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薑微笑著招他們坐下來,簡單幾句便問到了其故鄉背景。雖然問話間流露出慈母之情,但呂雉還是留意到一個關鍵信息—皇帝為趙牧籌備婚事,呂家二姐妹隻能成為側室而不能當正妻。


    這其實令呂家姐妹驚喜萬分:即使不能成為主婦,但是能成為冠軍侯的妻子一員已經是令人激動的事情!


    她們心裏,冠軍侯尊貴非凡,而她們隻是普通百姓,遠遠瞧一眼冠軍侯都難以企及,更不用說幻想成為正妻了。


    若能有幸嫁與冠軍侯為妾,那便是萬分榮幸的事情。黎薑見到呂氏姐妹的謙遜溫和,十分滿意。


    “等時機合適時,我會和陛下說,讓你們早日成婚。不過這種事不可張揚……”


    呂氏姐妹一聽黎薑娘娘的話,明白了她的意圖:冠軍侯現在並不是迎娶妻子,而是納妾。這不禁讓呂雉好奇,始皇帝和黎薑娘娘究竟給冠軍侯選定了誰作正式的妻子……


    在冠軍侯府內,蕭何、範增和陳平立於大殿中,趙牧穩坐主位。蕭何忙於處理秦律的事宜,範增和陳平並未有特別的任務。此刻,秦國正麵臨從封建製轉變為郡縣製的大改革;文字和語言也在逐步統一,許多非大篆小篆的典籍在始皇帝的命令下被焚毀,以促進文化的統一。


    趙牧認為,真正能夠對秦朝產生威脅的是內部隱患,而非邊遠部族東胡和狄戎。


    他對兩人吩咐:“暫且跟隨蕭何學習廷尉的工作吧。”


    “謝大人!”兩人恭敬應答。範增和陳平聽聞冠軍侯趙牧邀請他們做幕僚後毫不猶豫跟隨使者趕到了鹹陽——誰能不希望建功立業名垂青史呢?


    此時庭院外傳來馬車聲,原來是宦官趙高到來。“廷尉大人,喜報!陛下賞賜兩萬金還有各類飾物。”他滿臉喜慶。


    趙牧有些不解,“陛下這是何意?”


    “聽說是呂氏姐妹入宮了。黎薑娘娘很喜歡這兩個姑娘,並批準她們做你的側室。”


    聽到這兒,趙牧頗為意外,“那是何時的事情?”


    “今天早晨!”


    沒多久,夏無且也麵帶喜氣來到冠軍侯府。


    互相行禮後,夏無且說道,“陛下不讓婚禮盛大舉行,想必你未來的正式新娘已有人選……”


    “定下了親事嗎?那到底是誰?”


    “具體情況我不知曉,但婚事會低調舉辦,隻邀親友出席。”


    這就是趙牧當時對話的情形。


    趙牧輕輕點頭,示意夏無且去準備婚事。他自己則繼續專心處理政務,當前最重要的是統一文字、度量衡與貨幣。這不僅關乎國家的一統,也對商業的發展至關重要。


    三天後,在冠軍侯府舉辦了一場家宴,呂氏姐妹正式成為了趙牧的妻子,並已安排入住府中後院。


    當晚,趙牧在後院忙碌地書寫奏章。貨幣和度量衡的統一問題令他深思:各地金銀的重量和錢幣的質量不一致,如何才能找到一個公正的統一標準呢?


    正在這時,房門緩緩打開,呂雉端著一碗參茶走進來。她溫柔地說道:“老爺,請喝口茶吧。”見趙牧仍然專注,她默默站在一旁,心裏雖想窺探一下他手中的奏章,卻不敢造次,生怕受到訓斥,但又忍不住偷偷瞄了一眼。


    趙牧注意到呂雉的好奇,眉間微微一皺。他接過參茶啜飲一口,然後微笑問道:“你覺得怎樣?”


    呂雉見趙牧心情似乎不錯,便小心翼翼答道:“老爺寫得真好,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將極大方便商賈交易,但這其中……”


    趙牧帶著淡淡的笑意,輕聲問:“還有什麽顧慮嗎?盡管說。”


    “是,老爺。”呂雉心中歡喜,認真地說:“我以為,統一的基準應為大秦製度,但在秦統一天下之前,齊楚兩國最為昌盛,各地商賈多使用其度量衡。這一變動能否平順進行恐怕會引起不少波動……”


    趙牧心中暗笑她的謹慎和小聰明,追問道:“那你認為應該怎麽解決這個問題呢?”


    呂雉眼中閃過一絲興奮,思考片刻後迴答道:“這應該逐步推進,陛下初統六國,民心思定,當下最需的是懷柔政策。”


    趙牧心想,這個女子竟然懂得戰亂後的治國之術?她的父親呂公平時都教了她什麽呢?難道是治國安邦的道理嗎?


