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宮,是違命侯孫皓還是皇帝時,遣衛尉岑昏大興土木而成的奢華宮殿。
因為避晉文帝司馬昭的諱,改稱顯明宮。
不過,因為常年動亂的政局,朝廷拿不出改造資金,也沒有人願意題字。
宮門上的匾額還是當年提下的“昭明宮”三字。
隻要沒人注意那塊破舊的匾額,就不會有什麽問題。
就像不去看那些破損的宮殿、蕪雜的荒草、四周的積雪,幹涸的池塘。
顯明宮就和當初孫皓剛剛入住時一樣富麗堂皇。
王國寶跟在王溫身後,看到了顯明宮的正殿,赤烏殿。
赤烏,是大帝孫權的年號。
孫權親眼見到赤烏聚集在殿前,又因武王伐紂時,赤烏聚集,是為吉兆,特意改元赤烏。
這些過去的事情王國寶當然不知道,是王溫在殿外親口告訴他的。
為什麽要說這些呢?
這跟皇帝的召見有關。
“可留心記著,待會迴話的時候用得上!”
“顯明宮,赤烏,武王伐紂,吉兆,顯明宮……”
王國寶一邊自言自語,一邊邁著小碎步跟在王溫身後。
“陛下,侍中大人整理節禮、賀表已畢,正在殿外等候!”
司馬曜已經等得不耐煩了,招唿他趕快進來。
“進殿!”
“侍中大人,請!”
在王溫的示意下,王國寶走進了大殿。
和在謝安的主持下重建的建康宮不同。
顯明宮,自從南渡以來,一直沒有修繕。
不止是殿外一片蕭瑟。
就連大殿也是破敗不堪。
先後經曆了王敦、蘇峻兩次內亂。
不僅是宮殿,就連坐在大位上的小皇帝司馬曜,也是危如累卵。
不過,司馬曜倒是不在意。
坐在褪色斑駁的大位上,一身玄色大袞服,配十二旒的冕冠。
在一片破敗景象中,顯得突兀又威嚴。
王國寶敢背著皇帝竊取貢物,可不敢在天子麵前放肆。
“臣,拜見陛下!”
將麵容隱藏在冕旒之後,司馬曜看著跪拜的王國寶,淡淡地說出。
“愛卿免禮!”
王國寶緩緩起身。
“臣謝陛下隆恩!”
抬起頭,四下張望一下,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太子中庶子殷仲堪、中書令王恭、驃騎長史王忱,依次端坐在皇帝右側。
尚書左丞王雅、吏部尚書車胤、中書侍郎範寧、中書舍人徐邈,依次跪坐於皇帝左側。
就剩一個空位,排在在王忱之後。
王國寶有些不情願地坐到了末位上。
論官職、地位、年齡,他不該排在胞弟之後。
而且還要和寒士對麵而坐。
不情願也沒有辦法。
就坐的七位,正看著自己。
“今日當隨駕南郊祭天,在此殿設座,陛下是為何意?”
往常總能揣摩到皇帝心意的王國寶,這下不知道該幹點什麽了?
他渾身不自在,隻好低著頭,在心裏默念剛才王溫交代他記住的幾句話。
“顯明宮,赤烏,武王伐紂,吉兆,顯明宮……”
王溫喚來內宦,合上了殿門。
從右側來到了大位一旁,向司馬曜稟報說。
“陛下,準備妥當!”
司馬曜仰起頭,從殿頂的破洞處,確認了太陽的位置。
“祭天,當於正午時分。如今尚早。朕聽聞重臣名士,皆尚清談。今日,望諸公各展其能!”
清談?在這裏?
除了王溫,其餘八人皆不解其意。
年紀最大的範寧,推辭說。
“老臣,攻讀經史,粗通《左傳》,《穀梁》,清談非老臣所擅!”
見他要臨陣脫逃,殷仲堪率先發難。
“陛下尚未出題,借故推辭,分明是有負皇恩,藐視天威!”
王恭調侃說。
“正是,正是。清談不過聊以娛情。範侍郎若是不會,晚輩可不吝賜教!”
王忱捂著嘴偷笑,王國寶還在那裏念叨。
王雅也不擅長清談,但是他很自信。
“不過逞一時口舌之快,老臣雖不擅浮言,然傳聖人之教,以正視聽!”
車胤、徐邈,沒他那麽信心十足,還想婉拒。
“高門子弟,平日傲倨無禮,氣焰正盛。今日清談,正好挫其銳氣。諸位隻管正襟危坐,以壯聲勢。”
王雅越說越激動,直接起身誇口道。
“今日天子禦前,老夫隻需一席話語,管教汝等啞口無言,狼狽而退!”
看他那副得意的神情,殷仲堪、王恭掩麵而笑。
車胤還是有些擔心。
“累世高門,專攻舌辨。靠寥寥數語,豈能退敵?”
王雅撫了撫白須,笑著說。
“車尚書不信,到時便可自見分曉!”
清談尚未開始,代表世家和寒門的雙方,已經劍拔弩張。
這正是司馬曜想看到的結果。
在他的示意下,王溫宣布了清談正式開始。
“請陛下,出題!”
