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陳梅的身影消失在了遠處,林麗麗這才緩緩轉過身來。
她朝著李詩意露出一抹友善而親切的笑容,並同時向她伸出了右手。
隻見她友好地說道:“大姐您好,我叫林麗麗。”
李詩意見狀,也微笑著伸出手去,與林麗麗輕輕一握,迴應道:“李詩意。”
簡簡單單的三個字從她口中說出,顯得格外溫婉大方。
聽到李詩意自報家門後,林麗麗不禁微微一愣,隨即驚訝地挑起了眉毛,一雙杏眼之中滿是詫異之色。
她忍不住開口說道:“原來您就是李詩意啊!”
李詩意心裏很清楚,自己的那些事兒最近在大隊裏都已經傳得沸沸揚揚了。
畢竟在這個不大不小的小村莊裏,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會迅速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所以對於這位知青聽聞過自己的名字,她並沒有感到太過意外。
“我就叫你一聲詩意姐吧,詩意姐,你別搭理陳梅,她人就那樣。”
說著她就給李詩意介紹起同行的人。
“這位是錢豐,周恆,他倆來自京市,這位是王秀芝,和我一樣從滬市來的,我們都是村裏的知青。”
隨著她介紹,眾人都朝李詩意點頭示意。
“你們好。”
李詩意也打招唿。
林麗麗又捏了捏大妹的小臉。
“小姑娘你幹淨的很,一點兒不髒。別聽剛才那個怪阿姨亂講。詩意姐,你帶著孩子去幹啥呢?”
大妹臉上洋溢著笑容,對著林麗麗輕聲說道:“放心吧,這點小事我才不會放在心上呢!鐵蛋兒和小鼻涕還說過更過分的話,我都當他們在放屁。”
畢竟,以前村裏這些孩子的欺負更過分,陳梅這不痛不癢的話她還真不覺得有什麽。
李詩意心疼地攬過身邊的孩子,微微低頭,看著孩子那張天真無邪的臉龐,然後轉頭迴應道:“家裏沒有被罩,所以我尋思著去買點布料做新被罩。”
不等李詩意問,林麗麗就自來熟地繼續說:“這眼看著要秋收了,家裏給寄來了一些包裹。
我們準備去城裏把這些包裹領迴來,順道看能不能再買點好吃的。據說秋收天天都要辛苦勞作,不吃點好的補補可不行!”
就這樣,兩人一路上有說有笑,不知不覺間,她們已經到了鎮上。
眾人都下了車,跟趕車的社員約好了迴去的時間,知青們就都朝著郵局得方向走去。
郵局和供銷社離的不遠,到了郵局,李詩意就和他們分道揚鑣,獨自帶著娃去了供銷社。
來到供銷社,買了做被罩用的土布和十分具有年代氣息的粉色印花床單,又買了蠟燭手電筒。
沒辦法,誰讓這時候她們村子還沒通電呢。
因為是貧困地區,又是山區,她記得農村通電都是九十年代的事了。
想到這個,李詩意頭疼,等到改革開放,她一定要帶著孩子去省城甚至京滬這種大城市生活。
不然,蝸居在這裏,就連電燈都還要等個二十年才有。
三個孩子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眼睛滴溜溜地四處張望,這可是他們第一次來到鎮上呢。
供銷社裏麵的商品對於他們來說那叫一個五花八門,一個個透明的玻璃展櫃整齊排列著。
香噴噴的雞蛋糕,顆顆飽滿的炒瓜子,江米條則像是一根根金黃酥脆的小棍子......
看到這滿滿當當的零食櫃子,三個孩子的目光瞬間被牢牢吸引住了,眼睛眨都不眨一下,直勾勾地盯著那些零嘴。
站在一旁的李詩意見狀,心裏一陣柔軟。
她想,反正自己如今手頭寬裕,也不在乎多花點錢,便又稱了一些雞蛋糕和江米條。
畢竟,這樣的零食對於孩子們來說可真是難得一見的好東西。
三個孩子緊緊圍在售貨員身旁,聚精會神地看著他熟練地給雞蛋糕和江米條稱重,那模樣簡直比學生上課還要認真。
在這個物資相對匱乏的年代,能有這樣的零食已經算是非常奢侈的享受了。
上次買迴家的雞蛋糕,李詩意分了一半給大哥家,結果剩下的那些沒幾天功夫就被孩子們一掃而光。
等把需要采購的東西都置辦齊全後,時間不知不覺已快到中午時分。
李詩意低頭看了看身邊三個滿臉期待的小家夥,心中一動,當即決定帶他們去國營飯店好好吃上一頓午餐再迴去。
當一行人走進國營飯店時,一眼就瞧見上午碰到的那幾個知青正坐在那兒。
隻見每個人麵前都擺著一碗熱氣騰騰的牛肉麵。
麵條粗細均勻,湯汁濃鬱鮮香,讓人光是聞一聞味道就忍不住咽口水。
更吸引人眼球的是,他們桌子中間居然還擺放著一大盤色澤紅亮、油光閃閃的紅燒肉,肉塊肥瘦相間,燉煮得十分入味,散發出陣陣勾人的香味兒。
林麗麗見李詩意帶著孩子大包小包地進來,忙跟他們打招唿。
“詩意姐,這裏這裏!”
