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中月滿,闔家團圓。
榮國府內,今日也是熱熱鬧鬧擺了兩桌家宴。
內院一桌,外院一桌,即便是至親,也沒有叔嫂同席的道理。
已經成家的老爺少爺們,老老實實在賈母跟前問個安,然後便在外間就食。
但好歹是都要見一麵的,唯獨三房的少爺賈玩,今兒個沒迴來。
府裏有人問了,這才知道,玩三爺今年竟下場應試了!
團圓宴上,眾人沒少談論此事。
十一歲的少年,滿打滿算才學過幾年書?
就敢去考舉人?
初聽這個消息,眾人心思各異。
大房那邊不必多說,隻有一個璉二與賈玩聯係緊些,可玩兄弟參加秋闈的事,連他也不知道。
雖說年紀確實太小了一點,可想想這段時間對方的表現,出的那些主意,賈璉又覺得未必全無機會。
他那個三弟,腦子不是一般的好用!
至於二房,政老爺隻是皺了皺眉,卻未多評判。
玩哥兒那個侄兒,他是認可的。
隻是這孩子去年冬初才進族學,今年春末便折騰進了國子監,現在剛過去多久,就敢下場秋闈?
實在是有些浮躁了!
等這迴落榜後,須得把他叫迴來,好好磨磨性子!
做學問,不沉下心來怎麽能行?
王夫人倒是陰不陰陽不陽地說了幾句,畢竟她長子賈珠那樣出色的人兒,也不過十四歲中個秀才,賈玩又算個什麽?十一歲就敢去考舉人?
簡直是不知所謂!癡心妄想!
至於餘下那些小輩,嘰嘰喳喳談論的熱鬧,卻也沒個所以然。
探春、惜春、湘雲畢竟年歲還小,對科舉之事了解不多,迎春雖然年長,卻少問外事,同樣不大明白。
隻有黛玉和寶釵,在這方麵懂得多些,前者是家學淵源,後者則是自己長期以來的關注。
正因為懂得多些,所以才更知道這裏麵的難度,同時隱隱抱有一線期待。
黛玉知道玩三哥待她好,所以一心也盼著玩三哥好!
寶釵則是因為母親先前說的那些話,動了別的心思。
若是玩兄弟真能高中,那就是十一歲的舉人!
這份本事,就算上麵無人幫襯,也足以闖出一片天!更何況,他再怎麽也是出身榮國,是嫡脈!
可他要是真的高中了,十一歲的舉人,又有榮府三房少爺的出身,隻怕盯上他的人數都數不過來吧?
哪怕現在歲數還小,想上門先把親事定下的人,估計也能把門檻踏破了!
一時想遠,心情也是莫名有些複雜。
最不痛快的還要數寶玉,好好的一場中秋家宴,不談論風月,卻偏偏要談經濟仕途。
玩三哥當真是越來越叫人厭煩了,再找不到當初那種影子。
就是進那勞什子國子監害的!
見不著麵不說,還把好好的一個人給拐帶壞了!
他早就說過隻要沾上經濟仕途,人便會變得汙濁不堪,玩三哥卻偏不聽!
真想摔點什麽,把姊姊妹妹的注意力都拉到別處!
可今日政老爺也在,他又實在不敢,下意識脖頸處攀去的手,最終也隻是扯了扯襟子,好像這樣便能緩解幾分那叫人喘不過氣來的憋悶。
賈母和薛姨媽也都聽了,但並沒有太多表示。
不過薛姨媽卻也開始注意到這位先前一直被她忽略的榮府三房少爺。
年紀跟寶玉差不多,雖然沒有太多父祖輩的疼寵,但要是自己爭氣,其實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西府這邊十好幾口人熱鬧著,也算規規矩矩。
可東府那邊的氣氛就有些詭異了,賈珍不是個講究的人,尤其心裏還憋著壞,打著東府人少的旗號,竟把賈蓉、賈薔還有秦可卿都叫到一起。
按說叔嫂同席不合規矩,翁媳同席也不合規矩,可賈珍偏偏就這麽做了,東府裏誰又能挑他的理兒?
賈蓉不知是反應慢還是根本不敢往那兒想,壓根兒就沒有維護秦氏的意思。
畢竟那隻是他名義上的妻子,而他是不是個男人自己都不在意,又哪會在意什麽妻子?
尤氏雖然也在,但同樣隻能看著,然後裝看不見。
當然,賈珍也不至於當著這麽多人的麵,做下太出格的事。
隻是言語上,常常關切得過了線。
賈薔目睹全程,眸光晦明難言。
他看出了珍老爺對蓉嫂子的覬覦,也看出了秦氏的抵觸與抗拒。
震驚之餘,便是憤怒!
