,師父生死如何。
正在疑慮之時,風停天晴。
抬頭望向洞門前,不見兵器,不聞鑼鼓。
八戒不敢上前,又無人看守馬匹、行李,進退兩難,惶恐不已。
憂慮間,隻聽孫大聖從西邊喊來,他才起身迎上道:
“哥哥,好大的風啊!”
“你從哪裏來?”
行者擺手道:
“厲害!厲害!”
“大王,虎先鋒敵不過那個毛臉和尚,被他趕下東山坡去了。”
老妖聽後,非常煩惱,正低頭不語,思考對策。
又有小妖來報:
“大王,虎先鋒被那毛臉和尚打死了,屍體被拖在門口,罵戰呢。”
老妖聞言,更加煩惱,說道:
“這家夥真是不懂事!”
“我還沒吃他師父,他倒先殺了我的先鋒,真是可恨!”
於是命令道:
“取我的盔甲來。”
“我隻聽說過什麽孫行者,今天我要出去看看,這九頭八尾的和尚是什麽樣子,捉他進來,給我的虎先鋒報仇。”
眾小妖急忙拿出盔甲。
老妖穿戴整齊,拿起三股鋼叉,率領群妖跳出洞外。
孫悟空站在洞外,見那怪物出來,果然驍勇。
隻見他:
金盔閃閃發光,金甲光彩照人。
盔上係著纓綬,像山雉的尾羽飄揚,
羅袍覆蓋著鎧甲,淡淡的鵝黃色。
甲上的綬帶盤繞如龍,閃耀著五彩光輝,
護心鏡環繞眼睛,光輝璀璨。
鹿皮靴,染成槐花的顏色;
錦圍裙,裝飾著柳葉的絨毛。
手持三股鋼叉,鋒利無比,不亞於當年顯聖的神勇。
老妖出門,厲聲高喊:
“誰是孫行者?”
孫悟空腳踩虎皮,手執如意鐵棒,答道:
“你外公在此,快送出我師父!”
那怪仔細一看,見孫悟空身材矮小,麵容瘦削,不足四尺高,笑道:
“可憐!我還以為是怎樣的英雄,原來是個小骷髏!”
孫悟空笑道:
“你這小子,真是沒眼力!”
“你外公雖然個子小,但如果你敢朝我頭上打一叉,我就會長高三尺。”
那怪道:
“你硬著頭,吃我一叉!”
孫悟空毫不畏懼。
那怪果然刺來,孫悟空彎腰一躲,身高立刻長了三尺,達到一丈長短。
那妖怪慌忙按住鋼叉,喝道:
“孫行者,你怎麽在我門前耍這些護身的變化法術!”
“別弄虛的,上前來,與我比試比試!”
孫悟空笑道:
“孫兒啊!常言道:‘留情不舉手,舉手不留情。’你外公下手重,怕你受不住這一棒!”
那妖怪不再多言,揮動鋼叉,直刺孫悟空胸口。
孫悟空不慌不忙,揮動鐵棒,使出“烏龍掠地勢”,撥開鋼叉,反擊那妖怪的頭部。
兩人在黃風洞口展開了一場激戰:
妖王發怒,要拿行者抵先鋒;
大聖施威,欲捉精靈救長老。
叉來棒架,棒去叉迎。
一個是鎮山都總帥,一個是護法美猴王。
初時還在塵埃戰,後來各起在中央。
點鋼叉,尖明利;如意棒,身黑箍黃。
戳著的魂歸冥府,打著的定見閻王。
全憑著手疾眼快,必須要力壯身強。
兩家舍死忘生戰,不知哪個平安哪個傷。
那老妖與大聖鬥了三十迴合,不分勝負。
行者想要立功,施展“身外身”法術:
揪下一把毫毛,嚼碎,朝上一噴,喊聲“變!”
變出百十個行者,裝扮相同,各持一根鐵棒,將那妖怪圍在空中。
妖怪害怕,也施展同樣的法術:
急忙迴頭,朝巽位的地麵張口三次,唿的一口氣吹出去,忽然間,一陣黃風從空中刮起。
這風真是厲害。
冷颼颼的,天地變色,無影無形的黃沙旋轉。
穿林折嶺,吹倒鬆梅,揚土揚塵,崩塌山嶺。
黃河浪湧,徹底渾濁,湘江水翻,波濤洶湧。
碧空震動,鬥牛宮搖晃,幾乎刮倒森羅殿。
五百羅漢喧鬧,八大金剛齊聲嚷亂。
文殊菩薩的青毛獅子逃走,普賢菩薩的白象難以尋見。
真武大帝的龜蛇失散,梓潼神的騾子被吹走。
行商唿喊,祈求蒼天,船夫拜許各種願望。
煙波中性命漂流,名利隨水而逝。
仙山洞府一片黑暗,海島蓬萊昏暗無光。
太上老君難以顧及煉丹爐,壽星收起了龍須扇。
王母正赴蟠桃會,一陣風吹斷裙腰佩。二郎神迷失灌州城,哪吒難取匣中劍。
天王不見手中寶塔,魯班吊起金頭鑽。
雷音寺寶殿倒塌三層,趙州石橋崩斷兩截。
一輪紅日失去光輝,滿天星鬥皆昏暗。
南山的鳥飛向北山,東湖的水漫向西湖。
雌雄分離不相唿喚,子母離散難以相見。
龍王遍海尋找夜叉,雷公四處尋覓閃電。
十代閻王尋找判官,地府的牛頭追趕馬麵。
這風吹倒普陀山,卷起觀音菩薩的經卷。
白蓮花飄飛海邊,吹倒菩薩的十二院。
自盤古以來,何曾見過如此兇險的風,天地險些崩裂,萬裏江山都在顫抖!
妖怪施展這陣狂風,將孫大聖用毫毛變成的小行者們吹得在半空中像紡車一樣亂轉,無法揮棒,更無法靠近。
行者慌忙抖動毫毛,收迴體內,獨自舉著鐵棒上前攻擊,卻被妖怪迎麵噴了一口黃風,刮得他的火眼金睛緊閉,無法睜開;
因此難以施展鐵棒,隻得敗下陣來。
妖怪收起狂風,迴洞不提。
卻說豬八戒見黃風大作,天地昏暗,牽著馬,守著行李,伏在山凹中,不敢睜眼,不敢抬頭,口中不停念佛許願;
又不知行者勝負如何,師父生死如何。
正在疑慮之時,風停天晴。
抬頭望向洞門前,不見兵器,不聞鑼鼓。
八戒不敢上前,又無人看守馬匹、行李,進退兩難,惶恐不已。
憂慮間,隻聽孫大聖從西邊喊來,他才起身迎上道:
“哥哥,好大的風啊!”
“你從哪裏來?”
行者擺手道:
“厲害!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