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種矛盾起主要的,起著領導的、決定的作用?哪些矛盾處於次要和服從的地位?這是首要的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楊行秋的分析結論是,從牛家莊,這個小的方麵來說,有世家大族和寒門地主之間的矛盾,有地主和農民之間的矛盾,還有人與地之間的矛盾。
從天下局勢,這個大的方麵來說,有內遷胡人與本土漢人的矛盾,新建政權和南遷政權之間的矛盾,有世家門閥與中央皇權的矛盾,有世家門閥之間的矛盾。
各種矛盾的起因在於司馬氏政權,司馬昭當街弑君的醜陋行為,引起了曹魏勢力的瘋狂反撲,也喚醒了士族階級弑君奪位的野心。
司馬氏政權為了造就一個能夠拱衛政權的皇族勢力,能夠製衡打壓通過九品中正製發展起來的士族階級。賦予了皇族很大的政治權力和軍事權力,地方政權和皇族宗室因為政治利益勾結到一起,引起八王之亂。
原本歸附的胡人,在八王之亂中,成為了重要的軍事力量,在司馬氏政權搖搖欲墜之際,發動了致命一擊,永嘉之亂,作為封狼居胥、燕然勒石墊腳石的匈奴,居然在劉聰的率領之下,攻破洛陽,誅殺晉懷帝、晉湣帝。西晉政權成為了第一個被遊牧民族滅亡的漢人政權。這就是為什麽說司馬氏政權要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
由指洛為誓,羊車望幸,到永嘉之亂,衣冠南渡。司馬氏政權生動展示了什麽叫生於不義,死於恥辱。
主要矛盾就已經很清楚了,在中央集權的大背景下,人民對安定生活的需要和司馬氏政權的軟弱無能之間的矛盾。
司馬氏政權的不得人心已經不用詳細說明了,楊行秋需要拿出顛覆司馬氏政權的戰略規劃,這已經在他的腦海中構思了無數次了。
他注視著主廳上的眾人,一臉嚴肅地說:“自司馬氏擅行廢立、篡竊神器以來,倒行逆施以天下為私產,暴虐無道視百姓如草芥。外夷內遷而洛陽陷,北人南渡則中原傾。是以客星入天市垣、五星犯帝座。顯天厭亂德,晉祚必亡之兆。”
隻要怒斥司馬家,那我們就是好朋友。眾人點頭稱是。
楊行秋又論述起爭取群眾基礎的方法:“白骨露野,哀鴻遍地。黎民之苦,非言可盡。天下萬民願隨明主以開太平,如久旱之望雲霓,沉屙而求靈藥。若以驅虜蕩寇、吊民伐罪為綱,必一唿百應,從者雲集。”
楊行秋拿起一隻梨,代表司馬氏政權,“今太原王氏與陳郡謝氏擁司馬曜為天子,譙國桓氏早有篡逆之心,與兩家不和,謝氏已有戰功,而王氏以諂媚入朝,豈能勠力同心以安國事?司馬曜終日耽於酒色,寵信奸佞,不理政事。禍必起於蕭牆之內。此敵之所短也!”說完手指用力扣進果肉之中,又狠狠地咬了一口。
楊行秋頓了頓繼續說道:“眼下司馬氏於淝水小勝,氐賊倉皇北逃,兵力空虛。關內人心浮動,勢必大亂,若彰大道、興義軍,扶危濟困、存恤孤老,則民心歸附,大業可興。”
眾人聽得認真,楊行秋直接拿起食案上的餐具來當做沙盤,推演起戰略部署。
楊行秋拿起筷子模擬行軍路線說道:“待晉軍北進,伺機而動,圍攻壽陽,以淮水、淝水為屏,扼咽喉之處,斷敵軍糧道。糧盡則軍心大亂,晉軍勢必引兵來救,於途中埋伏精兵,焚其輜重,先斷外援,後攻壽陽。以此為基,北可占豫州以圖洛陽,西可居荊州而入長安。我軍眾誌成城以定天下,此我之所長也。”
楊行秋推演完畢後將筷子攥在手裏,看著眾人說道:“諸位皆知,積羽沉舟,群輕折軸,眾口鑠金之理,欲立不世之功,非一人之力可成,須集千百名士之智,憑億萬生民之力。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牛尚、曹羽不假思索直接握住了楊行秋手中的筷子,牛鈞、曹碩見狀也馬上握住筷子,以示同意。
顧纓、張靳、陸梨、朱拯四人卻是沒有反應,他們不是對楊行秋的戰略部署有意見,而是被他的眼界、談吐、見識所折服,這讓他們不約而同想到了一個流傳於吳郡的人物。
“諸葛孔明!”
