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輪壓過了已經結冰的江麵。
聽著冰麵破裂的聲音。
楊行秋心有所感,自言自語道。
“我這一生如履薄冰,你說我能走到對岸嗎?”
坐在磚堆上的三人,看了眼眺望著壽陽城的楊行秋。
牛尚搶先說。
“能!”
曹羽和葛岑也點頭同意。
楊行秋歎了口氣。
“但願如此吧!”
車隊剛到了對岸,立刻被攔了下來。
“站住!”
一隊輕騎衝出,攔住了去路。
“修葺城池,正缺些材料,這幾車咱都要了!”
葛岑聞言,翻身躍下馬車,納頭便拜。
“孫將軍,此為驍騎校尉劉裕征收。”
孫無終拍了拍身上的大氅,有些不耐煩地說。
“那也是在咱的麾下,咱要帶走,有何不可!”
楊行秋也趕快跳下馬車。
“孫將軍之名,如雷貫耳,今日一見,果真英武過人。”
孫無終聽完哈哈大笑。
“知道就好,咱也不是白拿,送到城裏去,有賞錢給!”
楊行秋明白,這樣計劃就打亂了,還是見見劉裕或是謝玄更好。
“將軍所需,豈有不從之理,然草民受驍騎校尉所托,當由其親自驗看!”
孫無終想了想,感覺他說的有道理。
自己看不出建材的好壞,讓劉裕驗看也沒什麽不對。
“也好,咱帶你們進城!”
楊行秋高興地招唿起牛尚和曹羽。
“二位賢弟,見過孫將軍。”
牛尚和曹羽下了車,拜會了孫無終。
“走了,走了!”
孫無終帶隊,一行車馬緩緩朝著壽陽城趕去。
“大哥,如何與孫將軍相識?”
曹羽跟在楊行秋身後悄悄地問道。
楊行秋含糊地迴複說。
“逃難途中,略有耳聞!”
作為穿越者的一大優勢,就是在信息不發達的時代,能夠更加全麵地認識一些曆史人物。
比如說孫無終。
其實對他的記載並不多,楊行秋對他也不是很了解。
除了在北府兵中任參將,劉裕在他麾下升任到參軍。
就隻剩下他的結局。
元興二年,公元403年,孫無終為桓玄所害。
短短幾十個字,就概括了這個人的一生。
不過,上下幾千年,能名垂青史者,又能有幾人。
能得到冠軍將軍這個頭銜。
楊行秋看了眼騎在馬上的孫無終。
相信他絕對不是個泛泛之輩。
隨著孫無終朝城牆上喊了一聲。
“開門!”
壽陽城的大門又一次緩緩開啟。
之前是趁北府兵班師的空檔,偷襲了這座堅城。
如今在孫無終的帶領下,自己明目張膽地走進了這座城市。
似乎也正走進曆史之中。
孫無終鑽進了軍帳。
劉裕正讀著《老子》。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桓伊還要解釋。
“這段是說……”
孫無終等不及喊道。
“寄奴,咱在城外碰上了幾個人,送來些建材。”
劉裕略加思索,想起來之前的約定。
之前他隻是隨口一說,想抓這些山賊的把柄。
如今他們竟能兌現。
劉裕放下手裏的書卷,急匆匆地出了門。
“草民楊旭,拜見諸位將軍!”
劉裕出了大帳,除了看見跪地的四人。
還有裝得滿滿當當的四駕馬車。
“先前與將軍約定,十日送達,請將軍驗看。”
劉裕越過楊行秋,跳上馬車,抽出一塊青磚。
“驍騎校尉劉裕,征。”
看清了上麵的幾個字,他確認了。
這是在他下達征收命令後生產的。
至於,後麵的鬆木,他聞了聞隱隱約約的鬆木香味,就知道是近幾天新切出來的。
用手敲了敲手裏的青磚。
質地堅硬,是上等的好磚。
他也下達了從整個淮南郡征收建築材料的命令。
隻是,能連續兩次送來這麽多。
也隻有他們了。
劉裕站在車上,看了看還未起身的四人。
“都起來迴話!”
楊行秋緩緩起身,隻是還低著頭。
“差事辦得好,本該賞些東西,隻是,眼下軍務繁忙,不知可否,入帳詳談?”
好,我要得就是這個。
楊行秋的目的算是達到了,隻是嘴上還要謙讓一番。
“草民為將軍效力,豈敢受賞,將軍隻管吩咐……”
劉裕可不管其他,拉著楊行秋就往大帳裏麵走。
“這有件差事,不知你能否應下?”
劉裕抬手扔過來一卷竹簡。
楊行秋慌忙接住。
“軍務機密,草民不敢看!”
桓伊也有些擔心。
“寄奴,軍務大事,小民如何參與?”
劉裕坐迴案前。
“卑職自有決斷!”
楊行秋略一抬頭,瞥了眼剛才說話的人。
壽陽城裏的刺史,那不就是。
豫州刺史,桓伊。
這可是個大音樂家。
“你先看,若是不能應下,再議不遲!”
