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叔!”
看到陸寧之親自迎接。
賈元頗為惶恐,跪拜於地。
“商戶賈元,拜見陸大人!”
“這裏沒有外人,快進來暖暖。”
陸寧之扶起賈元,拉著他進了後堂。
“我,拿出兩成的貨物,跟你換勘合。”
坊市外,商隊首領提出了一個價碼。
霍利伸出食指,來迴擺動。
“不,不,不!”
商隊首領又提高了出價。
“那三成,三成的貨物。”
“我自己在駝隊裏挑五件商品。我想,這是一個讓雙方都滿意的價格。”
霍利伸出右手,張開五指。
商隊首領握住了他的手,示意成交。
“我們先進去,到了貨場再交易。”
駝隊緩緩走進坊市,霍利示意朱擘跟上。
“我們來坊市詢價,不可節外生枝!”
朱擘帶著隨從,提醒起霍利。
“放心,桐油和大漆,我記住了!”
說完, 他跟上駝隊,跟首領攀談起來。
後堂,陸寧之給賈元斟上一杯熱水。
“茶葉運不來,隻好喝些白水。”
賈元喝了一杯熱水,笑著說。
“陸家有茶園千頃,可供養天下,怎會沒有茶喝?”
陸寧之長歎一聲,放下茶壺。
“謝氏一門舉家搬到廣陵,自此,徐州全境再無茶可飲。”
賈元問道。
“謝氏不給販茶?”
陸寧之坐到對麵,坦言。
“是王家不許販茶,不隻是茶,柴米鹽布一概不得從江南調運。”
賈元正疑惑間,陸寧之反問道。
“賈叔,從豫州而來,未被阻攔,是何緣故?”
賈元正想掏出來北府令牌,解釋一二。
又想起楊行秋的囑咐。
“某據實相告,是一把火點了盱眙水寨,方得脫身!”
陸寧之是既驚訝又疑惑。
“盱眙水寨,是你毀了?”
“隻是,燒了幾十條船帆,趁亂衝出來的!”
賈元不認為他們製造的混亂,能把盱眙水寨摧毀。
可是橫野將軍徐叔濯和軍司馬王秀之不這麽認為。
“看你做得好事!”
昨夜還在欣賞胡姬舞步的王秀之,正全身披掛端坐在堂上,怒斥著自己的侄子。
橫野將軍徐叔濯,在一旁小心地侍候。
“叔父大人,都是謝家人召來出的禍事,不能全怪在侄兒頭上。”
王秀之不願意跟他廢話,拉著他走出門外。
“睜開你那雙眼,看看!”
徐叔濯其實比他更清楚,起火造成的損失相當輕微。
主要的破壞來自內部。
在敵襲的催促下,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是逃命。
借著大火產生的騷亂,軍戶和民夫跑了將近一半。
他們拿上了自己認為值錢的東西,不是騎馬,就是劃船。
衝出水寨,沿著發達的水係,逃得無影無蹤。
折騰了一夜,盱眙水寨才在王秀之的幫助下,撲滅了火災。
“水寨已毀,隻怕你躲不過,這怯戰失職的罪名。”
怯戰失職!
在謝玄的治下,隻能是斬首示眾。
“為這一軍職,侄兒貢上了四十兩黃金才到手,救救侄兒!”
麵對徐叔濯的乞求,王秀之輕蔑一笑。
“這可是四百兩黃金也補不上的肥缺,真不中用!看在姑侄一場,再幫你一迴。”
徐叔濯,眼見有戲,趕緊上前伺候。
王秀之坐迴案前。
“檢舉謝氏門人毀壞水寨,隻有死路一條,就咬定是敵軍夜襲水寨。先把船帆補齊,逃散軍戶民夫,全力捉迴,捉不迴的,一律按陣亡上報。再算損失,糧草尚缺一萬五千石,船隻被焚,需整修兵船十五艘,重調糧船二十艘。至於甲杖,器械……”
“侄兒明白。”
王秀之叮囑道。
“隻要再湊些首級充數,姑父保你無恙。”
剛有了活命的機會,徐叔濯立刻籌劃起來,這次能撈不少好處。
可是,上上下下要分去多數,不知落進自己口袋裏又有幾何?
“姑父救命之恩,小侄無以為報,至於後續糧草船隻,不必送來,留在姑父處即可!”
王秀之聽出他還要分一份,氣急了扇他一耳光。
“保住小命,還不知足!”
徐叔濯捂著通紅的臉,懇求道。
“侄兒家裏人口多,上任後沒得多少好處,好歹分一些來,過個年也就是了!”
王秀之恨極了這不爭氣的侄兒,隻是這要緊之處,便宜了謝家,更是不利。
“也罷,從府裏抽些錢糧予你。”
徐叔濯興奮地起身。
“姑父且坐,侄兒這就去,湊些首級來!”
賈元把昨天的事情講給陸寧之聽。
“哈哈,賈叔膽大心細,竟能衝出重圍,將貨運到淮陰,大功一件。”
“按規矩,貨要送到吳郡去,不好在淮陰出手!”
聽了賈元的說辭,陸寧之的笑容僵住了。
“過後,本官自會向家裏通報,眼下還請於淮陰售出。”
賈元感覺到氣氛不對,伸手往懷裏摸去。
“這是碼頭稅吏送上的兩隻玉杯,托我轉交大人。”
看著這隻精美的玉杯,陸寧之苦笑一聲。
“中看不中用!”
