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不久之前的某一天,黃湘的表姐在家裏收拾東西的時候,意外地翻出了一本已經有些年頭的舊相冊。她饒有興致地一頁頁翻看過去,突然間,一張泛黃的照片引起了她的注意。仔細一看,竟然是黃湘四歲時候拍的!
表姐驚訝地發現,這張照片裏的小黃湘跟如今自己表妹黃湘的女兒楊想想四歲時簡直一模一樣,就像是同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一般。於是,表姐毫不猶豫地拿起手機,將這2張珍貴的照片發給了黃湘,並附上了一句:“你女兒和你小時候就是一個模樣啊!”
這是一張拍攝於 90 年代的珍貴老照片,它猶如一扇時光之門,將我們帶迴到那個充滿獨特魅力和濃厚時代氣息的歲月。
在那個時期,大多數照片的拍攝都選擇在專業的攝影棚裏進行。而眼前的這張照片也不例外,精心布置的背景、恰到好處的燈光以及攝影師精湛的技藝,共同成就了這幅經典之作。
畫麵中央,四個月大的小黃湘宛如一顆鮮嫩欲滴的綠芽,身著一套清新宜人的綠色套裝,那顏色就像是春天初綻的嫩葉一般,散發著蓬勃的生機與活力。她穩穩地端坐在一輛可愛至極的學步車內,那輛學步車或許是她探索世界的第一座“戰車”吧!
再看小黃湘那顆圓溜溜的小腦袋,上麵留著一個俏皮可愛的西瓜頭發型,短而整齊的發絲如同熟透的西瓜皮上的紋路,既乖巧又靈動。她那呆萌呆萌的模樣簡直能瞬間融化人們的心,讓人不禁產生一種想要輕輕捏一捏她那胖乎乎臉頰的衝動。
此時的小黃湘正目不轉睛地凝視著前方,似乎前方有著某種稀奇古怪、令人著迷的事物正在吸引著這個小小的好奇寶寶。隻見她伸出粉嫩的小舌頭,微微張開那張如櫻桃般紅潤的小嘴,仿佛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探尋未知的奧秘。
當我們將目光投向楊想想4個月大的照片時,她秀發稍稍稀薄了一些。那時的她正安靜地躺在那張色彩斑斕的玩具床上,小小的身軀顯得格外惹人憐愛。
隻見她那單眼皮的眼睛微微向上抬起,清澈明亮的眼眸中仿佛閃爍著無盡的好奇和對周圍世界強烈的探索欲望。那專注而又天真無邪的眼神,讓人不禁想要一探究竟,看看這個小腦袋瓜裏究竟正在思考些什麽新奇有趣的事情。
不僅如此,楊想想還調皮地伸出了自己粉嘟嘟的小舌頭,舌尖輕輕觸碰到唇邊,勾勒出一幅萌態十足的畫麵。令人驚奇的是,她此時此刻的表情竟然和黃湘 4 個月大的時候如出一轍!就連那兩道淡淡的眉毛,也同樣呈現出稀疏的狀態,而且彎曲的弧度都毫無二致,就像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一般。
除了眼前這張引人注目的照片外,相冊之中還藏有另一張同樣讓人過目難忘的影像。隻見照片中的 4 歲小黃湘,身著一套鮮豔奪目、光芒四射的大紅色公主套裝。那身華美的衣裳猶如燃燒的火焰一般,散發著無盡的魅力與活力。
不僅如此,她濃密的頭發下有著可愛的小腦袋,頭發還用兩個粉嫩嫩的發圈地紮起了兩根俏皮的衝天辮,隨著她輕微的動作左右搖晃,好似兩隻靈動的小兔子在歡快跳躍。這般裝扮使得小黃湘看起來活脫脫就是一個剛剛從童話故事中輕盈走出的美麗小公主。
然而,盡管她努力擠出笑容,但那勉強的神情還是難以掩飾。原本就不算大的單眼皮眼睛此刻更是因為笑意微微眯起,變得更小了些,卻也因此增添了幾分嬌憨之態。
再看這張照片的背景,乃是攝影棚內精心設計和布置而成的森科王國場景。蔥鬱的綠色植被環繞四周,五彩斑斕的花朵競相綻放,栩栩如生的小動物雕塑錯落有致地點綴其中。整個畫麵如夢似幻,仿佛將小黃湘瞬間帶入了一個充滿奇幻色彩的童話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這張照片拍攝於春節期間。由於天氣寒冷,黃湘身上穿著厚厚的衣物,層層疊疊的包裹讓她看上去略顯臃腫。但即便如此,也無法掩蓋住她那天真無邪、惹人憐愛的模樣。
