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百歲光陰似水流,一生事業等浮漚。
昨朝麵上桃花色,今日頭邊雪片浮。
白蟻陣殘方是幻,子規聲切早迴頭。
古來陰隲能延壽,善不求憐天自周。
百年的光陰如流水般匆匆流逝,人的一生如同浮漚一般,事業也多如浮浮沉沉。
昨天臉上還帶著年輕的桃花色,今天卻已發現頭發中飄起了雪花般的白發。
像白蟻一樣的殘陣,才發現那些曾經的虛幻與短暫,正如子規的啼聲提醒人們早早迴頭。
自古以來,幽靜的生活能夠延年益壽,行善積德不必刻意追求憐憫,天自會有迴報。
唐太宗在崔判官和朱太尉的陪同下,擺脫了冤家債主的糾纏,繼續前行,經過一段時間,來到了“六道輪迴”的所在。
他看見一群神仙、道士、僧尼以及各類生物和妖怪,都在奔走著進入不同的輪迴之道,按照各自的因果進入不同的境地。
唐太宗問道:“這是什麽情況?”
判官迴答道:“陛下這是明心見性了,您一定要將這些事情傳達給陽間的人。這裏叫做‘六道輪迴’:做善事的人會升入仙道;盡忠的人會超生貴道;孝順父母的人會再生福道;公正的人會重生人道;積德的人會轉生富貴道;作惡的人則會沉淪鬼道。”
唐太宗聽後,點頭稱讚說:“真好,做善事就能避開災禍;心中常懷善念,善道必會開啟;不要輕易產生惡念,避免邪惡行為;不要認為不報應,神鬼都有安排。”
判官隨後帶唐太宗來到了“超生貴道門”,向唐太宗告別說:“陛下,這裏是您出頭的地方,小判要迴去了,請朱太尉繼續送您一程。”
唐太宗感激地答謝,判官提醒他:“陛下到了陽間,一定要做個‘水陸大會’來超度那些無主冤魂,千萬不要忘記。隻有陰司沒有冤屈之聲,陽世才能享有安寧。世人應當行善,教導子孫,國家也才能長治久安。”
唐太宗一一應命,辭別了判官,跟隨朱太尉繼續前行。
太尉帶著唐太宗走到一匹海騮馬旁,馬鞍整齊,急忙請唐太宗騎上馬。
馬如箭般飛快,馬上就到達渭水河邊。
唐太宗看到水麵上跳躍的金色鯉魚,心情愉快,情不自禁地停下來觀看。
太尉提醒他趕緊走,不要耽擱時間,但唐太宗仍然沉浸在觀魚的興致中,拒絕前行。
最終,太尉不得不將唐太宗拉起來,高聲唿喊:“還不走,等什麽?”
突然,唐太宗被推下馬,掉進了渭河,瞬間脫離了陰司,迴到了陽間。
與此同時,唐朝的文武百官,包括徐茂功、秦叔寶、胡敬德、段誌賢、馬三寶、程咬金、高士廉等,都聚集在東宮,哀悼唐太宗的去世。
有人開始議論要發布哀詔,宣布太子繼位。
但魏征站出來說:“大家不要急,不能這樣做。若是驚動了州縣,可能會引發不測的事情。再等等,我相信陛下必定會複生。”
許敬宗對此表示反駁,認為魏征的說法不對,已經死去的人不可能複生。
然而,正當他們爭論時,棺木中的唐太宗突然發出一聲大叫:“你們要淹死我嗎?”
這突如其來的聲音讓在場的文官武將們嚇得心慌,皇後和妃子們也驚恐萬分。
唐太宗複生後的情形:
一群官員和宮人圍在白虎殿前,心情複雜,氣氛壓抑。那些宮人們驚恐不安,神情恍惚。
嬪妃們神情頹廢,像狂風吹倒的花朵,彩女們也歪斜著,像暴雨打歪的荷花。
文官武將們懼怕不安,整個人都像失去了力氣。
殿內的氣氛壓抑得像一座搖搖欲墜的斷橋,喪事的氛圍如同一座倒塌的寺廟。
此時,所有的宮人都已經散去,沒人敢靠近棺材。
幸虧正直的徐茂功、魏丞相、勇敢的秦瓊和猛然衝上來的敬德,他們上前扶起棺材,大聲喊道:“陛下有什麽未了心願,快告訴我們,不要鬧鬼,別嚇壞了家族。”
魏征說道:“這不是鬼,而是陛下還魂了!快,拿來器械!”
