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都城大國實堪觀,八水周流繞四山。
多少帝王興此處,古來天下說長安。
這首詩讚美了長安城,稱其為大國都城,擁有八條江水環繞,四座大山環抱,曆代帝王都在這裏建立了都城,是一個具有悠久曆史的地方。
詩中也提到,長安自古以來就被視為天下的中心,成為無數帝王的首選之地。
接下來,敘述了長安城外,涇河岸邊的兩個賢人:漁翁張稍和樵夫李定。
兩人雖然都不是進士,卻是能讀書識字的山民。
他們一天賣完柴和魚後,進入酒館喝酒,喝得興起時,攜帶酒瓶沿涇河岸邊返迴。
張稍說道:“李兄,看看那些爭名奪利的人,往往因為名而喪命,因為利而失去身體,受到爵位的恩寵而晝夜憂慮,依靠他人恩寵而生活在恐懼中。其實,像我們這樣在山水之間逍遙自在,不追名逐利,反倒更為安適。”
李定則迴答:“張兄的見解有道理。不過,我覺得你的水秀,不如我的山青。”
張稍不服氣,反駁道:“我的水秀可比你的山青,有一首《蝶戀花》為證。”
張稍接著念道:
《蝶戀花》詞
煙波萬裏扁舟小,靜依孤篷,西施聲音繞。
滌慮洗心名利少,閑攀蓼穗蒹葭草。
數點沙鷗堪樂道,柳岸蘆灣,妻子同歡笑。
一覺安眠風浪俏,無榮無辱無煩惱。
李定則反擊道:“張兄的水秀不如我的山青。
我也有一首《蝶戀花》為證。”並念出自己所作的詞:
《蝶戀花》詞
雲林一段鬆花滿,默聽鶯啼,巧舌如調管。
紅瘦綠肥春正暖,倏然夏至光陰轉。
又值秋來容易換,黃花香,堪供玩。
迅速嚴冬如指撚,逍遙四季無人管。
張稍不甘示弱,接著道:“你的山青不如我的水秀。
我這還有一首《鷓鴣天》為證。”並吟唱道:
《鷓鴣天》詞
在仙境般的雲水之間,生活無憂自在,劃起船槳,船就是家。
鮮魚剖開,綠鱉煮成美味,紫蟹蒸熟,紅蝦煮烹。
青蔥的蘆筍,水中嫩芽的荇菜,菱角和雞頭米更是美味。
嬌嫩的藕和老蓮,嫩葉的芹菜,慈菇和茭白,還有鳥英花。
李定迴應道:“你水秀不如我山青,亦有一首《鷓鴣天》為證。”並朗誦道:
《鷓鴣天》詞
崔巍的高山與天際相接,草屋茅庵便是我家。
醃製的雞鵝、蟹和鱉,獐兔鹿肉比魚蝦更美味。
香椿葉,黃楝芽,竹筍和山茶也特別值得稱讚。
紫色的李子、紅色的桃子、梅子和杏子成熟了,甜梨酸棗和木樨花盛開。
張稍依舊不屈,接著道:“你山青也不如我水秀,我有《天仙子》一首為證。”於是,他吟唱道:
《天仙子》詞
一葉小舟隨所寓,萬疊煙波無恐懼。
垂鉤撒網捉鮮鱗,沒醬膩,偏有味,老妻稚子團圓會。
魚多又貨長安市,換得香醪吃個醉。
蓑衣當被臥秋江,鼾鼾睡,無憂慮,不戀人間榮與貴。
李定依然不肯示弱,迴應道:“你的水秀不如我的山青,我亦有《天仙子》一首為證。”於是他朗誦道:
《天仙子》詞
茆舍數椽山下蓋,鬆竹梅蘭真可愛。
穿林越嶺覓幹柴,沒人怪,從我賣,或少或多憑世界。
將錢沽酒隨心快,瓦缽磁甌殊自在。
酕醄醉了臥鬆陰,無掛礙,無利害,不管人間興與敗。
張稍再度迴應:“李兄,你山中不如我水上生意快活,我有一首《西江月》為證。”並吟唱道:
《西江月》詞
紅蓼花繁盛,映照在月光下,黃蘆葉隨風搖曳。
碧藍的天空清澈遙遠,楚江空曠,一潭水中星光閃動。
網中捕捉大魚,鉤下小鱖魚聚成群。
將捕來的魚烹煮,味道濃鬱,笑傲江湖,盡享樂趣。
李定又道:“張兄,你水上還不如我山中的生意快活,我亦有《西江水》一首為證。”並高聲朗誦:
《西江水》詞
敗葉與枯藤遍布道路,破損的梢頭與老竹填滿山間。
女蘿和幹葛紛亂地纏繞攀附,折下後收集起來,用來捆綁擔子。
蟲子侵蝕的榆柳樹幹空洞,風吹斷了鬆樹和楠木的頂端。
采集這些材料堆積起來,為的是抵禦冬季的寒冷,換取酒和錢財,供自己使用。
兩人你來我往,各自以詞章來辯論山水的美好與生意的快活,最後似乎各自心滿意足,且無分高低,亦未分勝負。
漁翁說:“你山中的幽雅雖然能比得上我的水秀,但還是不如我水上的幽雅。
我有一首《臨江仙》來證明:
潮水退去,孤舟緩緩劃走,
夜深時停下船,唱歌來解愁。
蓑衣下的殘月顯得格外寧靜,棲息的鷗鳥都被吵醒了,天際的彩雲徐徐展開。
在蘆葦洲上無所事事,等太陽升起時,懶洋洋地再起身。
一切隨心所欲,哪像朝廷裏的官員,整日提心吊膽等待命令?”