再來瞧瞧楊想想四歲時的模樣吧!那時候,正是在充滿歡樂與驚喜的海洋公園裏遊玩之際所拍下的照片呢。瞧呀,那時的她也擁有一頭濃密烏黑的秀發,同樣俏皮地紮起了一根衝天辮子,仿佛要衝向雲霄一般。身上穿著一件色彩鮮豔的條紋上衣,搭配著一條簡約而不失時尚感的藍色牛仔褲,腳蹬一雙可愛的小白鞋,整個人顯得活力四射。
不僅如此,她還背著一個小巧玲瓏、毛茸茸的黃色小寶寶玩偶,就像是她最貼心的小夥伴時刻陪伴在身旁。脖子上則懸掛著一隻粉嫩嫩的小海豚掛件,隨著她的動作輕輕搖晃,為她增添了幾分靈動與活潑。隻見她亭亭玉立地站立在許願牆前,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有些勉強的微笑。那雙原本就不大的單眼皮眼睛,在這一刻更是因為笑容而眯成了一條細細的縫兒,瞬間變得格外的小,但卻別有一番可愛的韻味。
值得一提的是,楊想想這張照片的拍攝時間正值金秋時節。盡管她身著打扮較為簡單樸素,沒有過多華麗的裝飾,但依然無法掩蓋住這樣一個事實——她簡直就是小黃湘的翻版啊!尤其是當人們將目光聚焦到她那甜美的笑容以及獨具特色的眼睛部位時,這種相似之處便愈發凸顯出來,令人不禁感歎基因的神奇力量。
然而,對於黃湘來說,她那僅有四歲的童年時光,在記憶深處卻並非美好。遙想 20 世紀 90 年代,當時社會經濟發展尚處於起步階段,大多數人的就業機會有限且不穩定。黃湘的父母便是如此,他們都未能在單位謀得一份穩定的工作。父親從事著建築行業,若要用如今時髦的詞匯來描述他的職業,或許可稱之為“建築工人”;但在那個時代,人們更習慣將其稱為“水泥匠”。母親則是一家工廠裏的普通工人,這家工廠專門生產人們日常生活所需的蚊帳和被子等物品。
由於夫妻倆整日忙於生計,根本無暇顧及年幼的女兒,無奈之下隻能將黃湘托付給奶奶照看。隻可惜,黃湘的奶奶不僅有著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思想,更是個極度迷信之人。再加上小黃湘自小身體孱弱,猶如一個不折不扣的“病秧子”,幾乎每個月都會遭受發燒的折磨。每當此時,奶奶采取的應對之策往往隻是簡單地給她穿上厚厚的衣物、蓋上層層疊疊的棉被,天真地以為隻要讓孩子捂出一身大汗就能退燒。偶爾,奶奶也會帶黃湘前往附近的小診所就診,但每次看完病迴家後,奶奶總會不停地抱怨:“這丫頭怎麽老是生病啊!看一次病就得花不少錢呢!”甚至有些時候,當常規方法都不奏效時,奶奶竟會求助於封建迷信手段——燒紙錢,妄圖以此驅走黃湘身上的病魔與高燒。黃湘的爸爸在家裏幾乎對他媽媽言聽計從,無論大事小情都以媽媽的意見為主導。如果按照當下流行的說法,那黃湘的爸爸無疑可以稱得上是個不折不扣的“媽寶男”。不僅如此,奶奶始終堅信黃湘生病完全歸咎於衣物穿著過少。哪怕是在嚴寒刺骨的冬季,奶奶也毫不手軟地給小黃湘套上足足十件衣裳!可憐那瘦小的身軀,愣是被層層疊疊的衣服撐得如同一個虛胖的圓球。
由於這般獨特的裝扮,小時候與黃湘一同玩耍的夥伴們總會無情地嘲笑她,使得本就內向敏感的黃湘愈發自卑起來。每次麵對同伴們的譏諷,黃湘隻能默默地低下頭,心中滿是委屈和無奈。
甚至就連鄰居阿姨偶然間贈予的一顆糖果,對於小黃湘來說也是一種奢望。在享受這份甜蜜之前,她必須小心翼翼地征得奶奶的許可才行。長此以往,黃湘對果糖逐漸失去了興趣,這個特殊的習慣竟然一直伴隨她至今。如今的黃湘,即便麵前擺放著琳琅滿目的各類果糖,也很難勾起她品嚐的欲望。