當打開棺蓋時,果然發現唐太宗坐在裏麵,自己還喊道:“我被淹死了!是誰救了我?”
徐茂功等人趕緊上前扶起他,說:“陛下,您醒來不要害怕,我們都在這裏保護您。”
唐太宗睜開眼睛說:“剛才我真是受苦了,躲過了陰司的惡鬼,卻又遭遇了水災。”
眾臣疑惑,問:“哪裏有水災?”
唐太宗迴答:“我騎馬行至渭水河邊,看到兩條金色的魚在水中翻騰。卻被朱太尉推下馬,掉入水中,差點淹死。”
魏征說道:“陛下,鬼氣尚未散盡。”
於是趕緊安排安神定魄的湯藥,並準備了粥飯。
唐太宗服下藥物,經過一兩次恢複,終於完全恢複了記憶,並知道發生了什麽。
原來他已經去世了三天三夜,但現在重新迴到了陽間。
這時,眾臣感慨萬千,唐太宗死而複生的事件令所有人都震驚。
唐太宗迴到宮中,換下了孝服,穿上了鮮豔的彩衣,紅袍烏帽,紫綬金章,走到朝門外,準備召集文武百官。
第二天,他精神恢複,服用了安神定魄的藥物,並且整整休養了一夜,直到天明才起床,精神煥發,儀態威嚴。
他身著衝天冠,赭黃袍,係著藍田碧玉帶,腳穿創業無憂的靴子,看上去威風凜凜,氣質非凡。
唐太宗上到金鑾寶殿,召集文武百官,行禮後,大家按品級排列。
接著,傳旨道:“有事的上前奏事,無事的退朝。”
東廂的文官如徐世、魏征、王珪、杜如晦、房玄齡、袁天罡、李淳風、許敬宗等;西廂的武官如殷開山、劉洪基、馬三寶、段誌賢、程咬金、秦叔寶、胡敬德、薛仁貴等紛紛上前,俯身啟奏:“陛下,前日您做了一場夢,怎麽那麽久才醒過來?”
唐太宗答道:“前幾日收到魏征的書信,我突然感到神魂出殿,見羽林軍請我去打獵。正當出發時,突然人馬無蹤,又見父王和兄弟爭吵。正困惑時,我見到一位穿著黑衣烏帽的判官,他叫崔玨,命令退去我的兄弟。”
百歲光陰似水流,一生事業等浮漚。
昨朝麵上桃花色,今日頭邊雪片浮。
白蟻陣殘方是幻,子規聲切早迴頭。
古來陰隲能延壽,善不求憐天自周。
百年的光陰如流水般匆匆流逝,人的一生如同浮漚一般,事業也多如浮浮沉沉。
昨天臉上還帶著年輕的桃花色,今天卻已發現頭發中飄起了雪花般的白發。
像白蟻一樣的殘陣,才發現那些曾經的虛幻與短暫,正如子規的啼聲提醒人們早早迴頭。
自古以來,幽靜的生活能夠延年益壽,行善積德不必刻意追求憐憫,天自會有迴報。
唐太宗在崔判官和朱太尉的陪同下,擺脫了冤家債主的糾纏,繼續前行,經過一段時間,來到了“六道輪迴”的所在。
他看見一群神仙、道士、僧尼以及各類生物和妖怪,都在奔走著進入不同的輪迴之道,按照各自的因果進入不同的境地。
唐太宗問道:“這是什麽情況?”
判官迴答道:“陛下這是明心見性了,您一定要將這些事情傳達給陽間的人。這裏叫做‘六道輪迴’:做善事的人會升入仙道;盡忠的人會超生貴道;孝順父母的人會再生福道;公正的人會重生人道;積德的人會轉生富貴道;作惡的人則會沉淪鬼道。”
唐太宗聽後,點頭稱讚說:“真好,做善事就能避開災禍;心中常懷善念,善道必會開啟;不要輕易產生惡念,避免邪惡行為;不要認為不報應,神鬼都有安排。”
判官隨後帶唐太宗來到了“超生貴道門”,向唐太宗告別說:“陛下,這裏是您出頭的地方,小判要迴去了,請朱太尉繼續送您一程。”
唐太宗感激地答謝,判官提醒他:“陛下到了陽間,一定要做個‘水陸大會’來超度那些無主冤魂,千萬不要忘記。隻有陰司沒有冤屈之聲,陽世才能享有安寧。世人應當行善,教導子孫,國家也才能長治久安。”
唐太宗一一應命,辭別了判官,跟隨朱太尉繼續前行。
太尉帶著唐太宗走到一匹海騮馬旁,馬鞍整齊,急忙請唐太宗騎上馬。
馬如箭般飛快,馬上就到達渭水河邊。
唐太宗看到水麵上跳躍的金色鯉魚,心情愉快,情不自禁地停下來觀看。
太尉提醒他趕緊走,不要耽擱時間,但唐太宗仍然沉浸在觀魚的興致中,拒絕前行。
最終,太尉不得不將唐太宗拉起來,高聲唿喊:“還不走,等什麽?”
