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臘八過後,族學正式停課放假,學子們也各自迴家準備迎接新年。
賈玩一早便派了人,將一隻模樣好看且經過強化的蛐蛐兒送到璉二哥院裏。
之後又安排多福帶上戰鬥力極為彪悍的大蛐蛐兒,去了榮國府後門,交給金榮並帶迴一百兩銀子。
先後三次賣出四隻蛐蛐兒,累計得銀二百兩,賈玩的荷包還是頭一迴這麽鼓!
至於寧五手中剩下的那隻,昨兒個便已被他在酒桌上順手送給裘安,換了人情。
“時人不識餘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
事事皆順,賈玩心中大為暢快,興之所至,揮毫潑墨,提筆練起字來。
五兒抱著小橘侍候在一旁,仿佛也被自家三爺的好心情感染,笑道:“三爺的字,寫得愈發好了!就是這詩不應景!”
“哦?如何不應景?”,賈玩覺得,這兩句詩簡直就是他現在最真實的寫照,再合適不過。
五兒也是學過一些詩書的,當即給出了自己那樣說的理由:“這首詩叫《春日偶成》,而眼下正值寒冬,時節不應,此為其一!”
“其一?莫非還有其二?”,賈玩失笑。
五兒狡黠一笑,嬌俏道:“這其二嘛,便是年紀不應!三爺歲數小,本就是‘少年’,又何來‘學少年’一說呢?”
說完,她自己笑得更歡,賈玩也跟著笑了起來。
是啊!
如今的他,正少年!
二人正說笑著,小紅也挑簾進屋,笑著說道:“三爺,府裏今年裁剪的新衣剛送到了,您這會兒要不要先穿上試試?”
賈玩還沒應,五兒倒是先歡喜起來,忙要將新衣取來替他換上。
裁剪新衣是榮國府的傳統,每年至少兩次,從公賬上統一支出。
不僅是各房主子,就連府裏的丫鬟婆子們都有!
像為新年準備的冬衣,從過了中秋以後就開始著人籌辦了。
這裏麵講究多,做工精細,沒有幾個月功夫根本下不來。
兩個小丫頭似乎對給他換新衣有著濃厚的興趣!
賈玩並不能理解這種心情,就像他一直不能理解為什麽有些小姑娘喜歡給布娃娃翻來覆去的換衣服一樣!
府裏送來的是一身桑蠶絲月白綾裏衣,質地柔軟順滑,與皮膚貼合度較高。
外穿一件青金石色織金錦緞猞猁皮夾襖,更外麵則是一身赤金雲紋玄色雪狼皮大氅。
除此之外,還有水貂皮的帽子,赤狐皮的坎肩,鑲玉的束腰皮帶,嵌珠的織金抹額,日常穿的千層底布鞋,還有外出用的鹿皮靴子等。
裏裏外外從頭到腳,足足好幾套搭配。
賈玩感覺自己現在,就是五兒和小紅手裏的布娃娃,任憑擺布。
直到將這些一一試了,確認合身後,兩個小丫頭才終於放過他。
還沒等他鬆快一會兒,小紅便已收好新衣,又來提醒道:“三爺,快到年節,府裏各房各院都在備置年禮,咱們院兒是不是也該提前準備著?”
賈玩想了想,點點頭道:“確實如此,不過我頭一迴在府中過年,還不知需要準備哪些東西?”
他是有年貨置辦經驗的,隻不過以前的經驗放進榮國府卻派不上什麽用場。
食物一類,自有府中大小廚房買辦負責,桃符煙花爆竹一類,也不需要他來考慮,剩下還有什麽可置辦的?
小紅是個體貼細致且極有條理的人,當即幫他理清思路:“主要便是年禮了,幾位姑娘們自不必說,寶二爺、環三爺那裏也得準備,還有珠大奶奶家的蘭少爺。”
這些基本都是弟弟妹妹,還有一個侄兒,按規矩便該他來準備。
雖然迎春是姐姐,但姊妹們都有,總不能單少了她。
賈玩點了點頭,一一記下。
小紅繼續道:“最重要的,便是老太太,您也該準備一份禮物以表孝心!至於其餘長輩或兄嫂處,倒是並無太大關礙,三爺按著自己的心意來即可。”
“除此之外,還應提換幾吊錢和一些散碎銀子,用作給府裏下人們的打賞。”
“……”
零零總總的東西雖不多,但若沒有小紅,光靠賈玩自己還真未必能考慮到如此周全。
賈玩在心裏暗暗思量一番後,發現別的都還好辦,可給賈母準備禮物,卻是件由不得他隨意的事情。
便又問道:“小紅姐姐,老祖宗那裏,你覺得送什麽禮物比較合適?”