黃湘已經步入小學階段。有一天,文化館的老師們來到學校招收學員,各種各樣的興趣課程琳琅滿目。黃湘一眼就相中了電子琴,那優美動聽的琴聲仿佛能穿透心靈,讓她沉醉其中無法自拔。於是,滿心歡喜的黃湘迴家後迫不及待地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父母,滿心期待著媽媽能夠堅定地站在自己這邊,給予支持和鼓勵。
然而,事與願違。當奶奶得知黃湘想要學習電子琴時,立刻板起臉來,毫不留情地斥責道:“學那個有什麽用?簡直就是不務正業!還不如去報個閱讀班,多學點知識呢!”麵對奶奶的強烈反對,媽媽顯得有些左右為難。盡管內心深處可能更傾向於支持女兒的選擇,但迫於奶奶的壓力,最終還是無奈地替黃湘報名參加了閱讀班。
就這樣,黃湘隻能默默地放棄心愛的電子琴,走進了那個充滿文字的閱讀世界。在成長的道路上,類似這樣的事情屢屢發生,家庭中的種種束縛和限製讓她感到無比壓抑。黃湘現在迴想,也不知道當初自己是怎麽長大的。
楊想想的四歲人生充滿了無盡的歡樂和溫馨,宛如被幸福的光芒所籠罩。每一天,都有親愛的爸爸和媽媽陪伴在她身旁,給予她無微不至的關愛與嗬護。每逢周末來臨的時候,更是令人興奮不已,因為那意味著可以前往遊樂場、動物園或者海洋館盡情地玩耍。
在日常生活裏,黃湘始終不遺餘力地付出著,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竭盡全力為楊想想創造最優越的物質條件。她如此用心良苦,無非是想要填補女兒童年時期可能存在的空缺。盡管楊舒由於工作繁忙,隻有在周末才有時間陪伴楊想想左右,但即便如此,楊想想所享有的物質生活已經遠遠超越了當年黃湘所經曆過的一切。這種優渥的環境讓小想想能夠無憂無慮地成長,享受著豐富多彩的童年時光。
黃湘心裏很清楚,她如今所做的一切,實際上就是在重新養育那個小時候的自己。曾經的黃湘,未曾擁有過心心念念的布娃娃,但現在,她卻能夠給自己的女兒送上一大堆可愛的布娃娃。小時候的黃湘,因為家庭條件等原因未能參加任何興趣班的培訓,而如今,當她發現楊想想對跳舞和畫畫有著濃厚的興趣時,毫不猶豫地為孩子安排了相關課程。
迴想自己的童年時光,黃湘隻有在每年春節的時候才有機會去公園遊玩。然而現在,隻要到了周末,如果時間允許,她一定會帶著楊想想前往公園,讓孩子盡情享受戶外的歡樂與美好。除此之外,對於楊想想的穿著打扮,黃湘也是格外用心。那些漂亮的衣服、裙子以及各式各樣的鞋子,數量之多簡直讓人目不暇接。黃湘希望通過這些方式,彌補自己童年時期的遺憾,同時給予女兒一個快樂、充實且豐富多彩的成長經曆。
因此,如今每當楊想想到學校即將舉辦親子活動時,黃湘都會明確地向他提出要求:無論是哪一次活動,楊舒絕對不可以缺席!而且,爸爸和媽媽兩個人都務必要同時出現在現場。這並非是黃湘在無理取鬧或者過分苛求,而是她實在不忍心讓自己心愛的女兒產生絲毫的失落感。畢竟,這種感覺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極其難受且難以忘懷的。
黃湘深知那種失落感究竟有多痛苦,因為她曾經親身經曆過無數次這樣刻骨銘心的時刻。每一次迴想起來,心中仍舊會隱隱作痛。那種被忽視、被遺忘所帶來的孤獨與無助,就像是一個深深的傷口,即便時間過去了很久,也無法完全愈合。而無論事後如何去努力彌補,那些失去的瞬間和錯過的美好時光,終究還是一去不複返了。正因為如此,黃湘堅決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寶貝女兒重蹈覆轍,承受同樣的傷痛。
表姐驚訝地發現,這張照片裏的小黃湘跟如今自己表妹黃湘的女兒楊想想四歲時簡直一模一樣,就像是同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一般。於是,表姐毫不猶豫地拿起手機,將這2張珍貴的照片發給了黃湘,並附上了一句:“你女兒和你小時候就是一個模樣啊!”
