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鞘去製約
大秦:治粟內史的狂想宏圖 作者:瘋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小吏迅速複製了一份存檔,隨後原件會被立即送到下一個地方。
“又花掉一千萬,第五次抽獎快到了。”張落在心裏盤算。
還是等到從齊地迴來再說,那時候再積攢更多次抽獎機會也不遲。
而在鹹陽城中。
關於張落即將前往齊地的消息很快就傳開。
最先趕到內史府的人竟是巴清。
她急匆匆地趕來了,在見到張落時,步伐才稍微慢了下來。
“妾身見過張上卿。” 巴清向張落行禮。
張落正在審查一份關於楚地南郡安陸縣要求重建城牆並修路築橋的資金申請。
這個郡已籌集了一些錢財和建材,但還需國庫撥款十萬。
張落在文件上批了個準字,“可以給。”
最近各地重修城池的事情,馮去疾之前也有提過,讓各郡縣根據情況報給鹹陽。
而水泥的生產技術仍然被朝廷嚴密控製,鄭國帶戰俘修築靈渠時也不允許使用。
看來,朝堂對於原六國的隱患已經有了警覺。
如果這些勢力獲得了水泥技術,後果不堪設想。
然而,地瓜的推廣工作卻進行得非常順利。
如今,天下的每個郡縣都至少種植了一畝地瓜。
明年開始,各地的百姓可以到郡縣衙門免費領取地瓜苗,並有專人教導他們如何栽種和護理。
“南郡安陸縣……喜應該也在那裏吧。”張落沉思著。
雖然這個人現在名不見經傳,但在張落的記憶中,他的名字可謂耳熟能詳。
“上卿,喜是誰?”巴清見張落一直在思索,忍不住問道。
張落終於抬起頭:“夫人莫要心急,我並非有意冷落你。” 他早就知道巴清來了,隻是手頭的工作尚未處理完。
巴清的臉色略微帶了些惱意。
“上卿,慎言啊。”
在內史府說這種話太露骨了。
不過她心中也確實有了一些波動。
“夫人既然這麽著急來訪,一定有事吧?”張落把文書放一邊,等著下吏取走它們。
巴清輕輕咳了一聲,整理思緒後問:“上卿,您打算前往齊地?”
那地方商家繁盛,如果張落前去整治那些商人們,恐怕不少人會受牽連。
而巴家或許可以借機將自己的生意擴展到那邊。
畢竟,那裏的財富更集中。
等時日久了,再進一步加強與張落的關係,讓張落在更多場合幫助巴家打入齊地市場。
張落點頭稱是,“此行是為了清除一些圖謀不軌的反賊,不會耽誤太久,很快就迴來。”
他不可能在齊地耽擱太長時間。
內史府事務繁忙,而扶餘的戰事後期也需要他安排部署幾十萬人的安置問題。
之後還可能會攻打交氏,將戰俘分散遷徙到河套和河西走廊等地耕作。
“上卿在開玩笑吧,妾身不便詢問這些事情。
不過,妾身一直盼望著上卿能早點歸來。”巴清笑答,目光從張落臉上轉迴地麵,迴味著他剛才說到處理反賊時的那種果斷。
她隨即補充道:“還有,上卿,差點忘了這次來主要是想諮詢一件關於玻璃的事情。”
“什麽事,請講。”
巴清稍作停頓,開口:“妾身想加入通商東胡的隊伍。
即便商隊的主要任務是偵察,但這並不影響經商。
東胡遲早會被消滅,現在趁著還能賺點就多賺些。”
她接著解釋:“未來東胡覆滅,其龐大的財源就會消失。
雖然後續肯定有新的目標出現,但現在東胡的錢多容易賺,何必錯過良機?等到日後東胡沒了,即使收繳來的牲畜和財物也是朝廷所得,跟我們無關。” 張落心想,確實是個明智的選擇。
“可以,全憑夫人做主。” “那麽,妾身就去準備了。”
巴清起身,對張落再次施禮,隨後離開。
今日之行,她不僅得知張落在齊地停留時日不多,還得到了將商隊產品納入玻璃商隊的許可。
既已達成目的,她隻需等待張落歸來,再來商議進一步合作。
張落則繼續處理內史府的事務。
眼前似乎沒有太大的麻煩事了。
“博士館需十二萬錢修繕新開的學府,並花費八萬錢購置學生衣物供各地學子來鹹陽求學之用。”
看來科舉推行的日子也不遠了。
當前未能實施的原因是識字者多為貴族豪強或六國舊臣。
當然也可能存在例外,但畢竟隻是少數。
這時,一名廷尉府官吏進來參見:“拜見張上卿。” 張落應了一聲:“有什麽要事?”