因為他們每人腳下都放著一個碩大的包裹,李詩意就帶著孩子在他們旁邊桌坐下,也點了兩碗牛肉麵,又點了四個肉包子。
這時候的一碗麵可紮實的很,就跟後世說的東北菜碼一樣,一碗麵一個成年人能吃的頂頂飽。
飯量小的女性壓根都吃不完,他們一個大人三個孩子,兩人吃一碗麵都能吃飽了。
實在吃不飽,再吃點肉包子,綽綽有餘。
隻見李詩意僅僅隻是淡淡地打量了他們一眼之後,便迅速收迴目光,轉身迴去繼續點菜了。
自那之後,她甚至連瞥一下他們的包裹都不曾再有過。
這一舉動,讓在場的幾位知青心中對李詩意的好感度瞬間提升了不少。
要知道,在此前每一次他們返迴大隊的時候,那些個社員們無一不是兩眼放光,恨不能立刻上前扒開他們的包裹,好看清楚裏麵究竟裝了些啥。
而像李詩意這般,不僅連問都不多問一句,更是表現得如此淡然的人,簡直少見。
沒過多久,兩碗熱氣騰騰且份量十足的牛肉麵就被端上桌來。
那大碗裏裝滿了麵條,幾乎快要溢出來似的,麵上還覆蓋了幾坨實實在在的大坨牛肉臊子,散發著誘人的香氣。
此外,一旁的盤子裏還整齊地堆疊著四個碩大無比的肉包子,每個包子的個頭兒都比成年男性的拳頭還要略大一些。
包子裏的鮮美汁水已經浸透了包子皮的底部,呈現出一種好看的深色調,泛著油光,光是看上去,就足以讓人饞涎欲滴,食指大動。
等到把麵分好以後,大妹和二妹趕忙各自端起碗來,吃得那叫一個津津有味。
當她們把麵遞給小弟時,誰料想這個小家夥居然對大肉包子情有獨鍾,直擺手說自己不想吃麵,隻想吃肉包子。
李詩意見狀,也隻能無奈地笑笑,然後從盤子裏拿了一個包子遞給他。
小家夥一把接過包子,緊緊抱在懷裏,那包子看起來幾乎跟他的小腦袋一般大小了。
緊接著,他便埋下頭去,大口大口地啃咬起來,吃得滿嘴流油,模樣煞是可愛。
又從自己碗裏夾了些麵和肉分給大妹二妹,李詩意也開始捧著碗津津有味地吃起來。
不一會兒,知青們先吃完,見李詩意一家也快吃完,就都坐在原地等他們。
大妹二妹吃完麵根本吃不下肉包子了。
李詩意想了想,又買了五個包子,連著剩下的三個包子一起打包。
晚上家裏就做點豇豆稀飯,一人再吃個大肉包。
明天就要上工了,她懶得做早飯,幹脆連明天早上也吃包子,要不是天氣熱不能放,她還能多買點迴去放著。
畢竟包子隻要蒸一蒸就能吃,能抵一頓飯呢。
周恆挑眉,有些詫異地看著李詩意的“大手筆”,不禁開口好奇問道:“嫂子買這麽多迴去,吃的完嗎?”
