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祖師和其他門人在三星洞前玩耍,欣賞晚景。
祖師問悟空:
“你的事做好了嗎?”
悟空答道:
“多謝師父的恩情,弟子已經完成修行,可以飛升了。”
祖師問:
“那你展示一下飛升給我看看。”
悟空使用本領,身體一震,翻了個跟頭,跳離地麵五六丈,踏上雲霞,飛行了好一會兒,來迴飛了不到三裏遠,最終落到祖師麵前,雙手一叉,說:
“師父,這就是飛升了。”
祖師笑道:
“這還不算真正的騰雲,隻能算是爬雲而已。”
“古人有雲:‘神仙朝遊北海,暮蒼梧。’你隻飛了半天,還不到三裏遠,這怎麽能算是騰雲呢?”
悟空問道:
“‘朝遊北海,暮蒼梧’是什麽意思?”
祖師解釋道:
“凡是騰雲的仙人,早晨從北海起飛,穿越東海、西海、南海,最後轉迴蒼梧。”
“蒼梧是北海零陵的地方。”
“要把四海都遊遍,才能算得上真正的騰雲。”
悟空聽後感到難度很大,連忙說:
“這真是太難了!”
祖師說道:
“世上沒有難事,隻怕有決心的人。”
悟空聽後恍然大悟,跪下感謝師父,懇求道:
“師父,‘為人須為徹’,請大發慈悲,把騰雲的法門傳授給我,我定不忘恩。”
祖師答道:
“凡是仙人騰雲,都是從腳下用力躍起,而你不一樣,剛才我看到你是用力一躍才飛起來。”
“既然如此,我就教你一個‘筋鬥雲’的法門。”
悟空再一次懇求,祖師於是傳授了口訣:
“這個雲,你撚著訣,念動真言,緊握拳頭,身體一抖,一跳就能飛行十萬八千裏!”
其他門徒聽後,紛紛笑道:
“悟空真有福氣!如果掌握了這個法門,以後無論做什麽,都可以飛來飛去,送信送文書,哪裏都能找到吃的!”
師徒們天色已晚,紛紛迴到各自的洞府。
當天晚上,悟空開始運用這個法門,修煉筋鬥雲,最終學會了這個法術。
此後,他無拘無束,悠然自得,享受著長生的美好生活。
一天,春天過去,夏天來臨,大家聚集在鬆樹下,聊了很長時間。
大家問悟空:
“悟空,你是修煉了什麽緣法,才會有這樣的變化?”
“前幾天師父傳授給你躲避三災的法門,你學會了嗎?”
悟空笑著說:
“不瞞各位兄長,一方麵是師父傳授的法門,另一方麵我也日夜勤奮修煉,已經學會了。”
大家道:
“既然如此,趁此時光,你演示一下給我們看看。”
悟空聽後,精神一振,開始展示他的法術:
“各位師兄請提出一個題目,讓我變化給你們看。”
大家說道:
“變成一棵鬆樹吧。”
悟空撚動法訣,念動咒語,身體一晃,馬上變成了一棵鬆樹。
真的是:
鬱鬱蔥蔥,四季常青,直入雲霄,姿態挺拔。
悟空變成的鬆樹沒有一點猴子樣子,完全像是一棵經過霜雪考驗的堅韌鬆樹。
大家看到後,紛紛鼓掌大笑,都稱讚道:
“好猴兒!好猴兒!”
不由自主地大聲喧鬧,結果吵動了祖師。
祖師趕緊拽起手杖走出門,問道:
“是誰在這裏喧鬧?”
大家聽見祖師的問話,趕緊整理衣服,走到前麵。
悟空也恢複了原形,混在人群中說:
“啟稟師父,我們在這裏聚會討論,哪裏有外人喧鬧?”
祖師憤怒地喝道:
“你們這麽大聲嚷嚷,完全不像一個修行之人!”
“修行的人應該保持口靜神守,舌不生是非。
“怎麽在這裏嘈雜笑鬧?”
大家答道:
“不敢隱瞞師父,剛才是孫悟空變變化耍子。”
“他變成了一棵鬆樹,弟子們都稱讚他,故而大聲歡唿,打擾了師父,請恕罪。”
祖師說:
“你們退去。”
然後叫道:
“悟空,過來!我問你,為什麽要變鬆樹?”
“你這本事,難道是用來在人前炫耀的嗎?”
