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康,字超度,是謝奕的小兒子。
因為謝奕的表叔謝尚沒有兒子,就被過繼給了謝尚。
謝尚承襲了鹹亭侯的爵位。
作為謝玄唯一的弟弟,可以說是得到了謝家全部的寵愛。
今天劉元慶意外刺破了他的衣袖。
要是他怪罪下來。
他就是再長幾個腦袋也是不夠砍的。
“區區一兵曹,竟敢行刺侯爵,是受誰指使?”
麵對著六位州府西曹的詰問。
劉元慶的冷汗都滴在了地上。
謝康隻是冷冷地站在那裏,已經給人莫大的壓力。
闖出這等禍事來,估計沒有誰能保住自己。
劉元慶當然不敢承認是受人指使。
太原王氏和陳郡謝氏正鬥得火熱。
自己這麽做難免不讓人往兩家的明爭暗鬥上想。
“是意外,卑職正欲擒賊,爭鬥間不慎闖入府門……”
“城內安定,百姓安居,賊從何來?”
他的說辭當然不會有人相信。
怎麽會這麽巧,幾個月沒有強盜賊寇,偏偏趕上今天有賊。
淮陰城這麽大,到哪裏抓不到賊,偏要到州府門口捉。
“賊人是從城外來的胡商,在碼頭逃過盤查,竄入坊市,卑職身居邊防要職,恐有細作刺探,特意拘下。”
這解釋勉強說得過去。
“細作在何處?”
“帶上來!”
賈元,朱擘和霍利,和陸寧之被帶了上來。
謝康看了一眼被五花大綁的四人,臉上浮現出了一絲笑意。
“陸兄,何時成了細作?”
謝玄統兵於外,留謝康代管徐州。
北府兵的後勤也都是陸寧之在配合。
兩人年紀相仿,可以說是無話不談的好友。
“誤會,都是誤會!”
陸寧之隻好苦笑。
劉元慶可不能放過這個扳倒陸家的好機會。
“分明是你暗中勾連外族。”
“下官確有憑證!”
陸寧之使了個眼色,賈元立刻說道。
“小人乃豫州商戶,受北府軍令籌措軍資。軍令正在身上!”
“還敢抵賴!”
劉元慶不相信北府會把後勤這樣的肥差,交給一位商戶代為處置。
隻是他隨手一翻。
那塊金燦燦的令牌,當啷一聲,落在地上。
州府西曹拾起,遞給謝康。
“正是北府軍令。”
劉元慶身子一軟,癱倒在地。
他想不到北府做事,竟然這樣別具一格。
連商戶和胡人都能參與軍務大事。
“卑職不知內情,該罰,該罰!”
劉元慶這邊狂抽自己耳光,謝康揮了揮手。
“罷了,快給幾位鬆綁!”
“遵命!”
謝康又注意到霍利的水貂皮大衣和朱擘的火浣布罩袍。
賈元卻穿著一件粗笨的氈衣。
“北府所托何事?”
賈元隻是跪地不起。
“恕小人不能相告!”
陸寧之悄聲對他說。
“這位是冠軍將軍之弟,鹹亭侯謝超度。”
“隻是此事機密,不可為外人所知。”
按照楊行秋的囑咐,具體內容隻能告訴謝家的人。
“可到府內詳談,諸位稍候。”
謝康說著拔掉衣袖上的匕首,丟給了劉元慶。
“告訴你家主人,謝氏一心為國,不屑此等齷齪手段!”
劉元慶逃過一劫,叩頭不止。
“卑職告退!”
“站住!”
州府西曹長叫住了他。
“還有何吩咐?”
“雖非有意為之,然刺破錦衣,豈能作罷?”
劉元慶這才注意到,一縷縷輕柔的絲綿正從破洞處飛出。
“卑職定當照價賠償!”
“汝年俸不過六百石,賠這件絲綿錦衣,隻怕是遙遙無期。”
一件華服,謝康可以不計較。
州府的西曹大多是謝氏一門中人。王家門下劃破的可不是謝家的衣服,而是謝家的臉麵。
替自己的主子爭爭場麵,還是理所當然的。
“讓領軍將軍王恪,親自送一件到府上來。”
“卑職這就轉告將軍。”
“滾!”
劉元慶就這樣帶著仆從,連滾帶爬地跑遠了。
看著他們的狼狽樣,謝康嗤笑一聲,帶著賈元進了內堂。
“此處並無外人,還請據實相告!”
賈元於是將北府托付他來采購建材,還有楊行秋囑咐他的事情都說了出來。
“桃在露井上,李樹在桃旁。蟲來齧桃根,李樹代桃僵。”
謝康念了幾句詩,隨手把錦袍脫了下來,遞給賈元。
“無功不受祿!”
