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是什麽?


    是客觀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識中經過思維活動而產生的結果或形成的觀點及觀念體係。


    在楊行秋的認識中,就算把現代的知識和技術傳授給古代人,發展不出現代的工業係統,也逃不出合久必分的天下大勢,治亂興衰的王朝周期。


    在封建社會的思想禁錮下,領先世界一千多年的球墨鑄鐵用來打造農具,琳琅滿目的礦藏用來配置五石散。


    可以預見,就算楊行秋製造出火藥,他們用來做爆竹,生產出指南針,他們拿去看風水。


    隻有解放思想,才能解放生產力,才能跳出,“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曆史循環。


    解放思想是深層次的社會變革,是對原有思想體係的挑戰。


    封建社會的思想體係由四大係統共同構建。


    掌握政權的國家係統。


    掌握族權的宗法係統。


    掌握神權的宗教係統。


    掌握夫權的家庭係統。


    四大係統互為表裏,自上而下,將思想禁錮灌輸進每個社會個體的頭腦中。


    魏晉南北朝,日漸崩壞的封建秩序,固然造成了社會動蕩的局麵,卻也給了思想解放的空間。


    掌握夫權的家庭係統開始瓦解,掌握政權的國家係統日漸失控。


    一個絕無僅有的機會擺在楊行秋麵前,現在他又該如何行事呢?


    楊行秋問起王賢,“至於未加管束。為師甚是不解,當如何管束以遏悍妒之風?”


    王賢被問糊塗了,為什麽要問自己呢?


    “《詩》雲,勉勉我王,綱紀四方。三綱者,夫婦、父子、君臣也。


    聖人因之張理上下,整齊人道。


    一引其綱,萬目皆張。當以綱紀為化,明夫婦之倫。”


    王賢對自己的迴答很滿意,楊行秋不以為然,繼續問道。


    “自古,君正而後臣正,父正而後子正,夫正而後婦正。如何以綱紀為化,而明夫婦之倫?”


    王賢明白,楊行秋的意思是,在丈夫主導的家庭中,承擔問題的主體怎麽能是妻子呢?


    “君臣父子夫婦之義,皆取諸陰陽之道。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是故,陰兼功於陽,地兼功於天,子受命於父,臣受命於君,妻受命於夫,其皆受命於天也。”


    王賢給出的理由,也是封建社會思想的根源。


    將天道,陰陽,這些模糊的概念,具象為尊卑有序的社會秩序,維護著統治階級的合法性。


    楊行秋已經料想到王賢會這樣迴答,反問道:“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和者,天下之達道也。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焉有以陽製陰之理?”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封建思想用天道陰陽之說論證“卑高以陳,貴賤位矣”的理論,來維係等級森嚴的社會秩序。


    楊行秋用對立統一規律,從根本上推翻了這一理論體係。


    現代思想帶來的衝擊遠遠超過現代的知識,王賢拿不出可以反駁的理論,跪地不起。


    “尊師之論,高深莫測,弟子謹記。”


    在夕陽的照射下,楊行秋模糊的身影,在王賢的視野裏突然高大起來。


    楊行秋看著五體投地的王賢,想起一句話。


    “唯物辯證法,就是教導人們善於去觀察和分析各種事物的矛盾運動。”


    楊行秋扶起王賢,心中頓生感慨。


    這是辯證唯物法的又一次勝利。


    壽陽城內,謝玄剛一入城,先命人將葛岑押來審問。


    “有違軍令,貿然出戰,致糧草輜重被劫,依軍令,斬首示眾!”


    葛岑強作鎮定,給自己爭取一下生還的可能。


    “將軍,屬下已知軍資去向,不日便可尋迴。”


    “如有半句虛言,定斬不赦!”


    謝玄命人放開了葛岑,葛岑膝行至謝玄身前,低聲道。


    “從潰軍和逃兵口中,屬下已知,軍資被劫後,賊人往八公山裏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和女友穿越到東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十十寸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十十寸雨並收藏和女友穿越到東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