珍老爺怎能有這種禽獸般的心思?蓉嫂子可是他的兒媳!
如果自己能幫秦氏擺脫這種糾纏,算不算英雄救美,對方會不會以身相許,和自己成就好事?
念頭一閃而過,幾乎瞬間就被他掐滅!
珍老爺是東府主人,是賈家族長,自己算個什麽?怎麽敢生出替秦氏張目的心思?
想通這一節,他便很快轉變思路,如果珍老爺都能得手,那秦氏還有什麽可矜持的?
如果自己拿捏住這一點,能不能跟著分一杯羹?
一看到蓉嫂子這張完美無瑕的臉蛋兒,還有那窈窕絕倫的身段,他心裏的激動就難以自持,一顆心幾乎要從嗓子眼兒裏蹦出來!
秦可卿這頓家宴吃得極是煎熬,還硬是被灌了幾杯酒。
多虧她留了個心眼,宴未散時,便讓身邊的丫鬟瑞珠悄悄去榮府找璉二奶奶求助。
時間卡得也是剛剛好,這邊家宴剛散,那邊璉二奶奶跟前的丫鬟平兒便來請,說是邀尤氏和秦氏一塊兒過府陪賈母摸骨牌。
這個理由,賈珍是攔不住的,秦可卿這才得以脫身。
諸如此類的瑣事,身處奉天貢院,專心應考的賈玩自然不知。
他沒有挑燈夜考的習慣,天色暗下來以後,便收了木板拚成床鋪,先是迴憶了一番白日的作答有無疏漏,再是構思一下明日將要作答的考題。
最後神思倦怠,便開始總結他這初次科考遇到的一些問題,以及後續該如何改進。
除了先前提到的炭筆可以節省大量時間以外,其實最主要的還是號舍狹小難以入眠。
但這一點,他又確實想不到什麽好辦法,貢院不可能為了他將號舍改建的更大,而三年後再考鄉試,他的身量也隻會更高更壯,號舍更顯逼仄。
這個“刑”,看來是避免不了了,隻能盡量在下一科秋闈上,一試中舉,也少讓自己受這份辛苦!
……
秋中月滿,闔家團圓。
榮國府內,今日也是熱熱鬧鬧擺了兩桌家宴。
內院一桌,外院一桌,即便是至親,也沒有叔嫂同席的道理。
已經成家的老爺少爺們,老老實實在賈母跟前問個安,然後便在外間就食。
但好歹是都要見一麵的,唯獨三房的少爺賈玩,今兒個沒迴來。
府裏有人問了,這才知道,玩三爺今年竟下場應試了!
團圓宴上,眾人沒少談論此事。
十一歲的少年,滿打滿算才學過幾年書?
就敢去考舉人?
初聽這個消息,眾人心思各異。
大房那邊不必多說,隻有一個璉二與賈玩聯係緊些,可玩兄弟參加秋闈的事,連他也不知道。
雖說年紀確實太小了一點,可想想這段時間對方的表現,出的那些主意,賈璉又覺得未必全無機會。
他那個三弟,腦子不是一般的好用!
至於二房,政老爺隻是皺了皺眉,卻未多評判。
玩哥兒那個侄兒,他是認可的。
隻是這孩子去年冬初才進族學,今年春末便折騰進了國子監,現在剛過去多久,就敢下場秋闈?
實在是有些浮躁了!
等這迴落榜後,須得把他叫迴來,好好磨磨性子!
做學問,不沉下心來怎麽能行?
王夫人倒是陰不陰陽不陽地說了幾句,畢竟她長子賈珠那樣出色的人兒,也不過十四歲中個秀才,賈玩又算個什麽?十一歲就敢去考舉人?
簡直是不知所謂!癡心妄想!
至於餘下那些小輩,嘰嘰喳喳談論的熱鬧,卻也沒個所以然。
探春、惜春、湘雲畢竟年歲還小,對科舉之事了解不多,迎春雖然年長,卻少問外事,同樣不大明白。
隻有黛玉和寶釵,在這方麵懂得多些,前者是家學淵源,後者則是自己長期以來的關注。
正因為懂得多些,所以才更知道這裏麵的難度,同時隱隱抱有一線期待。
黛玉知道玩三哥待她好,所以一心也盼著玩三哥好!
寶釵則是因為母親先前說的那些話,動了別的心思。
若是玩兄弟真能高中,那就是十一歲的舉人!
