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雨疏雲八月涼,青天外兩三點星光。
賈玩從榻上下來,移步窗前,抬眼望月,神色明晦難言。
晚間從丫鬟那兒打聽到些消息,他這才清楚“自己”如今的處境,於是夜裏倒有些睡不著了。
紅樓一夢,滿紙荒唐!
自己是造了什麽孽?怎麽就被發配進了紅樓賈家?
他現如今這副小身板,名叫賈玩,是榮國府三房的人,前不久才搬進府裏。
說起這榮國府三房,外麵知道的人不多,來曆也有些特別,得追溯到國公爺賈代善還在世的時候。
作為四王八公的一份子,賈家也是開國元勳,地位尊隆,累世榮殊。
到了國公爺賈代善那一輩,已是二世祖,勳貴們大都富貴至極,開始沉於享樂了。
而代善公依舊勤於弓馬,在戰場上屢立軍功,名聲極盛!
可這並非好事,不懂得激流勇退明哲保身,是犯了大忌諱的!
賈家榮寵已極,封無可封,偏偏你賈代善還屢屢建功,存了什麽心思?
是想封王?還是想讓這天下姓賈?
幸好,代善老爺人生中的最後一役,出征遼西,打了個大敗虧輸,自汙了一世英名。
之後,國公爺主動交出兵權,賈家後輩子孫也都退出軍伍、遠離疆場。
賈玩的親爺爺,名叫賈代茂,本為賈府旁支,就是在那最後一場戰役中替國公爺擋箭才死的。
這可是救命之恩呐!
彼時,國公爺就當著部眾的麵,對隻剩下一口氣的賈代茂承諾:你的兒子,就是我的兒子,我必將他當做親子看待!
代善公是守信之人,從戰場上大敗歸來後,便立即認下了賈玩的父親賈敦為義子。
可千萬別小看了義子這個身份,在當下這個年代,義子是在法理上都被認可的存在!
真要是到了分家產的那一天,義子比庶子的正統性或許還要高些!
就像蜀漢的昭烈皇帝,他的義子劉封,甚至想跟親子劉禪爭一爭大位,而且還有不少人支持,這都是有史可考的。
當時的賈敦年隻六歲,被代善公收為義子後並未搬進榮國府。
隻因其生父雖亡於疆場,但其母猶在,又不好一塊兒搬進府中居住,所以便繼續留在老宅生活。
榮國府在生活上,對他們母子二人多有接濟。
之後,國公爺賦閑在家不久,突然舊傷發作,不治身亡。
其妻賈史氏顧念亡夫的身後名,對賈敦母子的接濟倒是始終未斷。
後來,賈敦長大成人,娶妻生子,逢年過節也得進府問候。
直到兩個月前,京中生了時疫,賈玩的祖母年邁體衰,不幸染上疫病。
賈敦夫婦仁孝,不避風險地在病榻前日夜看護,最終也遭了災,一並去了。
最終隻留下一個年方十歲的獨子賈玩,病中無人照看。
到底是榮國府名義上的三房少爺,這個時候賈家要是不管不問,那傳出去豈不惹人恥笑?
賈母是好麵子的人,並且也確實有著一副好心腸。
老國公爺走了快二十年,她老人家可是從未薄待了賈敦這個義子。
所以得知此事後,當即就派人去給賈敦夫婦以及他那位老母料理後事,並把賈玩接迴榮國府照料,請醫問藥。
隻因疫病有傳播的風險,所以小賈玩便被單獨安排在府中較為偏遠的梨香院。
這裏也是代善公晚年養病的地方,很是清雅素靜。
晚風透過窗欞吹進屋內,賈玩久病的身子竟還有些受不住,不禁咳嗽起來。
丫鬟五兒聽見動靜,立時轉醒,進來照看。
見三爺穿著單衣扶在窗邊咳嗽,連忙上前倒了杯溫茶遞來,又輕拍其背,幫著順氣。
“三爺,天都這樣晚了,您身子還沒好利索,下床做什麽?”
