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猴說道:


    “沒有水!沒有水!原來那是座鐵板橋。橋那邊是天造地設的一個住所。”


    眾猴問道:


    “怎麽知道是個住所?”


    石猴笑道:


    “這股水其實是從橋下流過,衝穿了石橋,倒掛下來擋住了出口。”


    “橋旁有花有樹,簡直就像一座石屋。”


    “屋裏有石窩、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等設施。”


    “屋中有一塊石碑,上麵刻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


    “真是個適合我們安身的地方。”


    “裏麵寬敞,可以容納千百口人住。”


    “我們都可以住進去,免得受天時變化的影響。”


    “在這裏:


    刮風有地方躲, 下雨有地方待;


    霜雪無所懼, 雷聲永不聞;


    煙霞常照耀, 吉祥氣息環繞;


    鬆竹年年常綠, 奇花日日開放。”


    眾猴聽後,都非常高興,說道:


    “你先進去,帶我們一起進去!”


    石猴閉目蹲身,跳了進去,並喊道:


    “都跟我來!一起進去!”


    那些膽大的猴子立刻跳了進去;


    膽小的猴子則一個個伸頭縮脖,抓耳撓腮,大聲喊叫,叫了一會兒,終於也都跳了進去。


    大家跳過橋頭後,都搶著盆碗、爭灶床,搬來搬去,忙得不亦樂乎。


    最後大家力氣都用盡,才停了下來。


    石猴坐在上麵說道:


    “大家啊,‘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你們才說有本事進得了這裏,又能安全出來、不受傷的人,就該拜他為王。”


    “如今我進得來又能出去,出去又能進來,找到了這個洞天,可以讓大家安穩地休息,享受這安樂的家福,為什麽不拜我為王呢?”


    眾猴聽後,紛紛表示同意,排隊向石猴行禮,齊聲稱唿:


    “千歲大王!”


    從此,石猴登上了王位,隱去了“石”字,稱自己為美猴王。


    為此,有詩一首:


    三陽交泰生萬物,仙石內含日月精。


    借卵化猴成大道,假名配丹自成形。


    內觀不識因無相,外合明知作有形。


    曆代人人皆屬此,稱王稱聖自縱橫。


    美猴王統領著一群猿猴、獼猴、馬猴等,分派了君臣、佐使,朝遊花果山,暮宿水簾洞,大家情同手足,不參與飛鳥和走獸的群體,獨自稱王,享盡歡樂。


    因此:


    春天采百花為食,夏天尋找果實過日子;


    秋天收芋栗備過冬,冬天尋找黃精度過歲月。


    美猴王享受天真快樂,哪裏料到三五百年後會發生什麽。


    一日,美猴王和群猴正歡聚一堂慶祝,卻突然感到憂慮,淚水不自覺地流下。


    眾猴見狀,急忙跪拜問道:


    “大王為何煩惱?”


    猴王說道:


    “雖然我現在很快樂,但心中卻有一點遠慮,因此感到煩惱。”


    眾猴笑道:


    “大王何必憂慮!”


    “我們日日歡聚在仙山福地,古洞神州,不受麒麟和鳳凰的約束,也不被人間王位束縛,完全自由自在,這不正是無量的福氣嗎?”


    “為何要憂慮未來呢?”


    猴王歎道:


    “雖然我們今天不受人類王法約束,不怕猛獸的威脅,但將來年老力衰,難免會被閻王管束。”


    “一旦身死,豈不是白白地度過了一生,而無法長久留在人間或天界?”


    眾猴聽後,紛紛掩麵悲傷,擔憂無常的到來。


    隻見那群猴子中,忽然跳出一隻通背猿猴,厲聲大叫道:


    “大王如果這樣憂慮,真是道心已經開啟了!”


    “在這世間,五種昆蟲之中,隻有三種是可以逃脫閻王掌控的。”


    猴王問道:


    “這三種是什麽?”


