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散了,俺和賢侄對飲!”


    牛鈞準備了幾壇好酒。


    從牛尚那裏確認了楊行秋的酒量。


    一鬥。


    牛鈞自認差不多。


    和牛尚一樣,特意準備了一大甕好酒。


    看了眼酒甕上的“謝”字。


    楊行秋感歎道。


    “不愧是叔侄倆,辦法都是一樣的。”


    說起身體素質,楊行秋還真不如牛鈞和牛尚。


    要是論起酒量,楊行秋還真不怵他們。


    牛鈞打開一壇,酒香和米香飄出。


    楊行秋看著牛鈞興高采烈地倒出淡黃色的酒液。


    來吧,你也逃不過鑽到桌子底下的命運!


    “有了侄兒的法子,煉鋼輕鬆了許多!一日隨手煉鋼五百斤!”


    牛鈞說著敬起了酒。


    “不過班門弄斧而已!”


    楊行秋謙虛一下,幹了一碗酒。


    魏晉時代,發酵酒的技術還不夠成熟。


    為了讓酒更加香醇。


    古代需要對酒多次發酵。


    稱之為“酘”。


    謝氏一門,人稱“詩酒風流”。


    看來不僅是會喝,還會釀。


    和魏晉名士一般,品嚐到三酘之法釀出的酒。


    楊行秋是非常願意再來一碗的。


    牛鈞是第一次品嚐出自謝氏的美酒。


    迫不及待的又盛了一碗。


    “這酒香甜又清亮,不知如何做得?”


    在牛鈞的印象裏,酒的味道是微酸,帶著點苦澀,還混著酒醪。


    楊行秋接過酒碗,跟牛鈞講起了釀酒的事。


    “取上好糯米,蒸熟,攤涼,下入酒曲,封入壇中,旬日後,再放熟米,酒曲,如此反複。釀造數月,清者於上,濁酒於下,隻取上層好酒,便可。”


    “這得多少功夫?多少米?”


    牛鈞聽完釀酒的過程,打消了自己試著做做的想法。


    楊行秋瞥了眼酒壇,估算了一下。


    “這一壇酒,需糯米十倍不止。”


    牛鈞聽完,趕緊放下酒碗。


    “三十石米才出這一甕酒!”


    楊行秋點了點頭。


    牛鈞慢慢端起酒碗。


    “那可要細細品過才是!”


    楊行秋端起酒碗一飲而盡。


    說了些閑話,牛鈞總算切入了主題。


    “好侄兒,可是博學,比牛家的子侄們強!”


    這是要我這個老師培養牛家的孩子們啊!


    楊行秋聽出了話裏的意思。


    “叔父謬讚了,小侄既為授業之師,定當傾囊相授!”


    聽到楊行秋的保證,牛鈞激動了起來。


    “好,好,來再飲!”


    又盛來滿滿一大碗酒。


    “俺們牛家,靠武勳起家,沒出過讀書人,讀書好,識文斷字,不用舞刀弄槍。”


    聽出牛鈞的舌頭開始打轉。


    楊行秋借機試探道。


    “退諸葛,破馬岱,平遼東,以勇武建業,官拜後將軍。”


    牛鈞擺了擺手。


    “他沒讀過書,不知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說完,他扯開桌上的荷葉包,擰下雞腿,遞給楊行秋一隻,自己抓起一隻開始啃。


    楊行秋繼續說道。


    “周瑜入荊州,若非曹仁破圍,隻怕難成大功!”


    牛鈞聽完,把雞腿扔在食案上。


    “別提姓曹的,提起來,俺就有氣!”


    生什麽氣呢?


    楊行秋不明白。


    “是小侄失言,該罰!”


    楊行秋正要自罰,牛鈞伸手攔住了他。


    “你不知其中緣由,不罰!”


    “武皇帝,文皇帝,明皇帝知遇之恩,俺不敢忘,俺就恨曹碩而已!”


    楊行秋看向已有幾分醉意的牛鈞。


    “小侄屬實不知。”


    牛鈞端起酒碗,楊行秋跟著拿了起來。


    “要不是他們,日子不會這麽難!”


    牛鈞喝下一碗酒,開始滔滔不絕講起了過去的事。


    本來牛家莊沒有必要長期躲在深山裏,與世隔絕。


    畢竟隻要他們不說出去,也不會有人真的追究這些難民和司馬氏的舊怨。


    把這件事說出去的人,就是曹碩一家。


    跑到建康城去認祖歸宗。


    被人趕了出來不說。


    迴來沒安生幾天,又要帶著人投軍建功。


    結果吃了個敗仗,功沒建成。


    帶去的人死了大半。


    挖到金礦後,要建什麽天子宗廟。


    大張旗鼓引來了官軍的調查。


    建宗廟他們可不管。


    朝廷派下來的苛捐雜稅必須要收。


    為了逃避捐稅,不得已。


    整個牛家莊參與進了吳郡四姓牽頭的走私活動之中。


    除了當一個中轉站,還要接受生產兵甲,打劫商隊的任務。


    在吳郡四姓的庇護下,牛家莊才能勉強在山裏立足。


    堂堂名將之後,落得如此下場。


    除了恨司馬家,牛鈞更恨曹碩一家。


    “要不是老夫人相求,俺才不去當這媒人!”


    知道了兩家的恩怨。


    楊行秋卻不知道該怎麽安慰哭得鼻涕一把淚一把的牛鈞。


    “叔父大恩,小侄無以為報,倒有一法,或可解困!”


    連著喝了幾碗酒的牛鈞已經是醉了。


    “啊!”


    “叔父可知,高爐煉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和女友穿越到東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十十寸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十十寸雨並收藏和女友穿越到東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