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賈玩報名參加鄉試的事情,並未聲張,僅有誠心堂內班的那些同窗知曉。
多數人都未將其放在心上,畢竟一塊兒進學一個多月,彼此之間多少還是有幾分了解。
他們與賈玩沒多少交情,後者的學識才情也隻平平。
當然,以他的年紀和出身來看,已經算是很不錯了,總歸比絕大多數勳貴紈絝要好!
但這還不足以讓他們另眼相待,至多也就是少了幾分偏見罷,並無什麽好感或惡感之說。
隻有少數幾個官家子,如都察院禦史家那個姓蔣的,偶爾會不陰不陽地嘲諷幾句,當個樂子人。
賈玩全然不放在心上,整日隻與林鵬和於聞道一塊兒溫書備考。
人一旦有了正事兒,時間就總會加速流逝。
一晃便是六月中,農曆六七月,正是暑氣最重的時候,天炎如火。
換做平常書院學堂,早該放田假了,讓農家學子迴去幫著農忙,富家學子也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避暑。
但國子監總歸不同,京中哪有農家子?
便真有個別從外地優監入學的學子,一個月田假也基本來不及往返,更別說路費往往比雇人務農更貴,所以本朝國子監並無田假之說。
照例月中休沐。
仇興那邊的事早已妥當,劃歸賈玩名下的花鳥行和茶樓也終於落實,白紙黑字紅泥印的契書到手。
倪二被他帶給了裘安,三人各自安排進兵馬司的臨時差吏一共約有十來人。
以後巡查坊市,配合打理鋪麵的活計,就由這批人來專門負責了。
隨後,賈玩便帶著寧五去老北市花鳥行做交接,原本在那兒打點的掌櫃、賬房、活計都繼續留著。
隻單給寧五放了權,讓一邊跟著學,一邊對這些人進行考察。
同時,這也是賈玩對寧五的考驗和培養,如果他隻有做掮客當小販的本事,而沒有當掌櫃打理鋪麵的能力,那他在賈玩身邊也跟不了太久。
至於成賢街的茶樓那邊,賈玩則是帶了賈芸過去,也是差不多的安排。
“錢掌櫃,我這個侄兒剛出來做事,你平時辛苦些,多帶帶他!”
賈玩帶著賈芸在三層茶樓上下轉了一圈後,對茶樓的錢掌櫃如是說道。
這處茶樓的位置很好,斜對著國子監正門,距離奉天府貢院同樣不算遠。
隻不過裏裏外外的布局實在俗氣了些,銅臭味太重,一樓桌椅太密,相鄰兩張桌挨得那麽近,聲音稍微大些就會被鄰桌聽去。
衛生也不算講究,茶水點心的品質又很一般……
在這條街上做茶樓生意,那最主要的客源其實就是國子監的監生還有貢院的考生。
這些是什麽人?
讀書人!
心高氣傲,自以為是文曲星下凡的比比皆是。
這種檔次的茶樓,恐怕隻有落魄書生才願意下腳。
可京城裏,能有幾家落魄的?
所以賈玩隻一眼,就看出這裏的定位有問題,肯定還是該走高端市場!
不過茶樓的錢掌櫃是個四十多歲的大胖子,臉上的膘堆著,把眼睛都擠得眯縫到了一塊兒,看起來顯得極為油滑和市儈。
與茶樓這種清雅地方,氣質實在不符。
之所以沒有立刻把他換了,主要是因為賈芸年紀太輕。
這小子和寧五不一樣,寧五是從小在商販堆裏摸爬滾打出來的,早就能識人斷物,最擅長察言觀色,知道眉眼高低。
而賈芸今年剛出來做事,即便腦袋靈光,機靈能用,也需要時間成長,暫時還沒有獨當一麵的能力。
這個錢掌櫃雖說不適合茶樓,但待人接物的本事總歸還是有的,足夠帶一帶賈芸。
聽新東家這樣說,錢掌櫃也是連聲應下。
最近這兩個月,賈玩是打算好好備考的,所以生意上的事隻簡單提了幾句。
將剛才發現的問題都說了出來,並點明自己的想法。
至於錢掌櫃要怎麽改動,那就是他的事了!
如果等秋闈過後,賈玩依舊看不到成效,那到時候騰出空來的他,便能好好整頓整頓手裏的兩處產業,該換人換人。
“三爺,晴雯姐姐說,您今年就要考狀元去啦?”
