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客房到了。”
冬梅指了指頭頂示意。
“你怎麽能確定,這裏就是客房呢?”
昏暗狹小的地道中,楊行秋完全分辨不出方向。
“你聽,先生的大弟子嘴裏還在念叨呢!”
楊行秋把耳朵貼近。
“緣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八分之一球積比之八分之一牟合,得徽數比四,則球積得三分之四乘徽數乘球徑三次方。”
是王賢的聲音,除此之外,還有各種工具的聲音。
“臥槽,這小子,行啊!”
楊行秋是沒想到他在自己的啟發下,真就能獨立完成昨天布置的作業。
冬梅用力一推,將地板掀起一塊。
“啊!”
沉浸在推理中的王賢,被突然移動的地板嚇了一跳。
“別怕,是我!”
楊行秋從地道裏爬了出來。
“嗯?!”
顯然王賢也不知道客房裏的地道,這可把他嚇得不輕。
“沒事,為師急著迴來,就走了地道。我來給你介紹,這是……”
那套天師的行頭,連帶著九節杖,被秋菊放到了地上。
地板立刻又合上了。
王賢扔下手裏的鑿子,跑了過來。
“誰?”
楊行秋衝著地板喊道。
“別走,等夫人迴來,讓她給你看看眼睛哦!”
轉頭又跟王賢說。
“讓為師看看,你是究竟是何等的天才。”
楊行秋從一地的木屑中,拾起一個精巧的木球。
“這是你雕的?手可真巧。”
被誇獎了幾句,王賢撓了撓頭。
“小技末枝,不值一提。”
楊行秋放下木球,拉王賢坐下。
“好了,你跟為師說說,球的體積,要如何求得?”
一聽這個,王賢來了興致,上手給楊行秋展示起來。
“尊師,請看,此有木條若幹,長寬一致,或立或臥,其積不變。”
楊行秋饒有興味地觀察著他的動作。
王賢正在推導的是,祖暅定理。
界於兩個平行平麵之間的兩個立體,被任一平行於這兩個平麵的平麵所截,如果兩個截麵的麵積相等,則這兩個立體的體積相等。
他拿起一個半球的木塊,和一個圓柱,用鑿子開始分割。
“另取等高、等底圓柱,半球各一,等高截取,則圓柱去等高圓錐,與半球積相等,為三分之二徽數乘球徑三次方。球積則為三分之四乘徽數乘球徑三次方。”
楊行秋鼓起了掌。
“正解,王賢,汝之算學,可謂冠絕天下。隻是為師眼下沒有禮物相贈,發了一早上白麵,羊肉,結果我是一點也沒拿迴來。”
雖然莊裏庫房還存有二十箱金銀。
繼任天師,可還沒拿到鑰匙。
曹碩還送來了八大箱嫁妝,那還是曹家的東西。
那件白狐裘同理,拿來當被子就行,送人就不可以。
那要拿什麽獎勵王賢呢?
楊行秋正思索間,突然有了個好主意。
在原本的世界線裏,祖暅定理是以他本人的名字命名的。
可他是公元五世紀生人。
現在他父親祖衝之都還沒出生呢。
雖然自己確實是啟發了他,畢竟這定理是他獨立發現的。
楊行秋拿過來一張紙,寫下幾個字。
“哎,為師做主,把‘緣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的規律。稱為王賢定理,好了。”
迄今為止,大部分時間都在和锛刨斧鋸打交道的王賢,有些遲疑。
“這,似乎……”
一個木匠,能把自己的名字落在自己生產的器具上,就已經是最高榮譽了。
能和被奉為圭臬的定理聯係到一起。
他從未想過會有這麽一天。
楊行秋把這張紙放在了他刻下數字的地方。
“這也沒什麽,反正不會有人反對的,”
任何真理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曆史的統一。
是數學將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統一起來。
在看似枯燥的數字、圖形、符號中,隱藏著一切真相。
我們必須知道,我們終將知道。
冬梅指了指頭頂示意。
“你怎麽能確定,這裏就是客房呢?”
