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改革順利推行,可楊行秋高興不起來。


    流民潰軍的威脅,世家門閥的壓迫,北方中原的混戰局麵,偏安一隅的東晉政權。等等這些具體的難題,和楊行秋正在思考的問題相比不值一提。


    楊行秋深切的清楚推行改革的艱難,最大的難點不是來自於既得利益者的阻礙甚至反撲,而是愚昧無知帶來的麻木。


    楊行秋隻是用一個把戲,來調動莊戶們的積極性,爭取他們的支持。


    在牛家莊可以用帶有欺騙性質的小把戲推行政策,將來占據一城、一郡乃至一州、一國都要如此行事?再閃亮的黃鐵礦終究不是黃金,謊言和欺騙也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楊行秋推行的改革是發展農業生產為基礎。接下來的發展方向也是增強軍事力量。怎麽繼續在這兩方麵持續發力呢?


    國之所以興者,農戰也。楊行秋突然想到了一部著作——《商君書》,可以用它的理論和案例來指導下一步的行動。


    楊行秋開始迴憶起書裏的內容。


    “昔之能製天下者,必先製其民者也,能勝強敵者,必先勝其民者也。故勝民之本——在製民。”


    使民之道,治民之要,勝民四法——愚民、貧民、弱民、辱民。楊行秋正思考著一切有關的知識。


    “視知識為仇寇,諷道德為蟣虱。以君主之心,奪萬民之誌。作法自斃,取死之道。”《商君書》後楊行秋留下的評語,在迴憶的最後浮現出來。


    是因為身處情況的變化,才做出不同的選擇嗎?客廳的沙發和亂世的村莊,畢竟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環境,因地製宜,隨時變通。


    仁不行商,義不守財,情不立威,善不居官,慈不掌兵,柔不監國。


    楊行秋嚐試著說服自己,或者說曾經的自己。他握緊了手中的拐杖,走迴了客房,推開了房門。


    “完成縫合的時候需要打結,這是單結,是最基本的縫合方法,這是方結,用於傷口的縫合。先緩緩用力,像這樣,做出第一個結,然後緊貼它做出第二個結,拉緊,留出1厘米長的線頭,方便後續拆線。”


    楊行秋看到,葉陽鶴拿著布片和針線,正演示給春桃看。


    楊行秋小聲嘟囔:“跟一個字都不認識的古代女孩講現代醫學知識,她能聽明白,我就把這堆布吃下去。”


    葉陽鶴好像沒聽到一樣,讓春桃試著做一次。


    春桃拿起針線,靈巧的雙手將布片快速縫合到一起,“姐姐,你看,是這樣對吧?”


    葉陽鶴露出滿意的微笑,“好妹妹,就是這樣。藥應該煎好了,快給老夫人送去。”


    春桃剛一出門,葉陽鶴抓起一把布條,往楊行秋嘴裏塞,“別以為我沒聽見你說了什麽,給我吃下去。”


    楊行秋一點抵抗的意思都沒有,任憑粗糙的麻布片充滿了口腔。


    自己的選擇跟客觀環境無關,是權力,權力賦予了他改變現狀的力量,也幹擾了他的判斷。從統治者手中接過權力的楊行秋,理所當然的把自己放在了統治者的位置上,站在了莊戶們的對立麵上,屁股決定腦袋,位置決定思想。想清楚了這一點,他重新理清了思路。


    經過實踐檢驗,古代人也可以接受現代知識,不一定非要用封建時代的方法進行基礎建設。在楊行秋的腦中有著,未來的思想、知識和技術,才是基礎建設階段最寶貴的財富,也是對抗亂世最有利的武器。


    天下大亂,形勢大好。打破一個舊世界,建設一個新世界。又一場風暴在他的腦海裏掀起一陣陣波濤。


    看著沒有動靜的男友,葉陽鶴以為他窒息了,從他嘴裏扯出布條。


    口腔剛一得到放鬆,楊行秋喊著:“我想到了,我想到了!”跑出門去。葉陽鶴不知道發生了什麽,就看見男友把盧老夫人的拐杖丟在房裏,趕緊拿起來追了出去。


    她不知道的是,從這一刻起,曆史的車輪駛向了未曾設想的道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和女友穿越到東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十十寸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十十寸雨並收藏和女友穿越到東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