這官員答道:“蒙毅大人委托我遞交這些給您。”說著雙手呈上物品。
張落先打開頂層的一份文件。
原來是一道能在齊地調動所有廷尉府力量的命令。
另有文件概述齊地現狀,信息基本和他已知的情況一致。
疑慮指向的對象也是田家。
樹大招風加上心術不正,才會引來懷疑。
不過,若無確鑿證據顯示田家參與其中或深度參與事件,也難以有所作為。
這是秦律依法而辦的準則。
最後,還有一段蒙毅表達歉意的文字,表示本應廷尉府自行處理的事項,結果卻得勞煩張落了。
“蒙上卿在做什麽呢?”張落微微一笑詢問。
廷尉府官員迴答:“啟稟上卿,前不久,廷尉府剛修訂完成銳子法、居養法和平藥法,並向各地分發施行。
目前主要任務除了調查和執法外,還包括草擬涉及禦史台相關法令,但尚未寫出第一稿。
此外,關於齊地的事態也已有人員派遣過去。
雖然沒提到具體案件詳情,不過關於禦史台法律部分會交由陛下和三公九卿審核,所以暫時無關緊要。”
張落聽完默默點頭認可。
從這裏可以看出嬴政重視禦史台的作用,但仍會對其進行全麵監管。
禦史台這把劍需要有恰當的鞘去製約。
“好,我知道了。”
“那就告辭了。” 這位廷尉府官吏施禮之後退出房門。
與此同時,在章台宮裏。
侍女們早已退下,隻有嬴政突然問道:“在田家的黑冰台密探可有匯報任何異常?”
黑暗中的角落閃出一個影子。
“迴陛下,數月之內田家無任何異常情況發生。”
“真的沒什麽動靜?” 嬴政皺眉,露出不解的表情。
“又花掉一千萬,第五次抽獎快到了。”張落在心裏盤算。
還是等到從齊地迴來再說,那時候再積攢更多次抽獎機會也不遲。
而在鹹陽城中。
關於張落即將前往齊地的消息很快就傳開。
最先趕到內史府的人竟是巴清。
她急匆匆地趕來了,在見到張落時,步伐才稍微慢了下來。
“妾身見過張上卿。” 巴清向張落行禮。
張落正在審查一份關於楚地南郡安陸縣要求重建城牆並修路築橋的資金申請。
這個郡已籌集了一些錢財和建材,但還需國庫撥款十萬。
張落在文件上批了個準字,“可以給。”
最近各地重修城池的事情,馮去疾之前也有提過,讓各郡縣根據情況報給鹹陽。
而水泥的生產技術仍然被朝廷嚴密控製,鄭國帶戰俘修築靈渠時也不允許使用。
看來,朝堂對於原六國的隱患已經有了警覺。
如果這些勢力獲得了水泥技術,後果不堪設想。
然而,地瓜的推廣工作卻進行得非常順利。
如今,天下的每個郡縣都至少種植了一畝地瓜。
明年開始,各地的百姓可以到郡縣衙門免費領取地瓜苗,並有專人教導他們如何栽種和護理。
“南郡安陸縣……喜應該也在那裏吧。”張落沉思著。
雖然這個人現在名不見經傳,但在張落的記憶中,他的名字可謂耳熟能詳。
“上卿,喜是誰?”巴清見張落一直在思索,忍不住問道。
張落終於抬起頭:“夫人莫要心急,我並非有意冷落你。” 他早就知道巴清來了,隻是手頭的工作尚未處理完。
巴清的臉色略微帶了些惱意。
“上卿,慎言啊。”
在內史府說這種話太露骨了。
不過她心中也確實有了一些波動。
“夫人既然這麽著急來訪,一定有事吧?”張落把文書放一邊,等著下吏取走它們。
巴清輕輕咳了一聲,整理思緒後問:“上卿,您打算前往齊地?”