再議?
要是不接這個活,怕是命就沒了。
楊行秋不知道裏麵究竟寫了什麽。
但是,桓伊都憂心忡忡。
一定是件難辦的差事。
楊行秋緩緩打開卷冊。
木料,石料,青磚,灰瓦,桐油,大漆,黃土,石灰。
還是些建築材料。
倒是不難辦。
隻是以萬為單位。
過於驚人的數量。
在一旁看的曹羽也是心頭一顫。
太多了!
還有架梁用的大木。
四丈、五丈要幾百根。
還要十幾根八丈長的。
到哪裏去弄這些材料?
楊行秋粗略看了一遍,收起了竹簡。
“草民不知何時送來?”
劉裕笑著說。
“以一月為限。”
楊行秋把卷冊收進了懷裏。
“這差事,草民,應下了!”
劉裕提起筆,準備記下楊行秋承擔的數量。
“應下多少?先行記下!”
“全部!”
聽著楊行秋的迴答,劉裕的差點落筆。
桓伊有些氣憤。
“升鬥小民,大言不慚!”
劉裕則開口說道。
“軍中無戲言!”
楊行秋提了提氣,抬起頭說道。
“一月之內,草民將建材,送至帳下!”
劉裕再次確認道。
“若是不能?”
“提頭來見!”
“哈哈哈!”
劉裕突然笑出了聲,把葛岑嚇了一跳。
“葛岑,此事由你督管,如期交付,則複為別部司馬。若是不能如期交付,就把他的腦袋帶來!”
葛岑大喜過望。
“喏!”
“隻是,草民求將軍一件事。”
“講!”
楊行秋裝作很為難的樣子。
“將軍所需,數量龐大,需從外地轉運,沒有官憑路引,不得通行!”
劉裕倒也痛快,解下令牌扔了過去。
楊行秋伸手接住。
“此為北府軍令,可通行各地!”
看著眼前鎏金的令牌,楊行秋趕緊揣進懷裏。
“草民謝過將軍,定可如期交付!”
“快走!”
楊行秋拉著牛尚和曹羽離開了大帳。
葛岑還想多待一陣,劉裕揮了揮手把他趕走了。
桓伊還是有些不放心。
“寄奴,事關重大,還是通報一聲為好!”
劉裕拉住他。
“兵法雲,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桓伊正要離開,突然停下,拍了拍他的後背。
“後生可畏!”
聽著冰麵破裂的聲音。
楊行秋心有所感,自言自語道。
“我這一生如履薄冰,你說我能走到對岸嗎?”
坐在磚堆上的三人,看了眼眺望著壽陽城的楊行秋。
牛尚搶先說。
“能!”
曹羽和葛岑也點頭同意。
楊行秋歎了口氣。
“但願如此吧!”
車隊剛到了對岸,立刻被攔了下來。
“站住!”
一隊輕騎衝出,攔住了去路。
“修葺城池,正缺些材料,這幾車咱都要了!”
葛岑聞言,翻身躍下馬車,納頭便拜。
“孫將軍,此為驍騎校尉劉裕征收。”
孫無終拍了拍身上的大氅,有些不耐煩地說。
“那也是在咱的麾下,咱要帶走,有何不可!”
楊行秋也趕快跳下馬車。
“孫將軍之名,如雷貫耳,今日一見,果真英武過人。”
孫無終聽完哈哈大笑。
“知道就好,咱也不是白拿,送到城裏去,有賞錢給!”
楊行秋明白,這樣計劃就打亂了,還是見見劉裕或是謝玄更好。
“將軍所需,豈有不從之理,然草民受驍騎校尉所托,當由其親自驗看!”
孫無終想了想,感覺他說的有道理。
自己看不出建材的好壞,讓劉裕驗看也沒什麽不對。
“也好,咱帶你們進城!”
楊行秋高興地招唿起牛尚和曹羽。
“二位賢弟,見過孫將軍。”
牛尚和曹羽下了車,拜會了孫無終。
“走了,走了!”
孫無終帶隊,一行車馬緩緩朝著壽陽城趕去。
“大哥,如何與孫將軍相識?”
曹羽跟在楊行秋身後悄悄地問道。
楊行秋含糊地迴複說。
“逃難途中,略有耳聞!”
作為穿越者的一大優勢,就是在信息不發達的時代,能夠更加全麵地認識一些曆史人物。
比如說孫無終。
其實對他的記載並不多,楊行秋對他也不是很了解。
除了在北府兵中任參將,劉裕在他麾下升任到參軍。
就隻剩下他的結局。
元興二年,公元403年,孫無終為桓玄所害。
短短幾十個字,就概括了這個人的一生。
不過,上下幾千年,能名垂青史者,又能有幾人。
能得到冠軍將軍這個頭銜。
楊行秋看了眼騎在馬上的孫無終。
相信他絕對不是個泛泛之輩。
隨著孫無終朝城牆上喊了一聲。
“開門!”