這年頭農村人吃都吃不飽,她居然還連吃帶打包。
孩子們看到這麽多細糧一點也不饞,不爭不搶,明顯是平時在家吃慣了的,平日裏夥食肯定很不錯。
果然,就見李詩意笑著迴答:
“這是我們家今晚的晚飯和明天早上的早飯,晚上迴去我要去做被罩什麽的,沒工夫做,明天要開始秋收了,走的早,我怕沒時間給孩子們做飯,就連明早的也買了。”
她朝著李詩意露出一抹友善而親切的笑容,並同時向她伸出了右手。
隻見她友好地說道:“大姐您好,我叫林麗麗。”
李詩意見狀,也微笑著伸出手去,與林麗麗輕輕一握,迴應道:“李詩意。”
簡簡單單的三個字從她口中說出,顯得格外溫婉大方。
聽到李詩意自報家門後,林麗麗不禁微微一愣,隨即驚訝地挑起了眉毛,一雙杏眼之中滿是詫異之色。
她忍不住開口說道:“原來您就是李詩意啊!”
李詩意心裏很清楚,自己的那些事兒最近在大隊裏都已經傳得沸沸揚揚了。
畢竟在這個不大不小的小村莊裏,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會迅速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所以對於這位知青聽聞過自己的名字,她並沒有感到太過意外。
“我就叫你一聲詩意姐吧,詩意姐,你別搭理陳梅,她人就那樣。”
說著她就給李詩意介紹起同行的人。
“這位是錢豐,周恆,他倆來自京市,這位是王秀芝,和我一樣從滬市來的,我們都是村裏的知青。”
隨著她介紹,眾人都朝李詩意點頭示意。
“你們好。”
李詩意也打招唿。
林麗麗又捏了捏大妹的小臉。
“小姑娘你幹淨的很,一點兒不髒。別聽剛才那個怪阿姨亂講。詩意姐,你帶著孩子去幹啥呢?”
大妹臉上洋溢著笑容,對著林麗麗輕聲說道:“放心吧,這點小事我才不會放在心上呢!鐵蛋兒和小鼻涕還說過更過分的話,我都當他們在放屁。”
畢竟,以前村裏這些孩子的欺負更過分,陳梅這不痛不癢的話她還真不覺得有什麽。
李詩意心疼地攬過身邊的孩子,微微低頭,看著孩子那張天真無邪的臉龐,然後轉頭迴應道:“家裏沒有被罩,所以我尋思著去買點布料做新被罩。”
不等李詩意問,林麗麗就自來熟地繼續說:“這眼看著要秋收了,家裏給寄來了一些包裹。
我們準備去城裏把這些包裹領迴來,順道看能不能再買點好吃的。據說秋收天天都要辛苦勞作,不吃點好的補補可不行!”
就這樣,兩人一路上有說有笑,不知不覺間,她們已經到了鎮上。
眾人都下了車,跟趕車的社員約好了迴去的時間,知青們就都朝著郵局得方向走去。
郵局和供銷社離的不遠,到了郵局,李詩意就和他們分道揚鑣,獨自帶著娃去了供銷社。
來到供銷社,買了做被罩用的土布和十分具有年代氣息的粉色印花床單,又買了蠟燭手電筒。
沒辦法,誰讓這時候她們村子還沒通電呢。
因為是貧困地區,又是山區,她記得農村通電都是九十年代的事了。
想到這個,李詩意頭疼,等到改革開放,她一定要帶著孩子去省城甚至京滬這種大城市生活。
不然,蝸居在這裏,就連電燈都還要等個二十年才有。
三個孩子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眼睛滴溜溜地四處張望,這可是他們第一次來到鎮上呢。
供銷社裏麵的商品對於他們來說那叫一個五花八門,一個個透明的玻璃展櫃整齊排列著。
香噴噴的雞蛋糕,顆顆飽滿的炒瓜子,江米條則像是一根根金黃酥脆的小棍子......
看到這滿滿當當的零食櫃子,三個孩子的目光瞬間被牢牢吸引住了,眼睛眨都不眨一下,直勾勾地盯著那些零嘴。
站在一旁的李詩意見狀,心裏一陣柔軟。
她想,反正自己如今手頭寬裕,也不在乎多花點錢,便又稱了一些雞蛋糕和江米條。
畢竟,這樣的零食對於孩子們來說可真是難得一見的好東西。
三個孩子緊緊圍在售貨員身旁,聚精會神地看著他熟練地給雞蛋糕和江米條稱重,那模樣簡直比學生上課還要認真。
在這個物資相對匱乏的年代,能有這樣的零食已經算是非常奢侈的享受了。
上次買迴家的雞蛋糕,李詩意分了一半給大哥家,結果剩下的那些沒幾天功夫就被孩子們一掃而光。
等把需要采購的東西都置辦齊全後,時間不知不覺已快到中午時分。
李詩意低頭看了看身邊三個滿臉期待的小家夥,心中一動,當即決定帶他們去國營飯店好好吃上一頓午餐再迴去。
當一行人走進國營飯店時,一眼就瞧見上午碰到的那幾個知青正坐在那兒。
隻見每個人麵前都擺著一碗熱氣騰騰的牛肉麵。
麵條粗細均勻,湯汁濃鬱鮮香,讓人光是聞一聞味道就忍不住咽口水。
更吸引人眼球的是,他們桌子中間居然還擺放著一大盤色澤紅亮、油光閃閃的紅燒肉,肉塊肥瘦相間,燉煮得十分入味,散發出陣陣勾人的香味兒。
林麗麗見李詩意帶著孩子大包小包地進來,忙跟他們打招唿。
“詩意姐,這裏這裏!”