這份本事,就算上麵無人幫襯,也足以闖出一片天!更何況,他再怎麽也是出身榮國,是嫡脈!
可他要是真的高中了,十一歲的舉人,又有榮府三房少爺的出身,隻怕盯上他的人數都數不過來吧?
哪怕現在歲數還小,想上門先把親事定下的人,估計也能把門檻踏破了!
一時想遠,心情也是莫名有些複雜。
最不痛快的還要數寶玉,好好的一場中秋家宴,不談論風月,卻偏偏要談經濟仕途。
玩三哥當真是越來越叫人厭煩了,再找不到當初那種影子。
就是進那勞什子國子監害的!
見不著麵不說,還把好好的一個人給拐帶壞了!
他早就說過隻要沾上經濟仕途,人便會變得汙濁不堪,玩三哥卻偏不聽!
真想摔點什麽,把姊姊妹妹的注意力都拉到別處!
可今日政老爺也在,他又實在不敢,下意識脖頸處攀去的手,最終也隻是扯了扯襟子,好像這樣便能緩解幾分那叫人喘不過氣來的憋悶。
賈母和薛姨媽也都聽了,但並沒有太多表示。
不過薛姨媽卻也開始注意到這位先前一直被她忽略的榮府三房少爺。
年紀跟寶玉差不多,雖然沒有太多父祖輩的疼寵,但要是自己爭氣,其實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西府這邊十好幾口人熱鬧著,也算規規矩矩。
可東府那邊的氣氛就有些詭異了,賈珍不是個講究的人,尤其心裏還憋著壞,打著東府人少的旗號,竟把賈蓉、賈薔還有秦可卿都叫到一起。
按說叔嫂同席不合規矩,翁媳同席也不合規矩,可賈珍偏偏就這麽做了,東府裏誰又能挑他的理兒?
賈蓉不知是反應慢還是根本不敢往那兒想,壓根兒就沒有維護秦氏的意思。
畢竟那隻是他名義上的妻子,而他是不是個男人自己都不在意,又哪會在意什麽妻子?
尤氏雖然也在,但同樣隻能看著,然後裝看不見。
當然,賈珍也不至於當著這麽多人的麵,做下太出格的事。
隻是言語上,常常關切得過了線。
賈薔目睹全程,眸光晦明難言。
他看出了珍老爺對蓉嫂子的覬覦,也看出了秦氏的抵觸與抗拒。
震驚之餘,便是憤怒!
珍老爺怎能有這種禽獸般的心思?蓉嫂子可是他的兒媳!
如果自己能幫秦氏擺脫這種糾纏,算不算英雄救美,對方會不會以身相許,和自己成就好事?
念頭一閃而過,幾乎瞬間就被他掐滅!
珍老爺是東府主人,是賈家族長,自己算個什麽?怎麽敢生出替秦氏張目的心思?
想通這一節,他便很快轉變思路,如果珍老爺都能得手,那秦氏還有什麽可矜持的?
如果自己拿捏住這一點,能不能跟著分一杯羹?
一看到蓉嫂子這張完美無瑕的臉蛋兒,還有那窈窕絕倫的身段,他心裏的激動就難以自持,一顆心幾乎要從嗓子眼兒裏蹦出來!
秦可卿這頓家宴吃得極是煎熬,還硬是被灌了幾杯酒。
多虧她留了個心眼,宴未散時,便讓身邊的丫鬟瑞珠悄悄去榮府找璉二奶奶求助。
時間卡得也是剛剛好,這邊家宴剛散,那邊璉二奶奶跟前的丫鬟平兒便來請,說是邀尤氏和秦氏一塊兒過府陪賈母摸骨牌。
這個理由,賈珍是攔不住的,秦可卿這才得以脫身。
諸如此類的瑣事,身處奉天貢院,專心應考的賈玩自然不知。
他沒有挑燈夜考的習慣,天色暗下來以後,便收了木板拚成床鋪,先是迴憶了一番白日的作答有無疏漏,再是構思一下明日將要作答的考題。
最後神思倦怠,便開始總結他這初次科考遇到的一些問題,以及後續該如何改進。
除了先前提到的炭筆可以節省大量時間以外,其實最主要的還是號舍狹小難以入眠。
但這一點,他又確實想不到什麽好辦法,貢院不可能為了他將號舍改建的更大,而三年後再考鄉試,他的身量也隻會更高更壯,號舍更顯逼仄。
這個“刑”,看來是避免不了了,隻能盡量在下一科秋闈上,一試中舉,也少讓自己受這份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