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民警問完,收好筆錄本,其中一位民警拿出一個信封和一個獎狀,遞給李詩意,眼神中滿是讚許:
“你可真了不起,聽說你丈夫是烈士,你們夫妻都是好樣的。為了獎勵你見義勇為,局裏給你申請了一筆五百元的獎金,你住院的費用有政府報銷,你隻管安心休養。”
李詩意著實沒想到會有這般意外驚喜,當即接過獎金,對著幾位民警鄭重說道:“這都是我們華國兒女該做的!謝謝黨和人民的獎勵!”
民警離開後,李詩意輕輕接過獎狀,“見義勇為” 四個大字剛勁有力,熠熠生輝。
她打開信封,嶄新的五十張大團結整齊排列,散發著油墨的清香。
梁翠芬的目光自民警拿出信封起,便緊緊黏在上麵,眼睛一眨不眨,仿佛要將這一幕刻進心底。
待警察走後,她再也忍不住,驚唿出聲:“哎呀,小妹,你這傷看起來也不白受啊,我的天,五百塊啊!”
那可是整整五百塊啊!
梁翠芬心裏清楚,他們一家至今就十塊錢存款,小妹卻一下子得了這麽一大筆獎金。
看著眼前的小妹,梁翠芬隻覺得她與記憶中那個需要接濟的小姑子判若兩人。
自從小妹性情大變,好運便接踵而至,不僅自己生活好了起來,還時常幫扶他們家。
不說別的,單說小妞妞能活下來,就是全靠小妹送的奶粉。
曾經,自家日子過得緊巴巴,連飽飯都成問題,卻還要時不時接濟小姑子,為此,梁翠芬沒少和李國勇鬧矛盾。
畢竟誰在自己都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時候,還要分出一半口糧給別人,心裏都會不好受。
可如今,小妹不僅不拖累他們,還對他們一家關懷備至。
梁翠芬也不是貪圖小姑子什麽,隻是以前日子實在艱難,難免心生抱怨。
而如今小姑子這般有良心,她自然也不能忘恩負義。
這不,一聽說小姑子出事,她和丈夫毫不猶豫地放下家中瑣事,趕來照顧。
李詩意見大嫂一臉羨慕,沒有絲毫猶豫,直接從信封裏抽出五十塊,遞到梁翠芬麵前:
“大嫂,辛苦你來照顧我了,這五十塊錢你拿著,你來了兩天,吃飯什麽的花了不少錢吧?”
梁翠芬看著那遞到眼前的錢,眼中閃過一絲渴望,但還是迅速將李詩意的手推了迴去,語氣堅決:
“小妹你這是說的什麽話,趕緊把錢收迴去,咱是一家人,本來就該互幫互助,談錢就生分了。
再說了,我這次出門從家裏特意帶來了不少粗麵餅呢。要是肚子餓了,隨便接一碗熱水,然後就著這粗麵餅,也能吃得飽飽的嘞,根本用不著去外頭花錢買吃的。
嘿嘿,悄悄告訴你,我來到這兒兩天,除了來時坐車花掉的車費之外,到現在為止我可是一分錢都沒有往外掏過!”
說到這兒,梁翠芬臉上露出一抹自豪的笑容,仿佛這是一件無比榮耀的事。
緊接著,她伸手打開自己隨身的破布包,那布包的邊角已經磨得發白,露出絲絲縷縷的線頭。
她從中取出一塊黑乎乎的粗麵餅,遞到李詩意麵前展示起來。
這圓圓的粗麵餅,大約與成年女子的手掌一般大小,表麵坑窪不平,像是月球表麵的隕石坑。
說是麵餅,其實大部分都是粗糠,湊近了還能聞到一股淡淡的酸味,看上去實在讓人沒有食欲。
李詩意伸手拿起一個粗麵餅,觸手粗糙,堅硬得如同石塊,心想大嫂這兩天就靠著這樣的餅充饑,心中不禁一陣酸楚。
她看了看牆上的時鍾,時針和分針剛好指向十一點半,正是飯點。
見梁翠芬不收錢,她也不再多說,直接把錢一把塞進大嫂的包裏:“大嫂,這錢可不是給你的,這是這幾天我倆的生活費,我餓了,想吃午飯了,你去幫我買點吃的。”
“害,你想吃啥大嫂給你買就是了,還拿啥錢啊。”
梁翠芬說著,就要去掏包裏李國勇給的那十塊應急錢還給小妹。
李詩意趕忙按住她的手,語氣真摯:“你們有多少錢我還不清楚嗎?大嫂,你能來照顧我,我已經感激不盡了,但要再讓你們花錢,我心裏實在過意不去,你就收下吧。
再說了,我嘴刁,你去幫我買點大米飯和雞湯,還得要一份紅燒肉,再要個炒小青菜。”
梁翠芬聽了,不禁倒吸一口涼氣,眼睛瞪得老大:“我滴個乖乖,你沒開玩笑吧?這麽多菜,還都是好菜,你一個人吃得完嗎?”