賈元還想推辭,謝康直接把錦衣披在了他身上。
“無當之玉盌,不如全用之埏埴。寸裂之錦黻,未若堅完之韋布。家國社稷,係於公一身爾!”
“定不負所托!”
感受到了錦衣的重量,賈元拱手抱拳後,便匆匆離去。
“大人,該出城了!”
教訓了太原王氏的走狗,謝康可以動身到廣陵去過節了。
“鹹亭侯,這兩句詩是何用意?”
往府庫去的路上,賈元向陸寧之提問。
“此為樂府詩,井邊桃李相依為伴,蟲蛀桃樹,李樹代為枯死。草木之誼,尚且深厚如此,而人遠不及也!”
朱擘卻有不同看法。
“侯爵是在道謝,我們忙前忙後,是在替北府做事,為此,賈叔還傷了。”
賈元想著還有些作痛的傷口。
“為家國社稷,不惜此身!”
生死都可以無所謂,更不用說錢財這身外之物。
到了府庫,讓手下卸掉,滿滿的兩大車銅錢。
“軍情緊急,錢數不計,如有富餘,充入庫內。”
這兩大車銅錢肯定已經遠遠超過貨品實際的價值了,陸寧之當然不肯收。
隻是賈元急著走,要是把這些銅錢再點清數目,恐怕天都要黑了。
“貨物要送到吳郡去,還要勞煩大人,調一艘海舫。”
陸寧之簽發的調令裏,已有船隻的項目。
這麽說隻是讓他安心把錢收下。
陸寧之還是推辭。
正在轉接貨物的霍利有了主意。
他把青琅紙抽出一疊,送到了陸寧之麵前。
“尊敬的大人,請看看這精美的青琅紙。”
自從失去了北方的大片土地,用來造紙的構樹就很少有人種了。
東晉的文人雅士們就隻能用到粗糙的麻紙和藤紙了。
陸寧之更是從來沒有見過質地如此細膩柔韌的紙張了。
“雖得青琅紙,提筆不成文!”
他還在躊躇,要寫點什麽的時候。
賈元他們已經將貨物運到了海舫上。
等陸寧之反應過來,船已經開遠了。
“迴來,迴來。”
他揮舞起手裏紙張,卻被什麽東西砸到了頭。
他撿起來一看。
是一小根剪下來的金條。
因為謝奕的表叔謝尚沒有兒子,就被過繼給了謝尚。
謝尚承襲了鹹亭侯的爵位。
作為謝玄唯一的弟弟,可以說是得到了謝家全部的寵愛。
今天劉元慶意外刺破了他的衣袖。
要是他怪罪下來。
他就是再長幾個腦袋也是不夠砍的。
“區區一兵曹,竟敢行刺侯爵,是受誰指使?”
麵對著六位州府西曹的詰問。
劉元慶的冷汗都滴在了地上。
謝康隻是冷冷地站在那裏,已經給人莫大的壓力。
闖出這等禍事來,估計沒有誰能保住自己。
劉元慶當然不敢承認是受人指使。
太原王氏和陳郡謝氏正鬥得火熱。
自己這麽做難免不讓人往兩家的明爭暗鬥上想。
“是意外,卑職正欲擒賊,爭鬥間不慎闖入府門……”
“城內安定,百姓安居,賊從何來?”
他的說辭當然不會有人相信。
怎麽會這麽巧,幾個月沒有強盜賊寇,偏偏趕上今天有賊。
淮陰城這麽大,到哪裏抓不到賊,偏要到州府門口捉。
“賊人是從城外來的胡商,在碼頭逃過盤查,竄入坊市,卑職身居邊防要職,恐有細作刺探,特意拘下。”
這解釋勉強說得過去。
“細作在何處?”
“帶上來!”
賈元,朱擘和霍利,和陸寧之被帶了上來。
謝康看了一眼被五花大綁的四人,臉上浮現出了一絲笑意。
“陸兄,何時成了細作?”
謝玄統兵於外,留謝康代管徐州。
北府兵的後勤也都是陸寧之在配合。
兩人年紀相仿,可以說是無話不談的好友。
“誤會,都是誤會!”
陸寧之隻好苦笑。
劉元慶可不能放過這個扳倒陸家的好機會。
“分明是你暗中勾連外族。”
“下官確有憑證!”
陸寧之使了個眼色,賈元立刻說道。
“小人乃豫州商戶,受北府軍令籌措軍資。軍令正在身上!”
“還敢抵賴!”
