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金刀勇士
大秦:阿房之子,我為千古一帝 作者:永泰3827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是!”
蒙恬擺手示意士兵們先退下去。
民夫與各種器械均已到達漁陽地區,即將開始修築工事。除去需要派十萬大軍駐守漁陽和上穀,目前能調度的大約隻有二十萬兵力。看著麵前的地圖,蒙恬思索著如何一戰徹底擊潰東胡。
正值午間,烈日當空,遠方塵煙蔽日。身穿黑色盔甲的蒙恬,腰掛寶劍,表情嚴肅。
就在前一天,蒙恬得知了東胡各個部落聯盟的消息,他們意圖集結五十萬兵馬向駐紮在此的大秦軍隊發起攻擊。
此刻,敵軍奔騰而來的腳步聲如同滾滾雷鳴、洪濤泛濫,刀劍碰撞和喊殺聲連綿不絕,氣勢磅礴。
不同於中原戰士習慣以鼓聲鼓舞士氣,東胡兵喜歡用嘯叫和用金刀敲擊馬背發出節奏。
百步之遙轉瞬即至,熱血沸騰,仿佛前方就有數不盡的財富等待他們掠奪!
蒙恬聲音宏亮如雷,“擂鼓!” 隆隆之聲響起!
棧道上,黑甲武士像岩石般穩重,持盾組成銅牆鐵壁。
長矛一齊指向敵陣,場麵整齊劃一。
在這炎炎夏日下,大秦戰士釋放出的無畏氣息讓東胡兵馬不由得打了個寒噤。 原本迅猛的東胡軍隊,在距秦軍不到五十丈處戛然而止。
東胡部落的大軍長久停滯不前,心中存有幾分畏懼,並未輕舉妄動。
大秦軍隊素以戰鬥力強橫而揚名,盡管此刻對方人數占據絕對優勢,他們依舊顯得有些緊張不安。
當兩方形成對峙局麵之時,蒙恬突然抽出身側長劍,振聲高唿:“衝鋒!”瞬間,身著黑色鎧甲的大秦將士們開始迅猛行動!
那如山嶽般沉厚的殺伐之氣緊緊壓迫而來,不斷侵吞著東胡軍團的空間。
“殺!”
“殺!”
“殺!”
戰士們的吼聲響徹雲霄,每前進一步,內心那份熱血也更為濃烈。蒙恬堪稱全軍的精神支柱,而這片疆土以及背後的大秦,便是他們必須誓死保衛的信仰與家園!
對於這些外族侵略者,將士心中的憤怒源自骨子裏!
伴隨著黑甲軍團步步逼近所帶來的凝重殺意,讓對麵騎兵們的戰馬變得躁動不已,不時發出惶恐的嘶叫,戰鬥還未正式打響,卻已經有一方陣腳紊亂,孰勝孰負一目了然。
但東胡統領深知,此為最後一次機會——如果不在這場戰役中擊敗蒙恬的軍隊並摧毀長城,他們將再無可能踏入中原大地。何況手中握有50萬大軍,何嚐不能放手一搏呢?
於是東胡將領舉起手中的金刀厲聲道:”勇士們衝啊!大秦的財富與領土正等著你們去掠奪!還有數不盡的牛羊將會變成我們的盤中餐!” ”把這些中原人都變成世世代代的奴隸!” “殺!”
伴隨著刺耳金屬撞擊和狂唿呐喊聲,如洶湧洪水般的東胡兵馬向著前方的黑甲部隊猛烈撞來,五十萬人同時發起衝鋒,場景令人歎為觀止!
而大秦的戰士以盾牌構築壁壘,緊密相連如同鐵壁銅牆,其間矛頭若隱若現泛著絲絲寒光。即便人數處下風,這十萬精銳早把生死置之度外融為一體,堅定信念在每個人心裏生根發芽——無論如何也要擋住敵人攻勢,否則防線一旦瓦解被踏破,後果不堪設想。
當前線受到敵人的遠程攻擊時,大秦士兵異口同聲喝道:“抵禦!”所有士兵幾乎同步地將沉重盾牌抬舉頭頂,在經曆了上百次的真實作戰磨練後彼此間默契十足,能夠快速應對任何突發狀況。
麵對如雨落下的箭矢,雖然承受巨大壓力卻不容絲毫懈怠堅持到最後一刻。
騎在坐騎之上,身穿全身黑衣、手持利劍的蒙恬注視著這一切。雖知如果不下令堅守,即使隻剩下最後一個活人也不會退後,他也不會白白讓自己的士兵成為犧牲品。
即便東胡部眾擅長騎術和箭術可是大秦的 ( 部隊?)更為讓人敬畏恐懼。就在黑壓壓一片士兵後方無數弩槍蓄勢待發。“放!” 號令既出成千上萬件武器齊射天空。
唰唰唰!