“肯定吃的完,大嫂,我受了傷,就得多吃點肉補補,你趕緊去吧,我餓死了。” 李詩意假裝生氣,板著臉催促道。
梁翠芬好說歹說,李詩意就是不聽,無奈之下隻好答應。她一邊往外走,一邊小聲嘀咕:
“看不出來小妹人不大,胃口倒是不小,照她這麽造,自己那點錢肯定不夠的。”
沒過多久,梁翠芬提著飯菜匆匆迴來,嘴裏還在念叨:
“哎喲我的小妹啊,再有錢也不是這麽造的啊,就這點飯菜,就花了五塊錢......”
她心疼得直抽抽,一邊絮絮叨叨,一邊把筷子遞給李詩意。
隨後,她拿起自己那掉了瓷的搪瓷缸,準備去接點熱水泡餅吃。
“這碗筷還是食堂的,我給了押金,待會吃完了還得給人還迴去,小妹你快吃吧,多吃點,醫生說了你的傷還是挺嚴重的,得好好補補,你看你瘦的......”
不得不說,這菜雖然價格不菲,但分量十足。
三個菜,菜碼都很大,就算三個人吃也綽綽有餘。
李詩意接過筷子,又一把拿過梁翠芬手中的搪瓷缸,將大米飯分了一大半進去。
接著,她把那份紅燒肉推到梁翠芬麵前:“忽然又不想吃紅燒肉了,大嫂你吃吧,涼了就不好吃了。”
梁翠芬趕忙推辭:“誒誒,小妹你這是幹嘛?這些都是好東西,你身體虛弱,得多吃點補補,我身體好得很,哪裏需要吃這些個好東西,我去熱個餅吃就好了。”
“大嫂,” 李詩意拉著她坐在病床上,目光真誠,“你來照顧我我已經很感激了,怎麽忍心看你吃那粗糧餅,更何況,我也不差這點錢,你就放心吃吧。
你看你生了孩子都沒好好補補,也就比我大不了兩歲,都開始有白頭發了,趕緊趁熱將肉吃了,我受了傷,也不適合吃這麽油膩的東西,你要是不吃,我就倒了。”
說著,她端起紅燒肉,佯裝要倒進垃圾桶。
“誒誒誒,” 梁翠芬急忙攔住她,“別倒,我吃,我吃。”
她接過搪瓷缸,熱氣騰騰的大米飯散發著誘人的香氣,直往她鼻子裏鑽。
梁翠芬這時候心裏才明白,小妹是故意叫自己去買這麽多菜的,她哪裏是不想吃,分明是心疼自己,想買點好的給自己吃。
她鼻子一酸,眼睛不由自主地濕潤了。
梁翠芬一小口一小口地吃著碗裏的白米飯,這可是白米飯啊,他們家一年到頭也就過年能蒸點大米飯吃,還得摻著土豆和紅薯等雜糧一起。
像這樣純淨的白米飯,她也隻有在小妹這裏才能吃到。
米粒顆顆飽滿,入口香甜,她吃得格外仔細,不小心掉了一顆米粒到床邊,她趕緊撿起來,小心翼翼地放進嘴裏,生怕浪費了這來之不易的糧食。
李詩意則端著雞湯,小口小口地慢慢喝著。
這年頭的雞都是土雞,熬出來的湯香氣撲鼻,每一口都鮮美得讓人陶醉。
昏迷了兩天,肚子早就空空如也,李詩意喝了一小碗雞湯,又夾起一筷子青菜。脆嫩的小白菜打過霜了,口感又脆又甜,李詩意不禁接連夾了好幾筷子。
肚子裏有了食物,身體的不適也減輕了許多。
見大嫂隻端著米飯吃,李詩意直接端起那盤紅燒肉,又倒了一半進梁翠芬的搪瓷缸裏。
幸好那搪瓷缸夠大,否則還真裝不下這麽多紅燒肉。
“夠了小妹,夠了!” 梁翠芬趕忙把盤子放迴去,“再倒該溢出去了。”
那可是肉啊,要是掉地上該多可惜啊!