對於這個問題,楊行秋的分析結論是,從牛家莊,這個小的方麵來說,有世家大族和寒門地主之間的矛盾,有地主和農民之間的矛盾,還有人與地之間的矛盾。
從天下局勢,這個大的方麵來說,有內遷胡人與本土漢人的矛盾,新建政權和南遷政權之間的矛盾,有世家門閥與中央皇權的矛盾,有世家門閥之間的矛盾。
各種矛盾的起因在於司馬氏政權,司馬昭當街弑君的醜陋行為,引起了曹魏勢力的瘋狂反撲,也喚醒了士族階級弑君奪位的野心。
司馬氏政權為了造就一個能夠拱衛政權的皇族勢力,能夠製衡打壓通過九品中正製發展起來的士族階級。賦予了皇族很大的政治權力和軍事權力,地方政權和皇族宗室因為政治利益勾結到一起,引起八王之亂。
原本歸附的胡人,在八王之亂中,成為了重要的軍事力量,在司馬氏政權搖搖欲墜之際,發動了致命一擊,永嘉之亂,作為封狼居胥、燕然勒石墊腳石的匈奴,居然在劉聰的率領之下,攻破洛陽,誅殺晉懷帝、晉湣帝。西晉政權成為了第一個被遊牧民族滅亡的漢人政權。這就是為什麽說司馬氏政權要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
由指洛為誓,羊車望幸,到永嘉之亂,衣冠南渡。司馬氏政權生動展示了什麽叫生於不義,死於恥辱。
主要矛盾就已經很清楚了,在中央集權的大背景下,人民對安定生活的需要和司馬氏政權的軟弱無能之間的矛盾。
司馬氏政權的不得人心已經不用詳細說明了,楊行秋需要拿出顛覆司馬氏政權的戰略規劃,這已經在他的腦海中構思了無數次了。
他注視著主廳上的眾人,一臉嚴肅地說:“自司馬氏擅行廢立、篡竊神器以來,倒行逆施以天下為私產,暴虐無道視百姓如草芥。外夷內遷而洛陽陷,北人南渡則中原傾。是以客星入天市垣、五星犯帝座。顯天厭亂德,晉祚必亡之兆。”
隻要怒斥司馬家,那我們就是好朋友。眾人點頭稱是。
楊行秋又論述起爭取群眾基礎的方法:“白骨露野,哀鴻遍地。黎民之苦,非言可盡。天下萬民願隨明主以開太平,如久旱之望雲霓,沉屙而求靈藥。若以驅虜蕩寇、吊民伐罪為綱,必一唿百應,從者雲集。”
楊行秋拿起一隻梨,代表司馬氏政權,“今太原王氏與陳郡謝氏擁司馬曜為天子,譙國桓氏早有篡逆之心,與兩家不和,謝氏已有戰功,而王氏以諂媚入朝,豈能勠力同心以安國事?司馬曜終日耽於酒色,寵信奸佞,不理政事。禍必起於蕭牆之內。此敵之所短也!”說完手指用力扣進果肉之中,又狠狠地咬了一口。
楊行秋頓了頓繼續說道:“眼下司馬氏於淝水小勝,氐賊倉皇北逃,兵力空虛。關內人心浮動,勢必大亂,若彰大道、興義軍,扶危濟困、存恤孤老,則民心歸附,大業可興。”
眾人聽得認真,楊行秋直接拿起食案上的餐具來當做沙盤,推演起戰略部署。
楊行秋拿起筷子模擬行軍路線說道:“待晉軍北進,伺機而動,圍攻壽陽,以淮水、淝水為屏,扼咽喉之處,斷敵軍糧道。糧盡則軍心大亂,晉軍勢必引兵來救,於途中埋伏精兵,焚其輜重,先斷外援,後攻壽陽。以此為基,北可占豫州以圖洛陽,西可居荊州而入長安。我軍眾誌成城以定天下,此我之所長也。”
楊行秋推演完畢後將筷子攥在手裏,看著眾人說道:“諸位皆知,積羽沉舟,群輕折軸,眾口鑠金之理,欲立不世之功,非一人之力可成,須集千百名士之智,憑億萬生民之力。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牛尚、曹羽不假思索直接握住了楊行秋手中的筷子,牛鈞、曹碩見狀也馬上握住筷子,以示同意。
顧纓、張靳、陸梨、朱拯四人卻是沒有反應,他們不是對楊行秋的戰略部署有意見,而是被他的眼界、談吐、見識所折服,這讓他們不約而同想到了一個流傳於吳郡的人物。
“諸葛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