待在榮國府的時候,紅玉和五兒照例纏著晴雯問長問短。
賈玩報名鄉試的事,晴雯是知道的。
並不是特意告訴,隻是覺得沒有必要瞞著。
這些日子,他比往常更加用功,晴雯好奇問了,賈玩便隨口提了鄉試。
不知怎麽到了五兒嘴裏,就變成了“考狀元”,竟還跑來問自己。
賈玩哭笑不得:“什麽‘考狀元’?”
五兒雖比晴雯多讀了幾本書,但對科舉之事了解終究有限。
隻道:“晴雯姐姐說,您這段時間學習學得辛苦,是因為要考狀元。難道不是嗎?”
賈玩無奈地失笑搖頭道:“哪裏就能考什麽‘狀元’?隻是恰逢正科,跟去長長見識而已,可不能胡亂往外傳,會招人恥笑的。”
晴雯也在旁邊,聞言一愣,不解問道:“為何會被恥笑?考狀元難道不是件特別體麵的事嗎?”
“考上了自然體麵,但考不上卻先說了大話出去,豈不讓人覺得不自量力?”,賈玩隨口解釋著。
晴雯那精致的小臉一紅,羞愧認錯道:“奴知錯了!請三爺責罰!”
賈玩又是失笑:“我倒也不是怪你,終究算不得什麽大事,以我如今這個年紀,即便傳出這種無稽的話,也不至於怎樣,因為所有人都知道是玩笑而已,頂多當成少年的天真無知罷!”
“但這種事,以後多注意就好,有些話要少說或斟酌著說!”
他並沒有什麽太嚴厲的責備,隻是幾聲提醒而已。
說得重了,讓晴雯五兒這些身邊人,一個個變得謹小慎微,失了這個年紀應有的天真活潑也並非好事。
但也不能完全放任,他現在年紀小,無官無爵人微言輕倒沒什麽。
可如果養成習慣,等他日後起勢,進入某些人的視野後,口舌上若不能把牢,傳出風言風語,也是容易惹禍引人攻訐的。
紅玉默默聽著,若有所思。
晴雯和五兒則是認真應下,懂與不懂都不打緊,三爺說的話,她們記住並照做就好。
……
賈玩報名參加鄉試的事情,並未聲張,僅有誠心堂內班的那些同窗知曉。
多數人都未將其放在心上,畢竟一塊兒進學一個多月,彼此之間多少還是有幾分了解。
他們與賈玩沒多少交情,後者的學識才情也隻平平。
當然,以他的年紀和出身來看,已經算是很不錯了,總歸比絕大多數勳貴紈絝要好!
但這還不足以讓他們另眼相待,至多也就是少了幾分偏見罷,並無什麽好感或惡感之說。
隻有少數幾個官家子,如都察院禦史家那個姓蔣的,偶爾會不陰不陽地嘲諷幾句,當個樂子人。
賈玩全然不放在心上,整日隻與林鵬和於聞道一塊兒溫書備考。
人一旦有了正事兒,時間就總會加速流逝。
一晃便是六月中,農曆六七月,正是暑氣最重的時候,天炎如火。
換做平常書院學堂,早該放田假了,讓農家學子迴去幫著農忙,富家學子也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避暑。
但國子監總歸不同,京中哪有農家子?
便真有個別從外地優監入學的學子,一個月田假也基本來不及往返,更別說路費往往比雇人務農更貴,所以本朝國子監並無田假之說。
照例月中休沐。
仇興那邊的事早已妥當,劃歸賈玩名下的花鳥行和茶樓也終於落實,白紙黑字紅泥印的契書到手。
倪二被他帶給了裘安,三人各自安排進兵馬司的臨時差吏一共約有十來人。
以後巡查坊市,配合打理鋪麵的活計,就由這批人來專門負責了。
隨後,賈玩便帶著寧五去老北市花鳥行做交接,原本在那兒打點的掌櫃、賬房、活計都繼續留著。
隻單給寧五放了權,讓一邊跟著學,一邊對這些人進行考察。
同時,這也是賈玩對寧五的考驗和培養,如果他隻有做掮客當小販的本事,而沒有當掌櫃打理鋪麵的能力,那他在賈玩身邊也跟不了太久。
至於成賢街的茶樓那邊,賈玩則是帶了賈芸過去,也是差不多的安排。
“錢掌櫃,我這個侄兒剛出來做事,你平時辛苦些,多帶帶他!”
