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在淮陰采購麻布四千匹,糙米三千石。桐油和大漆,各兩萬鬥。”
賈元默念著采購物資的清單。
突然冒出來這麽大一堆錢,正好陸寧之要解決財政上的困難,協助北伐。
還能順便大撈一把。
賈元撥弄著成堆的銅錢,琢磨著怎麽跟這位管理府庫的戶曹開口。
“實在抱歉,已經賣完了。”
霍利拱手表示著歉意。
“生意已畢,還不散去!”
陸寧之指揮著吏員,驅趕著乞丐。
“稍等。”
霍利帶著隨從叫住了他們。
“我想請你們吃餛飩,去一間掛著紅布條的食鋪。先把這五根柴火抬去。再幫我還給店主十二碗餛飩錢,錢先給你們!”
隨從們捧著一大掛銅錢,又掛在了頭領的脖子上。
“先給錢,後管飯。掙來家財千千萬。”
“千千萬,還不算。往後賺個金腰帶。”
頭領勉強撐著身子,蹦蹦跳跳地離開了。
伴隨他們歡快的步伐,銅錢相碰發出一陣陣清脆聲響,
“大人,不知郡內可否撥出麻布、糙米,桐油和大漆等。”
賈元適時地上前,跟陸寧之談起了條件。
“好商量,好商量,可否到府裏詳談!”
陸寧之的態度瞬間謙和了許多。
“把錢都裝上,有筆大生意要談!”
看著隨從們往馬車裏拋入一串串的銅錢,霍利很興奮。
“按楊先生說的,一人一半。”
霍利倒是很爽快,準備履行約定。
“不急,不急。”
賈元快要裝滿的四輛馬車,仍舊是一副嚴肅的表情。
他明白一個道理,樂極生悲。
“你說,有人在城裏賣柴?”
“是,小人親眼所見。”
兵曹劉元慶,正和心腹在郡府裏密謀。
“是胡商所為,他拿著陸家信物進了坊市。”
因為陳郡謝氏極少參與買賣這類俗務。
後勤這一類涉及買賣的俗務,往往托付給外人。
淮陰坊市裏的人大多出自琅琊王氏一門。
霍利大張旗鼓地兜售柴火,自然是避不開耳目。
而主管郡內武備、軍務、邊防的兵曹劉元慶,則來自太原王氏門下。
“都有誰買去了?”
“市井商販,星鬥小民,一人買去五根。”
“五根?哈哈哈,買五根柴火,燒茶都不夠啊!”
劉元慶聽了之後,跟著心腹們笑成一團。
“那不是尋常柴火,是用大漆布裹著桐油渣製成,耐燒得很!”
劉元慶聽了以後,立刻止住了笑。
桐油和大漆是軍中常備之物,他自然是熟悉。
用這些材料做柴火燒,這還是第一次聽說,
“可還賣了不少錢,用了四輛馬車才裝下。”
劉元慶這才意識到,事情可能不像想象中那麽簡單。
“跟我來,到坊市去!”
“去別處討飯去。今天真不交好運”
食鋪的店主,沒等來霍利付賬,正要關張謝客。
看到一群蓬頭垢麵、衣衫襤褸的乞丐心裏正煩。
“誰討飯?咱爺們兒來吃飯!”
乞丐頭領,抓起一串銅錢拋給了他。
“不夠?這還有呢!”
一群乞丐敞開胸膛,露出掛在胸前的一串串銅錢。
在他們炫耀的同時,銅錢發出嘩嘩啦啦的響聲。
這是店家這輩子第二次見到這麽多錢。
“幾位貴客,裏麵請。”
見了錢,他的態度也好了很多。
頭領解下銅錢,放在榻上,脫下破衣包好,揉了揉有些酸痛的脖子。
“一人兩碗餛飩,一碗十二隻,可別少了!”
店家賠著笑臉道。
“不敢,不敢。小店還有些村醪,篩上幾碗可好?”
頭領聽見有吸口水的聲音,於是說道。
“一人來上一碗。”
“好!幾位稍坐,馬上就來!”
頭領一把拽住了店家。
“看你人倒和善,問你件事!”
“貴客隻管問。”
“是不是有位戴皮帽,穿皮袍的胡商,早些時候,吃了餛飩沒付錢?”
“是,是。他還說有了銅錢,就來付!”
“他欠你,幾碗餛飩錢。”
“十二碗。”
“人也實在,那有個好處給你。”
頭領指了指外麵。
“胡商托我送來柴火給你,再結十二碗餛飩錢。”
店家也聽說有賣柴的地方,隻是他要看店脫不開身。
“這柴火可好,一根要賣一千個錢呢!”
“好,好,這就起火,再烙幾張大餅送來!”
頭領完成了霍利交待的任務,靠在牆上休息起來。
由於從來不去參與一些偷雞摸狗,打架鬥毆的活動。
這夥乞丐跟著他,常常是幾天也吃不上一頓飽飯。
這一天又唱又跳,又掛著好幾串銅錢,抬著柴火走了幾裏路。
他實在是累壞了,就想著先休息一下。
“咱要先吃,可不準偷吃!”
囑咐完這句,他才敢閉上眼放鬆一下。
有了這麽多錢,想吃幾碗餛飩就吃幾碗。
再買件衣裳,布料要厚實。
置上一兩畝地,再……
“頭兒,頭兒。”
等他被叫醒,餛飩已經上齊了。
“真香啊!”
