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日進了族學,老先生賈代儒還沒到,金榮便急著交錢取貨。
二十兩紋銀入賬,賈玩心情很是不錯,痛快地將東西交給對方。
金榮仔細驗了一番,確認果真是一隻不輸賈環那黑背金剛的好蟲,這才激動離去。
對他來說,逃學本就是家常便飯,聽老頭吊書袋哪有開賭盤賺銀子重要?
負責管理學堂風紀的賈瑞,在收了金榮的幾文錢孝敬後,也是很痛快地直接放行。
提起這個賈瑞,是賈代儒的孫子,十七八歲的年紀也沒個正經營生,全靠著爺爺的麵子在族學領個差事,賺一份族裏的津貼混日子罷了。
金榮與他關係不錯,畢竟以往,前者隻要在學裏贏了銀子,就少不了賈瑞的彩頭。
可以說,二人本是一丘之貉!
現如今,金榮還有幾分利用價值,可賈瑞……
賈玩是當真瞧不上此人!
隻不過惦記著書中提及的那樣寶貝,他才決定靜觀其變,待時而動!
“……不矜細行,終累大德,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學堂今日授業的內容是《尚書·旅獒》,講的是武王滅商後,四方來貢,有個叫“旅”的國家進貢了一頭獒犬,召公擔心武王玩物喪誌,便寫下“旅獒”一文勸諫。
賈代儒好歹是過了府試的老秀才,在族學教書又教了這麽多年的四書五經,所以講得還算清楚。
隻是賈玩卻沒什麽心思認真聽,此刻的他正捧著一本《禦製官箴》看得津津有味,桌上還另外擺著一本《大順會典》。
後者是本朝的行政法典,其中對各級各類官員的設置、品級、職責、權限以及相關禮儀製度都有著明確而詳細的規定。
前者則更是為了專門介紹這部分內容而編纂刊印的。
自從昨日傍晚在花鳥巷裏聽寧五提起那什麽東城兵馬指揮司以後,賈玩便意識到自己在這方麵的不足。
於是昨晚迴到綺霰齋,強化了四隻蛐蛐兒以後,他便在書房裏仔細尋找有關京中官職介紹的書籍,最終找出這兩本。
用心查閱之後,他對這個時代終於有了更為清晰而具體的認知。
本朝國號曰“順”,開國太祖姓李,出身寒微,於前朝末年參與起義。
短短十餘年間,連克江南、荊襄、西北等地,最後長驅直入,攻下盛京,改元開國!
同時封賞了東平、西寧、南安、北靜四位郡王,以及鎮國公牛清、理國公柳彪、齊國公陳翼、治國公馬魁、修國公侯曉明、繕國公石定安、寧國公賈演和榮國公賈源這八位國公。
此外更有一眾侯伯不提。
賈家一門雙國公,堪稱八公之首!
李順天下定鼎至今,已有一個甲子,曆經三代帝王。
太祖皇帝龍馭賓天後,靖平帝繼位。彼時國朝初定,境內仍不安穩,各地時有叛亂。
靖平帝上位後,致力於蕩平四方賊寇,驅除邊地胡虜,深孚人望。
這位帝皇在位二十年,春秋鼎盛之際卻突然抱病臥床,之後匆匆禪位,長居深宮,不問朝中之事。
今上隆興帝,乃是靖平帝第五子,十七歲便登臨大寶,現為隆興二十七年。
賈玩看到這段曆史時,第一感覺便是詭異,一位文治武功的帝王,手握兵權深孚人望,正值壯年卻突然禪位退到幕後!
若說這當中沒有隱情,誰會相信?
不過這些帝王事,肯定不會那麽容易流傳出來,從綺霰齋的藏書裏也很難找到答案。
賈玩對此確實有著好奇,但他同樣清楚,有些事情還是不知道為妙,好奇害死貓!
所以他並沒有深入探究,而是在了解了大致情況後,又把重心放迴到京官品級職責上。
東城兵馬指揮司,其實就是五城兵馬司的一部分。
所謂“五城”,便是將盛京劃分為東南西北中五個區域,分別設五個兵馬指揮司負責管理。
這個機構,相當於後世的首都公安局和城市管理局的結合體。
負責的方麵很多,防火防盜、治安保障、維護秩序、疏理街道溝渠、公共設施維護等。
可以說既是警察,又是城管!