震耳欲聾的尖嘯聲仿佛劃破了長空,無數的弩槍和箭矢布滿了整個天空,遮住了最後一絲陽光。
巨大的陰影懸在東胡大軍頭頂。這一瞬間,五十萬戰士的心情充滿了前所未有的絕望。
出於本能,東胡族人舉起手中的藤甲盾,試圖作最後的一線抵抗。
然而!大秦的強弩長有一丈,依靠牛筋為弓弦,以車輪架設穩固結構,需要三個人齊力方能發射。射程可達八百步(大約831.6米),威力巨大無匹。小小的藤甲盾怎能在如此強勁的攻擊中屹立不倒?
正當東胡軍奮勇衝擊時,箭雨如決堤洪流般洶湧襲來。
弩槍與箭矢輕易貫穿了藤甲防護,並將人和馬都釘在地麵之上,戰場上一片淒厲嘶鳴,戰馬狂奔哀嚎,異族戰士痛苦慘叫之聲震天動地。
一輪箭雨剛過,早已準備妥當的另一組秦軍迅速上前接替射擊,而剛剛退後的一組繼續裝填箭矢。
一輪又一輪密集箭雨毫無間歇,憑借弩武器的超遠射程,大秦黑甲士兵讓整個東胡族軍隊陷於綿延不斷的火力之下,戰局變得愈發激烈。
這是大秦帝國與東胡部族之間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戰,這是一場關乎國運之戰。
如果勝利是大秦的,那麽華夏將獲得千年的安寧;若是東胡勝出,則會引發千年動蕩。
蒙恬目視前方的戰場,對漫天飛來的利箭毫不在意。此時,大秦弩手的射程已達至令人發指的程度。
東胡五十萬人想要退出戰鬥談何容易!每一寸土地都有箭雨封鎖;
而在麵前的是鐵桶般的黑甲秦軍,他們排列成緊密陣型如同冷酷鋼鐵長城一般難以撼動。
一時之間,無數東胡勇士被困於此,不斷有戰士在此隕命。這時一名東胡先鋒 跑到主帥身旁焦急地懇求道,“統帥,請立即下達撤退命令吧,我們若再這樣打下去將會全軍覆沒。”
“退卻嗎?!” 主帥麵色冷硬凝視前方,“我們人數遠多一倍有餘。”
主帥揮舞金刀指向前方高聲喊話:“我們五十萬眾即將兵臨城下!”
他緊接著下令說,“擊潰者,得牛羊一千隻,並封‘金刀勇士’的榮譽稱號!”。
號令很快通過風傳入每一個東胡戰士的耳朵。原本恐慌的他們漸漸被獎賞帶來的吸引力平複內心,重燃戰鬥意誌。
他們頂著疾速密布般的箭羽全速衝鋒,麵對眼前的堅固堡壘般的黑色鎧甲戰士們依然無畏地衝去。
然而,在最前方,厚重的盾牆突然分兩側散開,露出了隱藏在背後的長矛陣勢,瞬間吞沒了前排來襲之眾。在這些長矛外側,東胡騎兵被穿心長矛攔住腳步、無法突破盾牌防線內的黑甲兵手持刀刃肆意劈砍,東胡騎士的坐騎也因腿部被砍斷而無法站立。
戰鼓雷鳴中血肉橫飛,雙方陷入了苦鬥的拉鋸之中。
東胡騎兵在激戰中失足,摔倒在地上。不待他們翻身,無數長矛如雨般刺向他們,胸腔瞬間被洞穿。
悲慘的嚎叫聲在戰場上迴蕩,沒人能確切知道盾牌之後究竟發生了什麽。但是,心中早已明了,這數千東胡騎兵已然命喪黃泉。短短片刻,戰場趨於平靜。未知的恐懼往往最令人毛骨悚然。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道理千古不變。然而,性命攸關之時,能否活到取到獎賞才是最大的難題。生與死之間抉擇,使得五十萬東胡大軍猶豫不前!麵對十萬黑甲軍,他們再也不敢輕舉妄動。
忽然間,又一聲高唿:“前進!”隨著大秦黑甲軍每邁出一步,東胡騎兵不斷後退。森冷的長矛還在滴血,仿佛山林猛獸剛剛嚐過獵物的味道!