    猿猴迴答:


    “就是佛、仙和神聖三者,他們躲過了輪迴,既不生也不滅,能與天地和山川共存。”


    猴王問道:


    “這些人住在哪裏?”


    猿猴說道:


    “他們都在閻浮世界的古洞仙山之中。”


    猴王聽後,心中大喜,說道:


    “明日我就告別你們,離開山林,四處遊曆,跨越海角天涯,務必要尋找這三種人,學習不老長生,躲避閻王的管製。”


    這句話一出,立即打破了輪迴的枷鎖,開啟了齊天大聖的命運。


    眾猴紛紛鼓掌稱讚,都說道:


    “好啊!好啊!明日我們越過山嶺,采摘些水果,準備盛大的宴席為大王送行!”


    第二天,眾猴果然出發,去采仙桃,摘奇異果,挖山藥,劈黃精,采芝蘭香蕙,采集瑤草奇花。


    各種珍貴的食物,整整齊齊地準備好,擺放在石桌上。


    隻見桌上有:


    金丸珠子,紅梅黃杏;


    臘櫻桃色澤鮮美,梅子酸香撲鼻;


    龍眼鮮嫩,火荔枝小巧紅亮;


    林檎碧綠,枇杷帶葉而成;


    兔頭梨、雞心棗消渴去煩;


    香桃、爛杏、李子、楊梅、荔枝等果,都是美味無比;


    西瓜、柿子、石榴、芋栗等,每一樣都不同凡響;


    胡桃、銀杏可以泡茶,椰子、葡萄可以釀酒;


    橘子、甘蔗、柑橙滿盤盛放。


    熟山藥和黃精,煮爛後,搗碎茯苓與薏苡,燉成羹湯。


    即便是人間的美味,也比不上這山猴的樂趣。


    群猴尊美猴王上座,按序排班,輪流上前奉酒、奉花、奉果,痛痛快快地喝了一整天。


    第二天,美猴王早早起床,命令道:


    “小的們,幫我折些枯鬆,編成筏子,拿根竹竿做篙,收拾些果品,我要出發了。”


    於是他獨自一人登上筏子,努力撐起竹篙,隨著天風,漂蕩在大海之中,向南贍部洲的地界進發。


    那一天正是:


    天賜仙猴道行盛,離山駕筏借風行;


    飄洋過海尋仙道,立誌心誠求大功。


    有緣者能得相逢,無憂無慮得道龍;


    定能遇知音,明了萬法源流通。


    果然,運氣到了,他乘坐木筏,連續數日被東南風送到西北的岸邊,這正是南贍部洲的境地。


    他試著撐篙劃水,偶爾得到了淺水,便棄了筏子,跳上岸來。


    隻見海邊有人捕魚、打雁、挖蛤、淘鹽。


    他走過去,捉弄了一下,裝作老虎的樣子,嚇得那些人丟下筐子、放下網,四散逃跑。


    他抓住一個逃跑不動的人,剝掉了他的衣服,模仿他穿上,搖擺著走,穿越各個城市,在市井中學著人類的禮儀和語言。


    朝起晚睡,一心思索著如何能找到佛、仙、神聖之道,尋求長生不老的秘法。


    他見世間的人們,都是為了名利而活,幾乎沒有人關心自己的生命。


    他歎道:


    爭名奪利的事情,什麽時候才能停止?


    早起遲起、遲睡早起都不得自由;


    騎著驢想坐上駿馬,做了宰相也望著王侯;


    隻擔心衣食問題,勞累不已,怎麽怕閻王收取勾魂?


    繼子依靠父蔭,孫子依賴祖父圖富貴,卻沒有一個人願意迴頭看一看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麽。


    這段話的深意,表達了猴王對世間名利紛爭的厭倦與對長生不老道理的渴望,體現了他在尋求超脫與自由的心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西遊白話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間獨舞之幽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間獨舞之幽蘭並收藏西遊白話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