因為他們每人腳下都放著一個碩大的包裹,李詩意就帶著孩子在他們旁邊桌坐下,也點了兩碗牛肉麵,又點了四個肉包子。
這時候的一碗麵可紮實的很,就跟後世說的東北菜碼一樣,一碗麵一個成年人能吃的頂頂飽。
飯量小的女性壓根都吃不完,他們一個大人三個孩子,兩人吃一碗麵都能吃飽了。
實在吃不飽,再吃點肉包子,綽綽有餘。
隻見李詩意僅僅隻是淡淡地打量了他們一眼之後,便迅速收迴目光,轉身迴去繼續點菜了。
自那之後,她甚至連瞥一下他們的包裹都不曾再有過。
這一舉動,讓在場的幾位知青心中對李詩意的好感度瞬間提升了不少。
要知道,在此前每一次他們返迴大隊的時候,那些個社員們無一不是兩眼放光,恨不能立刻上前扒開他們的包裹,好看清楚裏麵究竟裝了些啥。
而像李詩意這般,不僅連問都不多問一句,更是表現得如此淡然的人,簡直少見。
沒過多久,兩碗熱氣騰騰且份量十足的牛肉麵就被端上桌來。
那大碗裏裝滿了麵條,幾乎快要溢出來似的,麵上還覆蓋了幾坨實實在在的大坨牛肉臊子,散發著誘人的香氣。
此外,一旁的盤子裏還整齊地堆疊著四個碩大無比的肉包子,每個包子的個頭兒都比成年男性的拳頭還要略大一些。
包子裏的鮮美汁水已經浸透了包子皮的底部,呈現出一種好看的深色調,泛著油光,光是看上去,就足以讓人饞涎欲滴,食指大動。
等到把麵分好以後,大妹和二妹趕忙各自端起碗來,吃得那叫一個津津有味。
當她們把麵遞給小弟時,誰料想這個小家夥居然對大肉包子情有獨鍾,直擺手說自己不想吃麵,隻想吃肉包子。
李詩意見狀,也隻能無奈地笑笑,然後從盤子裏拿了一個包子遞給他。
小家夥一把接過包子,緊緊抱在懷裏,那包子看起來幾乎跟他的小腦袋一般大小了。
緊接著,他便埋下頭去,大口大口地啃咬起來,吃得滿嘴流油,模樣煞是可愛。
又從自己碗裏夾了些麵和肉分給大妹二妹,李詩意也開始捧著碗津津有味地吃起來。
不一會兒,知青們先吃完,見李詩意一家也快吃完,就都坐在原地等他們。
大妹二妹吃完麵根本吃不下肉包子了。
李詩意想了想,又買了五個包子,連著剩下的三個包子一起打包。
晚上家裏就做點豇豆稀飯,一人再吃個大肉包。
明天就要上工了,她懶得做早飯,幹脆連明天早上也吃包子,要不是天氣熱不能放,她還能多買點迴去放著。
畢竟包子隻要蒸一蒸就能吃,能抵一頓飯呢。
周恆挑眉,有些詫異地看著李詩意的“大手筆”,不禁開口好奇問道:“嫂子買這麽多迴去,吃的完嗎?”
這年頭農村人吃都吃不飽,她居然還連吃帶打包。
孩子們看到這麽多細糧一點也不饞,不爭不搶,明顯是平時在家吃慣了的,平日裏夥食肯定很不錯。
果然,就見李詩意笑著迴答:
“這是我們家今晚的晚飯和明天早上的早飯,晚上迴去我要去做被罩什麽的,沒工夫做,明天要開始秋收了,走的早,我怕沒時間給孩子們做飯,就連明早的也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