蒙恬穩居大軍後方,清晰地看著前方戰況。“擂鼓出擊!”這一聲令下,他不再遲疑。東胡騎兵士氣低落,而大秦騎兵卻如日中天、戰意旺盛。
每逢戰事,作為將領,蒙恬總是身先士卒,與部下同進退。這正是大秦鐵騎充滿鬥誌的主要原因之一。
死亡並不可怕,因為將士們相信,蒙恬在身邊,秦朝仍在,他們的始皇帝陛下也永在。大秦以戰止戰,視功績為榮耀。秦人以馬革裹屍為榮!“殺!”
號令響起,重盾散開,大秦鐵騎如同離弦之箭衝向東胡。天空突然變得陰暗沉重,令人喘不過氣。黑色裝甲的秦軍宛如一條翻騰的巨龍,四爪撕裂著慌亂的敵軍。
蒙恬親自帶領騎兵衝鋒陷陣,所到之處,數不盡的頭顱滾落。空氣彌漫著濃烈的血腥味,東胡士兵早已嚇得心驚膽寒,無法招架突如其來的猛烈攻勢。
在主帥未及鳴金收兵之前,前線已潰敗不堪。“快逃吧!”“秦軍騎兵太過厲害,藤甲根本擋不住……”驚恐的喊叫聲在軍隊中擴散開來,隻求能早早脫逃。
倒在地上的士兵來不及站起,便被自己人的馬蹄踐踏成泥。刀劍、藤盾隨意拋棄,這些遺骸成為了犧牲者的最後歸宿。
蒙恬擺手示意士兵們先退下去。
民夫與各種器械均已到達漁陽地區,即將開始修築工事。除去需要派十萬大軍駐守漁陽和上穀,目前能調度的大約隻有二十萬兵力。看著麵前的地圖,蒙恬思索著如何一戰徹底擊潰東胡。
正值午間,烈日當空,遠方塵煙蔽日。身穿黑色盔甲的蒙恬,腰掛寶劍,表情嚴肅。
就在前一天,蒙恬得知了東胡各個部落聯盟的消息,他們意圖集結五十萬兵馬向駐紮在此的大秦軍隊發起攻擊。
此刻,敵軍奔騰而來的腳步聲如同滾滾雷鳴、洪濤泛濫,刀劍碰撞和喊殺聲連綿不絕,氣勢磅礴。
不同於中原戰士習慣以鼓聲鼓舞士氣,東胡兵喜歡用嘯叫和用金刀敲擊馬背發出節奏。
百步之遙轉瞬即至,熱血沸騰,仿佛前方就有數不盡的財富等待他們掠奪!
蒙恬聲音宏亮如雷,“擂鼓!” 隆隆之聲響起!
棧道上,黑甲武士像岩石般穩重,持盾組成銅牆鐵壁。
長矛一齊指向敵陣,場麵整齊劃一。
在這炎炎夏日下,大秦戰士釋放出的無畏氣息讓東胡兵馬不由得打了個寒噤。 原本迅猛的東胡軍隊,在距秦軍不到五十丈處戛然而止。
東胡部落的大軍長久停滯不前,心中存有幾分畏懼,並未輕舉妄動。
大秦軍隊素以戰鬥力強橫而揚名,盡管此刻對方人數占據絕對優勢,他們依舊顯得有些緊張不安。
當兩方形成對峙局麵之時,蒙恬突然抽出身側長劍,振聲高唿:“衝鋒!”瞬間,身著黑色鎧甲的大秦將士們開始迅猛行動!
那如山嶽般沉厚的殺伐之氣緊緊壓迫而來,不斷侵吞著東胡軍團的空間。
“殺!”
