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進殿,行跪拜禮!”
看著下麵手忙腳亂的使團,坐在大位上的司馬曜強忍著沒笑出聲。
“東夷使者,莫非皆是幼童不成。”
侍奉過兩代皇帝的王溫,也聽說過倭國的一些事情,悄悄地迴複說。
“老奴也是聽來些個傳說,這東夷國,又喚作倭奴國,人皆生得五短身材,最長不過四尺高,這些想必已經是國中高大者爾!”
“嗬嗬!”
司馬曜掩嘴偷笑,冕珠跟著身體輕輕搖晃起來。
“跪!”
聽見王溫的指示,北親貞和戶義直雙膝跪地。
使團的動作整齊劃一,讓司馬曜總算找迴些身為天子的感覺。
“一叩首!”
北親貞又重重地把頭磕向地磚,發出一聲巨響。
搞出的響動,把司馬曜臉前的冕珠震得晃動起來。
王溫也被搞糊塗了,沒有別的辦法,隻好繼續。
“起身!再跪!二叩首!”
又是一聲巨響。
“免去跪拜!”
司馬曜被弄得心慌,隻得出言製止。
“陛下有旨,使者免禮!”
“謝陛下!”
沒等謝瑍出言,北親貞就先行拜謝。
“你,會講漢話?”
司馬曜對著這個四尺高的使者來了興趣。
“小國雖處遠處海外,然久沐王化,話自然是會講,不僅是微臣,微臣之主,亦精通漢話!”
北親貞流利地迴答了司馬曜的問題。
“不遠萬裏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謝瑍和王溫都知道,皇帝陛下引用孟子章句,這是要考考這位使者了。
“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北親貞的功課做得很足,這個考驗還是順利通過了。
“既聽得懂漢話,尚書省又交待了禮儀,叩首向來以平穩謙和為宜。為何如此輕率?”
司馬曜微微側目,看向謝瑍。
他當然無話可說,隻能跪地致歉。
“臣未盡本職,請陛下降罪!”
北親貞將頭抬起,說道。
“皇帝陛下,不要怪罪這位大人、是微臣擅作主張,驚擾聖駕。”
司馬曜佯作氣憤,厲聲說道。
“明知故犯,罪加一等!”
北親貞卻不慌亂,一臉嚴肅地說。
“微臣治罪,然國事重大,小國孤懸海外,如同微臣,一般體小聲微,華夏天子,統禦萬國,無暇顧念,此實為無奈之舉,望陛下恕罪!”
確實,司馬曜一直沒關注過海外諸國的事宜。
如果不是他這麽一鬧,也沒人會在意一個偏僻小國的事情。
王溫俯身聽著司馬曜的安排,對使者說道。
“陛下有旨,正使上前十步,共商國是!”
這是何等的殊榮!
北親貞立刻跪行到大位之下。
“謝陛下天恩!”
謝瑍也盡快將國書遞上。
王溫接過國書,交給了司馬曜。
“致中華天子書
邪馬台女王台與謹啟:
鄙國僻處東隅,遠離中土,然聞天子聖明,德澤廣被,萬國鹹服,心悅誠服。
今遣使航海,遠涉重洋,敬獻方物,兼述國情,願結永好,共享太平。
國雖小,亦有禮樂之製,民雖少,卻得安居樂業。然地處偏遠,文化未逮中土之盛,願得天子教化之恩,以廣吾民之視聽,增吾國之文明。
而有出雲、大和二國,窺伺我國,興兵致戰,故往來斷絕。
今聞天子英明神武,威震四方,蠻夷小國當附驥尾,共襄盛舉。
蒙天子不棄,得天兵相助,保全小國,願遣使往來,此後上表稱臣,永不渝替。
謹使臣已備述,伏望天子聖鑒。
願天子萬歲,天朝永昌!
女王台與謹頓首再拜。”
“貴國遣使,修好稱臣,朕無有不納之理。至於發兵相助,朕當於群臣商議之後,再行定奪!”
司馬曜剛放下國書,就看到了北親貞直勾勾地盯著自己看。
“放肆,陛下乃華夏天子,汝等蠻夷竟敢仰麵視君,窺伺天顏!”
司馬曜製止了王溫。
“頭還在流血,帶他下去。”
為了要弄出點響動,北親貞把額頭都磕破了。
“我國存亡隻在旦夕,微臣死不足惜,望陛下見憐!”
看他賴著不走,王溫準備親自把他拉走。
“走啊!”
北親貞開始了撒潑打滾。
“微臣身負重任,如天朝相救,臣隻得以身殉國!”
王溫拎起隻有四尺高的北親貞,斥責道。
“你個小小倭奴,還敢以死相逼不成。”
北親貞還是不肯走,短手短腳,一陣亂蹬。
“不走,就不走!”
“來人啊!把他……”
趁著王溫沒注意,北親貞整個人摟住王溫的胳膊。
一位正使,長了個老成的臉,這時就像個孩子一樣。
這種反差感,讓原本還想嚴肅一點的司馬曜,徹底憋不住了。
“哈哈哈,罷了罷了,朕,朕,”
看到笑得上氣不接下氣的司馬曜。
作為副使的戶義直,驚到說不出話來。
皇帝真的笑了!