梁翠芬用筷子輕輕夾住一塊紅燒肉,緩緩送進嘴裏。
這塊紅燒肉燒得無比軟爛,輕輕一抿,肉便瞬間化開,油脂在口腔中散開,濃鬱的肉香瞬間爆發,強烈地刺激著她的唾液腺,讓她不由自主地分泌出大量口水。
她慢慢地咀嚼著,感受著每一絲肉纖維與牙齒碰撞產生的美妙觸感,仿佛在品嚐世間最珍貴的美味。
不一會兒,整整一大缸子紅燒肉就被她吃得精光。
底下的白米飯也早已被濃鬱的紅燒汁浸潤得透透的,顆顆米粒都閃爍著誘人的油亮光澤,散發出陣陣迷人香氣。
梁翠芬大口大口地將浸滿湯汁的米飯往嘴裏送,隨著最後一粒米飯落入口中,她心滿意足地放下碗筷,忍不住打了一個響亮的飽嗝:
“哎呀媽呀,這紅燒肉也太好吃了吧。”
上一次吃這麽好吃的東西,還是之前去小妹家的時候呢。
吃完飯後,梁翠芬起身去將搪瓷缸洗幹淨,把剩下的紅燒肉倒進缸裏。
見李詩意將雞湯喝完了,碗裏的雞肉沒怎麽動,又把雞肉也夾了進去,然後端著空的碗碟送了迴去。
或許是還未完全恢複,李詩意的身體依舊十分虛弱。
吃過飯,她的眼皮漸漸變得沉重起來,不一會兒,便再次陷入了沉睡之中。
梁翠芬看著熟睡的小妹,輕輕為她掖了掖被角,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就在這同一時間,京都,明家氣氛有些凝重。
明老爺子端坐在椅子上,表情緊繃。
他緊握著手中的電話聽筒,一言不發,但從他微微顫抖的手可以看出此刻內心的波瀾起伏。
站在一旁的葉彩英則顯得有些局促不安,她大氣都不敢喘一口,眼睛直直地盯著明老爺子手中的電話。
終於,明老爺子緩緩放下了電話。
還沒等他開口說話,葉彩英便到了他的麵前,滿臉焦急與期待地連聲問道:“怎麽樣怎麽樣?快告訴我呀!”
明老爺子深吸一口氣,平複了一下心情後,才抬起頭看向眼前這個陪伴了自己大半輩子的女人。
隻見他眼中閃過一絲感慨,然後猛地伸出雙臂,將妻子緊緊地攬入懷中。
這一刻,仿佛時間都凝固了,
過了好一會兒,明老爺子才鬆開懷抱。
他輕聲說道:“是……那養母承認了,張啟山的確不是她親生的孩子,而且時間、地點全都能對上。就是咱們失散多年的兒子,不會有錯的。”
話音未落,葉彩英的淚水便像決堤的洪水一般洶湧而出。
她捂住嘴巴,努力不讓自己哭出聲,身體因為過度激動而不停地顫抖著。
二十多年了,整整二十多年啊!
她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自己那僅僅見了一麵就消失的骨肉,如今終於得到了確切的消息!
然而命運卻是如此弄人,他們好不容易找到兒子的時候,卻已經與他們天人永隔。
原來出生見那一麵,竟是他們此生見的最後一麵。
葉彩英悲從中來,忍不住大哭出聲。
明老爺子也兩眼淚花,他緊緊地抱著妻子,一隻手在她背上輕拍著,給她無聲的安慰。
“別哭了,這是好事,至少,咱們知道了兒子的下落,而且,兒子還給我們留下了三個可愛的孩子。”
明老爺子強忍著心中的悲痛,輕聲細語地勸慰道。
聽到\"孩子\"二字,葉彩英像是突然被驚醒一般,猛地抬起頭來,用衣袖迅速抹去了滿臉的淚痕。
是啊,兒子還給他們留下了三個可愛的孫子孫女!
