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老爺終究沒能親手打死寶玉,因為下人及時請迴禦醫,施針救醒了賈母。
待禦醫離開後,寶玉準備送給黛玉的那三本書又落到賈政手中。
《初刻拍案驚奇》、《醒世恆言》和《喻世明言》其實也不算是嚴格意義上的黃書。
隻不過書中皆有一些篇目,不乏豔俗露骨的情節,對男女情欲之事的描寫過於直白。
本也未必就能一眼看到。
可壞就壞在,寶玉著人買的這些,是帶插圖的版本。
所以隨手翻一翻,便能瞧見那些不堪入目的彩繪!
正因如此,黛玉才會一眼羞慚,賈母看上兩眼便氣至昏厥,如賈政這般古板的讀書人,又豈能容忍?
隻粗略翻翻,便太陽穴狂跳不止,額前青筋鼓漲,對寶玉怒目而視,恨聲道:“你這孽障!今日不打死你,我愧對先人!”
剛剛清醒過來的賈母,此時老淚縱橫,竟是一時說不出攔阻的話來。
老太太對孫輩其實極為包庇縱容,尤其是對寶玉。
倘若今日,隻是寶玉自己看些雜書、穢書,甚至做下荒唐事,她都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可偏偏,他竟是打算將這等醃臢之物,當禮物送給黛玉!
幸虧後者是個有分寸的,不肯收下,否則一旦事情傳出去,那閨閣女兒的名聲可就全毀了!
老太太昔日偏愛幺女賈敏和次子賈政,如今敏兒剛剛去世不久,她是為了給黛玉這個外孫女兒提供更好的照顧才將其接迴榮國府的。
可結果呢?
兩個月不到,差點把這丫頭的名聲都毀了!
老太太可以在寶玉和黛玉中有所偏向,但還不至於由著寶玉如此胡來!
王夫人在聽見賈政開口時便知事情比預想中更為嚴重,可等她看向老太太時,卻發現後者竟不準備阻攔,而是閉上雙眼默默落淚,瞬間便慌了神。
也顧不得多想,隻先將寶玉護在懷中,免得自家老爺真下毒手!
“讓開!到了今日,你還想護著他!”,賈政已經怒極。
而此時得了庇護的寶玉,不知哪裏來的膽子,突然放聲哭訴道:“如何玩三哥送得?我卻送不得!”
此言一出,滿屋寂然,所有人的目光瞬間集中到賈玩身上,隨後又看向黛玉。
什麽叫賈玩送得他送不得?
賈玩送了什麽?
難道也送了這等醃臢之物!
賈母原本閉著的雙目陡然睜開,對寶玉她心懷不忍,可若是對賈玩,那必須嚴懲不貸!
“混賬東西!到了此時居然還敢狡辯,攀咬弟兄?”,賈政對寶玉的話並不太信任,畢竟從他先前幾次與賈玩的接觸來看,這個侄兒還是比較懂事的。
賈母卻發話道:“玩哥兒,寶玉剛才說的是怎麽一迴事?還不從實說來!”
賈玩在剛才賈政翻書時,便已從書封上瞧見了“醒世恆言”幾個字,哪裏還不知道是怎麽一迴事?
現聽賈母問起,他也不推脫,直接移步出來,然後毫不猶豫地長跪行禮道:“迴老祖宗的話,孫兒半月前確實送了林妹妹兩本閑書作為娛樂消遣。”
賈政麵色陡然一變,目光中有著難掩的失望。
王夫人心頭恨意更深,果然與這小畜生脫不了幹係,把她好好一個寶玉都給拐帶壞了!
賈母的怒氣似乎一下找到了宣泄口,當即嚴厲斥責道:“混賬!鴛鴦,你隨鸚哥一起,去黛玉房裏將書取來!”
鸚哥是紫鵑在老太太處用的名字,雖改了一個多月,但賈母正在氣頭上,顯然是怎麽順嘴怎麽叫。
兩個丫鬟不敢反駁,隻能依言去了。
紫鵑擔憂地看著自家姑娘,黛玉則擔憂地看著跪在堂中的玩三哥。
黛玉就住在這間暖閣裏的碧紗櫥內,沒幾步路便能到地方,所以紫鵑和鴛鴦很快迴來。
老太太隻看書封,《二刻拍案驚奇》和《警世通言》,便知和寶玉那兒的三本是一類東西!
當下也不願再汙了眼睛,直氣得將這兩本書推到地上,正落在賈玩身前。
“你這孽障!竟敢拿這等醃臢之物,帶壞姊妹弟兄!今日,老身就要請家法!”
賈母是極少這樣動怒的,不過今日,事關她最在乎的兩個玉兒,不嚴懲賈玩,她實在氣不順!
賈玩自是不能就這樣應下,挨一頓毒打事小,被扣上這樣一頂帽子壞了名聲事大!
在這個時代,一旦他受了家法,那就相當於成了整個賈家的反麵教材,要族人引以為戒!
背上這個名聲,他還能有什麽指望?再也別想出頭,隻能被困死在府中,最終跟榮寧兩府一起走向滅亡!