劉元慶不相信北府會把後勤這樣的肥差,交給一位商戶代為處置。
隻是他隨手一翻。
那塊金燦燦的令牌,當啷一聲,落在地上。
州府西曹拾起,遞給謝康。
“正是北府軍令。”
劉元慶身子一軟,癱倒在地。
他想不到北府做事,竟然這樣別具一格。
連商戶和胡人都能參與軍務大事。
“卑職不知內情,該罰,該罰!”
劉元慶這邊狂抽自己耳光,謝康揮了揮手。
“罷了,快給幾位鬆綁!”
“遵命!”
謝康又注意到霍利的水貂皮大衣和朱擘的火浣布罩袍。
賈元卻穿著一件粗笨的氈衣。
“北府所托何事?”
賈元隻是跪地不起。
“恕小人不能相告!”
陸寧之悄聲對他說。
“這位是冠軍將軍之弟,鹹亭侯謝超度。”
“隻是此事機密,不可為外人所知。”
按照楊行秋的囑咐,具體內容隻能告訴謝家的人。
“可到府內詳談,諸位稍候。”
謝康說著拔掉衣袖上的匕首,丟給了劉元慶。
“告訴你家主人,謝氏一心為國,不屑此等齷齪手段!”
劉元慶逃過一劫,叩頭不止。
“卑職告退!”
“站住!”
州府西曹長叫住了他。
“還有何吩咐?”
“雖非有意為之,然刺破錦衣,豈能作罷?”
劉元慶這才注意到,一縷縷輕柔的絲綿正從破洞處飛出。
“卑職定當照價賠償!”
“汝年俸不過六百石,賠這件絲綿錦衣,隻怕是遙遙無期。”
一件華服,謝康可以不計較。
州府的西曹大多是謝氏一門中人。王家門下劃破的可不是謝家的衣服,而是謝家的臉麵。
替自己的主子爭爭場麵,還是理所當然的。
“讓領軍將軍王恪,親自送一件到府上來。”
“卑職這就轉告將軍。”
“滾!”
劉元慶就這樣帶著仆從,連滾帶爬地跑遠了。
看著他們的狼狽樣,謝康嗤笑一聲,帶著賈元進了內堂。
“此處並無外人,還請據實相告!”
賈元於是將北府托付他來采購建材,還有楊行秋囑咐他的事情都說了出來。
“桃在露井上,李樹在桃旁。蟲來齧桃根,李樹代桃僵。”
謝康念了幾句詩,隨手把錦袍脫了下來,遞給賈元。
“無功不受祿!”
賈元還想推辭,謝康直接把錦衣披在了他身上。
“無當之玉盌,不如全用之埏埴。寸裂之錦黻,未若堅完之韋布。家國社稷,係於公一身爾!”
“定不負所托!”
感受到了錦衣的重量,賈元拱手抱拳後,便匆匆離去。
“大人,該出城了!”
教訓了太原王氏的走狗,謝康可以動身到廣陵去過節了。
“鹹亭侯,這兩句詩是何用意?”
往府庫去的路上,賈元向陸寧之提問。
“此為樂府詩,井邊桃李相依為伴,蟲蛀桃樹,李樹代為枯死。草木之誼,尚且深厚如此,而人遠不及也!”
朱擘卻有不同看法。
“侯爵是在道謝,我們忙前忙後,是在替北府做事,為此,賈叔還傷了。”
賈元想著還有些作痛的傷口。
“為家國社稷,不惜此身!”
生死都可以無所謂,更不用說錢財這身外之物。
到了府庫,讓手下卸掉,滿滿的兩大車銅錢。
“軍情緊急,錢數不計,如有富餘,充入庫內。”
這兩大車銅錢肯定已經遠遠超過貨品實際的價值了,陸寧之當然不肯收。
隻是賈元急著走,要是把這些銅錢再點清數目,恐怕天都要黑了。
“貨物要送到吳郡去,還要勞煩大人,調一艘海舫。”
陸寧之簽發的調令裏,已有船隻的項目。
這麽說隻是讓他安心把錢收下。
陸寧之還是推辭。
正在轉接貨物的霍利有了主意。
他把青琅紙抽出一疊,送到了陸寧之麵前。
“尊敬的大人,請看看這精美的青琅紙。”
自從失去了北方的大片土地,用來造紙的構樹就很少有人種了。
東晉的文人雅士們就隻能用到粗糙的麻紙和藤紙了。
陸寧之更是從來沒有見過質地如此細膩柔韌的紙張了。
“雖得青琅紙,提筆不成文!”
他還在躊躇,要寫點什麽的時候。
賈元他們已經將貨物運到了海舫上。
等陸寧之反應過來,船已經開遠了。
“迴來,迴來。”
他揮舞起手裏紙張,卻被什麽東西砸到了頭。
他撿起來一看。
是一小根剪下來的金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