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會的土地製度有三種,由統治階級占有土地的王田製;由軍事集團占有土地的屯田製;由地主階級占有土地的租佃製。
這三種土地所有製都嚴重阻礙農業生產的發展,由落後製度造成的土地兼並,是迭起興衰的周期律的原因。是窮困落後、遭受外來侵略的根源。
隻有徹底改革土地製度,才能解放生產力,才能實現工業化,甚至於現代化。
楊行秋提出的是的均田製,在封建社會的屬於進步的土地所有製,對於牛家莊的現狀來說,一是能解決眼下的人地矛盾,實現糧食自給自足,為建立政權打下基礎。
二是提升農業生產效率,提高糧食產量,富裕勞動力用來建設工業體係。
三是增加牛家莊的整體收入,在金融係統混亂的東晉,糧食是最穩健的硬通貨,有著先天的市場優勢。
當然,均田製對於牛家莊統治者也是有利益的,現有的土地製度,農民上交的糧食大多消耗於手工業,沒有真正落到他們手中,曹碩這樣的政治怪物,也不會忽視土地改革帶來的巨大利益。
曹碩算清了這筆賬,四千畝耕地即便隻有十分之一上交到莊上,也是一筆巨大的利益。對於居民自留的糧食,可以通過以物易物的交易模式,用生產工具和生活物資逐漸收迴。土地改革這絕對是一筆合算的買賣。
曹碩問道:“倘若莊戶荒廢現有之田,為之奈何?”這確實是個問題,有了自己的土地,投入公共耕地的精力必然減少,這就損害了牛家莊統治者的利益,奴隸社會實行的井田製被拋棄也是這個原因。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對於現有的耕地,楊行秋有一套好的處理方案,“將現有之田收歸莊上,壽陽城一破,勢必流民遍地,可聚集流民耕種,上交糧食,待流民開墾荒地後,再由莊上收迴,循環往複。”
曹碩還對於分配方式有所疑問,“秋收之時,莊戶隱瞞私藏,如何破解?”這也是均田製的問題,農民會在上繳糧食的時候弄虛作假,這就損害了統治者的利益。
楊行秋迴答說:“秋收時,莊上收糧後,集中攤曬舂米,農戶自然不敢私藏。”糧食收獲後,經過晾曬舂米,才能儲存,由莊上統一進行,任何私藏行為都會暴露,調查時農民們的態度已經證明了他們不敢挑戰莊上的權威。
曹碩還有最後一個疑問,“開墾荒地,抽調人手,損耗農具,工坊人手不濟,春種之時恐難得良田。”
楊行秋答道:“兩組為一班次,一組墾荒,一組幫工。兩組互相製衡,互相激勵。必可事半功倍。”同樣是工作,為了自己的利益,必定會全力以赴,為了他人的利益,則會散漫懈怠,這就是土地改革帶來的生產力解放。
在曹碩看來,這打著屯田製旗號的政策,確實十分有利而且可行,他當然願意接受,隻是還要加上一個條件,他的手按向了腰間的佩劍,說道:“先生真思慮周全,智謀長遠之士,若輔佐鄙人,定如荀文若輔高祖武皇帝故事。”
楊行秋心想,你這比喻真是讓人哭笑不得,你想做曹操,我可不想當荀彧,這是“盒中無果,請君自裁”的節奏啊!畫餅都能畫歪來!
楊行秋趕快跪地請辭:“承蒙叔父錯愛,叔父匡扶社稷之心,侄兒亦有所感,駑鈍之才,難堪大任,怎能以荀令君相比?”
曹碩繼續招攬道:“賢侄之才如日出之光,當為天子肱股,立不世之功。豈可埋沒山野草澤。”他不再掩飾自己的野心,將自己比作魏武帝曹操,什麽牛繼馬後,五德始終,複興大魏才是天命所歸,效仿先祖,招賢納士,得此大才,更勝千軍萬馬。
楊行秋豈不知為我所用者留,不為我所用者殺的道理,跟著這樣的政治怪物和野心家,自己指定沒有好果子吃,就像陳宮離開曹操那樣,楊行秋瞥見女友在後堂使眼色,看來她來幫自己了,心裏有底,自己可以拒絕的更幹脆一點,“叔父之命,侄兒豈敢不從,然君者,兆庶之所瞻仰,天下之所歸往,非威德無以致遠,非慈厚無以懷人。還望叔父寬大誌,平正心,傾己勤勞,以行德義。”簡單地說,楊行秋認為曹碩做起了當皇帝的春秋大夢,還是務實一點吧。
曹羽像沒聽懂話裏的意思一樣,稱讚道:“楊大哥胸懷韜略,乃王佐之才也,何必過謙!”
楊行秋根本不敢抬頭,因為他聽見佩劍緩緩出鞘的聲音,趕忙跟葉陽鶴使眼色,再不過來幫忙你就成寡婦了。
葉陽鶴故意放慢了動作,緩緩從後堂走出,對著曹碩說道:“盧老夫人有令,命楊旭總領莊內事務,全莊上下若有不從者,斬!”
