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誰的病情更厲害
穿成惡毒女配後,我滅了深情男二 作者:沉默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沒想到此時竟然祁軒已經好了。”桓王想了想:“你繼續盯著夏家,我再派人去盯著許府。”
景風領命出去了。
桓王想了半天,喊出自己的管家。
今日管家趙伯在帳房查對王府的賬目,小廝過去喊時,他剛核對清楚。
往日這個時候王爺一般不會來打擾他,他也在核對完以後跟王爺匯報王府的情況。
管家忙一路小跑過去,他問了來叫他的小廝,知道王爺剛見過景風以後,就知道王爺應該不是想知道王府的賬目,而是想辦一些事情。
他來到桓王書房的時候,桓王還坐在他的書桌前一個人發呆。
“見過王爺。”管家衛清向桓王行禮。衛清自桓王小時候就是他的侍衛,一直陪在他身旁,保護他。
當桓王到了年紀開府以後,他就一直幫桓王打理王府,他今年三十七八,已經是四個孩子的爹了。
“清伯,對於尚書府祁軒的身體,你可曾聽說過?”桓王問道。
“聽說過,他身體不好,尚書府因為他的身體經常請太醫,前不久太醫都說他可能命不久矣。皇上憐惜祁尚書,還特意放了一個太醫在尚書府,讓他能拖久一點。”
“那......太醫可曾說過他的病情與昭容的病情誰更厲害?”
“說過,自然是祁軒更厲害。太醫說祁軒活不過今年春節,但說昭容公主至少還能活兩年。”
昭容其實隻是桓王的表親,昭容的娘親在一次陪著桓王出行時,為救當時年僅六歲的桓王而死。
昭容的娘原本是就皇後的表妹。她死後,皇帝皇後因此封了她的唯一的女兒昭容為公主,並讓她一直跟在桓王身邊。
桓王開府以後,昭容也跟著過來了,無它,昭容有先天疾病,隻有跟在桓王身邊才會好一些。
桓王點點頭,祁軒的病比昭容更重,那祁軒都治好了,是不是昭容也有希望能治好?
“昭容這幾天怎麽樣?”
“公主這幾天都挺好的,沒有發病,她還經常出去玩。要我叫公主過來嗎?”衛清說道。
桓王搖搖頭,“你先下去吧。你幫我下一個拜帖,下給大理寺夏明哲,說我明天前去拜訪。”
“然後,再幫我叫秦少宇過來一下。”秦少宇現在是王府侍衛總管,一般是貼身保護桓王的。
衛清下去沒多久,秦少宇就來了。
“少宇,景風幫我去盯著夏家去了,你再派個人幫我盯著許府,然後......”桓王頓了頓:“去查一下許府那個大夫的底細,看她是從哪來的。”
“對了,景風說許府內院有個院子到處都被布了毒,你讓人小心一點。”
秦少宇點頭行禮,立刻出去吩咐下屬了。
當秦少宇再次迴來時,桓王正好想清楚了,準備帶秦少宇一起去外麵走走。
當今聖上有六個成年兒子,長子是皇後所出,一出生就被立為太子。桓王也是皇後所出,與太子是嫡親兄弟。
桓王自從成年立府以後,皇帝令他掌管錦衣衛並且兼管大理寺,理論上來說,夏明哲也是他手底下的官。
隻是夏明哲年紀比較大一些,皇帝也比較寵信於他,所以桓王跟他打的交道並不多。
大理寺這邊負責跟桓王匯報的是陸奕然。
還沒等他出門,“太子駕到。”一聲長音將他又留在了王府。
“參見太子。”桓王見太子進來了,忙下跪拜見。
太子顧景磊,今年二十二歲,正妃曲氏,育有一女。太子為人謙遜、相貌俊朗,飽讀詩書,在朝中的威望很高。
桓王一直非常敬重太子,畢竟隻有這一個哥哥是他的嫡親哥哥。
太子也一直非常關注這個弟弟,弟弟從小就飛揚跋扈,喜愛耍刀弄槍,十五六歲就跟著去了前線,如今開府了也是不情不願的呆在京城。
“阿琛,快起來。”太子立刻扶起了桓王。
“阿琛,你可是現在要出去?”太子見桓王一身正裝,像要出門的樣子。
“本來準備出去看看,你也知道,弟弟最近領了錦衣衛的職,有空總要去看看。”桓王也是實話實說:
“但是太子哥哥來了,弟弟當然要陪著哥哥一起說說話、下下棋,咱們都好久沒見過麵了。”
“哈哈,孤也是覺得好久沒見弟弟了,非常想念。”太子笑著說道,“我今日來找你,也是就想跟你下幾局棋。”
太子很早就跟著皇帝關注朝廷事務,經常被皇帝派出去做各種事情,還要應付太子太傅留給他的學業,平時也是很忙。
桓王命人上了茶和點心,擺出棋盤,兩人便一邊下棋一邊聊了起來。
“六弟,父皇曾經想給你指婚,都被你拒絕了,你可有何種打算?”太子問道。
桓王行六,故而太子叫他六弟。
桓王聽了,微微皺眉:“你知道的,皇兄,弟弟並不想呆在京城,弟弟性格魯莽,想去邊疆替父皇守衛著。世家女子想必都不願意嫁給我這種莾夫,弟弟也不願耽擱別人。”
“近來母親逼得緊,皇兄可有應對之策?”