小紅並不直接給出答案,而是羅列出往年各房少爺小姐們給老太太準備的禮物信息供他參考。
“去年,璉二爺托人從蘇州運迴來一塊半人高的太湖石,寶二爺送的是一副象牙骨牌,幾位姑娘們則多是親手繡製了香囊和荷包。”
有了例照,賈玩心裏頓時便有了底。
左右今日無事,錢袋子又正充足,他便幹脆換了衣服,直接帶上多福多肉出去大肆采購。
此事,並非一日就能辦妥,前前後後跑了好幾趟,也隻準備了個大概。
有給二姐姐預備的《商山奕譜》,迎春擅弈,所以賈玩便在這方麵留心。《商山奕譜》市麵上流通極少,他也是偶爾碰見才將其買下。
有給三妹妹預備的一套字帖,《草書臨王羲之胡桃帖》軸,出自前朝蘭雪齋主邢慈靜之手。
這位是書法名家邢侗的妹妹,也是當時傑出的幾位女性書法家之一。
探春好書法,此物想必正合她的心意。
與《草書臨王羲之胡桃帖》軸一塊兒得到的,還有這位女書法家的一幅《白描大士圖》,畫藝精妙絕倫,絲毫不遜色於其書。
賈玩自然是一並收下,準備將這幅畫送給四妹妹惜春作為新年禮物。
還有寶玉、賈環這些弟兄的,包括小賈蘭這個侄兒的,都已準備妥當。
至於身邊的丫鬟們,像五兒和紅玉這兩個,他便買了幾樣小首飾,銀製的簪子和耳環一類,不算多貴重,但總算符合她們的身份,也能顯出特別來。
除此之外,還有幾匹絹布,到時讓她們帶著院裏的那些灑掃丫鬟分一分。
剩下的那些粗使婆子和仆婦,用紅封包點碎銀子,討個新年彩頭也就是了。
唯獨給林妹妹的禮物,卻是遲遲沒能定下。
……
臘八過後,族學正式停課放假,學子們也各自迴家準備迎接新年。
賈玩一早便派了人,將一隻模樣好看且經過強化的蛐蛐兒送到璉二哥院裏。
之後又安排多福帶上戰鬥力極為彪悍的大蛐蛐兒,去了榮國府後門,交給金榮並帶迴一百兩銀子。
先後三次賣出四隻蛐蛐兒,累計得銀二百兩,賈玩的荷包還是頭一迴這麽鼓!
至於寧五手中剩下的那隻,昨兒個便已被他在酒桌上順手送給裘安,換了人情。
“時人不識餘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
事事皆順,賈玩心中大為暢快,興之所至,揮毫潑墨,提筆練起字來。
五兒抱著小橘侍候在一旁,仿佛也被自家三爺的好心情感染,笑道:“三爺的字,寫得愈發好了!就是這詩不應景!”
“哦?如何不應景?”,賈玩覺得,這兩句詩簡直就是他現在最真實的寫照,再合適不過。
五兒也是學過一些詩書的,當即給出了自己那樣說的理由:“這首詩叫《春日偶成》,而眼下正值寒冬,時節不應,此為其一!”
“其一?莫非還有其二?”,賈玩失笑。
五兒狡黠一笑,嬌俏道:“這其二嘛,便是年紀不應!三爺歲數小,本就是‘少年’,又何來‘學少年’一說呢?”
說完,她自己笑得更歡,賈玩也跟著笑了起來。
是啊!
如今的他,正少年!
二人正說笑著,小紅也挑簾進屋,笑著說道:“三爺,府裏今年裁剪的新衣剛送到了,您這會兒要不要先穿上試試?”
賈玩還沒應,五兒倒是先歡喜起來,忙要將新衣取來替他換上。
裁剪新衣是榮國府的傳統,每年至少兩次,從公賬上統一支出。
不僅是各房主子,就連府裏的丫鬟婆子們都有!
像為新年準備的冬衣,從過了中秋以後就開始著人籌辦了。
這裏麵講究多,做工精細,沒有幾個月功夫根本下不來。
兩個小丫頭似乎對給他換新衣有著濃厚的興趣!