這是一張拍攝於 90 年代的珍貴老照片,它猶如一扇時光之門,將我們帶迴到那個充滿獨特魅力和濃厚時代氣息的歲月。
在那個時期,大多數照片的拍攝都選擇在專業的攝影棚裏進行。而眼前的這張照片也不例外,精心布置的背景、恰到好處的燈光以及攝影師精湛的技藝,共同成就了這幅經典之作。
畫麵中央,四個月大的小黃湘宛如一顆鮮嫩欲滴的綠芽,身著一套清新宜人的綠色套裝,那顏色就像是春天初綻的嫩葉一般,散發著蓬勃的生機與活力。她穩穩地端坐在一輛可愛至極的學步車內,那輛學步車或許是她探索世界的第一座“戰車”吧!
再看小黃湘那顆圓溜溜的小腦袋,上麵留著一個俏皮可愛的西瓜頭發型,短而整齊的發絲如同熟透的西瓜皮上的紋路,既乖巧又靈動。她那呆萌呆萌的模樣簡直能瞬間融化人們的心,讓人不禁產生一種想要輕輕捏一捏她那胖乎乎臉頰的衝動。
此時的小黃湘正目不轉睛地凝視著前方,似乎前方有著某種稀奇古怪、令人著迷的事物正在吸引著這個小小的好奇寶寶。隻見她伸出粉嫩的小舌頭,微微張開那張如櫻桃般紅潤的小嘴,仿佛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探尋未知的奧秘。
當我們將目光投向楊想想4個月大的照片時,她秀發稍稍稀薄了一些。那時的她正安靜地躺在那張色彩斑斕的玩具床上,小小的身軀顯得格外惹人憐愛。
隻見她那單眼皮的眼睛微微向上抬起,清澈明亮的眼眸中仿佛閃爍著無盡的好奇和對周圍世界強烈的探索欲望。那專注而又天真無邪的眼神,讓人不禁想要一探究竟,看看這個小腦袋瓜裏究竟正在思考些什麽新奇有趣的事情。
不僅如此,楊想想還調皮地伸出了自己粉嘟嘟的小舌頭,舌尖輕輕觸碰到唇邊,勾勒出一幅萌態十足的畫麵。令人驚奇的是,她此時此刻的表情竟然和黃湘 4 個月大的時候如出一轍!就連那兩道淡淡的眉毛,也同樣呈現出稀疏的狀態,而且彎曲的弧度都毫無二致,就像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一般。
除了眼前這張引人注目的照片外,相冊之中還藏有另一張同樣讓人過目難忘的影像。隻見照片中的 4 歲小黃湘,身著一套鮮豔奪目、光芒四射的大紅色公主套裝。那身華美的衣裳猶如燃燒的火焰一般,散發著無盡的魅力與活力。
不僅如此,她濃密的頭發下有著可愛的小腦袋,頭發還用兩個粉嫩嫩的發圈地紮起了兩根俏皮的衝天辮,隨著她輕微的動作左右搖晃,好似兩隻靈動的小兔子在歡快跳躍。這般裝扮使得小黃湘看起來活脫脫就是一個剛剛從童話故事中輕盈走出的美麗小公主。
然而,盡管她努力擠出笑容,但那勉強的神情還是難以掩飾。原本就不算大的單眼皮眼睛此刻更是因為笑意微微眯起,變得更小了些,卻也因此增添了幾分嬌憨之態。
再看這張照片的背景,乃是攝影棚內精心設計和布置而成的森科王國場景。蔥鬱的綠色植被環繞四周,五彩斑斕的花朵競相綻放,栩栩如生的小動物雕塑錯落有致地點綴其中。整個畫麵如夢似幻,仿佛將小黃湘瞬間帶入了一個充滿奇幻色彩的童話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這張照片拍攝於春節期間。由於天氣寒冷,黃湘身上穿著厚厚的衣物,層層疊疊的包裹讓她看上去略顯臃腫。但即便如此,也無法掩蓋住她那天真無邪、惹人憐愛的模樣。
再來瞧瞧楊想想四歲時的模樣吧!那時候,正是在充滿歡樂與驚喜的海洋公園裏遊玩之際所拍下的照片呢。瞧呀,那時的她也擁有一頭濃密烏黑的秀發,同樣俏皮地紮起了一根衝天辮子,仿佛要衝向雲霄一般。身上穿著一件色彩鮮豔的條紋上衣,搭配著一條簡約而不失時尚感的藍色牛仔褲,腳蹬一雙可愛的小白鞋,整個人顯得活力四射。