太子眼中閃過一絲精明:“你就算去邊關保家衛國,也要娶妻生子的不是麽?”
桓王在棋盤上落下一子,歎息道:“弟隻想找一個合乎心意的人,但京城這些世家女子,沒人會願意陪我去邊關。”
“我若一直在邊關,豈不冷落了她?”
“若要我一直呆在京城,”桓王看了看太子:“大哥,我不願意。”
太子思考片刻,落下一子。如今桓王迴來,也是因為昭容的病確實很厲害了。
已經發作過很多次,她的病,隻有張太醫的獨特針法才有點效果。
但張太醫說,即便是他,也最多再能挽留昭容兩三年。
是以如今,桓王也願意接受皇帝的任命,管下這錦衣衛,順便還替他看著大理寺。
太子歎了一口氣:“可是阿深,娘親年紀大了,她倒底是想讓你這兩年就成親的。而這兩年,你也答應了父皇會留在京城的,不是嗎?”
景風領命出去了。
桓王想了半天,喊出自己的管家。
今日管家趙伯在帳房查對王府的賬目,小廝過去喊時,他剛核對清楚。
往日這個時候王爺一般不會來打擾他,他也在核對完以後跟王爺匯報王府的情況。
管家忙一路小跑過去,他問了來叫他的小廝,知道王爺剛見過景風以後,就知道王爺應該不是想知道王府的賬目,而是想辦一些事情。
他來到桓王書房的時候,桓王還坐在他的書桌前一個人發呆。
“見過王爺。”管家衛清向桓王行禮。衛清自桓王小時候就是他的侍衛,一直陪在他身旁,保護他。
當桓王到了年紀開府以後,他就一直幫桓王打理王府,他今年三十七八,已經是四個孩子的爹了。
“清伯,對於尚書府祁軒的身體,你可曾聽說過?”桓王問道。
“聽說過,他身體不好,尚書府因為他的身體經常請太醫,前不久太醫都說他可能命不久矣。皇上憐惜祁尚書,還特意放了一個太醫在尚書府,讓他能拖久一點。”
“那......太醫可曾說過他的病情與昭容的病情誰更厲害?”
“說過,自然是祁軒更厲害。太醫說祁軒活不過今年春節,但說昭容公主至少還能活兩年。”
昭容其實隻是桓王的表親,昭容的娘親在一次陪著桓王出行時,為救當時年僅六歲的桓王而死。
昭容的娘原本是就皇後的表妹。她死後,皇帝皇後因此封了她的唯一的女兒昭容為公主,並讓她一直跟在桓王身邊。
桓王開府以後,昭容也跟著過來了,無它,昭容有先天疾病,隻有跟在桓王身邊才會好一些。
桓王點點頭,祁軒的病比昭容更重,那祁軒都治好了,是不是昭容也有希望能治好?
“昭容這幾天怎麽樣?”
