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痛!”


    陸梨用手捂住傷口。


    也許是劇烈的疼痛,讓他清醒了過來。


    “未納先生之眾言,乃至於此!”


    楊行秋看著陸梨懊悔不已的模樣,歎了口氣。


    “送夫人那裏,包紮傷口!”


    陸梨被人扶著,離開了工坊。


    “鄙語曰:利令智昏。今日知矣!”


    楊行秋送他離開之後,重新審視起蒸汽機。


    這種遠超時代的產物,未必總能帶來好事。


    “自然力的征服,機器的采用。化學在工業和農業中的應用,輪船的行駛,鐵路的通行,電報的使用,整個大陸的開墾,河流的通航,仿佛用法術從地下唿喚出大量人口,過去哪一個世紀能夠料想到有過這樣的生產力潛伏在社會裏呢?”


    辯證唯物主義強調科學技術作為一種先進的生產力對社會起決定作用,並把科學技術看作是決定從一個時代過渡到另一個時代的生產力中最積極和最活躍的要素。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但辯證唯物主義也指出,科學技術既存在正效應也存在負效應。


    科學理論和實用技術,是經過長期積累,構建出複雜的係統。


    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都是有限的,而且認識過程也是一個由表及裏、由淺入深、由局部到整體的複雜的不完備的過程,人們在揭示事物內在客觀規律並作出定性結論時,往往容易犯以偏概全的錯誤。


    因此,在認知不完備的科學技術知識體係指導下,應用科學技術,其科技效應必然包含著不完備性,即科學技術效應悖論必然發生。


    即科學技術總是受人的意誌控製和指導的,而人又不能脫離其所處的社會製度、生產關係、生存環境、社會地位。


    一般而言,人都會以自身利益最大化為價值取向,在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上存在矛盾。


    楊行秋作為穿越者,帶來的先進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最終還是在人的主觀意識下,造成了不良的後果。


    略過了漫長的積累總結的過程,直接躍進到應用階段。


    即便楊行秋的知識已經相當完備,還是沒能考慮到人的局限性。


    辯證唯物主義提出出的問題,還是得用辯證法來解決。


    辯證法認為,任何事物的發展變化都是一分為二,對立統一的。


    科學技術效應悖論是伴隨著科學技術在人類社會中的應用而必然產生的。


    漫長的科學技術發展史證明,人永遠也不可能消解科學技術效應悖論,但可以通過人的主觀能動性提升或促進科技效應中的正麵效應,減少或降低科技效應中的負麵效應。


    隻有構建並完善科學技術應用體係,才能減少負麵效應。


    最終,使得效應悖論,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


    “諸位,不必驚慌,各自紮攏衣袖,綁好褲腳。在下另有應對之法!”


    工匠們見識了這鋸盤的厲害,自然不敢怠慢。


    四下散去。


    先給鋸盤做個保護罩,然後定一個安全規章製度。


    楊行秋找到了牛鈞,說了自己的想法。


    牛鈞點頭答應,又搓了搓了手。


    “好侄兒可有什麽法子?讓俺也得些便利!”


    灌鋼法已經滿足不了他了嗎?


    為了解決眼下的問題,楊行秋不得不先答應下來。


    “叔父安心,小侄,自有辦法!”


    楊行秋倒是知道一些現代的金屬冶煉知識。


    隻是出現了意外,他要好好考慮一下才行。


    牛鈞還想追問一些細節。


    煉鐵坊的工匠跑了來。


    “坊主,老夫人有請!”


    聽見這個有些意外的消息,牛鈞和楊行秋同時發出了疑問。


    “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和女友穿越到東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十十寸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十十寸雨並收藏和女友穿越到東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