壽陽城的大門又一次緩緩開啟。
之前是趁北府兵班師的空檔,偷襲了這座堅城。
如今在孫無終的帶領下,自己明目張膽地走進了這座城市。
似乎也正走進曆史之中。
孫無終鑽進了軍帳。
劉裕正讀著《老子》。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桓伊還要解釋。
“這段是說……”
孫無終等不及喊道。
“寄奴,咱在城外碰上了幾個人,送來些建材。”
劉裕略加思索,想起來之前的約定。
之前他隻是隨口一說,想抓這些山賊的把柄。
如今他們竟能兌現。
劉裕放下手裏的書卷,急匆匆地出了門。
“草民楊旭,拜見諸位將軍!”
劉裕出了大帳,除了看見跪地的四人。
還有裝得滿滿當當的四駕馬車。
“先前與將軍約定,十日送達,請將軍驗看。”
劉裕越過楊行秋,跳上馬車,抽出一塊青磚。
“驍騎校尉劉裕,征。”
看清了上麵的幾個字,他確認了。
這是在他下達征收命令後生產的。
至於,後麵的鬆木,他聞了聞隱隱約約的鬆木香味,就知道是近幾天新切出來的。
用手敲了敲手裏的青磚。
質地堅硬,是上等的好磚。
他也下達了從整個淮南郡征收建築材料的命令。
隻是,能連續兩次送來這麽多。
也隻有他們了。
劉裕站在車上,看了看還未起身的四人。
“都起來迴話!”
楊行秋緩緩起身,隻是還低著頭。
“差事辦得好,本該賞些東西,隻是,眼下軍務繁忙,不知可否,入帳詳談?”
好,我要得就是這個。
楊行秋的目的算是達到了,隻是嘴上還要謙讓一番。
“草民為將軍效力,豈敢受賞,將軍隻管吩咐……”
劉裕可不管其他,拉著楊行秋就往大帳裏麵走。
“這有件差事,不知你能否應下?”
劉裕抬手扔過來一卷竹簡。
楊行秋慌忙接住。
“軍務機密,草民不敢看!”
桓伊也有些擔心。
“寄奴,軍務大事,小民如何參與?”
劉裕坐迴案前。
“卑職自有決斷!”
楊行秋略一抬頭,瞥了眼剛才說話的人。
壽陽城裏的刺史,那不就是。
豫州刺史,桓伊。
這可是個大音樂家。
“你先看,若是不能應下,再議不遲!”
再議?
要是不接這個活,怕是命就沒了。
楊行秋不知道裏麵究竟寫了什麽。
但是,桓伊都憂心忡忡。
一定是件難辦的差事。
楊行秋緩緩打開卷冊。
木料,石料,青磚,灰瓦,桐油,大漆,黃土,石灰。
還是些建築材料。
倒是不難辦。
隻是以萬為單位。
過於驚人的數量。
在一旁看的曹羽也是心頭一顫。
太多了!
還有架梁用的大木。
四丈、五丈要幾百根。
還要十幾根八丈長的。
到哪裏去弄這些材料?
楊行秋粗略看了一遍,收起了竹簡。
“草民不知何時送來?”
劉裕笑著說。
“以一月為限。”
楊行秋把卷冊收進了懷裏。
“這差事,草民,應下了!”
劉裕提起筆,準備記下楊行秋承擔的數量。
“應下多少?先行記下!”
“全部!”
聽著楊行秋的迴答,劉裕的差點落筆。
桓伊有些氣憤。
“升鬥小民,大言不慚!”
劉裕則開口說道。
“軍中無戲言!”
楊行秋提了提氣,抬起頭說道。
“一月之內,草民將建材,送至帳下!”
劉裕再次確認道。
“若是不能?”
“提頭來見!”
“哈哈哈!”
劉裕突然笑出了聲,把葛岑嚇了一跳。
“葛岑,此事由你督管,如期交付,則複為別部司馬。若是不能如期交付,就把他的腦袋帶來!”
葛岑大喜過望。
“喏!”
“隻是,草民求將軍一件事。”
“講!”
楊行秋裝作很為難的樣子。
“將軍所需,數量龐大,需從外地轉運,沒有官憑路引,不得通行!”
劉裕倒也痛快,解下令牌扔了過去。
楊行秋伸手接住。
“此為北府軍令,可通行各地!”
看著眼前鎏金的令牌,楊行秋趕緊揣進懷裏。
“草民謝過將軍,定可如期交付!”
“快走!”
楊行秋拉著牛尚和曹羽離開了大帳。
葛岑還想多待一陣,劉裕揮了揮手把他趕走了。
桓伊還是有些不放心。
“寄奴,事關重大,還是通報一聲為好!”
劉裕拉住他。
“兵法雲,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桓伊正要離開,突然停下,拍了拍他的後背。
“後生可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