看到陸寧之親自迎接。
賈元頗為惶恐,跪拜於地。
“商戶賈元,拜見陸大人!”
“這裏沒有外人,快進來暖暖。”
陸寧之扶起賈元,拉著他進了後堂。
“我,拿出兩成的貨物,跟你換勘合。”
坊市外,商隊首領提出了一個價碼。
霍利伸出食指,來迴擺動。
“不,不,不!”
商隊首領又提高了出價。
“那三成,三成的貨物。”
“我自己在駝隊裏挑五件商品。我想,這是一個讓雙方都滿意的價格。”
霍利伸出右手,張開五指。
商隊首領握住了他的手,示意成交。
“我們先進去,到了貨場再交易。”
駝隊緩緩走進坊市,霍利示意朱擘跟上。
“我們來坊市詢價,不可節外生枝!”
朱擘帶著隨從,提醒起霍利。
“放心,桐油和大漆,我記住了!”
說完, 他跟上駝隊,跟首領攀談起來。
後堂,陸寧之給賈元斟上一杯熱水。
“茶葉運不來,隻好喝些白水。”
賈元喝了一杯熱水,笑著說。
“陸家有茶園千頃,可供養天下,怎會沒有茶喝?”
陸寧之長歎一聲,放下茶壺。
“謝氏一門舉家搬到廣陵,自此,徐州全境再無茶可飲。”
賈元問道。
“謝氏不給販茶?”
陸寧之坐到對麵,坦言。
“是王家不許販茶,不隻是茶,柴米鹽布一概不得從江南調運。”
賈元正疑惑間,陸寧之反問道。
“賈叔,從豫州而來,未被阻攔,是何緣故?”
賈元正想掏出來北府令牌,解釋一二。
又想起楊行秋的囑咐。
“某據實相告,是一把火點了盱眙水寨,方得脫身!”
陸寧之是既驚訝又疑惑。
“盱眙水寨,是你毀了?”
“隻是,燒了幾十條船帆,趁亂衝出來的!”
賈元不認為他們製造的混亂,能把盱眙水寨摧毀。
可是橫野將軍徐叔濯和軍司馬王秀之不這麽認為。
“看你做得好事!”
昨夜還在欣賞胡姬舞步的王秀之,正全身披掛端坐在堂上,怒斥著自己的侄子。
橫野將軍徐叔濯,在一旁小心地侍候。
“叔父大人,都是謝家人召來出的禍事,不能全怪在侄兒頭上。”
王秀之不願意跟他廢話,拉著他走出門外。
“睜開你那雙眼,看看!”
徐叔濯其實比他更清楚,起火造成的損失相當輕微。
主要的破壞來自內部。
在敵襲的催促下,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是逃命。
借著大火產生的騷亂,軍戶和民夫跑了將近一半。
他們拿上了自己認為值錢的東西,不是騎馬,就是劃船。
衝出水寨,沿著發達的水係,逃得無影無蹤。
折騰了一夜,盱眙水寨才在王秀之的幫助下,撲滅了火災。
“水寨已毀,隻怕你躲不過,這怯戰失職的罪名。”
怯戰失職!
在謝玄的治下,隻能是斬首示眾。
“為這一軍職,侄兒貢上了四十兩黃金才到手,救救侄兒!”
麵對徐叔濯的乞求,王秀之輕蔑一笑。
“這可是四百兩黃金也補不上的肥缺,真不中用!看在姑侄一場,再幫你一迴。”
徐叔濯,眼見有戲,趕緊上前伺候。
王秀之坐迴案前。
“檢舉謝氏門人毀壞水寨,隻有死路一條,就咬定是敵軍夜襲水寨。先把船帆補齊,逃散軍戶民夫,全力捉迴,捉不迴的,一律按陣亡上報。再算損失,糧草尚缺一萬五千石,船隻被焚,需整修兵船十五艘,重調糧船二十艘。至於甲杖,器械……”
“侄兒明白。”
王秀之叮囑道。
“隻要再湊些首級充數,姑父保你無恙。”
剛有了活命的機會,徐叔濯立刻籌劃起來,這次能撈不少好處。
可是,上上下下要分去多數,不知落進自己口袋裏又有幾何?
“姑父救命之恩,小侄無以為報,至於後續糧草船隻,不必送來,留在姑父處即可!”
王秀之聽出他還要分一份,氣急了扇他一耳光。
“保住小命,還不知足!”
徐叔濯捂著通紅的臉,懇求道。
“侄兒家裏人口多,上任後沒得多少好處,好歹分一些來,過個年也就是了!”
王秀之恨極了這不爭氣的侄兒,隻是這要緊之處,便宜了謝家,更是不利。
“也罷,從府裏抽些錢糧予你。”
徐叔濯興奮地起身。
“姑父且坐,侄兒這就去,湊些首級來!”
賈元把昨天的事情講給陸寧之聽。
“哈哈,賈叔膽大心細,竟能衝出重圍,將貨運到淮陰,大功一件。”
“按規矩,貨要送到吳郡去,不好在淮陰出手!”
聽了賈元的說辭,陸寧之的笑容僵住了。
“過後,本官自會向家裏通報,眼下還請於淮陰售出。”
賈元感覺到氣氛不對,伸手往懷裏摸去。
“這是碼頭稅吏送上的兩隻玉杯,托我轉交大人。”
看著這隻精美的玉杯,陸寧之苦笑一聲。
“中看不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