寧榮街位屬東城,所以花鳥巷裏的那些小攤小販,本就屬於東城兵馬指揮司管轄範圍之內。
這個兵馬指揮司的主管職級不高,僅有正六品,看起來比賈政的工部員外郎還要低上兩級。
可實際上,這可是個實權官職,跟賈政那種虛職大有不同。
盛京城內,常備武裝力量共有三支,一是京中三大營,主管為京營節度使,官居從一品。
王子騰升任九省統製前,便任此職,相當於盛京城軍隊力量的一把手!
第二是錦衣軍,主要負責拱衛皇城,維護皇宮內的治安秩序,是直屬於皇帝的軍事力量。
最後便是五城兵馬司,人員的武器裝備和軍事素質肯定不如前麵兩個,但作為盛京城常備力量,用途卻寬泛許多。
寧榮街既在東城,屬於東城兵馬指揮司的管轄範圍,那說不定什麽時候就會有所交集。
賈玩一早便派多福出去打聽了,這事兒連寧五那種小人物都知道,自然不算什麽隱秘的消息,所以很快便有了結果。
那位裘指揮,名叫裘良,乃是已故景田侯之孫,與賈家也是有舊的。
其子裘安,如今年方十七,文不成武不就,酷愛提籠架鳥、比蟲鬥雞。
雖不成器,但也並非什麽奸惡之人,從無欺男霸女之舉,在東城兵馬司轄區內買蟲購鳥,向來也是出手大方,不會仗勢欺人。
得知這些情況後,賈玩便生出心思,決定找機會和那位東城兵馬司的裘指揮之子結交一番。
對方不是喜歡蛐蛐兒嗎?他玩三爺正好深諳此道!
上午課業很快結束,沒有了金榮等人搗亂,族學風氣雖不說立刻改好,但總歸有所變化。
有心進學者如賈蘭、賈菌等,更可安心讀書。
其餘不求上進者,至多也就是趴在座位上打打瞌睡而已,並不影響他人。
這就已經很不錯了,總不能指望所有人都求上進。
有些人來族學,或許隻是為了此地提供的免費餐食,能給家裏省些嚼用。
在這方麵,人各有誌,不能強求!
……
次日進了族學,老先生賈代儒還沒到,金榮便急著交錢取貨。
二十兩紋銀入賬,賈玩心情很是不錯,痛快地將東西交給對方。
金榮仔細驗了一番,確認果真是一隻不輸賈環那黑背金剛的好蟲,這才激動離去。
對他來說,逃學本就是家常便飯,聽老頭吊書袋哪有開賭盤賺銀子重要?
負責管理學堂風紀的賈瑞,在收了金榮的幾文錢孝敬後,也是很痛快地直接放行。
提起這個賈瑞,是賈代儒的孫子,十七八歲的年紀也沒個正經營生,全靠著爺爺的麵子在族學領個差事,賺一份族裏的津貼混日子罷了。
金榮與他關係不錯,畢竟以往,前者隻要在學裏贏了銀子,就少不了賈瑞的彩頭。
可以說,二人本是一丘之貉!
現如今,金榮還有幾分利用價值,可賈瑞……
賈玩是當真瞧不上此人!
隻不過惦記著書中提及的那樣寶貝,他才決定靜觀其變,待時而動!
“……不矜細行,終累大德,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學堂今日授業的內容是《尚書·旅獒》,講的是武王滅商後,四方來貢,有個叫“旅”的國家進貢了一頭獒犬,召公擔心武王玩物喪誌,便寫下“旅獒”一文勸諫。
賈代儒好歹是過了府試的老秀才,在族學教書又教了這麽多年的四書五經,所以講得還算清楚。
隻是賈玩卻沒什麽心思認真聽,此刻的他正捧著一本《禦製官箴》看得津津有味,桌上還另外擺著一本《大順會典》。
後者是本朝的行政法典,其中對各級各類官員的設置、品級、職責、權限以及相關禮儀製度都有著明確而詳細的規定。
前者則更是為了專門介紹這部分內容而編纂刊印的。
自從昨日傍晚在花鳥巷裏聽寧五提起那什麽東城兵馬指揮司以後,賈玩便意識到自己在這方麵的不足。
於是昨晚迴到綺霰齋,強化了四隻蛐蛐兒以後,他便在書房裏仔細尋找有關京中官職介紹的書籍,最終找出這兩本。
用心查閱之後,他對這個時代終於有了更為清晰而具體的認知。
本朝國號曰“順”,開國太祖姓李,出身寒微,於前朝末年參與起義。
短短十餘年間,連克江南、荊襄、西北等地,最後長驅直入,攻下盛京,改元開國!
