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民隊伍進入莊內後,曹羽帶領甲士,組織流民排成隊列。楊行秋站在高處默默計數。
縱五十五人,橫六十七人。共計三千六百八十五人。男性大概占三分之二,大約有兩千四百人。充足勞動力的補充,確實能緩解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流民的領袖賈元還跟牛家莊有些交情,那就好辦了,讓這三千多人為己所用,關鍵就在這個商戶賈元身上。
帶著三千多流民逃到牛家莊,能有這麽大的號召力,賈元的動員和組織能力不可估量。
楊行秋走下階梯,來到了正跟牛尚敘舊的賈元跟前。
楊行秋拱手行禮,稱讚道:“叔父,救百姓於水火,有端木之遺風,陶朱之仁義。賢侄敬佩非常。”
突然的恭維讓賈元有些手足無措,看向了牛尚,牛尚拉過楊行秋,向賈元介紹起來,“這是俺的結拜大哥,楊旭。”
賈元笑了幾聲後說:“兩位賢侄,少年才俊,日後還需幫襯叔父一二。”
看著眼前喜笑顏開的賈元,楊行秋確認了,賈元就是牛家莊對外商業活動的聯係人,如果能得到他的支持,基本建設就更是如虎添翼了。
“粥來了!”一陣唿喊吸引了在場所有人的目光。是顧纓帶人送粥來了。
剛安定下來的流民隊伍,又一次騷動起來,被饑餓折磨的流民們,用著最後的力氣,掙紮著朝顧纓的方向爬去。
在曹羽的阻攔下,這才勉強穩住隊形。
顧纓親自給流民施粥,每到一人,都說著同樣的話,“別急,都有,小心燙。”
賈元看向顧纓,快步走上前,喊道:“顧兄,上天庇佑,國亂歲兇,卻能相見。”
顧纓聽到賈元的唿喚,直接跑了過來,“賈兄,自壽陽被圍,愚弟日夜擔憂,今日兄長安然無恙,愚弟深感寬慰。”
兩個大男人緊緊的抱在一起,能在這兵荒馬亂之中見到故人,心情自然是無比激動。
楊行秋盛了一碗粥,恭敬地遞到賈元手中,“叔父,一路辛苦,莊上不曾準備,先用薄粥,稍後再把酒言歡。”
陶碗裏的粥,是用小米和黃豆熬成的,金黃的小米發出香甜的氣息,碗裏還漂浮著幾顆圓滾滾的黃豆。
壽陽城被圍困後,賈元最後吃過的食物是一隻老鼠和兩隻烏鴉,靠著肉食提供的營養支撐著他逃到了這裏,饑餓感讓他注意不到碗裏飄起來的熱氣,仰頭喝了一大口熱粥。
滾燙的粥進入口腔,燙,好燙,可是燙得舒服。
賈元含著粥,嘴角不住的顫抖著,粥順著嘴角流到了胡須上。喉嚨一陣蠕動,用力咽下。接著就是兩行熱淚從眼角流下。
悲傷從賈元開始,瞬間傳播到整個流民隊伍。
看到這個場景,楊行秋想起一個詞語,哽咽,本意指食物堵塞喉嚨不能咽下,後來引申為不能痛快地哭出聲。
粥熬得再厚再稠,也不能堵塞喉嚨,能堵塞他們喉嚨的隻能是痛苦。三千六百八十五人有著三千六百八十五種痛苦,三千六百八十五種痛苦又有三千六百八十五種滋味。而痛苦的滋味隻有經曆過的人才能體會。
正在牛家莊陷入低沉的情緒時,壽陽城內,晉軍在廢墟中清理出一塊空地,都督謝石升起軍帳,眾將入帳聽從調遣。
兩名小校押著秦軍守將郭褒進入帳內,郭褒站直了身子不肯下跪,兩名小校朝他的膝蓋後窩用力一踢,這才將他按住。
謝石看著眼前敵將,問道:“汝既為漢人,為何反投夷狄,行此背恩忘義之事?”
郭褒怒氣上湧,罵道:“汝等竊國奸賊,搖唇鼓舌,專擅弄權,何曾有恩於人,不顧家國大義,隻知門戶私計,今僥幸小勝,大言不慚。吾雖不才,束手被擒,然天王之誌,絕非小人能及。待大秦重整旗鼓,江東鼠輩皆為階下之囚爾!”