突然,唐太宗被推下馬,掉進了渭河,瞬間脫離了陰司,迴到了陽間。
與此同時,唐朝的文武百官,包括徐茂功、秦叔寶、胡敬德、段誌賢、馬三寶、程咬金、高士廉等,都聚集在東宮,哀悼唐太宗的去世。
有人開始議論要發布哀詔,宣布太子繼位。
但魏征站出來說:“大家不要急,不能這樣做。若是驚動了州縣,可能會引發不測的事情。再等等,我相信陛下必定會複生。”
許敬宗對此表示反駁,認為魏征的說法不對,已經死去的人不可能複生。
然而,正當他們爭論時,棺木中的唐太宗突然發出一聲大叫:“你們要淹死我嗎?”
這突如其來的聲音讓在場的文官武將們嚇得心慌,皇後和妃子們也驚恐萬分。
唐太宗複生後的情形:
一群官員和宮人圍在白虎殿前,心情複雜,氣氛壓抑。那些宮人們驚恐不安,神情恍惚。
嬪妃們神情頹廢,像狂風吹倒的花朵,彩女們也歪斜著,像暴雨打歪的荷花。
文官武將們懼怕不安,整個人都像失去了力氣。
殿內的氣氛壓抑得像一座搖搖欲墜的斷橋,喪事的氛圍如同一座倒塌的寺廟。
此時,所有的宮人都已經散去,沒人敢靠近棺材。
幸虧正直的徐茂功、魏丞相、勇敢的秦瓊和猛然衝上來的敬德,他們上前扶起棺材,大聲喊道:“陛下有什麽未了心願,快告訴我們,不要鬧鬼,別嚇壞了家族。”
魏征說道:“這不是鬼,而是陛下還魂了!快,拿來器械!”
當打開棺蓋時,果然發現唐太宗坐在裏麵,自己還喊道:“我被淹死了!是誰救了我?”
徐茂功等人趕緊上前扶起他,說:“陛下,您醒來不要害怕,我們都在這裏保護您。”
唐太宗睜開眼睛說:“剛才我真是受苦了,躲過了陰司的惡鬼,卻又遭遇了水災。”
眾臣疑惑,問:“哪裏有水災?”
唐太宗迴答:“我騎馬行至渭水河邊,看到兩條金色的魚在水中翻騰。卻被朱太尉推下馬,掉入水中,差點淹死。”
魏征說道:“陛下,鬼氣尚未散盡。”
於是趕緊安排安神定魄的湯藥,並準備了粥飯。
唐太宗服下藥物,經過一兩次恢複,終於完全恢複了記憶,並知道發生了什麽。
原來他已經去世了三天三夜,但現在重新迴到了陽間。
這時,眾臣感慨萬千,唐太宗死而複生的事件令所有人都震驚。
唐太宗迴到宮中,換下了孝服,穿上了鮮豔的彩衣,紅袍烏帽,紫綬金章,走到朝門外,準備召集文武百官。
第二天,他精神恢複,服用了安神定魄的藥物,並且整整休養了一夜,直到天明才起床,精神煥發,儀態威嚴。
他身著衝天冠,赭黃袍,係著藍田碧玉帶,腳穿創業無憂的靴子,看上去威風凜凜,氣質非凡。
唐太宗上到金鑾寶殿,召集文武百官,行禮後,大家按品級排列。
接著,傳旨道:“有事的上前奏事,無事的退朝。”
東廂的文官如徐世、魏征、王珪、杜如晦、房玄齡、袁天罡、李淳風、許敬宗等;西廂的武官如殷開山、劉洪基、馬三寶、段誌賢、程咬金、秦叔寶、胡敬德、薛仁貴等紛紛上前,俯身啟奏:“陛下,前日您做了一場夢,怎麽那麽久才醒過來?”
唐太宗答道:“前幾日收到魏征的書信,我突然感到神魂出殿,見羽林軍請我去打獵。正當出發時,突然人馬無蹤,又見父王和兄弟爭吵。正困惑時,我見到一位穿著黑衣烏帽的判官,他叫崔玨,命令退去我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