“殺!”
“殺!”
戰士們的吼聲響徹雲霄,每前進一步,內心那份熱血也更為濃烈。蒙恬堪稱全軍的精神支柱,而這片疆土以及背後的大秦,便是他們必須誓死保衛的信仰與家園!
對於這些外族侵略者,將士心中的憤怒源自骨子裏!
伴隨著黑甲軍團步步逼近所帶來的凝重殺意,讓對麵騎兵們的戰馬變得躁動不已,不時發出惶恐的嘶叫,戰鬥還未正式打響,卻已經有一方陣腳紊亂,孰勝孰負一目了然。
但東胡統領深知,此為最後一次機會——如果不在這場戰役中擊敗蒙恬的軍隊並摧毀長城,他們將再無可能踏入中原大地。何況手中握有50萬大軍,何嚐不能放手一搏呢?
於是東胡將領舉起手中的金刀厲聲道:”勇士們衝啊!大秦的財富與領土正等著你們去掠奪!還有數不盡的牛羊將會變成我們的盤中餐!” ”把這些中原人都變成世世代代的奴隸!” “殺!”
伴隨著刺耳金屬撞擊和狂唿呐喊聲,如洶湧洪水般的東胡兵馬向著前方的黑甲部隊猛烈撞來,五十萬人同時發起衝鋒,場景令人歎為觀止!
而大秦的戰士以盾牌構築壁壘,緊密相連如同鐵壁銅牆,其間矛頭若隱若現泛著絲絲寒光。即便人數處下風,這十萬精銳早把生死置之度外融為一體,堅定信念在每個人心裏生根發芽——無論如何也要擋住敵人攻勢,否則防線一旦瓦解被踏破,後果不堪設想。
當前線受到敵人的遠程攻擊時,大秦士兵異口同聲喝道:“抵禦!”所有士兵幾乎同步地將沉重盾牌抬舉頭頂,在經曆了上百次的真實作戰磨練後彼此間默契十足,能夠快速應對任何突發狀況。
麵對如雨落下的箭矢,雖然承受巨大壓力卻不容絲毫懈怠堅持到最後一刻。
騎在坐騎之上,身穿全身黑衣、手持利劍的蒙恬注視著這一切。雖知如果不下令堅守,即使隻剩下最後一個活人也不會退後,他也不會白白讓自己的士兵成為犧牲品。
即便東胡部眾擅長騎術和箭術可是大秦的 ( 部隊?)更為讓人敬畏恐懼。就在黑壓壓一片士兵後方無數弩槍蓄勢待發。“放!” 號令既出成千上萬件武器齊射天空。
唰唰唰!
震耳欲聾的尖嘯聲仿佛劃破了長空,無數的弩槍和箭矢布滿了整個天空,遮住了最後一絲陽光。
巨大的陰影懸在東胡大軍頭頂。這一瞬間,五十萬戰士的心情充滿了前所未有的絕望。
出於本能,東胡族人舉起手中的藤甲盾,試圖作最後的一線抵抗。
然而!大秦的強弩長有一丈,依靠牛筋為弓弦,以車輪架設穩固結構,需要三個人齊力方能發射。射程可達八百步(大約831.6米),威力巨大無匹。小小的藤甲盾怎能在如此強勁的攻擊中屹立不倒?
正當東胡軍奮勇衝擊時,箭雨如決堤洪流般洶湧襲來。
弩槍與箭矢輕易貫穿了藤甲防護,並將人和馬都釘在地麵之上,戰場上一片淒厲嘶鳴,戰馬狂奔哀嚎,異族戰士痛苦慘叫之聲震天動地。
一輪箭雨剛過,早已準備妥當的另一組秦軍迅速上前接替射擊,而剛剛退後的一組繼續裝填箭矢。
一輪又一輪密集箭雨毫無間歇,憑借弩武器的超遠射程,大秦黑甲士兵讓整個東胡族軍隊陷於綿延不斷的火力之下,戰局變得愈發激烈。
這是大秦帝國與東胡部族之間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戰,這是一場關乎國運之戰。
如果勝利是大秦的,那麽華夏將獲得千年的安寧;若是東胡勝出,則會引發千年動蕩。
蒙恬目視前方的戰場,對漫天飛來的利箭毫不在意。此時,大秦弩手的射程已達至令人發指的程度。
東胡五十萬人想要退出戰鬥談何容易!每一寸土地都有箭雨封鎖;
而在麵前的是鐵桶般的黑甲秦軍,他們排列成緊密陣型如同冷酷鋼鐵長城一般難以撼動。
一時之間,無數東胡勇士被困於此,不斷有戰士在此隕命。這時一名東胡先鋒 跑到主帥身旁焦急地懇求道,“統帥,請立即下達撤退命令吧,我們若再這樣打下去將會全軍覆沒。”
“退卻嗎?!” 主帥麵色冷硬凝視前方,“我們人數遠多一倍有餘。”
主帥揮舞金刀指向前方高聲喊話:“我們五十萬眾即將兵臨城下!”