一想到孩子們天真無邪的笑臉,她似乎得到了一絲慰藉,原本悲痛的情緒也稍稍緩和了一些。
\"對對對,咱們還有三個孫子孫女呢!走走走,咱們趕緊出發,現在就去把他們接迴家!\"
葉彩英一邊說著,一邊匆匆忙忙地開始收拾行李。
不多時,兩人便簡單收拾好了一點必備的衣物和生活用品,然後再次踏上了前往清江縣的路途。
原來,剛才給明老爺子打電話的正是之前派去打探張啟年身世的人。
“你可真了不起,聽說你丈夫是烈士,你們夫妻都是好樣的。為了獎勵你見義勇為,局裏給你申請了一筆五百元的獎金,你住院的費用有政府報銷,你隻管安心休養。”
李詩意著實沒想到會有這般意外驚喜,當即接過獎金,對著幾位民警鄭重說道:“這都是我們華國兒女該做的!謝謝黨和人民的獎勵!”
民警離開後,李詩意輕輕接過獎狀,“見義勇為” 四個大字剛勁有力,熠熠生輝。
她打開信封,嶄新的五十張大團結整齊排列,散發著油墨的清香。
梁翠芬的目光自民警拿出信封起,便緊緊黏在上麵,眼睛一眨不眨,仿佛要將這一幕刻進心底。
待警察走後,她再也忍不住,驚唿出聲:“哎呀,小妹,你這傷看起來也不白受啊,我的天,五百塊啊!”
那可是整整五百塊啊!
梁翠芬心裏清楚,他們一家至今就十塊錢存款,小妹卻一下子得了這麽一大筆獎金。
看著眼前的小妹,梁翠芬隻覺得她與記憶中那個需要接濟的小姑子判若兩人。
自從小妹性情大變,好運便接踵而至,不僅自己生活好了起來,還時常幫扶他們家。
不說別的,單說小妞妞能活下來,就是全靠小妹送的奶粉。
曾經,自家日子過得緊巴巴,連飽飯都成問題,卻還要時不時接濟小姑子,為此,梁翠芬沒少和李國勇鬧矛盾。
畢竟誰在自己都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時候,還要分出一半口糧給別人,心裏都會不好受。
可如今,小妹不僅不拖累他們,還對他們一家關懷備至。
梁翠芬也不是貪圖小姑子什麽,隻是以前日子實在艱難,難免心生抱怨。
而如今小姑子這般有良心,她自然也不能忘恩負義。
這不,一聽說小姑子出事,她和丈夫毫不猶豫地放下家中瑣事,趕來照顧。
李詩意見大嫂一臉羨慕,沒有絲毫猶豫,直接從信封裏抽出五十塊,遞到梁翠芬麵前:
“大嫂,辛苦你來照顧我了,這五十塊錢你拿著,你來了兩天,吃飯什麽的花了不少錢吧?”
梁翠芬看著那遞到眼前的錢,眼中閃過一絲渴望,但還是迅速將李詩意的手推了迴去,語氣堅決:
“小妹你這是說的什麽話,趕緊把錢收迴去,咱是一家人,本來就該互幫互助,談錢就生分了。
再說了,我這次出門從家裏特意帶來了不少粗麵餅呢。要是肚子餓了,隨便接一碗熱水,然後就著這粗麵餅,也能吃得飽飽的嘞,根本用不著去外頭花錢買吃的。
嘿嘿,悄悄告訴你,我來到這兒兩天,除了來時坐車花掉的車費之外,到現在為止我可是一分錢都沒有往外掏過!”
說到這兒,梁翠芬臉上露出一抹自豪的笑容,仿佛這是一件無比榮耀的事。
緊接著,她伸手打開自己隨身的破布包,那布包的邊角已經磨得發白,露出絲絲縷縷的線頭。
她從中取出一塊黑乎乎的粗麵餅,遞到李詩意麵前展示起來。
這圓圓的粗麵餅,大約與成年女子的手掌一般大小,表麵坑窪不平,像是月球表麵的隕石坑。
說是麵餅,其實大部分都是粗糠,湊近了還能聞到一股淡淡的酸味,看上去實在讓人沒有食欲。
李詩意伸手拿起一個粗麵餅,觸手粗糙,堅硬得如同石塊,心想大嫂這兩天就靠著這樣的餅充饑,心中不禁一陣酸楚。
她看了看牆上的時鍾,時針和分針剛好指向十一點半,正是飯點。
見梁翠芬不收錢,她也不再多說,直接把錢一把塞進大嫂的包裏:“大嫂,這錢可不是給你的,這是這幾天我倆的生活費,我餓了,想吃午飯了,你去幫我買點吃的。”
“害,你想吃啥大嫂給你買就是了,還拿啥錢啊。”
梁翠芬說著,就要去掏包裏李國勇給的那十塊應急錢還給小妹。
李詩意趕忙按住她的手,語氣真摯:“你們有多少錢我還不清楚嗎?大嫂,你能來照顧我,我已經感激不盡了,但要再讓你們花錢,我心裏實在過意不去,你就收下吧。
再說了,我嘴刁,你去幫我買點大米飯和雞湯,還得要一份紅燒肉,再要個炒小青菜。”
梁翠芬聽了,不禁倒吸一口涼氣,眼睛瞪得老大:“我滴個乖乖,你沒開玩笑吧?這麽多菜,還都是好菜,你一個人吃得完嗎?”