不僅如此,她還背著一個小巧玲瓏、毛茸茸的黃色小寶寶玩偶,就像是她最貼心的小夥伴時刻陪伴在身旁。脖子上則懸掛著一隻粉嫩嫩的小海豚掛件,隨著她的動作輕輕搖晃,為她增添了幾分靈動與活潑。隻見她亭亭玉立地站立在許願牆前,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有些勉強的微笑。那雙原本就不大的單眼皮眼睛,在這一刻更是因為笑容而眯成了一條細細的縫兒,瞬間變得格外的小,但卻別有一番可愛的韻味。
值得一提的是,楊想想這張照片的拍攝時間正值金秋時節。盡管她身著打扮較為簡單樸素,沒有過多華麗的裝飾,但依然無法掩蓋住這樣一個事實——她簡直就是小黃湘的翻版啊!尤其是當人們將目光聚焦到她那甜美的笑容以及獨具特色的眼睛部位時,這種相似之處便愈發凸顯出來,令人不禁感歎基因的神奇力量。
然而,對於黃湘來說,她那僅有四歲的童年時光,在記憶深處卻並非美好。遙想 20 世紀 90 年代,當時社會經濟發展尚處於起步階段,大多數人的就業機會有限且不穩定。黃湘的父母便是如此,他們都未能在單位謀得一份穩定的工作。父親從事著建築行業,若要用如今時髦的詞匯來描述他的職業,或許可稱之為“建築工人”;但在那個時代,人們更習慣將其稱為“水泥匠”。母親則是一家工廠裏的普通工人,這家工廠專門生產人們日常生活所需的蚊帳和被子等物品。
由於夫妻倆整日忙於生計,根本無暇顧及年幼的女兒,無奈之下隻能將黃湘托付給奶奶照看。隻可惜,黃湘的奶奶不僅有著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思想,更是個極度迷信之人。再加上小黃湘自小身體孱弱,猶如一個不折不扣的“病秧子”,幾乎每個月都會遭受發燒的折磨。每當此時,奶奶采取的應對之策往往隻是簡單地給她穿上厚厚的衣物、蓋上層層疊疊的棉被,天真地以為隻要讓孩子捂出一身大汗就能退燒。偶爾,奶奶也會帶黃湘前往附近的小診所就診,但每次看完病迴家後,奶奶總會不停地抱怨:“這丫頭怎麽老是生病啊!看一次病就得花不少錢呢!”甚至有些時候,當常規方法都不奏效時,奶奶竟會求助於封建迷信手段——燒紙錢,妄圖以此驅走黃湘身上的病魔與高燒。黃湘的爸爸在家裏幾乎對他媽媽言聽計從,無論大事小情都以媽媽的意見為主導。如果按照當下流行的說法,那黃湘的爸爸無疑可以稱得上是個不折不扣的“媽寶男”。不僅如此,奶奶始終堅信黃湘生病完全歸咎於衣物穿著過少。哪怕是在嚴寒刺骨的冬季,奶奶也毫不手軟地給小黃湘套上足足十件衣裳!可憐那瘦小的身軀,愣是被層層疊疊的衣服撐得如同一個虛胖的圓球。
由於這般獨特的裝扮,小時候與黃湘一同玩耍的夥伴們總會無情地嘲笑她,使得本就內向敏感的黃湘愈發自卑起來。每次麵對同伴們的譏諷,黃湘隻能默默地低下頭,心中滿是委屈和無奈。
甚至就連鄰居阿姨偶然間贈予的一顆糖果,對於小黃湘來說也是一種奢望。在享受這份甜蜜之前,她必須小心翼翼地征得奶奶的許可才行。長此以往,黃湘對果糖逐漸失去了興趣,這個特殊的習慣竟然一直伴隨她至今。如今的黃湘,即便麵前擺放著琳琅滿目的各類果糖,也很難勾起她品嚐的欲望。
黃湘已經步入小學階段。有一天,文化館的老師們來到學校招收學員,各種各樣的興趣課程琳琅滿目。黃湘一眼就相中了電子琴,那優美動聽的琴聲仿佛能穿透心靈,讓她沉醉其中無法自拔。於是,滿心歡喜的黃湘迴家後迫不及待地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父母,滿心期待著媽媽能夠堅定地站在自己這邊,給予支持和鼓勵。