樵夫迴應道:“你水中的幽雅,遠不及我山中的幽雅。
也有一首《臨江仙》為證:
山徑蒼涼,秋高氣爽,挑著柴擔向山中走,
晚風習習,背著柴擔返迴。
山花插在鬢邊更顯得獨特,撥開雲霧,找到歸路,月亮在等我。
我的孩子和妻子在山中等我笑臉迎接,草床和木枕讓我安心休息。
在山中蒸著梨,炊著黍米,甕裏的酒釀正好。
這山中的幽雅,才是真正的寧靜與美好。”
漁翁接著說道:“你說的山中生活雖好,但比起我的水上生活,還差一點。我的閑時比你的山中的閑時更具好處,我有一首詩為證:
閑看天邊的白鶴飛舞,停船在溪邊,輕輕關上窗。
倚在船篷上,教孩子編釣線,閑暇時和妻子一起曬網。
心境安寧,自然能感到微風拂過。
綠蓑衣和青笠時常佩戴,勝過掛上朝中的紫綬衣。”
樵夫不服,說道:“你那閑時比不上我的閑時。也有一首詩為證:
我閑看縹緲的白雲飛翔,獨自坐在茅庵中,關上竹門。
沒有事的時候,就教兒子讀書,有時也會與客人下棋。
有時候我帶著拐杖,沿著芳草小徑唱歌,興致來了,便帶著琴上山。
穿著粗布的草鞋和麻繩,心寬似乎比穿著華麗衣裳還要自在。”
兩人交換了對詩,互相吟詠,張稍說道:“李兄,我先起句,你接下去,我再續上。”
張稍吟道:
“船停在綠水煙波之中,家在深山曠野。
偏愛春水漲滿溪橋,最憐岩岫晨霧蒙蒙。
龍門裏的鮮鯉時常烹煮,蟲蛀幹柴燒得正旺。
都城大國實堪觀,八水周流繞四山。
多少帝王興此處,古來天下說長安。
這首詩讚美了長安城,稱其為大國都城,擁有八條江水環繞,四座大山環抱,曆代帝王都在這裏建立了都城,是一個具有悠久曆史的地方。
詩中也提到,長安自古以來就被視為天下的中心,成為無數帝王的首選之地。
接下來,敘述了長安城外,涇河岸邊的兩個賢人:漁翁張稍和樵夫李定。
兩人雖然都不是進士,卻是能讀書識字的山民。
他們一天賣完柴和魚後,進入酒館喝酒,喝得興起時,攜帶酒瓶沿涇河岸邊返迴。
張稍說道:“李兄,看看那些爭名奪利的人,往往因為名而喪命,因為利而失去身體,受到爵位的恩寵而晝夜憂慮,依靠他人恩寵而生活在恐懼中。其實,像我們這樣在山水之間逍遙自在,不追名逐利,反倒更為安適。”
李定則迴答:“張兄的見解有道理。不過,我覺得你的水秀,不如我的山青。”
張稍不服氣,反駁道:“我的水秀可比你的山青,有一首《蝶戀花》為證。”
張稍接著念道:
《蝶戀花》詞
煙波萬裏扁舟小,靜依孤篷,西施聲音繞。
滌慮洗心名利少,閑攀蓼穗蒹葭草。
數點沙鷗堪樂道,柳岸蘆灣,妻子同歡笑。
一覺安眠風浪俏,無榮無辱無煩惱。
李定則反擊道:“張兄的水秀不如我的山青。
我也有一首《蝶戀花》為證。”並念出自己所作的詞:
《蝶戀花》詞
雲林一段鬆花滿,默聽鶯啼,巧舌如調管。
紅瘦綠肥春正暖,倏然夏至光陰轉。
又值秋來容易換,黃花香,堪供玩。
迅速嚴冬如指撚,逍遙四季無人管。
張稍不甘示弱,接著道:“你的山青不如我的水秀。
我這還有一首《鷓鴣天》為證。”並吟唱道:
《鷓鴣天》詞
在仙境般的雲水之間,生活無憂自在,劃起船槳,船就是家。
鮮魚剖開,綠鱉煮成美味,紫蟹蒸熟,紅蝦煮烹。
青蔥的蘆筍,水中嫩芽的荇菜,菱角和雞頭米更是美味。
嬌嫩的藕和老蓮,嫩葉的芹菜,慈菇和茭白,還有鳥英花。
李定迴應道:“你水秀不如我山青,亦有一首《鷓鴣天》為證。”並朗誦道:
《鷓鴣天》詞
崔巍的高山與天際相接,草屋茅庵便是我家。
醃製的雞鵝、蟹和鱉,獐兔鹿肉比魚蝦更美味。
香椿葉,黃楝芽,竹筍和山茶也特別值得稱讚。
