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坊還在補充鍋爐裏的軟化水。
王賢看了眼忙碌的人群
今日是不能開工了。
想起春桃做的飯菜,王賢感覺有些餓了。
既然沒自己的事了,還是迴去吃飯。
王賢悄悄地離開了。
陸梨想過去叫住他。
“不必如此!”
張靳攔下了陸梨。
“那……”
隻差一輪班次,任務就能完成,陸梨內心格外的焦急。
顧纓看出張靳的擔憂,拍了拍他的肩膀。
“有楊先生在,不怕!”
磚坯都已經入窯燒製,沒其他什麽事的朱拯,也加入了閑聊。
“如此說來,牛家子弟已拜楊旭為師,稱為先生,倒是貼切。”
提起拜師,陸梨更是煩躁,歎了口氣。
“哎!”
顧纓心裏清楚,陸梨為什麽歎氣。
“某提議,四家子弟皆拜楊旭為師!”
陸梨和朱拯都表示讚成。
看他們都認可楊行秋,張靳有機會說出了自己的顧慮。
“楊旭,來路不明,還是小心為上!”
因為他們才接觸楊行秋
有了張靳的提醒,四人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誠如兄所言,是有些見疑之處!”
朱拯想到了,幾人在殷浩麾下做幕僚的那段日子。
永和八年,公元352年,殷浩上疏北征許、洛。
將發,墜馬,時鹹惡之。
殷浩上表北伐,進攻許昌、洛陽。殷浩出發前,墜落馬下,當時看到的人都認為不吉利。
朱拯看到以後,並沒有放在心上。
隻是後來的結果印證了這個預兆。
現在又遇到了楊行秋。
朱拯不免有些擔心。
陸梨也跟著揣測起來。
“弘農楊氏一門,何嚐以機巧傳世!”
張靳立刻表示讚成。
“正是如此!”
三人看向一旁的蒸汽機。
這種難以理解的設備,用著雖然讓產量大幅提升。
看不出其中原理,不免讓人起疑。
顧纓想說幾句幫楊行秋解釋一下。
賈元慌慌張張地跑來,打斷了他。
“列位,楊旭,他……”
四人本來就在討論來路不明的楊行秋。
聽見賈元提起他,頓時來了興趣。
賈元慌張地跑來,是因為盧老夫人讓他調查一下楊行秋的身份。
他當然想到,去問問那些來自各地的流民。
隻是問了個遍,也沒得到什麽結果。
一位老人的話,卻提醒了賈元。
“咦!弘農楊氏,俺還耕過他家的田哩,眼下不是往南逃了,就是進山去了!”
賈元恍然大悟。
其中有蹊蹺。
弘農郡屬司州治下。
逃難,應該南下去更近的荊州,或是益州。
走過血流遍野的關東,南下到揚州的淮南郡。
想想也是不可能。
“難道有假!”
連顧纓也開始懷疑了。
“有姓名及生辰在此!”
見他們都開始起疑,賈元適時地掏出盧老夫人交給他的紅箋。
““楊旭,乙亥年生人,祖籍弘農,父楊忠,母呂氏,妻葉露。”
幾人看了一遍,張靳察覺了破綻。
“若其生於寧康三年,則為一幼童爾!”
說起乙亥年,幾人都想到了寧康三年,也就是公元375年。
那一年,揚州發生了不少事,所以大家印象比較深刻。
朱拯想到了另一個結論。
“或是生於建興三年?”
建興三年是公元315年,那他們見到的楊行秋應該是個老者。
“是正元二年。”
顧纓說出了一個聽起來更加離譜的答案。
正元二年是曹魏的年號。
那是公元255年。
陸梨聽完笑出了聲。
“怎會如此年過百歲之人,除非……”
不經意間,他看向顧纓。
他竟然一臉嚴肅地思考著這個可能性。
正元二年,是曹髦在位。
正月,有彗星數十丈,西北竟天,起於吳、楚之分。
天降吉兆,大魏可興!
鎮東大將軍毋丘儉、揚州刺史文欽舉兵。
楊行秋剛到這裏,就拿出牛繼馬後的讖緯之說,鼓動眾人。
經學、星象、農政、軍事、時局,無一不通。
治器、醫術更是遠勝常人。
還有一點,這裏可是八公山,淮南王劉安的墓還在東山上呢!
漢淮南王劉安,篤好神仙黃白之術,招攬賓客方士數千,撰寫了一部包攬天下學說的巨著《淮南鴻烈》。
其中蘇飛、李尚、左吳、田由、雷被、伍被、毛周、晉昌八人稱之“八公”。
劉安與八公聚此煉丹,丹藥方成,因謀反事泄,漢武帝派宗正前往捕解,劉安吞服丹藥與八公攜手升天。
從此得名八公山!