    呂雉謙卑地說:“這隻是我的一些淺見,若是不合適請老爺見諒。”


    趙牧伸手輕輕托起她的下巴,呂雉有些羞澀,但還是仰起了頭,帶有一絲期待。


    “現在大 剛統一,人心並不完全穩定,還有許多人夢想複國。所以,此時最需要的是讓民心歸一。”趙牧溫和地說。


    “奴婢明白了。”呂雉低聲迴應,退身離開,心中的那份自信頓時動搖。


    待她走後,趙牧繼續書寫並反複檢查奏章,完成後立即趕往鹹陽宮向始皇帝匯報。


    當晚直至亥時才返迴,第二天清晨,他早早到達鹹陽宮。


    朝會上商議完畢後,趙牧走出隊列,高聲道:“陛下,臣有要事稟報。”


    “說吧。”嬴政開口道。


    趙高的視線在趙牧身上稍稍停頓,昨晚直到亥時他還未離開皇宮,這讓趙高對趙牧的受寵感到一絲忌憚。


    ### 改編後的文本:


    在大殿內,文武百官手持笏板恭敬站立,各自心事重重。昨晚趙牧直至亥時才從皇宮返迴的消息已在朝中傳開,這使得眾人心緒難安,猜測趙牧是否會再次采取令人意外的舉動。


    “臣今日要談的是貨幣和度量衡統一的事宜,”趙牧朗聲道,“我已經擬定了一些具體的方案,包括新幣、尺規以及車輛輪距等標準。”


    始皇帝輕輕示意,將趙牧呈上的提案交給幾位重臣審閱。不久後,扶蘇出列表達了反對意見:“父皇,我讚同冠軍侯提出的貨幣統一措施,但是全麵廢除前六國貨幣的做法值得商榷。”


    始皇帝轉向趙牧,神情平靜並未作聲。趙牧微笑著說:“公子認為這有何不當?”


    扶蘇並不直麵趙牧,徑自對始皇帝道:“父皇,我認為應當允許前六國貨幣在一段時間內繼續流通,與此同時推行新幣,逐漸實現新舊交替。”


    李斯也附議道:“陛下,微臣認為此言有理。”


    十餘名大臣齊聲讚同,仿佛整個朝廷此刻都站在了趙牧的對立麵。


    始皇帝麵無表情地詢問道:“趙高,你意下如何?”


    趙高無法揣摩皇帝心思,隻好小心翼翼迴應:“啟稟陛下,不如先聽聽廷尉大人之見。”眾人隨之把目光投向趙牧。


    趙牧對著始皇帝行了一禮,接著對大臣們說:“各位大人,我也理解諸位的顧慮,無非是為了安撫剛經曆戰亂的百姓。然而,在此時此刻推行新政策恰恰是最有力的表現。”


    他堅定地說:“現在正是大秦帝國初統天下的關鍵時刻,需立新規以彰威儀,重塑民風。不如此怎能鞏固人心?善待百姓固然重要,但也要讓天下知曉大秦國策之嚴正和法律的威嚴。隻有這樣,民眾才會真心感念陛下的恩澤和帝國的輝煌。”


    趙牧轉向始皇帝說:“陛下,眼下正是施行新政、統一全國度量衡與貨幣的最佳時機。此舉將使陛下聖威遠播,讓百姓日後果真體會到其便捷之處,必當銘記聖上恩德。”


    “很好!”始皇帝拍案讚許並猛地站起,令一幹朝臣頓時噤若寒蟬。侍立旁聽的趙高認清局勢:當今陛下最亟需的是迅速統一全土、法令及民俗,並推行去六國化而入大秦化的理念,讓普天之下人人視自己為秦人。


    散朝後,始皇帝明確表示:“這事就交由冠軍侯全權處理。”


    看著離開的趙牧背影,眾臣臉上陰雲密布,而後不約而同聚到李斯身邊交談。雖表麵上讚譽著趙牧,但言語間明顯帶有不滿。


    趙牧地位日升,李斯卻日漸失寵,甚至連始皇帝也不再諮詢李斯的意見。


    李斯目送趙牧離去的背影,心內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他必須前往冠軍侯府一趟。為了大秦帝國的利益,他覺得有義務向趙牧說清楚局勢的重要性。


    自趙牧入鹹陽以來,其舉措頗為果斷且絕不留情,這引發了複雜的社會反響。先秦諸子百家根基牢固,並非容易撼動,雖然他們懾於始皇帝的權威暫時不敢輕舉妄動,但實際上卻蘊藏著許多暗流湧動。秦始皇一直在默默地保護著趙牧,替他化解了不少明槍暗箭。


    在與群臣告別之後,李斯揮袖登上自己的馬車,徑直前往了冠軍侯府。有些事情,是必須要讓趙牧明白的:朝堂上的局勢遠不如表麵那般簡單。即使始皇帝能輕易消滅墨家或儒家,但諸子百家對始皇帝敬畏有加,並不代表也會對冠軍侯產生相同的畏懼。諸子百家沒有出手對付趙牧,隻是因為他們懼怕站在趙牧身後的始皇帝而已。


    迴到廷尉官衙後,趙牧檢查了各項律令頒布的進展工作,而蕭何和範增等人正忙碌其中。“左相李斯大人到!”外麵的官差大聲宣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阿房之子,我為千古一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永泰382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永泰3827並收藏大秦:阿房之子,我為千古一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