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欽說道:“同鄉之人,何必客氣致謝。”


    說罷,三藏與伯欽坐下,喝了茶。


    忽然,一位老婦人領著一個媳婦走進來,對三藏行禮。


    伯欽介紹道:“這是我的母親和山裏的妻子。”


    三藏恭敬地說:“請令堂上坐,貧僧願拜。”


    老婦人笑道:“長老遠道而來,請不必拜了。”


    伯欽補充道:“母親,這位長老是唐王派往西天拜佛求經的和尚。剛才在山嶺遇見他,我覺得我們都是同國之人,就邀請他來家歇腳,明日再送他上路。”


    老婦人聽後,十分高興地說:“好!好!好!真是太好了!恰好如此。明日你父親周忌也會來,長老不如做些善事,念一卷經文,後日再送他走。”


    雖然伯欽是個以打虎為生的鎮山太保,但他卻是個孝順之人。


    聽到母親這麽說,他便打算準備香紙,好好招待三藏。


    正在說話之間,天色漸晚。


    伯欽的家仆把桌椅擺好,端上幾盤煮熟的虎肉,熱騰騰地放在桌上。


    伯欽邀請三藏先用這些,再準備正餐。


    三藏合掌道:“善哉!貧僧不敢隱瞞太保,自己從小出家,便吃齋戒素,從未食過葷。”


    伯欽聽後,沉思了一會兒說道:“長老,我家曆代以來不曾吃過素食,雖然有些竹筍、木耳、幹菜、豆腐,但總是煮過肉油。家裏沒有什麽素菜,鍋灶裏油膩得很,怎能應付您呢?反倒是我請長老沒有周到。”


    三藏微笑道:“太保不必多慮,您請自用。我即使三五日不吃飯,也能忍餓,隻是不敢破壞我的齋戒。”


    伯欽皺眉道:“若餓死了,如何是好?”


    三藏答道:“感激太保天恩救命,若真餓死,倒不如喂虎了。”


    伯欽的母親聽後,便叫道:“孩兒,不必和長老再爭,我自有素食。”


    然後她吩咐媳婦拿出小鍋,先將鍋中油膩洗淨,再燒些清水煮山地榆葉子,做成茶湯;然後煮些黃粱米,做飯;再煮些幹菜,盛了兩碗,拿出來,擺在桌上。


    老婦人對三藏說道:“長老請用齋,這是我和兒媳親自準備的極為潔淨的飯菜。”


    三藏接過謝了後,便坐了下來。伯欽則另設一處,準備了些沒有鹽沒有醬的老虎肉、香獐肉、蟒蛇肉、狐狸肉、兔肉等,點上剁鹿肉幹,也一並端上桌,陪三藏吃齋。三藏正打算動筷,隻見他合掌低頭誦經,伯欽嚇得不敢動筷,急忙站起身站在旁邊。


    三藏念了幾句經文後,開口說道:“請齋。”


    伯欽問:“你是念短頭經的和尚嗎?”


    三藏答道:“這不是經文,而是齋戒的咒語。”


    伯欽笑道:“你們出家人真是別具一格,吃飯時也得念個經。”


    吃過齋飯後,收拾好盤碗,天色已經晚了。


    伯欽便領著三藏出到後院走一走。


    他們穿過夾道,走到一座草亭,推開門進去。


    隻見亭子四壁上掛著幾張弓弩、插著幾壺箭,梁上掛著兩張血腥的虎皮,牆根放著許多槍刀叉棒,正中間放著兩張座椅。


    伯欽邀請三藏坐下,但三藏見這地方兇險又肮髒,不敢久坐,於是便起身離開,往後走去。


    繼續往前走,他們進入了一個大花園,花園中菊花盛開,楓楊樹掛滿了紅色的葉子。


    忽然,一陣風響,十幾隻肥鹿跑了出來,還有一大群黃獐。


    它們見到人,毫不害怕,依舊在園中悠閑地走動。


    三藏問:“這些獐鹿是太保養的嗎?”