這聲“三爺”是老太太定下的,說是榮國府三房序齒,大爺賈珠,二爺賈璉,之後便是他三爺賈玩。
至於二房的寶二爺,真論歲數,比他還要小幾個月。
喝些溫水潤潤喉嚨,賈玩方才止住咳嗽,心中百轉千愁不能跟五兒吐露,隻隨意找個借口:“口幹了,下來倒杯水喝。”
“我就在裏門伺候著,您渴了喚我一聲就成,哪還用親自動手?”,五兒微蹙著眉頭,語氣裏半是自責半是幽怨。
這就是國公府的規矩,賈玩無奈言道:“我自小長在府外,這些事也是做慣了的,哪裏就這樣金貴?”
五兒年隻十一二歲,生得柔弱,身材嬌小,在賈玩眼裏其實還是個孩子,真要事事讓她來做,心裏反而不落忍。
小丫頭顯然不同意他這樣的說法,辯道:“三爺是府裏的主子,如何能不金貴?婢子能到您身邊伺候,都覺著是沾了福氣呢!”
這話聽起來自然是奉承的意味多些,可卻也不盡是虛言。
國公府規矩大,丫鬟也分三六九等。
一等丫鬟能在老爺夫人和老太太身邊伺候,二等丫鬟能在少爺小姐們身邊伺候。
這兩類,在下人中極是體麵,不用做那些庭除灑掃的髒活累活,隻需守在主子們身邊端茶倒水就好。
平日裏,若是主子有什麽事情吩咐下來,也是由她們轉給院裏的使喚丫頭。
而後者,想進主子的屋,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至於那些負責漿洗衣物等的粗使婆子,就更不必提了。
所以五兒能到三爺身邊當二等丫鬟,確實也可以說是有福氣。
賈玩現在身邊伺候的丫鬟隻有五兒一個,其實低於府裏的正常標準。
不過這主要是因為他先前病著,派多了人萬一都染上,到時候反而麻煩,所以隻留了梨香院裏的差役伺候著。
五兒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選出來的,她是家生子,父母都領著梨香院的差役。
一個是院裏的門房,另一個則是梨香院小廚房中的廚娘。
賈玩既然被安排進了梨香院,那這事兒他們就沒得選,隻能用心伺候著。
“夜深了,三爺您還是早些歇息吧?”,五兒用商量的口吻勸著。
賈玩也不想叫她為難,點了點頭,重新迴到榻上。
……
快雨疏雲八月涼,青天外兩三點星光。
賈玩從榻上下來,移步窗前,抬眼望月,神色明晦難言。
晚間從丫鬟那兒打聽到些消息,他這才清楚“自己”如今的處境,於是夜裏倒有些睡不著了。
紅樓一夢,滿紙荒唐!
自己是造了什麽孽?怎麽就被發配進了紅樓賈家?
他現如今這副小身板,名叫賈玩,是榮國府三房的人,前不久才搬進府裏。
說起這榮國府三房,外麵知道的人不多,來曆也有些特別,得追溯到國公爺賈代善還在世的時候。
作為四王八公的一份子,賈家也是開國元勳,地位尊隆,累世榮殊。
到了國公爺賈代善那一輩,已是二世祖,勳貴們大都富貴至極,開始沉於享樂了。
而代善公依舊勤於弓馬,在戰場上屢立軍功,名聲極盛!
可這並非好事,不懂得激流勇退明哲保身,是犯了大忌諱的!
賈家榮寵已極,封無可封,偏偏你賈代善還屢屢建功,存了什麽心思?
是想封王?還是想讓這天下姓賈?
幸好,代善老爺人生中的最後一役,出征遼西,打了個大敗虧輸,自汙了一世英名。
之後,國公爺主動交出兵權,賈家後輩子孫也都退出軍伍、遠離疆場。
賈玩的親爺爺,名叫賈代茂,本為賈府旁支,就是在那最後一場戰役中替國公爺擋箭才死的。
這可是救命之恩呐!
彼時,國公爺就當著部眾的麵,對隻剩下一口氣的賈代茂承諾:你的兒子,就是我的兒子,我必將他當做親子看待!
代善公是守信之人,從戰場上大敗歸來後,便立即認下了賈玩的父親賈敦為義子。
可千萬別小看了義子這個身份,在當下這個年代,義子是在法理上都被認可的存在!
真要是到了分家產的那一天,義子比庶子的正統性或許還要高些!