“肯定吃的完,大嫂,我受了傷,就得多吃點肉補補,你趕緊去吧,我餓死了。” 李詩意假裝生氣,板著臉催促道。
梁翠芬好說歹說,李詩意就是不聽,無奈之下隻好答應。她一邊往外走,一邊小聲嘀咕:
“看不出來小妹人不大,胃口倒是不小,照她這麽造,自己那點錢肯定不夠的。”
沒過多久,梁翠芬提著飯菜匆匆迴來,嘴裏還在念叨:
“哎喲我的小妹啊,再有錢也不是這麽造的啊,就這點飯菜,就花了五塊錢......”
她心疼得直抽抽,一邊絮絮叨叨,一邊把筷子遞給李詩意。
隨後,她拿起自己那掉了瓷的搪瓷缸,準備去接點熱水泡餅吃。
“這碗筷還是食堂的,我給了押金,待會吃完了還得給人還迴去,小妹你快吃吧,多吃點,醫生說了你的傷還是挺嚴重的,得好好補補,你看你瘦的......”
不得不說,這菜雖然價格不菲,但分量十足。
三個菜,菜碼都很大,就算三個人吃也綽綽有餘。
李詩意接過筷子,又一把拿過梁翠芬手中的搪瓷缸,將大米飯分了一大半進去。
接著,她把那份紅燒肉推到梁翠芬麵前:“忽然又不想吃紅燒肉了,大嫂你吃吧,涼了就不好吃了。”
梁翠芬趕忙推辭:“誒誒,小妹你這是幹嘛?這些都是好東西,你身體虛弱,得多吃點補補,我身體好得很,哪裏需要吃這些個好東西,我去熱個餅吃就好了。”
“大嫂,” 李詩意拉著她坐在病床上,目光真誠,“你來照顧我我已經很感激了,怎麽忍心看你吃那粗糧餅,更何況,我也不差這點錢,你就放心吃吧。
你看你生了孩子都沒好好補補,也就比我大不了兩歲,都開始有白頭發了,趕緊趁熱將肉吃了,我受了傷,也不適合吃這麽油膩的東西,你要是不吃,我就倒了。”
說著,她端起紅燒肉,佯裝要倒進垃圾桶。
“誒誒誒,” 梁翠芬急忙攔住她,“別倒,我吃,我吃。”
她接過搪瓷缸,熱氣騰騰的大米飯散發著誘人的香氣,直往她鼻子裏鑽。
梁翠芬這時候心裏才明白,小妹是故意叫自己去買這麽多菜的,她哪裏是不想吃,分明是心疼自己,想買點好的給自己吃。
她鼻子一酸,眼睛不由自主地濕潤了。
梁翠芬一小口一小口地吃著碗裏的白米飯,這可是白米飯啊,他們家一年到頭也就過年能蒸點大米飯吃,還得摻著土豆和紅薯等雜糧一起。
像這樣純淨的白米飯,她也隻有在小妹這裏才能吃到。
米粒顆顆飽滿,入口香甜,她吃得格外仔細,不小心掉了一顆米粒到床邊,她趕緊撿起來,小心翼翼地放進嘴裏,生怕浪費了這來之不易的糧食。
李詩意則端著雞湯,小口小口地慢慢喝著。
這年頭的雞都是土雞,熬出來的湯香氣撲鼻,每一口都鮮美得讓人陶醉。
昏迷了兩天,肚子早就空空如也,李詩意喝了一小碗雞湯,又夾起一筷子青菜。脆嫩的小白菜打過霜了,口感又脆又甜,李詩意不禁接連夾了好幾筷子。
肚子裏有了食物,身體的不適也減輕了許多。
見大嫂隻端著米飯吃,李詩意直接端起那盤紅燒肉,又倒了一半進梁翠芬的搪瓷缸裏。
幸好那搪瓷缸夠大,否則還真裝不下這麽多紅燒肉。
“夠了小妹,夠了!” 梁翠芬趕忙把盤子放迴去,“再倒該溢出去了。”
那可是肉啊,要是掉地上該多可惜啊!