同時封賞了東平、西寧、南安、北靜四位郡王,以及鎮國公牛清、理國公柳彪、齊國公陳翼、治國公馬魁、修國公侯曉明、繕國公石定安、寧國公賈演和榮國公賈源這八位國公。
此外更有一眾侯伯不提。
賈家一門雙國公,堪稱八公之首!
李順天下定鼎至今,已有一個甲子,曆經三代帝王。
太祖皇帝龍馭賓天後,靖平帝繼位。彼時國朝初定,境內仍不安穩,各地時有叛亂。
靖平帝上位後,致力於蕩平四方賊寇,驅除邊地胡虜,深孚人望。
這位帝皇在位二十年,春秋鼎盛之際卻突然抱病臥床,之後匆匆禪位,長居深宮,不問朝中之事。
今上隆興帝,乃是靖平帝第五子,十七歲便登臨大寶,現為隆興二十七年。
賈玩看到這段曆史時,第一感覺便是詭異,一位文治武功的帝王,手握兵權深孚人望,正值壯年卻突然禪位退到幕後!
若說這當中沒有隱情,誰會相信?
不過這些帝王事,肯定不會那麽容易流傳出來,從綺霰齋的藏書裏也很難找到答案。
賈玩對此確實有著好奇,但他同樣清楚,有些事情還是不知道為妙,好奇害死貓!
所以他並沒有深入探究,而是在了解了大致情況後,又把重心放迴到京官品級職責上。
東城兵馬指揮司,其實就是五城兵馬司的一部分。
所謂“五城”,便是將盛京劃分為東南西北中五個區域,分別設五個兵馬指揮司負責管理。
這個機構,相當於後世的首都公安局和城市管理局的結合體。
負責的方麵很多,防火防盜、治安保障、維護秩序、疏理街道溝渠、公共設施維護等。
可以說既是警察,又是城管!
寧榮街位屬東城,所以花鳥巷裏的那些小攤小販,本就屬於東城兵馬指揮司管轄範圍之內。
這個兵馬指揮司的主管職級不高,僅有正六品,看起來比賈政的工部員外郎還要低上兩級。
可實際上,這可是個實權官職,跟賈政那種虛職大有不同。
盛京城內,常備武裝力量共有三支,一是京中三大營,主管為京營節度使,官居從一品。
王子騰升任九省統製前,便任此職,相當於盛京城軍隊力量的一把手!
第二是錦衣軍,主要負責拱衛皇城,維護皇宮內的治安秩序,是直屬於皇帝的軍事力量。
最後便是五城兵馬司,人員的武器裝備和軍事素質肯定不如前麵兩個,但作為盛京城常備力量,用途卻寬泛許多。
寧榮街既在東城,屬於東城兵馬指揮司的管轄範圍,那說不定什麽時候就會有所交集。
賈玩一早便派多福出去打聽了,這事兒連寧五那種小人物都知道,自然不算什麽隱秘的消息,所以很快便有了結果。
那位裘指揮,名叫裘良,乃是已故景田侯之孫,與賈家也是有舊的。
其子裘安,如今年方十七,文不成武不就,酷愛提籠架鳥、比蟲鬥雞。
雖不成器,但也並非什麽奸惡之人,從無欺男霸女之舉,在東城兵馬司轄區內買蟲購鳥,向來也是出手大方,不會仗勢欺人。
得知這些情況後,賈玩便生出心思,決定找機會和那位東城兵馬司的裘指揮之子結交一番。
對方不是喜歡蛐蛐兒嗎?他玩三爺正好深諳此道!
上午課業很快結束,沒有了金榮等人搗亂,族學風氣雖不說立刻改好,但總歸有所變化。
有心進學者如賈蘭、賈菌等,更可安心讀書。
其餘不求上進者,至多也就是趴在座位上打打瞌睡而已,並不影響他人。
這就已經很不錯了,總不能指望所有人都求上進。
有些人來族學,或許隻是為了此地提供的免費餐食,能給家裏省些嚼用。
在這方麵,人各有誌,不能強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