“如果你見別人有本領,你不要求別人嗎?”
“別人看到你有本領,必然會來求你。”
“如果你怕麻煩,就應該傳給別人;如果不傳,最終必然會有禍害。”
“你這麽做,你的命恐怕也保不住。”
悟空低頭道:
“隻求師父寬恕!”
祖師道:
“我不怪你,但你該走了。”
悟空聽後,眼中含淚,哽咽著問:
“師父讓我去哪兒?”
祖師迴答:
“你從哪裏來,就從哪裏迴去。”
悟空頓時醒悟過來,答道:
“我從東勝神州的花果山水簾洞來。”
祖師道:
“你快迴去吧,你的命在那兒才安全。”
“如果留在這裏,絕對不行!”
悟空聽後,跪拜道:
“師父,我離開家已經二十年了,雖然迴頭想念舊日的親人,但因為師父的深恩,我不敢離去。”
祖師道:
“哪有什麽恩情?”
“你隻要不惹事,不把麻煩帶到我這裏,就算是最好了。”
悟空見沒有辦法,隻得向祖師告別。
祖師說道:
“你這去,定會遭遇不幸。”
“你若惹禍行兇,絕不許說是我的徒弟。”
“若你提起半個字,我就知道,一定會把你這猢猻剝皮銼骨,將你的神魂打入九幽之地,讓你萬劫不得翻身!”
悟空答道:
“我決不敢提起師父一字,隻說是我自己會的就行。”
悟空謝過祖師後,轉身離去,撚動口訣,施展筋鬥雲,直奔東海。
隻用了一個時辰,便看見了花果山水簾洞。
美猴王心裏暗自高興,自言自語道:
“去時凡骨凡胎重,得道身輕體亦輕。”
“舉世無人肯立誌,立誌修玄玄自明。”
“過去過海波難進,今日來迴甚是容易。”
“離別的話還在耳邊,沒想到一轉眼就迴到了東海。”
悟空按下雲頭,直飛向花果山。
找著路走去,忽然聽見鶴的叫聲和猿的啼聲。
鶴的叫聲傳得極遠,猿的啼聲悲切而傷感。
悟空忍不住喊道:
“孩兒們,我迴來了!”
祖師問悟空:
“你的事做好了嗎?”
悟空答道:
“多謝師父的恩情,弟子已經完成修行,可以飛升了。”
祖師問:
“那你展示一下飛升給我看看。”
悟空使用本領,身體一震,翻了個跟頭,跳離地麵五六丈,踏上雲霞,飛行了好一會兒,來迴飛了不到三裏遠,最終落到祖師麵前,雙手一叉,說:
“師父,這就是飛升了。”
祖師笑道:
“這還不算真正的騰雲,隻能算是爬雲而已。”
“古人有雲:‘神仙朝遊北海,暮蒼梧。’你隻飛了半天,還不到三裏遠,這怎麽能算是騰雲呢?”
悟空問道:
“‘朝遊北海,暮蒼梧’是什麽意思?”
祖師解釋道:
“凡是騰雲的仙人,早晨從北海起飛,穿越東海、西海、南海,最後轉迴蒼梧。”
“蒼梧是北海零陵的地方。”
“要把四海都遊遍,才能算得上真正的騰雲。”
悟空聽後感到難度很大,連忙說:
“這真是太難了!”
祖師說道:
“世上沒有難事,隻怕有決心的人。”
悟空聽後恍然大悟,跪下感謝師父,懇求道:
“師父,‘為人須為徹’,請大發慈悲,把騰雲的法門傳授給我,我定不忘恩。”
祖師答道:
“凡是仙人騰雲,都是從腳下用力躍起,而你不一樣,剛才我看到你是用力一躍才飛起來。”
“既然如此,我就教你一個‘筋鬥雲’的法門。”
悟空再一次懇求,祖師於是傳授了口訣:
“這個雲,你撚著訣,念動真言,緊握拳頭,身體一抖,一跳就能飛行十萬八千裏!”
其他門徒聽後,紛紛笑道:
“悟空真有福氣!如果掌握了這個法門,以後無論做什麽,都可以飛來飛去,送信送文書,哪裏都能找到吃的!”