那地方商家繁盛,如果張落前去整治那些商人們,恐怕不少人會受牽連。
而巴家或許可以借機將自己的生意擴展到那邊。
畢竟,那裏的財富更集中。
等時日久了,再進一步加強與張落的關係,讓張落在更多場合幫助巴家打入齊地市場。
張落點頭稱是,“此行是為了清除一些圖謀不軌的反賊,不會耽誤太久,很快就迴來。”
他不可能在齊地耽擱太長時間。
內史府事務繁忙,而扶餘的戰事後期也需要他安排部署幾十萬人的安置問題。
之後還可能會攻打交氏,將戰俘分散遷徙到河套和河西走廊等地耕作。
“上卿在開玩笑吧,妾身不便詢問這些事情。
不過,妾身一直盼望著上卿能早點歸來。”巴清笑答,目光從張落臉上轉迴地麵,迴味著他剛才說到處理反賊時的那種果斷。
她隨即補充道:“還有,上卿,差點忘了這次來主要是想諮詢一件關於玻璃的事情。”
“什麽事,請講。”
巴清稍作停頓,開口:“妾身想加入通商東胡的隊伍。
即便商隊的主要任務是偵察,但這並不影響經商。
東胡遲早會被消滅,現在趁著還能賺點就多賺些。”
她接著解釋:“未來東胡覆滅,其龐大的財源就會消失。
雖然後續肯定有新的目標出現,但現在東胡的錢多容易賺,何必錯過良機?等到日後東胡沒了,即使收繳來的牲畜和財物也是朝廷所得,跟我們無關。” 張落心想,確實是個明智的選擇。
“可以,全憑夫人做主。” “那麽,妾身就去準備了。”
巴清起身,對張落再次施禮,隨後離開。
今日之行,她不僅得知張落在齊地停留時日不多,還得到了將商隊產品納入玻璃商隊的許可。
既已達成目的,她隻需等待張落歸來,再來商議進一步合作。
張落則繼續處理內史府的事務。
眼前似乎沒有太大的麻煩事了。
“博士館需十二萬錢修繕新開的學府,並花費八萬錢購置學生衣物供各地學子來鹹陽求學之用。”
看來科舉推行的日子也不遠了。
當前未能實施的原因是識字者多為貴族豪強或六國舊臣。
當然也可能存在例外,但畢竟隻是少數。
這時,一名廷尉府官吏進來參見:“拜見張上卿。” 張落應了一聲:“有什麽要事?”
這官員答道:“蒙毅大人委托我遞交這些給您。”說著雙手呈上物品。
張落先打開頂層的一份文件。
原來是一道能在齊地調動所有廷尉府力量的命令。
另有文件概述齊地現狀,信息基本和他已知的情況一致。
疑慮指向的對象也是田家。
樹大招風加上心術不正,才會引來懷疑。
不過,若無確鑿證據顯示田家參與其中或深度參與事件,也難以有所作為。
這是秦律依法而辦的準則。
最後,還有一段蒙毅表達歉意的文字,表示本應廷尉府自行處理的事項,結果卻得勞煩張落了。
“蒙上卿在做什麽呢?”張落微微一笑詢問。
廷尉府官員迴答:“啟稟上卿,前不久,廷尉府剛修訂完成銳子法、居養法和平藥法,並向各地分發施行。
目前主要任務除了調查和執法外,還包括草擬涉及禦史台相關法令,但尚未寫出第一稿。
此外,關於齊地的事態也已有人員派遣過去。
雖然沒提到具體案件詳情,不過關於禦史台法律部分會交由陛下和三公九卿審核,所以暫時無關緊要。”
張落聽完默默點頭認可。
從這裏可以看出嬴政重視禦史台的作用,但仍會對其進行全麵監管。
禦史台這把劍需要有恰當的鞘去製約。
“好,我知道了。”
“那就告辭了。” 這位廷尉府官吏施禮之後退出房門。
與此同時,在章台宮裏。
侍女們早已退下,隻有嬴政突然問道:“在田家的黑冰台密探可有匯報任何異常?”
黑暗中的角落閃出一個影子。
“迴陛下,數月之內田家無任何異常情況發生。”
“真的沒什麽動靜?” 嬴政皺眉,露出不解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