然而,事與願違。當奶奶得知黃湘想要學習電子琴時,立刻板起臉來,毫不留情地斥責道:“學那個有什麽用?簡直就是不務正業!還不如去報個閱讀班,多學點知識呢!”麵對奶奶的強烈反對,媽媽顯得有些左右為難。盡管內心深處可能更傾向於支持女兒的選擇,但迫於奶奶的壓力,最終還是無奈地替黃湘報名參加了閱讀班。
就這樣,黃湘隻能默默地放棄心愛的電子琴,走進了那個充滿文字的閱讀世界。在成長的道路上,類似這樣的事情屢屢發生,家庭中的種種束縛和限製讓她感到無比壓抑。黃湘現在迴想,也不知道當初自己是怎麽長大的。
楊想想的四歲人生充滿了無盡的歡樂和溫馨,宛如被幸福的光芒所籠罩。每一天,都有親愛的爸爸和媽媽陪伴在她身旁,給予她無微不至的關愛與嗬護。每逢周末來臨的時候,更是令人興奮不已,因為那意味著可以前往遊樂場、動物園或者海洋館盡情地玩耍。
在日常生活裏,黃湘始終不遺餘力地付出著,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竭盡全力為楊想想創造最優越的物質條件。她如此用心良苦,無非是想要填補女兒童年時期可能存在的空缺。盡管楊舒由於工作繁忙,隻有在周末才有時間陪伴楊想想左右,但即便如此,楊想想所享有的物質生活已經遠遠超越了當年黃湘所經曆過的一切。這種優渥的環境讓小想想能夠無憂無慮地成長,享受著豐富多彩的童年時光。
黃湘心裏很清楚,她如今所做的一切,實際上就是在重新養育那個小時候的自己。曾經的黃湘,未曾擁有過心心念念的布娃娃,但現在,她卻能夠給自己的女兒送上一大堆可愛的布娃娃。小時候的黃湘,因為家庭條件等原因未能參加任何興趣班的培訓,而如今,當她發現楊想想對跳舞和畫畫有著濃厚的興趣時,毫不猶豫地為孩子安排了相關課程。
迴想自己的童年時光,黃湘隻有在每年春節的時候才有機會去公園遊玩。然而現在,隻要到了周末,如果時間允許,她一定會帶著楊想想前往公園,讓孩子盡情享受戶外的歡樂與美好。除此之外,對於楊想想的穿著打扮,黃湘也是格外用心。那些漂亮的衣服、裙子以及各式各樣的鞋子,數量之多簡直讓人目不暇接。黃湘希望通過這些方式,彌補自己童年時期的遺憾,同時給予女兒一個快樂、充實且豐富多彩的成長經曆。
因此,如今每當楊想想到學校即將舉辦親子活動時,黃湘都會明確地向他提出要求:無論是哪一次活動,楊舒絕對不可以缺席!而且,爸爸和媽媽兩個人都務必要同時出現在現場。這並非是黃湘在無理取鬧或者過分苛求,而是她實在不忍心讓自己心愛的女兒產生絲毫的失落感。畢竟,這種感覺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極其難受且難以忘懷的。
黃湘深知那種失落感究竟有多痛苦,因為她曾經親身經曆過無數次這樣刻骨銘心的時刻。每一次迴想起來,心中仍舊會隱隱作痛。那種被忽視、被遺忘所帶來的孤獨與無助,就像是一個深深的傷口,即便時間過去了很久,也無法完全愈合。而無論事後如何去努力彌補,那些失去的瞬間和錯過的美好時光,終究還是一去不複返了。正因為如此,黃湘堅決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寶貝女兒重蹈覆轍,承受同樣的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