賈玩帶著賈芸在三層茶樓上下轉了一圈後,對茶樓的錢掌櫃如是說道。
這處茶樓的位置很好,斜對著國子監正門,距離奉天府貢院同樣不算遠。
隻不過裏裏外外的布局實在俗氣了些,銅臭味太重,一樓桌椅太密,相鄰兩張桌挨得那麽近,聲音稍微大些就會被鄰桌聽去。
衛生也不算講究,茶水點心的品質又很一般……
在這條街上做茶樓生意,那最主要的客源其實就是國子監的監生還有貢院的考生。
這些是什麽人?
讀書人!
心高氣傲,自以為是文曲星下凡的比比皆是。
這種檔次的茶樓,恐怕隻有落魄書生才願意下腳。
可京城裏,能有幾家落魄的?
所以賈玩隻一眼,就看出這裏的定位有問題,肯定還是該走高端市場!
不過茶樓的錢掌櫃是個四十多歲的大胖子,臉上的膘堆著,把眼睛都擠得眯縫到了一塊兒,看起來顯得極為油滑和市儈。
與茶樓這種清雅地方,氣質實在不符。
之所以沒有立刻把他換了,主要是因為賈芸年紀太輕。
這小子和寧五不一樣,寧五是從小在商販堆裏摸爬滾打出來的,早就能識人斷物,最擅長察言觀色,知道眉眼高低。
而賈芸今年剛出來做事,即便腦袋靈光,機靈能用,也需要時間成長,暫時還沒有獨當一麵的能力。
這個錢掌櫃雖說不適合茶樓,但待人接物的本事總歸還是有的,足夠帶一帶賈芸。
聽新東家這樣說,錢掌櫃也是連聲應下。
最近這兩個月,賈玩是打算好好備考的,所以生意上的事隻簡單提了幾句。
將剛才發現的問題都說了出來,並點明自己的想法。
至於錢掌櫃要怎麽改動,那就是他的事了!
如果等秋闈過後,賈玩依舊看不到成效,那到時候騰出空來的他,便能好好整頓整頓手裏的兩處產業,該換人換人。
“三爺,晴雯姐姐說,您今年就要考狀元去啦?”
待在榮國府的時候,紅玉和五兒照例纏著晴雯問長問短。
賈玩報名鄉試的事,晴雯是知道的。
並不是特意告訴,隻是覺得沒有必要瞞著。
這些日子,他比往常更加用功,晴雯好奇問了,賈玩便隨口提了鄉試。
不知怎麽到了五兒嘴裏,就變成了“考狀元”,竟還跑來問自己。
賈玩哭笑不得:“什麽‘考狀元’?”
五兒雖比晴雯多讀了幾本書,但對科舉之事了解終究有限。
隻道:“晴雯姐姐說,您這段時間學習學得辛苦,是因為要考狀元。難道不是嗎?”
賈玩無奈地失笑搖頭道:“哪裏就能考什麽‘狀元’?隻是恰逢正科,跟去長長見識而已,可不能胡亂往外傳,會招人恥笑的。”
晴雯也在旁邊,聞言一愣,不解問道:“為何會被恥笑?考狀元難道不是件特別體麵的事嗎?”
“考上了自然體麵,但考不上卻先說了大話出去,豈不讓人覺得不自量力?”,賈玩隨口解釋著。
晴雯那精致的小臉一紅,羞愧認錯道:“奴知錯了!請三爺責罰!”
賈玩又是失笑:“我倒也不是怪你,終究算不得什麽大事,以我如今這個年紀,即便傳出這種無稽的話,也不至於怎樣,因為所有人都知道是玩笑而已,頂多當成少年的天真無知罷!”
“但這種事,以後多注意就好,有些話要少說或斟酌著說!”
他並沒有什麽太嚴厲的責備,隻是幾聲提醒而已。
說得重了,讓晴雯五兒這些身邊人,一個個變得謹小慎微,失了這個年紀應有的天真活潑也並非好事。
但也不能完全放任,他現在年紀小,無官無爵人微言輕倒沒什麽。
可如果養成習慣,等他日後起勢,進入某些人的視野後,口舌上若不能把牢,傳出風言風語,也是容易惹禍引人攻訐的。
紅玉默默聽著,若有所思。
晴雯和五兒則是認真應下,懂與不懂都不打緊,三爺說的話,她們記住並照做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