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且眼神堅毅,在火把的映襯下格外有感染力。


    隻不過秀才,但這個時代來說,是一個可大可小的功名,至少在縣城範圍那也是人人敬仰的清高讀書人。


    為什麽會突然這個時間點來毛遂自薦?


    而且家裏長輩那麽多,誰都不找,就找她!


    似乎察覺到自己失態,那李安年也誠惶誠恐的,往後退了好幾步,雙手作揖,忙道歉。


    “實在是對不住,嚇到小友了,在下隻是急了些並無他意,再者,小友年紀雖小,但名聲已經傳遍附近的十裏八鄉,這就是我直接找上你的原因。”


    原來如此,還挺會看穿別人的。


    宋福寶點頭迴了個禮,卻也打算把醜話說在前頭。


    “那先生可知我家需要教書先生做什麽?天色這麽晚了,我也不拐彎了,我們家找教書先生是想教我們全家讀書識字,這男女老少,高矮胖瘦,足足十五個人,和一般的學堂很不一樣。”


    時隔三代人,說實話,她自己聽起來就是個麻煩事兒。


    李安年不慌不忙,略微沉思,又問,“除此之外可還有什麽要求?”


    “家裏長輩隻需要識得幾個字能讀懂書信便好,有特殊天賦的另算,兄長有幾人年紀尚幼,如果讀書之路可行,願意追隨先生腳步,至於我,隻需要跟著學,其餘的看我自己就行了。”


    總的也就兩個要求,可對於這麽大一家子文盲了幾代人的莊家戶來說那也已經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於教書先生而言,那也是有不小的挑戰的,畢竟年紀越小其實越適合學習。


    李安年點點頭,心中大致有數了,這老宋家還真是有誌氣的農戶,竟然也能有眼界到送適齡子孫去走科舉之路,學習之路。


    並且連家裏這麽一個小姑娘都帶著如此堅定的信念。


    這宋家,比他想象中還要不得了。


    “李某願意一試,隻不過在下家境貧寒,家中事務眾多,此生恐怕也隻能止步於一個秀才了,追隨我的腳步倒是有些讓在下慚愧,但在下願意盡力一試。”


    李安年答應下來,他現在最不缺的就是時間和精力,最缺的就是銀子,雖說讀書人不可輕易為五鬥米折腰,但他的父母,親人需要這五鬥米。


    為至親之人折腰,在他自己心裏,不失風骨。


    如果真能把老宋家一家子教得和從前判若兩家人,那也是他莫大的榮耀。


    答應得這麽爽快?


    宋福寶點頭,直言,“那先生可以來試教幾日看看合不合適,這幾日每天巳時到午時,三十文錢,包飯,如果我們雙方都滿意,再坐下詳談具體待遇可好。”


    試崗是雙方選擇的必要過程,對大家都好,至於價格,她是隨便給的,市場化也不知道是多了還是少了。


    但是看李安年的反應,應該是合理的吧。


    每天上午九點到十二點,可以把五堂哥,六堂哥,七堂哥,八堂哥喊迴家裏學著試試,畢竟他們是被教育的主力軍,合適就留下。


    李安年又應了聲答應下來。


    又說了幾句感激的話才告辭。


    三十文錢,足夠緩解他現在的壓力了。


    目送他離開,身影消失在夜色裏,宋有福踮著腳尖過來,輕聲細語的氣聲在宋福寶耳邊,“福寶,那個瘦竹竿兒是誰?”


    “六哥,你嚇我一跳,切不可說那……你怎麽能給人家起外號,六哥,那是個秀才,還有可能是你們未來的先生,禮貌點!”


    宋福寶咬文嚼字到一半差點咬了舌頭,跟文化人說話就是不一樣哈,差點把自己的氣質都給變了。


    她麻溜兒改迴來,趕緊捂住宋有福的嘴。


    宋有福也被夫子兩個字嚇得不輕,猛點頭,兄妹二人嘀嘀咕咕的,其他人也歇口氣打算迴家休息了。


    跟著一起迴到家裏,宋福寶趁家裏男人們洗漱的時間,就把這事兒和宋奶奶說了一嘴,宋奶奶喔了一聲恍然大悟。


    “那個秀才我認識,咱們整個鎮上就出了這麽一個秀才,就是命苦了點,從前就一個娘親養著他讀書,熬壞了身子,功成名就就差一次科舉考試,他娘啊突然病重一直到現在,那家裏怕是揭不開鍋了。”


    國家對這樣的秀才沒有什麽幫扶措施?


    這是宋福寶的第一反應,隨機一想,大安國窮成這樣,好像也正常。


    “年前我看到過他娘一次,是在水渠邊尋死被救下,大抵是覺得自己拖累了兒子想不開,但李安年以死相逼,這才就活到現在,也是個可憐人。”


    宋奶奶感慨萬分,充滿對李安年的欣賞之色,可下一秒又戳了戳宋福寶腦門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家窮得摳腳,我靠美食係統天天發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田並收藏全家窮得摳腳,我靠美食係統天天發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