“公主這幾天都挺好的,沒有發病,她還經常出去玩。要我叫公主過來嗎?”衛清說道。
桓王搖搖頭,“你先下去吧。你幫我下一個拜帖,下給大理寺夏明哲,說我明天前去拜訪。”
“然後,再幫我叫秦少宇過來一下。”秦少宇現在是王府侍衛總管,一般是貼身保護桓王的。
衛清下去沒多久,秦少宇就來了。
“少宇,景風幫我去盯著夏家去了,你再派個人幫我盯著許府,然後......”桓王頓了頓:“去查一下許府那個大夫的底細,看她是從哪來的。”
“對了,景風說許府內院有個院子到處都被布了毒,你讓人小心一點。”
秦少宇點頭行禮,立刻出去吩咐下屬了。
當秦少宇再次迴來時,桓王正好想清楚了,準備帶秦少宇一起去外麵走走。
當今聖上有六個成年兒子,長子是皇後所出,一出生就被立為太子。桓王也是皇後所出,與太子是嫡親兄弟。
桓王自從成年立府以後,皇帝令他掌管錦衣衛並且兼管大理寺,理論上來說,夏明哲也是他手底下的官。
隻是夏明哲年紀比較大一些,皇帝也比較寵信於他,所以桓王跟他打的交道並不多。
大理寺這邊負責跟桓王匯報的是陸奕然。
還沒等他出門,“太子駕到。”一聲長音將他又留在了王府。
“參見太子。”桓王見太子進來了,忙下跪拜見。
太子顧景磊,今年二十二歲,正妃曲氏,育有一女。太子為人謙遜、相貌俊朗,飽讀詩書,在朝中的威望很高。
桓王一直非常敬重太子,畢竟隻有這一個哥哥是他的嫡親哥哥。
太子也一直非常關注這個弟弟,弟弟從小就飛揚跋扈,喜愛耍刀弄槍,十五六歲就跟著去了前線,如今開府了也是不情不願的呆在京城。
“阿琛,快起來。”太子立刻扶起了桓王。
“阿琛,你可是現在要出去?”太子見桓王一身正裝,像要出門的樣子。
“本來準備出去看看,你也知道,弟弟最近領了錦衣衛的職,有空總要去看看。”桓王也是實話實說:
“但是太子哥哥來了,弟弟當然要陪著哥哥一起說說話、下下棋,咱們都好久沒見過麵了。”
“哈哈,孤也是覺得好久沒見弟弟了,非常想念。”太子笑著說道,“我今日來找你,也是就想跟你下幾局棋。”
太子很早就跟著皇帝關注朝廷事務,經常被皇帝派出去做各種事情,還要應付太子太傅留給他的學業,平時也是很忙。
桓王命人上了茶和點心,擺出棋盤,兩人便一邊下棋一邊聊了起來。
“六弟,父皇曾經想給你指婚,都被你拒絕了,你可有何種打算?”太子問道。
桓王行六,故而太子叫他六弟。
桓王聽了,微微皺眉:“你知道的,皇兄,弟弟並不想呆在京城,弟弟性格魯莽,想去邊疆替父皇守衛著。世家女子想必都不願意嫁給我這種莾夫,弟弟也不願耽擱別人。”
“近來母親逼得緊,皇兄可有應對之策?”
太子眼中閃過一絲精明:“你就算去邊關保家衛國,也要娶妻生子的不是麽?”
桓王在棋盤上落下一子,歎息道:“弟隻想找一個合乎心意的人,但京城這些世家女子,沒人會願意陪我去邊關。”
“我若一直在邊關,豈不冷落了她?”
“若要我一直呆在京城,”桓王看了看太子:“大哥,我不願意。”
太子思考片刻,落下一子。如今桓王迴來,也是因為昭容的病確實很厲害了。
已經發作過很多次,她的病,隻有張太醫的獨特針法才有點效果。
但張太醫說,即便是他,也最多再能挽留昭容兩三年。
是以如今,桓王也願意接受皇帝的任命,管下這錦衣衛,順便還替他看著大理寺。
太子歎了一口氣:“可是阿深,娘親年紀大了,她倒底是想讓你這兩年就成親的。而這兩年,你也答應了父皇會留在京城的,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