所以他當即膝行兩步,拾起地上的《警世通言》與《二刻拍案驚奇》,自辯道:“老祖宗!孫兒送給林妹妹的這兩本書,雖非正傳經典,但書中奇聞異事卻也並不出格,隻作日常消遣之用。”
“對老祖宗所斥‘醃臢’二字,孫兒實不敢應!”
賈母先前看了寶玉那兒得來的書,明顯與賈玩手中之書同根同源,此時如何能信他的話,隻當他在狡辯罷了。
賈玩也知道不能僅靠自己一人之言,於是剛一說完,他便又看向賈政,請到:“政老爺,侄兒所言是否屬實,您一看便知!”
請賈政做評判是最合適的,首先他是讀書人,評判結果最有說服力,其次他為人方正,絕不會有所偏向。
至於書中內容,賈玩在最開始選擇這兩本書時,就已經仔細甄別過,確認不會惹出什麽亂子才送給黛玉的,自然是不懼檢驗。
這是合情合理的要求,賈政自然也沒拒絕,當即從賈玩手中接過那兩本書,仔細翻看起來。
沒有插圖,這方麵就已經正經不少!
再看內容,第一卷“俞伯牙摔琴謝知音”,講的是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故事,風雅難得。
第二卷“莊子休鼓盆成大道”,是試探人心最終悟道的故事,雖說略有不羈,但到底還算合乎理法。
第三卷“王安石三難蘇學士”,記載了王安石三次為難蘇軾,蘇軾從中生出感悟的故事,算是文人軼事,同樣可稱有趣。
一一看過,賈政微微點頭,確實算得上一本不錯的消遣讀物,不違禮法規矩,且讀完以後似乎還能有所得。
兩本書簡單翻了一遍,他已徹底放心,賈玩這個侄兒,到底還是懂事的!
於是他當即對賈母言道:“母親,兒已仔細檢查過了,玩哥兒所拿的這兩本書,並無逾矩之處,若用作消遣,確實可以一看!”
此言一出,賈母頗覺意外,卻也不知該說些什麽。
黛玉喜極而泣,含笑落淚,三春也是長出了口氣,一眾丫鬟更不必提。
而王夫人此時卻是麵色極為難看,寶玉則明顯還沒弄清形勢,隻執著於林妹妹收了玩三哥的禮物而不肯收自己的。
至於那位差人請來賈政的邢夫人,便一心看戲了,賈玩受罰與否她不關心,隻要寶玉逃不過責罰就好!
……
政老爺終究沒能親手打死寶玉,因為下人及時請迴禦醫,施針救醒了賈母。
待禦醫離開後,寶玉準備送給黛玉的那三本書又落到賈政手中。
《初刻拍案驚奇》、《醒世恆言》和《喻世明言》其實也不算是嚴格意義上的黃書。
隻不過書中皆有一些篇目,不乏豔俗露骨的情節,對男女情欲之事的描寫過於直白。
本也未必就能一眼看到。
可壞就壞在,寶玉著人買的這些,是帶插圖的版本。
所以隨手翻一翻,便能瞧見那些不堪入目的彩繪!
正因如此,黛玉才會一眼羞慚,賈母看上兩眼便氣至昏厥,如賈政這般古板的讀書人,又豈能容忍?
隻粗略翻翻,便太陽穴狂跳不止,額前青筋鼓漲,對寶玉怒目而視,恨聲道:“你這孽障!今日不打死你,我愧對先人!”
剛剛清醒過來的賈母,此時老淚縱橫,竟是一時說不出攔阻的話來。
老太太對孫輩其實極為包庇縱容,尤其是對寶玉。
倘若今日,隻是寶玉自己看些雜書、穢書,甚至做下荒唐事,她都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可偏偏,他竟是打算將這等醃臢之物,當禮物送給黛玉!
幸虧後者是個有分寸的,不肯收下,否則一旦事情傳出去,那閨閣女兒的名聲可就全毀了!
老太太昔日偏愛幺女賈敏和次子賈政,如今敏兒剛剛去世不久,她是為了給黛玉這個外孫女兒提供更好的照顧才將其接迴榮國府的。
可結果呢?
兩個月不到,差點把這丫頭的名聲都毀了!
老太太可以在寶玉和黛玉中有所偏向,但還不至於由著寶玉如此胡來!
王夫人在聽見賈政開口時便知事情比預想中更為嚴重,可等她看向老太太時,卻發現後者竟不準備阻攔,而是閉上雙眼默默落淚,瞬間便慌了神。
也顧不得多想,隻先將寶玉護在懷中,免得自家老爺真下毒手!
“讓開!到了今日,你還想護著他!”,賈政已經怒極。
而此時得了庇護的寶玉,不知哪裏來的膽子,突然放聲哭訴道:“如何玩三哥送得?我卻送不得!”
此言一出,滿屋寂然,所有人的目光瞬間集中到賈玩身上,隨後又看向黛玉。
什麽叫賈玩送得他送不得?
賈玩送了什麽?