    伯欽答道:“像長安城裏的富貴人家收藏財寶,有莊園的積累糧食,而我們這些獵戶,隻能養些野獸,準備天陰時的打獵用。”


    兩人邊聊邊走,不知不覺天色已黃昏,便迴到前宅休息。


    第二天早晨,家中長輩和仆人們早早起床,準備了素齋招待三藏,邀請他開壇念經。三藏淨手後,同伯欽來到家堂前,點香祭拜家神,然後敲響木魚,開始念誦淨口業的真言、淨身心的咒語,接著念《度亡經》一卷。


    念畢後,伯欽請三藏寫薦亡疏,接著又開始念《金剛經》和《觀音經》。


    三藏一卷一卷地高聲朗誦,直到誦完所有經文,吃了午齋後,又繼續念《法華經》、《彌陀經》,以及《孔雀經》,並講述苾蒭洗業的故事。這樣一連念誦到黃昏,獻上香火,燒化紙馬,完成了所有佛事。


    此時,伯欽的父親在陰間的靈魂,因三藏的念經功德而得以超薦,鬼魂在夢中托夢給家中的人,告訴他們:“我在陰司中受盡苦難,難以超生。如今有幸遇到聖僧,念經消去了我的罪業,閻王派人將我送上了中華富地,我已投生到長者之家。你們一定要好好地感謝長老,不要怠慢,不要怠慢。我該走了。”


    夢境中的話語顯得莊嚴而有意義,暗示著薦亡超度使靈魂脫離苦難,得以超生。


    第二天,家裏的人從夢中醒來,太陽升起。伯欽的妻子說道:“太保,我昨夜夢見公公來家,告訴我他在陰司中受苦多年,無法超生。如今因為聖僧念經超度,消除了他的罪業,閻王差人將他送上了中華富地,投生到了長者之家。公公說我們要好好感謝長老,不要怠慢。說完他就走了,我們叫他不應,想留住他卻無法。醒來後才知道是一場夢。”


    伯欽聽後說道:“我也是做了同樣的夢,和你一樣。我們去告訴母親吧。”


    於是夫妻二人正打算告訴伯欽的母親,卻聽見老婦人叫道:“伯欽,兒子,你來,我有話跟你說。”


    兩人走過去,隻見老婦人坐在床上,說道:“兒啊,昨夜我也做了一個好夢,夢見你父親來家,說感謝長老的超度,他的罪業已消,已經上了中華富地,投生到長者之家。”


    夫妻倆聽了也笑道:“我和媳婦正準備告訴您這夢,沒想到母親您也做了同樣的夢。”


    於是全家人都笑了,大家一同起身,準備好禮物,帶著感激之情前來拜謝三藏。


    三藏聽後,也很高興,接過了他們的供奉和感謝。


    伯欽一家雖多次懇求,三藏始終不肯收取任何物質的報酬,隻說:“能得到你們的慈悲和送行,我已十分感激。”


    伯欽無奈,還是準備了些粗麵餅幹和幹糧,委托三藏帶走。


    三藏愉快地收下。


    隨後,伯欽在母親的囑托下,叫了兩三個家仆,拿上獵具,一起向大路進發。


    一路上,山中的景色美不勝收,嶺上的風光更加迷人。走了半日,他們終於來到一座大山前,這座山高聳入雲,險峻異常。


    三藏和伯欽走到山腳時,伯欽迴頭說道:“長老,您前行,我就此告辭。”


    三藏聽了,急忙下馬,恭敬地說道:“太保,萬分感謝,您再送我一程吧!”


    伯欽迴答:“長老不知,這座山叫‘兩界山’。


    東半邊是我大唐的領土,西半邊是韃靼的地界。


    那邊有狼虎,不肯聽命,我也無法越界。


    因此,我不能繼續送您,隻能到此為止,您自己去吧。”


    三藏心中一驚,眼中含淚,拉住伯欽的衣袖,依依不舍。


    正要告別時,忽然從山腳下傳來一聲聲如雷的喊叫:“我師父來了!我師父來了!”


    三藏被這突如其來的聲音嚇得愣住了,伯欽也驚訝不已。兩人都不知道是誰在喊,接下來的情況如何,還需等到下次才能解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西遊白話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間獨舞之幽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間獨舞之幽蘭並收藏西遊白話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