司馬曜端坐於大位之上,平靜地說。
“今日論題——天下。”
因為避晉文帝司馬昭的諱,改稱顯明宮。
不過,因為常年動亂的政局,朝廷拿不出改造資金,也沒有人願意題字。
宮門上的匾額還是當年提下的“昭明宮”三字。
隻要沒人注意那塊破舊的匾額,就不會有什麽問題。
就像不去看那些破損的宮殿、蕪雜的荒草、四周的積雪,幹涸的池塘。
顯明宮就和當初孫皓剛剛入住時一樣富麗堂皇。
王國寶跟在王溫身後,看到了顯明宮的正殿,赤烏殿。
赤烏,是大帝孫權的年號。
孫權親眼見到赤烏聚集在殿前,又因武王伐紂時,赤烏聚集,是為吉兆,特意改元赤烏。
這些過去的事情王國寶當然不知道,是王溫在殿外親口告訴他的。
為什麽要說這些呢?
這跟皇帝的召見有關。
“可留心記著,待會迴話的時候用得上!”
“顯明宮,赤烏,武王伐紂,吉兆,顯明宮……”
王國寶一邊自言自語,一邊邁著小碎步跟在王溫身後。
“陛下,侍中大人整理節禮、賀表已畢,正在殿外等候!”
司馬曜已經等得不耐煩了,招唿他趕快進來。
“進殿!”
“侍中大人,請!”
在王溫的示意下,王國寶走進了大殿。
和在謝安的主持下重建的建康宮不同。
顯明宮,自從南渡以來,一直沒有修繕。
不止是殿外一片蕭瑟。
就連大殿也是破敗不堪。
先後經曆了王敦、蘇峻兩次內亂。
不僅是宮殿,就連坐在大位上的小皇帝司馬曜,也是危如累卵。
不過,司馬曜倒是不在意。
坐在褪色斑駁的大位上,一身玄色大袞服,配十二旒的冕冠。
在一片破敗景象中,顯得突兀又威嚴。
王國寶敢背著皇帝竊取貢物,可不敢在天子麵前放肆。
“臣,拜見陛下!”
將麵容隱藏在冕旒之後,司馬曜看著跪拜的王國寶,淡淡地說出。
“愛卿免禮!”
王國寶緩緩起身。
“臣謝陛下隆恩!”
抬起頭,四下張望一下,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太子中庶子殷仲堪、中書令王恭、驃騎長史王忱,依次端坐在皇帝右側。
尚書左丞王雅、吏部尚書車胤、中書侍郎範寧、中書舍人徐邈,依次跪坐於皇帝左側。
就剩一個空位,排在在王忱之後。
王國寶有些不情願地坐到了末位上。
論官職、地位、年齡,他不該排在胞弟之後。
而且還要和寒士對麵而坐。
不情願也沒有辦法。
就坐的七位,正看著自己。
“今日當隨駕南郊祭天,在此殿設座,陛下是為何意?”
往常總能揣摩到皇帝心意的王國寶,這下不知道該幹點什麽了?
他渾身不自在,隻好低著頭,在心裏默念剛才王溫交代他記住的幾句話。
“顯明宮,赤烏,武王伐紂,吉兆,顯明宮……”
王溫喚來內宦,合上了殿門。
從右側來到了大位一旁,向司馬曜稟報說。
“陛下,準備妥當!”
司馬曜仰起頭,從殿頂的破洞處,確認了太陽的位置。
“祭天,當於正午時分。如今尚早。朕聽聞重臣名士,皆尚清談。今日,望諸公各展其能!”
清談?在這裏?
除了王溫,其餘八人皆不解其意。
年紀最大的範寧,推辭說。
“老臣,攻讀經史,粗通《左傳》,《穀梁》,清談非老臣所擅!”
見他要臨陣脫逃,殷仲堪率先發難。
“陛下尚未出題,借故推辭,分明是有負皇恩,藐視天威!”
王恭調侃說。
“正是,正是。清談不過聊以娛情。範侍郎若是不會,晚輩可不吝賜教!”
王忱捂著嘴偷笑,王國寶還在那裏念叨。
王雅也不擅長清談,但是他很自信。
“不過逞一時口舌之快,老臣雖不擅浮言,然傳聖人之教,以正視聽!”
車胤、徐邈,沒他那麽信心十足,還想婉拒。
“高門子弟,平日傲倨無禮,氣焰正盛。今日清談,正好挫其銳氣。諸位隻管正襟危坐,以壯聲勢。”
王雅越說越激動,直接起身誇口道。
“今日天子禦前,老夫隻需一席話語,管教汝等啞口無言,狼狽而退!”
看他那副得意的神情,殷仲堪、王恭掩麵而笑。
車胤還是有些擔心。
“累世高門,專攻舌辨。靠寥寥數語,豈能退敵?”
王雅撫了撫白須,笑著說。
“車尚書不信,到時便可自見分曉!”
清談尚未開始,代表世家和寒門的雙方,已經劍拔弩張。
這正是司馬曜想看到的結果。
在他的示意下,王溫宣布了清談正式開始。
“請陛下,出題!”
司馬曜端坐於大位之上,平靜地說。
“今日論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