說完,牛尚從後堂出來,手裏捧著盧老夫人的拐杖,朝著楊行秋走去。
這下穩啦,楊行秋鬆了一口氣。
這三種土地所有製都嚴重阻礙農業生產的發展,由落後製度造成的土地兼並,是迭起興衰的周期律的原因。是窮困落後、遭受外來侵略的根源。
隻有徹底改革土地製度,才能解放生產力,才能實現工業化,甚至於現代化。
楊行秋提出的是的均田製,在封建社會的屬於進步的土地所有製,對於牛家莊的現狀來說,一是能解決眼下的人地矛盾,實現糧食自給自足,為建立政權打下基礎。
二是提升農業生產效率,提高糧食產量,富裕勞動力用來建設工業體係。
三是增加牛家莊的整體收入,在金融係統混亂的東晉,糧食是最穩健的硬通貨,有著先天的市場優勢。
當然,均田製對於牛家莊統治者也是有利益的,現有的土地製度,農民上交的糧食大多消耗於手工業,沒有真正落到他們手中,曹碩這樣的政治怪物,也不會忽視土地改革帶來的巨大利益。
曹碩算清了這筆賬,四千畝耕地即便隻有十分之一上交到莊上,也是一筆巨大的利益。對於居民自留的糧食,可以通過以物易物的交易模式,用生產工具和生活物資逐漸收迴。土地改革這絕對是一筆合算的買賣。
曹碩問道:“倘若莊戶荒廢現有之田,為之奈何?”這確實是個問題,有了自己的土地,投入公共耕地的精力必然減少,這就損害了牛家莊統治者的利益,奴隸社會實行的井田製被拋棄也是這個原因。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對於現有的耕地,楊行秋有一套好的處理方案,“將現有之田收歸莊上,壽陽城一破,勢必流民遍地,可聚集流民耕種,上交糧食,待流民開墾荒地後,再由莊上收迴,循環往複。”
曹碩還對於分配方式有所疑問,“秋收之時,莊戶隱瞞私藏,如何破解?”這也是均田製的問題,農民會在上繳糧食的時候弄虛作假,這就損害了統治者的利益。
楊行秋迴答說:“秋收時,莊上收糧後,集中攤曬舂米,農戶自然不敢私藏。”糧食收獲後,經過晾曬舂米,才能儲存,由莊上統一進行,任何私藏行為都會暴露,調查時農民們的態度已經證明了他們不敢挑戰莊上的權威。
曹碩還有最後一個疑問,“開墾荒地,抽調人手,損耗農具,工坊人手不濟,春種之時恐難得良田。”
楊行秋答道:“兩組為一班次,一組墾荒,一組幫工。兩組互相製衡,互相激勵。必可事半功倍。”同樣是工作,為了自己的利益,必定會全力以赴,為了他人的利益,則會散漫懈怠,這就是土地改革帶來的生產力解放。
在曹碩看來,這打著屯田製旗號的政策,確實十分有利而且可行,他當然願意接受,隻是還要加上一個條件,他的手按向了腰間的佩劍,說道:“先生真思慮周全,智謀長遠之士,若輔佐鄙人,定如荀文若輔高祖武皇帝故事。”
楊行秋心想,你這比喻真是讓人哭笑不得,你想做曹操,我可不想當荀彧,這是“盒中無果,請君自裁”的節奏啊!畫餅都能畫歪來!
楊行秋趕快跪地請辭:“承蒙叔父錯愛,叔父匡扶社稷之心,侄兒亦有所感,駑鈍之才,難堪大任,怎能以荀令君相比?”
曹碩繼續招攬道:“賢侄之才如日出之光,當為天子肱股,立不世之功。豈可埋沒山野草澤。”他不再掩飾自己的野心,將自己比作魏武帝曹操,什麽牛繼馬後,五德始終,複興大魏才是天命所歸,效仿先祖,招賢納士,得此大才,更勝千軍萬馬。
楊行秋豈不知為我所用者留,不為我所用者殺的道理,跟著這樣的政治怪物和野心家,自己指定沒有好果子吃,就像陳宮離開曹操那樣,楊行秋瞥見女友在後堂使眼色,看來她來幫自己了,心裏有底,自己可以拒絕的更幹脆一點,“叔父之命,侄兒豈敢不從,然君者,兆庶之所瞻仰,天下之所歸往,非威德無以致遠,非慈厚無以懷人。還望叔父寬大誌,平正心,傾己勤勞,以行德義。”簡單地說,楊行秋認為曹碩做起了當皇帝的春秋大夢,還是務實一點吧。
曹羽像沒聽懂話裏的意思一樣,稱讚道:“楊大哥胸懷韜略,乃王佐之才也,何必過謙!”
楊行秋根本不敢抬頭,因為他聽見佩劍緩緩出鞘的聲音,趕忙跟葉陽鶴使眼色,再不過來幫忙你就成寡婦了。
葉陽鶴故意放慢了動作,緩緩從後堂走出,對著曹碩說道:“盧老夫人有令,命楊旭總領莊內事務,全莊上下若有不從者,斬!”
說完,牛尚從後堂出來,手裏捧著盧老夫人的拐杖,朝著楊行秋走去。
這下穩啦,楊行秋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