紫色的李子、紅色的桃子、梅子和杏子成熟了,甜梨酸棗和木樨花盛開。
張稍依舊不屈,接著道:“你山青也不如我水秀,我有《天仙子》一首為證。”於是,他吟唱道:
《天仙子》詞
一葉小舟隨所寓,萬疊煙波無恐懼。
垂鉤撒網捉鮮鱗,沒醬膩,偏有味,老妻稚子團圓會。
魚多又貨長安市,換得香醪吃個醉。
蓑衣當被臥秋江,鼾鼾睡,無憂慮,不戀人間榮與貴。
李定依然不肯示弱,迴應道:“你的水秀不如我的山青,我亦有《天仙子》一首為證。”於是他朗誦道:
《天仙子》詞
茆舍數椽山下蓋,鬆竹梅蘭真可愛。
穿林越嶺覓幹柴,沒人怪,從我賣,或少或多憑世界。
將錢沽酒隨心快,瓦缽磁甌殊自在。
酕醄醉了臥鬆陰,無掛礙,無利害,不管人間興與敗。
張稍再度迴應:“李兄,你山中不如我水上生意快活,我有一首《西江月》為證。”並吟唱道:
《西江月》詞
紅蓼花繁盛,映照在月光下,黃蘆葉隨風搖曳。
碧藍的天空清澈遙遠,楚江空曠,一潭水中星光閃動。
網中捕捉大魚,鉤下小鱖魚聚成群。
將捕來的魚烹煮,味道濃鬱,笑傲江湖,盡享樂趣。
李定又道:“張兄,你水上還不如我山中的生意快活,我亦有《西江水》一首為證。”並高聲朗誦:
《西江水》詞
敗葉與枯藤遍布道路,破損的梢頭與老竹填滿山間。
女蘿和幹葛紛亂地纏繞攀附,折下後收集起來,用來捆綁擔子。
蟲子侵蝕的榆柳樹幹空洞,風吹斷了鬆樹和楠木的頂端。
采集這些材料堆積起來,為的是抵禦冬季的寒冷,換取酒和錢財,供自己使用。
兩人你來我往,各自以詞章來辯論山水的美好與生意的快活,最後似乎各自心滿意足,且無分高低,亦未分勝負。
漁翁說:“你山中的幽雅雖然能比得上我的水秀,但還是不如我水上的幽雅。
我有一首《臨江仙》來證明:
潮水退去,孤舟緩緩劃走,
夜深時停下船,唱歌來解愁。
蓑衣下的殘月顯得格外寧靜,棲息的鷗鳥都被吵醒了,天際的彩雲徐徐展開。
在蘆葦洲上無所事事,等太陽升起時,懶洋洋地再起身。
一切隨心所欲,哪像朝廷裏的官員,整日提心吊膽等待命令?”
樵夫迴應道:“你水中的幽雅,遠不及我山中的幽雅。
也有一首《臨江仙》為證:
山徑蒼涼,秋高氣爽,挑著柴擔向山中走,
晚風習習,背著柴擔返迴。
山花插在鬢邊更顯得獨特,撥開雲霧,找到歸路,月亮在等我。
我的孩子和妻子在山中等我笑臉迎接,草床和木枕讓我安心休息。
在山中蒸著梨,炊著黍米,甕裏的酒釀正好。
這山中的幽雅,才是真正的寧靜與美好。”
漁翁接著說道:“你說的山中生活雖好,但比起我的水上生活,還差一點。我的閑時比你的山中的閑時更具好處,我有一首詩為證:
閑看天邊的白鶴飛舞,停船在溪邊,輕輕關上窗。
倚在船篷上,教孩子編釣線,閑暇時和妻子一起曬網。
心境安寧,自然能感到微風拂過。
綠蓑衣和青笠時常佩戴,勝過掛上朝中的紫綬衣。”
樵夫不服,說道:“你那閑時比不上我的閑時。也有一首詩為證:
我閑看縹緲的白雲飛翔,獨自坐在茅庵中,關上竹門。
沒有事的時候,就教兒子讀書,有時也會與客人下棋。
有時候我帶著拐杖,沿著芳草小徑唱歌,興致來了,便帶著琴上山。
穿著粗布的草鞋和麻繩,心寬似乎比穿著華麗衣裳還要自在。”
兩人交換了對詩,互相吟詠,張稍說道:“李兄,我先起句,你接下去,我再續上。”
張稍吟道:
“船停在綠水煙波之中,家在深山曠野。
偏愛春水漲滿溪橋,最憐岩岫晨霧蒙蒙。
龍門裏的鮮鯉時常烹煮,蟲蛀幹柴燒得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