再把這些毫無關係的線索聯係起來。
顧纓又一次望向蒸汽機,緩緩開口道。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王賢看了眼忙碌的人群
今日是不能開工了。
想起春桃做的飯菜,王賢感覺有些餓了。
既然沒自己的事了,還是迴去吃飯。
王賢悄悄地離開了。
陸梨想過去叫住他。
“不必如此!”
張靳攔下了陸梨。
“那……”
隻差一輪班次,任務就能完成,陸梨內心格外的焦急。
顧纓看出張靳的擔憂,拍了拍他的肩膀。
“有楊先生在,不怕!”
磚坯都已經入窯燒製,沒其他什麽事的朱拯,也加入了閑聊。
“如此說來,牛家子弟已拜楊旭為師,稱為先生,倒是貼切。”
提起拜師,陸梨更是煩躁,歎了口氣。
“哎!”
顧纓心裏清楚,陸梨為什麽歎氣。
“某提議,四家子弟皆拜楊旭為師!”
陸梨和朱拯都表示讚成。
看他們都認可楊行秋,張靳有機會說出了自己的顧慮。
“楊旭,來路不明,還是小心為上!”
因為他們才接觸楊行秋
有了張靳的提醒,四人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誠如兄所言,是有些見疑之處!”
朱拯想到了,幾人在殷浩麾下做幕僚的那段日子。
永和八年,公元352年,殷浩上疏北征許、洛。
將發,墜馬,時鹹惡之。
殷浩上表北伐,進攻許昌、洛陽。殷浩出發前,墜落馬下,當時看到的人都認為不吉利。
朱拯看到以後,並沒有放在心上。
隻是後來的結果印證了這個預兆。
現在又遇到了楊行秋。
朱拯不免有些擔心。
陸梨也跟著揣測起來。
“弘農楊氏一門,何嚐以機巧傳世!”
張靳立刻表示讚成。
“正是如此!”
三人看向一旁的蒸汽機。
這種難以理解的設備,用著雖然讓產量大幅提升。
看不出其中原理,不免讓人起疑。
顧纓想說幾句幫楊行秋解釋一下。
賈元慌慌張張地跑來,打斷了他。
“列位,楊旭,他……”
四人本來就在討論來路不明的楊行秋。
聽見賈元提起他,頓時來了興趣。
賈元慌張地跑來,是因為盧老夫人讓他調查一下楊行秋的身份。
他當然想到,去問問那些來自各地的流民。
隻是問了個遍,也沒得到什麽結果。
一位老人的話,卻提醒了賈元。
“咦!弘農楊氏,俺還耕過他家的田哩,眼下不是往南逃了,就是進山去了!”
賈元恍然大悟。
其中有蹊蹺。
弘農郡屬司州治下。
逃難,應該南下去更近的荊州,或是益州。
走過血流遍野的關東,南下到揚州的淮南郡。
想想也是不可能。
“難道有假!”
連顧纓也開始懷疑了。
“有姓名及生辰在此!”
見他們都開始起疑,賈元適時地掏出盧老夫人交給他的紅箋。
““楊旭,乙亥年生人,祖籍弘農,父楊忠,母呂氏,妻葉露。”
幾人看了一遍,張靳察覺了破綻。
“若其生於寧康三年,則為一幼童爾!”
說起乙亥年,幾人都想到了寧康三年,也就是公元375年。
那一年,揚州發生了不少事,所以大家印象比較深刻。
朱拯想到了另一個結論。
“或是生於建興三年?”
建興三年是公元315年,那他們見到的楊行秋應該是個老者。
“是正元二年。”
顧纓說出了一個聽起來更加離譜的答案。
正元二年是曹魏的年號。
那是公元255年。
陸梨聽完笑出了聲。
“怎會如此年過百歲之人,除非……”
不經意間,他看向顧纓。
他竟然一臉嚴肅地思考著這個可能性。
正元二年,是曹髦在位。
正月,有彗星數十丈,西北竟天,起於吳、楚之分。
天降吉兆,大魏可興!
鎮東大將軍毋丘儉、揚州刺史文欽舉兵。
楊行秋剛到這裏,就拿出牛繼馬後的讖緯之說,鼓動眾人。
經學、星象、農政、軍事、時局,無一不通。
治器、醫術更是遠勝常人。
還有一點,這裏可是八公山,淮南王劉安的墓還在東山上呢!
漢淮南王劉安,篤好神仙黃白之術,招攬賓客方士數千,撰寫了一部包攬天下學說的巨著《淮南鴻烈》。
其中蘇飛、李尚、左吳、田由、雷被、伍被、毛周、晉昌八人稱之“八公”。
劉安與八公聚此煉丹,丹藥方成,因謀反事泄,漢武帝派宗正前往捕解,劉安吞服丹藥與八公攜手升天。
從此得名八公山!
再把這些毫無關係的線索聯係起來。
顧纓又一次望向蒸汽機,緩緩開口道。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