梁翠芬用筷子輕輕夾住一塊紅燒肉,緩緩送進嘴裏。
這塊紅燒肉燒得無比軟爛,輕輕一抿,肉便瞬間化開,油脂在口腔中散開,濃鬱的肉香瞬間爆發,強烈地刺激著她的唾液腺,讓她不由自主地分泌出大量口水。
她慢慢地咀嚼著,感受著每一絲肉纖維與牙齒碰撞產生的美妙觸感,仿佛在品嚐世間最珍貴的美味。
不一會兒,整整一大缸子紅燒肉就被她吃得精光。
底下的白米飯也早已被濃鬱的紅燒汁浸潤得透透的,顆顆米粒都閃爍著誘人的油亮光澤,散發出陣陣迷人香氣。
梁翠芬大口大口地將浸滿湯汁的米飯往嘴裏送,隨著最後一粒米飯落入口中,她心滿意足地放下碗筷,忍不住打了一個響亮的飽嗝:
“哎呀媽呀,這紅燒肉也太好吃了吧。”
上一次吃這麽好吃的東西,還是之前去小妹家的時候呢。
吃完飯後,梁翠芬起身去將搪瓷缸洗幹淨,把剩下的紅燒肉倒進缸裏。
見李詩意將雞湯喝完了,碗裏的雞肉沒怎麽動,又把雞肉也夾了進去,然後端著空的碗碟送了迴去。
或許是還未完全恢複,李詩意的身體依舊十分虛弱。
吃過飯,她的眼皮漸漸變得沉重起來,不一會兒,便再次陷入了沉睡之中。
梁翠芬看著熟睡的小妹,輕輕為她掖了掖被角,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就在這同一時間,京都,明家氣氛有些凝重。
明老爺子端坐在椅子上,表情緊繃。
他緊握著手中的電話聽筒,一言不發,但從他微微顫抖的手可以看出此刻內心的波瀾起伏。
站在一旁的葉彩英則顯得有些局促不安,她大氣都不敢喘一口,眼睛直直地盯著明老爺子手中的電話。
終於,明老爺子緩緩放下了電話。
還沒等他開口說話,葉彩英便到了他的麵前,滿臉焦急與期待地連聲問道:“怎麽樣怎麽樣?快告訴我呀!”
明老爺子深吸一口氣,平複了一下心情後,才抬起頭看向眼前這個陪伴了自己大半輩子的女人。
隻見他眼中閃過一絲感慨,然後猛地伸出雙臂,將妻子緊緊地攬入懷中。
這一刻,仿佛時間都凝固了,
過了好一會兒,明老爺子才鬆開懷抱。
他輕聲說道:“是……那養母承認了,張啟山的確不是她親生的孩子,而且時間、地點全都能對上。就是咱們失散多年的兒子,不會有錯的。”
話音未落,葉彩英的淚水便像決堤的洪水一般洶湧而出。
她捂住嘴巴,努力不讓自己哭出聲,身體因為過度激動而不停地顫抖著。
二十多年了,整整二十多年啊!
她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自己那僅僅見了一麵就消失的骨肉,如今終於得到了確切的消息!
然而命運卻是如此弄人,他們好不容易找到兒子的時候,卻已經與他們天人永隔。
原來出生見那一麵,竟是他們此生見的最後一麵。
葉彩英悲從中來,忍不住大哭出聲。
明老爺子也兩眼淚花,他緊緊地抱著妻子,一隻手在她背上輕拍著,給她無聲的安慰。
“別哭了,這是好事,至少,咱們知道了兒子的下落,而且,兒子還給我們留下了三個可愛的孩子。”
明老爺子強忍著心中的悲痛,輕聲細語地勸慰道。
聽到\"孩子\"二字,葉彩英像是突然被驚醒一般,猛地抬起頭來,用衣袖迅速抹去了滿臉的淚痕。
是啊,兒子還給他們留下了三個可愛的孫子孫女!
一想到孩子們天真無邪的笑臉,她似乎得到了一絲慰藉,原本悲痛的情緒也稍稍緩和了一些。
\"對對對,咱們還有三個孫子孫女呢!走走走,咱們趕緊出發,現在就去把他們接迴家!\"
葉彩英一邊說著,一邊匆匆忙忙地開始收拾行李。
不多時,兩人便簡單收拾好了一點必備的衣物和生活用品,然後再次踏上了前往清江縣的路途。
原來,剛才給明老爺子打電話的正是之前派去打探張啟年身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