昏暗狹小的地道中,楊行秋完全分辨不出方向。
“你聽,先生的大弟子嘴裏還在念叨呢!”
楊行秋把耳朵貼近。
“緣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八分之一球積比之八分之一牟合,得徽數比四,則球積得三分之四乘徽數乘球徑三次方。”
是王賢的聲音,除此之外,還有各種工具的聲音。
“臥槽,這小子,行啊!”
楊行秋是沒想到他在自己的啟發下,真就能獨立完成昨天布置的作業。
冬梅用力一推,將地板掀起一塊。
“啊!”
沉浸在推理中的王賢,被突然移動的地板嚇了一跳。
“別怕,是我!”
楊行秋從地道裏爬了出來。
“嗯?!”
顯然王賢也不知道客房裏的地道,這可把他嚇得不輕。
“沒事,為師急著迴來,就走了地道。我來給你介紹,這是……”
那套天師的行頭,連帶著九節杖,被秋菊放到了地上。
地板立刻又合上了。
王賢扔下手裏的鑿子,跑了過來。
“誰?”
楊行秋衝著地板喊道。
“別走,等夫人迴來,讓她給你看看眼睛哦!”
轉頭又跟王賢說。
“讓為師看看,你是究竟是何等的天才。”
楊行秋從一地的木屑中,拾起一個精巧的木球。
“這是你雕的?手可真巧。”
被誇獎了幾句,王賢撓了撓頭。
“小技末枝,不值一提。”
楊行秋放下木球,拉王賢坐下。
“好了,你跟為師說說,球的體積,要如何求得?”
一聽這個,王賢來了興致,上手給楊行秋展示起來。
“尊師,請看,此有木條若幹,長寬一致,或立或臥,其積不變。”
楊行秋饒有興味地觀察著他的動作。
王賢正在推導的是,祖暅定理。
界於兩個平行平麵之間的兩個立體,被任一平行於這兩個平麵的平麵所截,如果兩個截麵的麵積相等,則這兩個立體的體積相等。
他拿起一個半球的木塊,和一個圓柱,用鑿子開始分割。
“另取等高、等底圓柱,半球各一,等高截取,則圓柱去等高圓錐,與半球積相等,為三分之二徽數乘球徑三次方。球積則為三分之四乘徽數乘球徑三次方。”
楊行秋鼓起了掌。
“正解,王賢,汝之算學,可謂冠絕天下。隻是為師眼下沒有禮物相贈,發了一早上白麵,羊肉,結果我是一點也沒拿迴來。”
雖然莊裏庫房還存有二十箱金銀。
繼任天師,可還沒拿到鑰匙。
曹碩還送來了八大箱嫁妝,那還是曹家的東西。
那件白狐裘同理,拿來當被子就行,送人就不可以。
那要拿什麽獎勵王賢呢?
楊行秋正思索間,突然有了個好主意。
在原本的世界線裏,祖暅定理是以他本人的名字命名的。
可他是公元五世紀生人。
現在他父親祖衝之都還沒出生呢。
雖然自己確實是啟發了他,畢竟這定理是他獨立發現的。
楊行秋拿過來一張紙,寫下幾個字。
“哎,為師做主,把‘緣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的規律。稱為王賢定理,好了。”
迄今為止,大部分時間都在和锛刨斧鋸打交道的王賢,有些遲疑。
“這,似乎……”
一個木匠,能把自己的名字落在自己生產的器具上,就已經是最高榮譽了。
能和被奉為圭臬的定理聯係到一起。
他從未想過會有這麽一天。
楊行秋把這張紙放在了他刻下數字的地方。
“這也沒什麽,反正不會有人反對的,”
任何真理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曆史的統一。
是數學將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統一起來。
在看似枯燥的數字、圖形、符號中,隱藏著一切真相。
我們必須知道,我們終將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