賈玩並不能理解這種心情,就像他一直不能理解為什麽有些小姑娘喜歡給布娃娃翻來覆去的換衣服一樣!
府裏送來的是一身桑蠶絲月白綾裏衣,質地柔軟順滑,與皮膚貼合度較高。
外穿一件青金石色織金錦緞猞猁皮夾襖,更外麵則是一身赤金雲紋玄色雪狼皮大氅。
除此之外,還有水貂皮的帽子,赤狐皮的坎肩,鑲玉的束腰皮帶,嵌珠的織金抹額,日常穿的千層底布鞋,還有外出用的鹿皮靴子等。
裏裏外外從頭到腳,足足好幾套搭配。
賈玩感覺自己現在,就是五兒和小紅手裏的布娃娃,任憑擺布。
直到將這些一一試了,確認合身後,兩個小丫頭才終於放過他。
還沒等他鬆快一會兒,小紅便已收好新衣,又來提醒道:“三爺,快到年節,府裏各房各院都在備置年禮,咱們院兒是不是也該提前準備著?”
賈玩想了想,點點頭道:“確實如此,不過我頭一迴在府中過年,還不知需要準備哪些東西?”
他是有年貨置辦經驗的,隻不過以前的經驗放進榮國府卻派不上什麽用場。
食物一類,自有府中大小廚房買辦負責,桃符煙花爆竹一類,也不需要他來考慮,剩下還有什麽可置辦的?
小紅是個體貼細致且極有條理的人,當即幫他理清思路:“主要便是年禮了,幾位姑娘們自不必說,寶二爺、環三爺那裏也得準備,還有珠大奶奶家的蘭少爺。”
這些基本都是弟弟妹妹,還有一個侄兒,按規矩便該他來準備。
雖然迎春是姐姐,但姊妹們都有,總不能單少了她。
賈玩點了點頭,一一記下。
小紅繼續道:“最重要的,便是老太太,您也該準備一份禮物以表孝心!至於其餘長輩或兄嫂處,倒是並無太大關礙,三爺按著自己的心意來即可。”
“除此之外,還應提換幾吊錢和一些散碎銀子,用作給府裏下人們的打賞。”
“……”
零零總總的東西雖不多,但若沒有小紅,光靠賈玩自己還真未必能考慮到如此周全。
賈玩在心裏暗暗思量一番後,發現別的都還好辦,可給賈母準備禮物,卻是件由不得他隨意的事情。
便又問道:“小紅姐姐,老祖宗那裏,你覺得送什麽禮物比較合適?”
小紅並不直接給出答案,而是羅列出往年各房少爺小姐們給老太太準備的禮物信息供他參考。
“去年,璉二爺托人從蘇州運迴來一塊半人高的太湖石,寶二爺送的是一副象牙骨牌,幾位姑娘們則多是親手繡製了香囊和荷包。”
有了例照,賈玩心裏頓時便有了底。
左右今日無事,錢袋子又正充足,他便幹脆換了衣服,直接帶上多福多肉出去大肆采購。
此事,並非一日就能辦妥,前前後後跑了好幾趟,也隻準備了個大概。
有給二姐姐預備的《商山奕譜》,迎春擅弈,所以賈玩便在這方麵留心。《商山奕譜》市麵上流通極少,他也是偶爾碰見才將其買下。
有給三妹妹預備的一套字帖,《草書臨王羲之胡桃帖》軸,出自前朝蘭雪齋主邢慈靜之手。
這位是書法名家邢侗的妹妹,也是當時傑出的幾位女性書法家之一。
探春好書法,此物想必正合她的心意。
與《草書臨王羲之胡桃帖》軸一塊兒得到的,還有這位女書法家的一幅《白描大士圖》,畫藝精妙絕倫,絲毫不遜色於其書。
賈玩自然是一並收下,準備將這幅畫送給四妹妹惜春作為新年禮物。
還有寶玉、賈環這些弟兄的,包括小賈蘭這個侄兒的,都已準備妥當。
至於身邊的丫鬟們,像五兒和紅玉這兩個,他便買了幾樣小首飾,銀製的簪子和耳環一類,不算多貴重,但總算符合她們的身份,也能顯出特別來。
除此之外,還有幾匹絹布,到時讓她們帶著院裏的那些灑掃丫鬟分一分。
剩下的那些粗使婆子和仆婦,用紅封包點碎銀子,討個新年彩頭也就是了。
唯獨給林妹妹的禮物,卻是遲遲沒能定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