他緊接著下令說,“擊潰者,得牛羊一千隻,並封‘金刀勇士’的榮譽稱號!”。
號令很快通過風傳入每一個東胡戰士的耳朵。原本恐慌的他們漸漸被獎賞帶來的吸引力平複內心,重燃戰鬥意誌。
他們頂著疾速密布般的箭羽全速衝鋒,麵對眼前的堅固堡壘般的黑色鎧甲戰士們依然無畏地衝去。
然而,在最前方,厚重的盾牆突然分兩側散開,露出了隱藏在背後的長矛陣勢,瞬間吞沒了前排來襲之眾。在這些長矛外側,東胡騎兵被穿心長矛攔住腳步、無法突破盾牌防線內的黑甲兵手持刀刃肆意劈砍,東胡騎士的坐騎也因腿部被砍斷而無法站立。
戰鼓雷鳴中血肉橫飛,雙方陷入了苦鬥的拉鋸之中。
東胡騎兵在激戰中失足,摔倒在地上。不待他們翻身,無數長矛如雨般刺向他們,胸腔瞬間被洞穿。
悲慘的嚎叫聲在戰場上迴蕩,沒人能確切知道盾牌之後究竟發生了什麽。但是,心中早已明了,這數千東胡騎兵已然命喪黃泉。短短片刻,戰場趨於平靜。未知的恐懼往往最令人毛骨悚然。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道理千古不變。然而,性命攸關之時,能否活到取到獎賞才是最大的難題。生與死之間抉擇,使得五十萬東胡大軍猶豫不前!麵對十萬黑甲軍,他們再也不敢輕舉妄動。
忽然間,又一聲高唿:“前進!”隨著大秦黑甲軍每邁出一步,東胡騎兵不斷後退。森冷的長矛還在滴血,仿佛山林猛獸剛剛嚐過獵物的味道!
蒙恬穩居大軍後方,清晰地看著前方戰況。“擂鼓出擊!”這一聲令下,他不再遲疑。東胡騎兵士氣低落,而大秦騎兵卻如日中天、戰意旺盛。
每逢戰事,作為將領,蒙恬總是身先士卒,與部下同進退。這正是大秦鐵騎充滿鬥誌的主要原因之一。
死亡並不可怕,因為將士們相信,蒙恬在身邊,秦朝仍在,他們的始皇帝陛下也永在。大秦以戰止戰,視功績為榮耀。秦人以馬革裹屍為榮!“殺!”
號令響起,重盾散開,大秦鐵騎如同離弦之箭衝向東胡。天空突然變得陰暗沉重,令人喘不過氣。黑色裝甲的秦軍宛如一條翻騰的巨龍,四爪撕裂著慌亂的敵軍。
蒙恬親自帶領騎兵衝鋒陷陣,所到之處,數不盡的頭顱滾落。空氣彌漫著濃烈的血腥味,東胡士兵早已嚇得心驚膽寒,無法招架突如其來的猛烈攻勢。
在主帥未及鳴金收兵之前,前線已潰敗不堪。“快逃吧!”“秦軍騎兵太過厲害,藤甲根本擋不住……”驚恐的喊叫聲在軍隊中擴散開來,隻求能早早脫逃。
倒在地上的士兵來不及站起,便被自己人的馬蹄踐踏成泥。刀劍、藤盾隨意拋棄,這些遺骸成為了犧牲者的最後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