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有智囊如陳平這樣的毒士為後盾,趙牧已預料到一切,並不給他這個機會。聽完扶蘇的話後,他故作沉思,久久未給出迴應。


    公子扶蘇變得有些焦躁不安,急忙追加說辭,“兄長,此事務必重要,請念及我們兄弟間的友情,幫我吧!”


    “鹹陽城中我也確實找不到更好的去處了!總不至於想皇家的顏麵有所閃失吧?”


    見趙牧沉默思索,公子扶蘇又急迫地補充道,“如果兄長不肯幫忙,大秦的臉麵如何保全?”


    最後,趙牧才輕歎一聲答道,“好吧,既然是為了秦國著想,那我便給你挑選個地方。”


    “這事情我來為你安頓!”聽聞這些,公子扶蘇欣然笑道,“感謝兄長的支持!”


    趙牧點了點頭,“扶蘇你暫且迴去等候通知,待一切安排好之後,我會命人告訴你的。”


    “謝兄長!”


    於是,公子扶蘇再次深深一禮,繼而離開中廳。


    等扶蘇一走,趙牧身後的陳平緩緩踱步走出,淡淡評論道:“現在我們就可以著手挑選人才了,不必勞心費力了。”


    趙牧深邃的目光閃爍一下,會意地點了點頭......


    迴到府邸中的公子扶蘇顯得格外興奮,一路笑語不斷,傳至中廳內,一直等著他的謀士王綰聽到了聲音,立即出門迎接。


    扶蘇神采奕奕,喜上眉梢地走向前來等待許久的王綰,抱拳問候道,“老師,我已經說服了大哥。相信這次活動一定能確保百家學派人士們的安全。”


    王綰疑惑地追問,“真得說服了冠軍侯了?”


    “是的!” 扶蘇確認說道。“他願意負責擇地安排,並讓我迴去等候進一步的通知。”


    看著 興高采烈的樣子,王綰卻不免陷入了沉思:整件事用時竟不超過一個時辰,從拜訪到返程扣除來迴時間,談話可能不超過一炷香的時間。


    如此短時間談定一件於對方明顯不利的大事,這怎能不讓他滿懷疑竇?


    想到這裏,王綰忍不住繼續追問:“公子,難道趙牧沒有提其他任何條件或要求嗎?”


    “並沒有提出條件,怎麽了老師?”扶蘇有些不解,搖頭說道,“是不是有什麽問題呢?”


    王綰神色凝重,顯然對這次會談的結果充滿了疑慮。


    王綰搖了搖頭,說:“依公子的說法,趙牧似乎很爽快地答應了條件,但未提及任何要求,總感覺他別有所圖。”


    “可若是讓老臣詳細說出具體擔憂,卻又一時間說不清楚。”


    扶蘇靜心思考了一會兒,笑道:“老師不必過多顧慮其他,隻要我們最終目標實現了不就行了嗎?”


    “如果這次能順利贏得百家的支持,我就能稍微放心些!”


    王綰看著公子扶蘇自信的神情,堅定地點點頭說:“公子,所有的邀請函都準備好了嗎?”


    公子扶蘇答道:“老師請放心,這事早有安排,已經派人給百家名士發送了請柬。”


    “估計近段時間內,他們將陸續趕到鹹陽。到時候還得仰仗老師的幫助。”


    說完,公子扶蘇準備行禮表示感謝。王綰連忙拱手迴應道:“公子言重了,老臣定會盡力而為。”


    自公子扶蘇廣泛發出邀請,召集天下百家名士齊聚鹹陽後,鹹陽城內明顯熱鬧了許多。


    公子扶蘇出身儒家,又與張良相談甚歡。當張良收到邀請函時,馬上策馬前去拜會。


    “子房快請坐,您今日大駕光臨,使我的府邸蓬蓽生輝。今後,請務必不要輕易離開!”公子扶蘇笑臉相迎說道。


    張良謙虛道:“子房深感慚愧,自上次分別後一直掛念著公子。”


    “在收到您的邀請函後,立刻趕來赴約。”


    “還請公子莫要嫌棄。”


    公子扶蘇搖頭笑道:“子房見外了,快請進,我們入廳細談吧。”


    “公子請。”


    二人走進中廳,暢所欲言,從天下大事到治國理政之道無所不談,特別是討論了如何運用儒家思想和仁政理念治理大秦。


    張良欽佩道:“公子仁者無敵,如能以此治天下,七國百姓必定傾心向大秦,再現百家爭鳴之盛況!”


    公子扶蘇笑顏逐開,點頭道:“日後再多仰仗子房兄!”


    張良拱手道:“公子太謙了!不過這次來我還特地為您準備了一份厚禮。”


    “待以後您需要時,這禮定會成為重要助力。”


    公子扶蘇驚訝,目光疑惑地看向張良,似乎已經隱約猜到所謂的“大禮”為何物。


    張良深沉地說:“秦國統六國之前,家祖父曾任韓國相國,輔佐三代韓王,手下有一些忠心的門客家臣。”


    “我離開這段時間裏,把這些家臣召集在一起,專程前來助公子。”


    公子扶蘇急忙製止了張良,警覺地說:“子房兄,此事萬萬不可再提,免招殺身之禍!”


    冠軍侯府。


    趙牧靜靜地等待著消息,陳平快步走來,鞠躬匯報:“公子,百家名士已相繼趕到了鹹陽城。”


    “張良,儒家名士、韓 室之後裔,已前往公子扶蘇的府邸拜會。” “他竟敢迴鹹陽?難道不擔心被通緝嗎?”


    在趙牧遷移六國貴胄至鹹陽時,曾在張良的府中搜到了毒弩。


    “啟稟大人,張良得到了扶蘇的庇護,堅稱這些毒弩屬於他的先祖,與他自己無關。”


    趙牧輕輕品嚐了幾口香茗,放下茶杯,不再思考張良的事情,繼續問道:“還有哪些知名人士已經到來?”


    陳平恭敬地迴答:“公子,來者分別是道家的逍遙子、農家的朱光、名家的公孫瓏和墨家钜子腹黃享……”


    趙牧聽了有些驚訝,說道:“沒想到短短時間內竟然來了這麽多?”


    陳平微微點頭說:“這些人中有現任各派領袖,也有代表各門派前來赴宴的人。他們大抵都出於對自身安全的擔憂而來。”


    此時,冠軍侯大殿內,陳平向趙牧講述著百家的情況。


    “公子,儒家倡導仁義禮智信,與扶蘇關係最為密切,自然也是他最大的支持者。”


    “而醫家主張先懂儒理,再懂醫術。”


    當陳平講述各學派間的關聯時,趙牧沉思著問:“依你所見,哪些學派能為我所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阿房之子,我為千古一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永泰382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永泰3827並收藏大秦:阿房之子,我為千古一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