難道也送了這等醃臢之物!
賈母原本閉著的雙目陡然睜開,對寶玉她心懷不忍,可若是對賈玩,那必須嚴懲不貸!
“混賬東西!到了此時居然還敢狡辯,攀咬弟兄?”,賈政對寶玉的話並不太信任,畢竟從他先前幾次與賈玩的接觸來看,這個侄兒還是比較懂事的。
賈母卻發話道:“玩哥兒,寶玉剛才說的是怎麽一迴事?還不從實說來!”
賈玩在剛才賈政翻書時,便已從書封上瞧見了“醒世恆言”幾個字,哪裏還不知道是怎麽一迴事?
現聽賈母問起,他也不推脫,直接移步出來,然後毫不猶豫地長跪行禮道:“迴老祖宗的話,孫兒半月前確實送了林妹妹兩本閑書作為娛樂消遣。”
賈政麵色陡然一變,目光中有著難掩的失望。
王夫人心頭恨意更深,果然與這小畜生脫不了幹係,把她好好一個寶玉都給拐帶壞了!
賈母的怒氣似乎一下找到了宣泄口,當即嚴厲斥責道:“混賬!鴛鴦,你隨鸚哥一起,去黛玉房裏將書取來!”
鸚哥是紫鵑在老太太處用的名字,雖改了一個多月,但賈母正在氣頭上,顯然是怎麽順嘴怎麽叫。
兩個丫鬟不敢反駁,隻能依言去了。
紫鵑擔憂地看著自家姑娘,黛玉則擔憂地看著跪在堂中的玩三哥。
黛玉就住在這間暖閣裏的碧紗櫥內,沒幾步路便能到地方,所以紫鵑和鴛鴦很快迴來。
老太太隻看書封,《二刻拍案驚奇》和《警世通言》,便知和寶玉那兒的三本是一類東西!
當下也不願再汙了眼睛,直氣得將這兩本書推到地上,正落在賈玩身前。
“你這孽障!竟敢拿這等醃臢之物,帶壞姊妹弟兄!今日,老身就要請家法!”
賈母是極少這樣動怒的,不過今日,事關她最在乎的兩個玉兒,不嚴懲賈玩,她實在氣不順!
賈玩自是不能就這樣應下,挨一頓毒打事小,被扣上這樣一頂帽子壞了名聲事大!
在這個時代,一旦他受了家法,那就相當於成了整個賈家的反麵教材,要族人引以為戒!
背上這個名聲,他還能有什麽指望?再也別想出頭,隻能被困死在府中,最終跟榮寧兩府一起走向滅亡!
所以他當即膝行兩步,拾起地上的《警世通言》與《二刻拍案驚奇》,自辯道:“老祖宗!孫兒送給林妹妹的這兩本書,雖非正傳經典,但書中奇聞異事卻也並不出格,隻作日常消遣之用。”
“對老祖宗所斥‘醃臢’二字,孫兒實不敢應!”
賈母先前看了寶玉那兒得來的書,明顯與賈玩手中之書同根同源,此時如何能信他的話,隻當他在狡辯罷了。
賈玩也知道不能僅靠自己一人之言,於是剛一說完,他便又看向賈政,請到:“政老爺,侄兒所言是否屬實,您一看便知!”
請賈政做評判是最合適的,首先他是讀書人,評判結果最有說服力,其次他為人方正,絕不會有所偏向。
至於書中內容,賈玩在最開始選擇這兩本書時,就已經仔細甄別過,確認不會惹出什麽亂子才送給黛玉的,自然是不懼檢驗。
這是合情合理的要求,賈政自然也沒拒絕,當即從賈玩手中接過那兩本書,仔細翻看起來。
沒有插圖,這方麵就已經正經不少!
再看內容,第一卷“俞伯牙摔琴謝知音”,講的是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故事,風雅難得。
第二卷“莊子休鼓盆成大道”,是試探人心最終悟道的故事,雖說略有不羈,但到底還算合乎理法。
第三卷“王安石三難蘇學士”,記載了王安石三次為難蘇軾,蘇軾從中生出感悟的故事,算是文人軼事,同樣可稱有趣。
一一看過,賈政微微點頭,確實算得上一本不錯的消遣讀物,不違禮法規矩,且讀完以後似乎還能有所得。
兩本書簡單翻了一遍,他已徹底放心,賈玩這個侄兒,到底還是懂事的!
於是他當即對賈母言道:“母親,兒已仔細檢查過了,玩哥兒所拿的這兩本書,並無逾矩之處,若用作消遣,確實可以一看!”
此言一出,賈母頗覺意外,卻也不知該說些什麽。
黛玉喜極而泣,含笑落淚,三春也是長出了口氣,一眾丫鬟更不必提。
而王夫人此時卻是麵色極為難看,寶玉則明顯還沒弄清形勢,隻執著於林妹妹收了玩三哥的禮物而不肯收自己的。
至於那位差人請來賈政的邢夫人,便一心看戲了,賈玩受罰與否她不關心,隻要寶玉逃不過責罰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