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些信鴿放在一處,都在鴿籠裏關著,很方便他施展通靈術。
隻不過這麽多扁毛畜牲擠在一間屋,氣味著實有些難聞。
幸好僅需兩日,否則待的久了,隻怕都要生出病來。
一屋子“咕咕”叫的小東西,賈玩逐一過手。
信鴿溫順,本就對人不怎麽抵觸,加上體型也不大,所以通靈起來都很簡單,費不了多少精神。
粗略試過幾隻,通靈速度都很快,基本都在幾十個唿吸的功夫,就能成功。
平均下來,三五分鍾便是一隻。
半個時辰通靈十五二十隻,不是難事。
照這個進度看,每天忙活五六個小時,便能通靈百隻。
考慮到,長時間施展通靈術產生的消耗,需要中途休息幾次避免體力不支,那一天差不多也得工作八個小時的樣子。
賈玩是當天下午開始接手,到日暮時分,便已通靈六十餘隻。
等他從裏麵出來,孫統領和王瑋上前詢問具體情況時,賈玩也未詳說,隻言必不辱命,便幹脆揭過不提。
接下來的兩日,賈玩每天定時定點到鷹狗處“當差”。
雖然到得晚走得早,但活都是不折不扣保質保量的完成了。
甚至定好的兩日之期都沒用到,兩百隻經過“馴化”,已經能認路歸巢的信鴿便被賈玩如數交還。
雖然早就有所期待,但等這批信鴿真正訓成時,孫統領還是倍覺不可思議!
他在鷹狗處待了二十來年,總與飛禽走獸打交道,實在想不出究竟是怎樣的手段,才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做成這樣了不起的事!
到了此時,他才終於認可了王瑋前兩日對賈玩的評價——這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奇才!
“賢侄啊!這迴你可當真是幫了我的大忙啊!真沒想到,你小小年紀,竟然對此道造詣頗深!”
賈玩也不謙虛,隻道:“不瞞統領大人,晚輩別無所長,唯獨在這方麵有些天賦,愛好而已。”
王瑋卻不認同,認為他這話還說得還不夠,又替他宣揚道:“叔父有所不知,玩兄弟這本事可是從小練就的!他自幼……”
其實還是之前賈玩同他說過得那套說辭,但過了王瑋的口,傳出來便又可信幾分。
等到所有人都這麽說都這麽信了的時候,那假的也會變成真的。
至於賈玩能溝通魚蟲鳥獸的真相,誰又真的在意呢?
反正經此一事,賈玩擅長馴化和醫治各類禽獸魚蟲的消息,也算傳了出來。
這也是他希望看到的結果!
畢竟順利打通孫統領這一個關節之後,下一步該考慮的,就是怎麽才能把自己成功“推銷”到禦前。
此事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差的隻是一個機會而已。
如今賈玩證明了自己的能力,且讓孫統領這樣的人相信並知曉,那接下來隆興帝或後宮妃嬪的愛寵出現問題,鷹狗處的人又難以解決的話。
到時候,孫統領勢必會想起賈玩來,這便是他需要的機會!
不過與其等待機會,終究不如親手創造機會!
在信鴿初期馴化完成後,孫統領也在休沐日專給賈玩設了私宴作為答謝,同時邀了王瑋、還有鷹狗處的鷹上侍衛與鴿坊的主事官作陪。
氣氛很好,賈玩本想趁著酒興,去打聽打聽宮裏那些喜歡養寵物的貴人。
但又怕孫統領太過敏銳,覺察出什麽不對。
所以不敢表現得太明顯,急功近利是個大忌諱,需要警惕!
反正來日方長,還有時間讓他慢慢打聽。
等鷹狗處的信鴿一事告一段落後,王子騰的巡邊隊伍也終於迴京!
剛迴京的一陣總是比較忙碌的,首要的便是向隆興帝複命。
雖然這一年多來發生的重要事件,他在迴京途中便已寫成奏章呈交上去。
但隆興帝想要了解的,顯然比奏章裏的東西更多。
於是一連三天,王子騰早朝後都被喚到禦書房談心。
君臣奏對的細節,不為外人所知。
但朝中文武,誰人看不出來當今陛下對王子騰的恩寵?