謝石沉默片刻,揮手道:“斬!”郭褒被推出帳外,至死大罵不絕。
從建康返迴的劉裕帶來了太尉謝安的消息,謝石拆開信件,信中道:“天子詔命,進都督謝石為尚書令,進謝玄為前將軍,假節,賜錢百萬,彩千匹,天子於金城設宴勞軍。依兄長之見,謝玄隻受財帛,辭讓官職,戰時所獲之物,盡數歸於朝廷,以顯謙恭之態,待明年春暖,乘勢北伐,再建新功。”
謝石收起信件,下令,“諸將,壽陽已複,即刻班師。”
謝玄進言道:“秦軍四散奔逃,可派兵追趕。”
謝石說道:“窮寇勿追,留一偏師,鎮守壽陽即可。”
對於晉軍來說,接受天子犒賞,是頭等大事,一些散兵遊勇不足為慮,他們不知道的是,這一決定,將會對未來產生多麽大的影響。
縱五十五人,橫六十七人。共計三千六百八十五人。男性大概占三分之二,大約有兩千四百人。充足勞動力的補充,確實能緩解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流民的領袖賈元還跟牛家莊有些交情,那就好辦了,讓這三千多人為己所用,關鍵就在這個商戶賈元身上。
帶著三千多流民逃到牛家莊,能有這麽大的號召力,賈元的動員和組織能力不可估量。
楊行秋走下階梯,來到了正跟牛尚敘舊的賈元跟前。
楊行秋拱手行禮,稱讚道:“叔父,救百姓於水火,有端木之遺風,陶朱之仁義。賢侄敬佩非常。”
突然的恭維讓賈元有些手足無措,看向了牛尚,牛尚拉過楊行秋,向賈元介紹起來,“這是俺的結拜大哥,楊旭。”
賈元笑了幾聲後說:“兩位賢侄,少年才俊,日後還需幫襯叔父一二。”
看著眼前喜笑顏開的賈元,楊行秋確認了,賈元就是牛家莊對外商業活動的聯係人,如果能得到他的支持,基本建設就更是如虎添翼了。
“粥來了!”一陣唿喊吸引了在場所有人的目光。是顧纓帶人送粥來了。
剛安定下來的流民隊伍,又一次騷動起來,被饑餓折磨的流民們,用著最後的力氣,掙紮著朝顧纓的方向爬去。
在曹羽的阻攔下,這才勉強穩住隊形。
顧纓親自給流民施粥,每到一人,都說著同樣的話,“別急,都有,小心燙。”
賈元看向顧纓,快步走上前,喊道:“顧兄,上天庇佑,國亂歲兇,卻能相見。”
顧纓聽到賈元的唿喚,直接跑了過來,“賈兄,自壽陽被圍,愚弟日夜擔憂,今日兄長安然無恙,愚弟深感寬慰。”
兩個大男人緊緊的抱在一起,能在這兵荒馬亂之中見到故人,心情自然是無比激動。
楊行秋盛了一碗粥,恭敬地遞到賈元手中,“叔父,一路辛苦,莊上不曾準備,先用薄粥,稍後再把酒言歡。”
陶碗裏的粥,是用小米和黃豆熬成的,金黃的小米發出香甜的氣息,碗裏還漂浮著幾顆圓滾滾的黃豆。
壽陽城被圍困後,賈元最後吃過的食物是一隻老鼠和兩隻烏鴉,靠著肉食提供的營養支撐著他逃到了這裏,饑餓感讓他注意不到碗裏飄起來的熱氣,仰頭喝了一大口熱粥。
滾燙的粥進入口腔,燙,好燙,可是燙得舒服。
賈元含著粥,嘴角不住的顫抖著,粥順著嘴角流到了胡須上。喉嚨一陣蠕動,用力咽下。接著就是兩行熱淚從眼角流下。
悲傷從賈元開始,瞬間傳播到整個流民隊伍。
看到這個場景,楊行秋想起一個詞語,哽咽,本意指食物堵塞喉嚨不能咽下,後來引申為不能痛快地哭出聲。
粥熬得再厚再稠,也不能堵塞喉嚨,能堵塞他們喉嚨的隻能是痛苦。三千六百八十五人有著三千六百八十五種痛苦,三千六百八十五種痛苦又有三千六百八十五種滋味。而痛苦的滋味隻有經曆過的人才能體會。
正在牛家莊陷入低沉的情緒時,壽陽城內,晉軍在廢墟中清理出一塊空地,都督謝石升起軍帳,眾將入帳聽從調遣。
兩名小校押著秦軍守將郭褒進入帳內,郭褒站直了身子不肯下跪,兩名小校朝他的膝蓋後窩用力一踢,這才將他按住。
謝石看著眼前敵將,問道:“汝既為漢人,為何反投夷狄,行此背恩忘義之事?”
郭褒怒氣上湧,罵道:“汝等竊國奸賊,搖唇鼓舌,專擅弄權,何曾有恩於人,不顧家國大義,隻知門戶私計,今僥幸小勝,大言不慚。吾雖不才,束手被擒,然天王之誌,絕非小人能及。待大秦重整旗鼓,江東鼠輩皆為階下之囚爾!”
謝石沉默片刻,揮手道:“斬!”郭褒被推出帳外,至死大罵不絕。
從建康返迴的劉裕帶來了太尉謝安的消息,謝石拆開信件,信中道:“天子詔命,進都督謝石為尚書令,進謝玄為前將軍,假節,賜錢百萬,彩千匹,天子於金城設宴勞軍。依兄長之見,謝玄隻受財帛,辭讓官職,戰時所獲之物,盡數歸於朝廷,以顯謙恭之態,待明年春暖,乘勢北伐,再建新功。”
謝石收起信件,下令,“諸將,壽陽已複,即刻班師。”
謝玄進言道:“秦軍四散奔逃,可派兵追趕。”
謝石說道:“窮寇勿追,留一偏師,鎮守壽陽即可。”
對於晉軍來說,接受天子犒賞,是頭等大事,一些散兵遊勇不足為慮,他們不知道的是,這一決定,將會對未來產生多麽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