看著下麵手忙腳亂的使團,坐在大位上的司馬曜強忍著沒笑出聲。
“東夷使者,莫非皆是幼童不成。”
侍奉過兩代皇帝的王溫,也聽說過倭國的一些事情,悄悄地迴複說。
“老奴也是聽來些個傳說,這東夷國,又喚作倭奴國,人皆生得五短身材,最長不過四尺高,這些想必已經是國中高大者爾!”
“嗬嗬!”
司馬曜掩嘴偷笑,冕珠跟著身體輕輕搖晃起來。
“跪!”
聽見王溫的指示,北親貞和戶義直雙膝跪地。
使團的動作整齊劃一,讓司馬曜總算找迴些身為天子的感覺。
“一叩首!”
北親貞又重重地把頭磕向地磚,發出一聲巨響。
搞出的響動,把司馬曜臉前的冕珠震得晃動起來。
王溫也被搞糊塗了,沒有別的辦法,隻好繼續。
“起身!再跪!二叩首!”
又是一聲巨響。
“免去跪拜!”
司馬曜被弄得心慌,隻得出言製止。
“陛下有旨,使者免禮!”
“謝陛下!”
沒等謝瑍出言,北親貞就先行拜謝。
“你,會講漢話?”
司馬曜對著這個四尺高的使者來了興趣。
“小國雖處遠處海外,然久沐王化,話自然是會講,不僅是微臣,微臣之主,亦精通漢話!”
北親貞流利地迴答了司馬曜的問題。
“不遠萬裏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謝瑍和王溫都知道,皇帝陛下引用孟子章句,這是要考考這位使者了。
“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北親貞的功課做得很足,這個考驗還是順利通過了。
“既聽得懂漢話,尚書省又交待了禮儀,叩首向來以平穩謙和為宜。為何如此輕率?”
司馬曜微微側目,看向謝瑍。
他當然無話可說,隻能跪地致歉。
“臣未盡本職,請陛下降罪!”
北親貞將頭抬起,說道。
“皇帝陛下,不要怪罪這位大人、是微臣擅作主張,驚擾聖駕。”
司馬曜佯作氣憤,厲聲說道。
“明知故犯,罪加一等!”
北親貞卻不慌亂,一臉嚴肅地說。
“微臣治罪,然國事重大,小國孤懸海外,如同微臣,一般體小聲微,華夏天子,統禦萬國,無暇顧念,此實為無奈之舉,望陛下恕罪!”
確實,司馬曜一直沒關注過海外諸國的事宜。
如果不是他這麽一鬧,也沒人會在意一個偏僻小國的事情。
王溫俯身聽著司馬曜的安排,對使者說道。
“陛下有旨,正使上前十步,共商國是!”
這是何等的殊榮!
北親貞立刻跪行到大位之下。
“謝陛下天恩!”
謝瑍也盡快將國書遞上。
王溫接過國書,交給了司馬曜。
“致中華天子書
邪馬台女王台與謹啟:
鄙國僻處東隅,遠離中土,然聞天子聖明,德澤廣被,萬國鹹服,心悅誠服。
今遣使航海,遠涉重洋,敬獻方物,兼述國情,願結永好,共享太平。
國雖小,亦有禮樂之製,民雖少,卻得安居樂業。然地處偏遠,文化未逮中土之盛,願得天子教化之恩,以廣吾民之視聽,增吾國之文明。
而有出雲、大和二國,窺伺我國,興兵致戰,故往來斷絕。
今聞天子英明神武,威震四方,蠻夷小國當附驥尾,共襄盛舉。
蒙天子不棄,得天兵相助,保全小國,願遣使往來,此後上表稱臣,永不渝替。
謹使臣已備述,伏望天子聖鑒。
願天子萬歲,天朝永昌!
女王台與謹頓首再拜。”
“貴國遣使,修好稱臣,朕無有不納之理。至於發兵相助,朕當於群臣商議之後,再行定奪!”
司馬曜剛放下國書,就看到了北親貞直勾勾地盯著自己看。
“放肆,陛下乃華夏天子,汝等蠻夷竟敢仰麵視君,窺伺天顏!”
司馬曜製止了王溫。
“頭還在流血,帶他下去。”
為了要弄出點響動,北親貞把額頭都磕破了。
“我國存亡隻在旦夕,微臣死不足惜,望陛下見憐!”
看他賴著不走,王溫準備親自把他拉走。
“走啊!”
北親貞開始了撒潑打滾。
“微臣身負重任,如天朝相救,臣隻得以身殉國!”
王溫拎起隻有四尺高的北親貞,斥責道。
“你個小小倭奴,還敢以死相逼不成。”
北親貞還是不肯走,短手短腳,一陣亂蹬。
“不走,就不走!”
“來人啊!把他……”
趁著王溫沒注意,北親貞整個人摟住王溫的胳膊。
一位正使,長了個老成的臉,這時就像個孩子一樣。
這種反差感,讓原本還想嚴肅一點的司馬曜,徹底憋不住了。
“哈哈哈,罷了罷了,朕,朕,”
看到笑得上氣不接下氣的司馬曜。
作為副使的戶義直,驚到說不出話來。
皇帝真的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