所以王大人的風頭一時無兩!
三日奏對之後,便隱隱有風聲傳出,這位剛升任九省統製還不到兩年的王大人,似乎又要往上挪一挪位置了!
處於輿論中心的王子騰,此時也有些飄飄然,近來也漸漸習慣了被一眾同僚恭維的狀態。
迴京五日,手中政務安排妥當,王子騰終於得了空後,王家和賈家才先後為他操辦起了接風宴。
王家那邊那場,除了王家人外,還請了幾位關係親近的同僚,王夫人和薛姨媽也都是去了的。
同行的有寶玉、薛蟠、寶釵,還有璉二哥和璉二嫂子。
賈玩雖然有心跟去,但實在沒那個道理。
好在,轉天,政老爺這個妹夫,便在榮國府設宴,給王子騰這位舅兄接風,連賈赦也一並出席。
此事不足為奇,畢竟王子騰巡邊之前,便借了賈家的勢。
這一趟走下來,可謂是撈足了好處!
賈赦和賈政把東西給出去,總是要問問情況的。
那麽大一張人脈網,換成人情都得值好幾百斤,就算扔進水裏也得聽個響兒吧!
王子騰是不是那種忘恩負義、過河拆橋的人,這點還不好輕易下結論。
畢竟原著當中,賈家的剩餘價值還沒榨幹,王子騰就先一步暴病身亡了。
誰也不知道,如果事態正常發展下去,情況會是怎樣。
但幾乎可以肯定的是,王子騰的上位,離不開賈家的人脈和薛家的財富。
他那兩個妹妹,一個嫁進薛家,一個嫁進賈家,而且都是當家主母!
這無疑給王子騰提供了非常大的助益。
賈玩參加了這場接風的家宴,也是頭迴見到這位大名鼎鼎的王子騰王大人——賈王史薛四大家族如今唯一的排麵!
其人是王夫人和薛姨媽的兄長,如今已年近五旬,同賈赦年紀相仿。
相貌上,竟和寶玉有個六七分相似,麵盤圓潤,朗眉星目。
常言道,外甥像舅舅,如今看來,這話也是有幾分道理的。
……
這些信鴿放在一處,都在鴿籠裏關著,很方便他施展通靈術。
隻不過這麽多扁毛畜牲擠在一間屋,氣味著實有些難聞。
幸好僅需兩日,否則待的久了,隻怕都要生出病來。
一屋子“咕咕”叫的小東西,賈玩逐一過手。
信鴿溫順,本就對人不怎麽抵觸,加上體型也不大,所以通靈起來都很簡單,費不了多少精神。
粗略試過幾隻,通靈速度都很快,基本都在幾十個唿吸的功夫,就能成功。
平均下來,三五分鍾便是一隻。
半個時辰通靈十五二十隻,不是難事。
照這個進度看,每天忙活五六個小時,便能通靈百隻。
考慮到,長時間施展通靈術產生的消耗,需要中途休息幾次避免體力不支,那一天差不多也得工作八個小時的樣子。
賈玩是當天下午開始接手,到日暮時分,便已通靈六十餘隻。
等他從裏麵出來,孫統領和王瑋上前詢問具體情況時,賈玩也未詳說,隻言必不辱命,便幹脆揭過不提。
接下來的兩日,賈玩每天定時定點到鷹狗處“當差”。
雖然到得晚走得早,但活都是不折不扣保質保量的完成了。
甚至定好的兩日之期都沒用到,兩百隻經過“馴化”,已經能認路歸巢的信鴿便被賈玩如數交還。
雖然早就有所期待,但等這批信鴿真正訓成時,孫統領還是倍覺不可思議!
他在鷹狗處待了二十來年,總與飛禽走獸打交道,實在想不出究竟是怎樣的手段,才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做成這樣了不起的事!
到了此時,他才終於認可了王瑋前兩日對賈玩的評價——這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奇才!
“賢侄啊!這迴你可當真是幫了我的大忙啊!真沒想到,你小小年紀,竟然對此道造詣頗深!”