羊肉的香味直接鑽進了鼻孔。
隻是他的胳膊好像不聽使喚,拿不起勺子。
就算餛飩遞到嘴邊上,他也必須使出全身的力氣才把嘴張開。
他用力咀嚼了幾下,才咽進肚裏。
四周掃視一眼,緩緩說道。
“這個能吃,你們,快吃。”
之後,無力地倒在那一堆銅錢上。
賈元默念著采購物資的清單。
突然冒出來這麽大一堆錢,正好陸寧之要解決財政上的困難,協助北伐。
還能順便大撈一把。
賈元撥弄著成堆的銅錢,琢磨著怎麽跟這位管理府庫的戶曹開口。
“實在抱歉,已經賣完了。”
霍利拱手表示著歉意。
“生意已畢,還不散去!”
陸寧之指揮著吏員,驅趕著乞丐。
“稍等。”
霍利帶著隨從叫住了他們。
“我想請你們吃餛飩,去一間掛著紅布條的食鋪。先把這五根柴火抬去。再幫我還給店主十二碗餛飩錢,錢先給你們!”
隨從們捧著一大掛銅錢,又掛在了頭領的脖子上。
“先給錢,後管飯。掙來家財千千萬。”
“千千萬,還不算。往後賺個金腰帶。”
頭領勉強撐著身子,蹦蹦跳跳地離開了。
伴隨他們歡快的步伐,銅錢相碰發出一陣陣清脆聲響,
“大人,不知郡內可否撥出麻布、糙米,桐油和大漆等。”
賈元適時地上前,跟陸寧之談起了條件。
“好商量,好商量,可否到府裏詳談!”
陸寧之的態度瞬間謙和了許多。
“把錢都裝上,有筆大生意要談!”
看著隨從們往馬車裏拋入一串串的銅錢,霍利很興奮。
“按楊先生說的,一人一半。”
霍利倒是很爽快,準備履行約定。
“不急,不急。”
賈元快要裝滿的四輛馬車,仍舊是一副嚴肅的表情。
他明白一個道理,樂極生悲。
“你說,有人在城裏賣柴?”
“是,小人親眼所見。”
兵曹劉元慶,正和心腹在郡府裏密謀。
“是胡商所為,他拿著陸家信物進了坊市。”
因為陳郡謝氏極少參與買賣這類俗務。
後勤這一類涉及買賣的俗務,往往托付給外人。
淮陰坊市裏的人大多出自琅琊王氏一門。
霍利大張旗鼓地兜售柴火,自然是避不開耳目。
而主管郡內武備、軍務、邊防的兵曹劉元慶,則來自太原王氏門下。
“都有誰買去了?”
“市井商販,星鬥小民,一人買去五根。”
“五根?哈哈哈,買五根柴火,燒茶都不夠啊!”
劉元慶聽了之後,跟著心腹們笑成一團。
“那不是尋常柴火,是用大漆布裹著桐油渣製成,耐燒得很!”
劉元慶聽了以後,立刻止住了笑。
桐油和大漆是軍中常備之物,他自然是熟悉。
用這些材料做柴火燒,這還是第一次聽說,
“可還賣了不少錢,用了四輛馬車才裝下。”
劉元慶這才意識到,事情可能不像想象中那麽簡單。
“跟我來,到坊市去!”
“去別處討飯去。今天真不交好運”
食鋪的店主,沒等來霍利付賬,正要關張謝客。
看到一群蓬頭垢麵、衣衫襤褸的乞丐心裏正煩。
“誰討飯?咱爺們兒來吃飯!”
乞丐頭領,抓起一串銅錢拋給了他。
“不夠?這還有呢!”
一群乞丐敞開胸膛,露出掛在胸前的一串串銅錢。
在他們炫耀的同時,銅錢發出嘩嘩啦啦的響聲。
這是店家這輩子第二次見到這麽多錢。
“幾位貴客,裏麵請。”
見了錢,他的態度也好了很多。
頭領解下銅錢,放在榻上,脫下破衣包好,揉了揉有些酸痛的脖子。
“一人兩碗餛飩,一碗十二隻,可別少了!”
店家賠著笑臉道。
“不敢,不敢。小店還有些村醪,篩上幾碗可好?”
頭領聽見有吸口水的聲音,於是說道。
“一人來上一碗。”
“好!幾位稍坐,馬上就來!”
頭領一把拽住了店家。
“看你人倒和善,問你件事!”
“貴客隻管問。”
“是不是有位戴皮帽,穿皮袍的胡商,早些時候,吃了餛飩沒付錢?”
“是,是。他還說有了銅錢,就來付!”
“他欠你,幾碗餛飩錢。”
“十二碗。”
“人也實在,那有個好處給你。”
頭領指了指外麵。
“胡商托我送來柴火給你,再結十二碗餛飩錢。”
店家也聽說有賣柴的地方,隻是他要看店脫不開身。
“這柴火可好,一根要賣一千個錢呢!”
“好,好,這就起火,再烙幾張大餅送來!”
頭領完成了霍利交待的任務,靠在牆上休息起來。
由於從來不去參與一些偷雞摸狗,打架鬥毆的活動。
這夥乞丐跟著他,常常是幾天也吃不上一頓飽飯。
這一天又唱又跳,又掛著好幾串銅錢,抬著柴火走了幾裏路。
他實在是累壞了,就想著先休息一下。
“咱要先吃,可不準偷吃!”
囑咐完這句,他才敢閉上眼放鬆一下。
有了這麽多錢,想吃幾碗餛飩就吃幾碗。
再買件衣裳,布料要厚實。
置上一兩畝地,再……
“頭兒,頭兒。”
等他被叫醒,餛飩已經上齊了。
“真香啊!”
羊肉的香味直接鑽進了鼻孔。
隻是他的胳膊好像不聽使喚,拿不起勺子。
就算餛飩遞到嘴邊上,他也必須使出全身的力氣才把嘴張開。
他用力咀嚼了幾下,才咽進肚裏。
四周掃視一眼,緩緩說道。
“這個能吃,你們,快吃。”
之後,無力地倒在那一堆銅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