就像蜀漢的昭烈皇帝,他的義子劉封,甚至想跟親子劉禪爭一爭大位,而且還有不少人支持,這都是有史可考的。
當時的賈敦年隻六歲,被代善公收為義子後並未搬進榮國府。
隻因其生父雖亡於疆場,但其母猶在,又不好一塊兒搬進府中居住,所以便繼續留在老宅生活。
榮國府在生活上,對他們母子二人多有接濟。
之後,國公爺賦閑在家不久,突然舊傷發作,不治身亡。
其妻賈史氏顧念亡夫的身後名,對賈敦母子的接濟倒是始終未斷。
後來,賈敦長大成人,娶妻生子,逢年過節也得進府問候。
直到兩個月前,京中生了時疫,賈玩的祖母年邁體衰,不幸染上疫病。
賈敦夫婦仁孝,不避風險地在病榻前日夜看護,最終也遭了災,一並去了。
最終隻留下一個年方十歲的獨子賈玩,病中無人照看。
到底是榮國府名義上的三房少爺,這個時候賈家要是不管不問,那傳出去豈不惹人恥笑?
賈母是好麵子的人,並且也確實有著一副好心腸。
老國公爺走了快二十年,她老人家可是從未薄待了賈敦這個義子。
所以得知此事後,當即就派人去給賈敦夫婦以及他那位老母料理後事,並把賈玩接迴榮國府照料,請醫問藥。
隻因疫病有傳播的風險,所以小賈玩便被單獨安排在府中較為偏遠的梨香院。
這裏也是代善公晚年養病的地方,很是清雅素靜。
晚風透過窗欞吹進屋內,賈玩久病的身子竟還有些受不住,不禁咳嗽起來。
丫鬟五兒聽見動靜,立時轉醒,進來照看。
見三爺穿著單衣扶在窗邊咳嗽,連忙上前倒了杯溫茶遞來,又輕拍其背,幫著順氣。
“三爺,天都這樣晚了,您身子還沒好利索,下床做什麽?”
這聲“三爺”是老太太定下的,說是榮國府三房序齒,大爺賈珠,二爺賈璉,之後便是他三爺賈玩。
至於二房的寶二爺,真論歲數,比他還要小幾個月。
喝些溫水潤潤喉嚨,賈玩方才止住咳嗽,心中百轉千愁不能跟五兒吐露,隻隨意找個借口:“口幹了,下來倒杯水喝。”
“我就在裏門伺候著,您渴了喚我一聲就成,哪還用親自動手?”,五兒微蹙著眉頭,語氣裏半是自責半是幽怨。
這就是國公府的規矩,賈玩無奈言道:“我自小長在府外,這些事也是做慣了的,哪裏就這樣金貴?”
五兒年隻十一二歲,生得柔弱,身材嬌小,在賈玩眼裏其實還是個孩子,真要事事讓她來做,心裏反而不落忍。
小丫頭顯然不同意他這樣的說法,辯道:“三爺是府裏的主子,如何能不金貴?婢子能到您身邊伺候,都覺著是沾了福氣呢!”
這話聽起來自然是奉承的意味多些,可卻也不盡是虛言。
國公府規矩大,丫鬟也分三六九等。
一等丫鬟能在老爺夫人和老太太身邊伺候,二等丫鬟能在少爺小姐們身邊伺候。
這兩類,在下人中極是體麵,不用做那些庭除灑掃的髒活累活,隻需守在主子們身邊端茶倒水就好。
平日裏,若是主子有什麽事情吩咐下來,也是由她們轉給院裏的使喚丫頭。
而後者,想進主子的屋,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至於那些負責漿洗衣物等的粗使婆子,就更不必提了。
所以五兒能到三爺身邊當二等丫鬟,確實也可以說是有福氣。
賈玩現在身邊伺候的丫鬟隻有五兒一個,其實低於府裏的正常標準。
不過這主要是因為他先前病著,派多了人萬一都染上,到時候反而麻煩,所以隻留了梨香院裏的差役伺候著。
五兒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選出來的,她是家生子,父母都領著梨香院的差役。
一個是院裏的門房,另一個則是梨香院小廚房中的廚娘。
賈玩既然被安排進了梨香院,那這事兒他們就沒得選,隻能用心伺候著。
“夜深了,三爺您還是早些歇息吧?”,五兒用商量的口吻勸著。
賈玩也不想叫她為難,點了點頭,重新迴到榻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