師徒們天色已晚,紛紛迴到各自的洞府。
當天晚上,悟空開始運用這個法門,修煉筋鬥雲,最終學會了這個法術。
此後,他無拘無束,悠然自得,享受著長生的美好生活。
一天,春天過去,夏天來臨,大家聚集在鬆樹下,聊了很長時間。
大家問悟空:
“悟空,你是修煉了什麽緣法,才會有這樣的變化?”
“前幾天師父傳授給你躲避三災的法門,你學會了嗎?”
悟空笑著說:
“不瞞各位兄長,一方麵是師父傳授的法門,另一方麵我也日夜勤奮修煉,已經學會了。”
大家道:
“既然如此,趁此時光,你演示一下給我們看看。”
悟空聽後,精神一振,開始展示他的法術:
“各位師兄請提出一個題目,讓我變化給你們看。”
大家說道:
“變成一棵鬆樹吧。”
悟空撚動法訣,念動咒語,身體一晃,馬上變成了一棵鬆樹。
真的是:
鬱鬱蔥蔥,四季常青,直入雲霄,姿態挺拔。
悟空變成的鬆樹沒有一點猴子樣子,完全像是一棵經過霜雪考驗的堅韌鬆樹。
大家看到後,紛紛鼓掌大笑,都稱讚道:
“好猴兒!好猴兒!”
不由自主地大聲喧鬧,結果吵動了祖師。
祖師趕緊拽起手杖走出門,問道:
“是誰在這裏喧鬧?”
大家聽見祖師的問話,趕緊整理衣服,走到前麵。
悟空也恢複了原形,混在人群中說:
“啟稟師父,我們在這裏聚會討論,哪裏有外人喧鬧?”
祖師憤怒地喝道:
“你們這麽大聲嚷嚷,完全不像一個修行之人!”
“修行的人應該保持口靜神守,舌不生是非。
“怎麽在這裏嘈雜笑鬧?”
大家答道:
“不敢隱瞞師父,剛才是孫悟空變變化耍子。”
“他變成了一棵鬆樹,弟子們都稱讚他,故而大聲歡唿,打擾了師父,請恕罪。”
祖師說:
“你們退去。”
然後叫道:
“悟空,過來!我問你,為什麽要變鬆樹?”
“你這本事,難道是用來在人前炫耀的嗎?”
“如果你見別人有本領,你不要求別人嗎?”
“別人看到你有本領,必然會來求你。”
“如果你怕麻煩,就應該傳給別人;如果不傳,最終必然會有禍害。”
“你這麽做,你的命恐怕也保不住。”
悟空低頭道:
“隻求師父寬恕!”
祖師道:
“我不怪你,但你該走了。”
悟空聽後,眼中含淚,哽咽著問:
“師父讓我去哪兒?”
祖師迴答:
“你從哪裏來,就從哪裏迴去。”
悟空頓時醒悟過來,答道:
“我從東勝神州的花果山水簾洞來。”
祖師道:
“你快迴去吧,你的命在那兒才安全。”
“如果留在這裏,絕對不行!”
悟空聽後,跪拜道:
“師父,我離開家已經二十年了,雖然迴頭想念舊日的親人,但因為師父的深恩,我不敢離去。”
祖師道:
“哪有什麽恩情?”
“你隻要不惹事,不把麻煩帶到我這裏,就算是最好了。”
悟空見沒有辦法,隻得向祖師告別。
祖師說道:
“你這去,定會遭遇不幸。”
“你若惹禍行兇,絕不許說是我的徒弟。”
“若你提起半個字,我就知道,一定會把你這猢猻剝皮銼骨,將你的神魂打入九幽之地,讓你萬劫不得翻身!”
悟空答道:
“我決不敢提起師父一字,隻說是我自己會的就行。”
悟空謝過祖師後,轉身離去,撚動口訣,施展筋鬥雲,直奔東海。
隻用了一個時辰,便看見了花果山水簾洞。
美猴王心裏暗自高興,自言自語道:
“去時凡骨凡胎重,得道身輕體亦輕。”
“舉世無人肯立誌,立誌修玄玄自明。”
“過去過海波難進,今日來迴甚是容易。”
“離別的話還在耳邊,沒想到一轉眼就迴到了東海。”
悟空按下雲頭,直飛向花果山。
找著路走去,忽然聽見鶴的叫聲和猿的啼聲。
鶴的叫聲傳得極遠,猿的啼聲悲切而傷感。
悟空忍不住喊道:
“孩兒們,我迴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