賈玩也不謙虛,隻道:“不瞞統領大人,晚輩別無所長,唯獨在這方麵有些天賦,愛好而已。”
王瑋卻不認同,認為他這話還說得還不夠,又替他宣揚道:“叔父有所不知,玩兄弟這本事可是從小練就的!他自幼……”
其實還是之前賈玩同他說過得那套說辭,但過了王瑋的口,傳出來便又可信幾分。
等到所有人都這麽說都這麽信了的時候,那假的也會變成真的。
至於賈玩能溝通魚蟲鳥獸的真相,誰又真的在意呢?
反正經此一事,賈玩擅長馴化和醫治各類禽獸魚蟲的消息,也算傳了出來。
這也是他希望看到的結果!
畢竟順利打通孫統領這一個關節之後,下一步該考慮的,就是怎麽才能把自己成功“推銷”到禦前。
此事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差的隻是一個機會而已。
如今賈玩證明了自己的能力,且讓孫統領這樣的人相信並知曉,那接下來隆興帝或後宮妃嬪的愛寵出現問題,鷹狗處的人又難以解決的話。
到時候,孫統領勢必會想起賈玩來,這便是他需要的機會!
不過與其等待機會,終究不如親手創造機會!
在信鴿初期馴化完成後,孫統領也在休沐日專給賈玩設了私宴作為答謝,同時邀了王瑋、還有鷹狗處的鷹上侍衛與鴿坊的主事官作陪。
氣氛很好,賈玩本想趁著酒興,去打聽打聽宮裏那些喜歡養寵物的貴人。
但又怕孫統領太過敏銳,覺察出什麽不對。
所以不敢表現得太明顯,急功近利是個大忌諱,需要警惕!
反正來日方長,還有時間讓他慢慢打聽。
等鷹狗處的信鴿一事告一段落後,王子騰的巡邊隊伍也終於迴京!
剛迴京的一陣總是比較忙碌的,首要的便是向隆興帝複命。
雖然這一年多來發生的重要事件,他在迴京途中便已寫成奏章呈交上去。
但隆興帝想要了解的,顯然比奏章裏的東西更多。
於是一連三天,王子騰早朝後都被喚到禦書房談心。
君臣奏對的細節,不為外人所知。
但朝中文武,誰人看不出來當今陛下對王子騰的恩寵?
所以王大人的風頭一時無兩!
三日奏對之後,便隱隱有風聲傳出,這位剛升任九省統製還不到兩年的王大人,似乎又要往上挪一挪位置了!
處於輿論中心的王子騰,此時也有些飄飄然,近來也漸漸習慣了被一眾同僚恭維的狀態。
迴京五日,手中政務安排妥當,王子騰終於得了空後,王家和賈家才先後為他操辦起了接風宴。
王家那邊那場,除了王家人外,還請了幾位關係親近的同僚,王夫人和薛姨媽也都是去了的。
同行的有寶玉、薛蟠、寶釵,還有璉二哥和璉二嫂子。
賈玩雖然有心跟去,但實在沒那個道理。
好在,轉天,政老爺這個妹夫,便在榮國府設宴,給王子騰這位舅兄接風,連賈赦也一並出席。
此事不足為奇,畢竟王子騰巡邊之前,便借了賈家的勢。
這一趟走下來,可謂是撈足了好處!
賈赦和賈政把東西給出去,總是要問問情況的。
那麽大一張人脈網,換成人情都得值好幾百斤,就算扔進水裏也得聽個響兒吧!
王子騰是不是那種忘恩負義、過河拆橋的人,這點還不好輕易下結論。
畢竟原著當中,賈家的剩餘價值還沒榨幹,王子騰就先一步暴病身亡了。
誰也不知道,如果事態正常發展下去,情況會是怎樣。
但幾乎可以肯定的是,王子騰的上位,離不開賈家的人脈和薛家的財富。
他那兩個妹妹,一個嫁進薛家,一個嫁進賈家,而且都是當家主母!
這無疑給王子騰提供了非常大的助益。
賈玩參加了這場接風的家宴,也是頭迴見到這位大名鼎鼎的王子騰王大人——賈王史薛四大家族如今唯一的排麵!
其人是王夫人和薛姨媽的兄長,如今已年近五旬,同賈赦年紀相仿。
相貌上,竟和寶玉有個六七分相似,麵盤圓潤,朗眉星目。
常言道,外甥像舅舅,如今看來,這話也是有幾分道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