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九陰真經
諸世輪迴,開局買下江玉燕 作者:南柯一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是瞧不上,而是我會。”
聽到孟禮說會鐵掌功,黃蓉大感驚訝:“你從哪兒學的?”
鐵掌功是鐵掌幫的傳承武學,她之所以會,是因為她爹是東邪,所學甚廣,有收藏。
不過,她也隻是記得練法,略會一點。因為鐵掌功想要練有所成,得下苦功。她對練武興趣不大,且桃花島的高深武功不比鐵掌功差,所以不願吃那份苦。
不光鐵掌功,其他武功也是如此:興趣不大,然後不願苦練。
所以,黃蓉會的武功雖然多,實力卻不怎麽強勁。
對於她的問題,孟禮笑而不答。
黃蓉見了,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有些唐突,吐了吐舌頭,轉而思索起其他武功。
而後,她發現沒什麽選項。
她會的武功不少,但除開桃花島武功,沒有足以和鐵掌功相提並論的。
黃蓉想了一下,反過來問孟禮:“不知孟大哥你覺得合適靖哥哥的武功是什麽水準?”
孟禮不假思索地迴道:“不遜於九陰真經上的武功。”
這話一出,黃蓉和楊康俱是一驚。
九陰真經他們當然聽過。
黃蓉是聽黃藥師說的,雖沒看過,卻從後者的態度知道其價值非凡。
楊康聽梅超風說過,還練了九陰白骨爪,清楚其厲害。
現在聽孟禮說適合郭靖的武功不輸九陰真經上的武學,自然驚訝不已。
下一秒,黃蓉驚疑道:“你怎麽確定?難不成你看過九陰真經?”
孟禮笑而不語。
郭靖見狀,忍不住好奇道:“這九陰真經是什麽武功,很厲害嗎?”
孟禮道:“九陰真經不是一門武功,而是一部武學寶典。”
“要說它的來曆,得追溯到宋國政和年間。當時的皇帝,也就是後來的宋徽宗,崇尚道教,遍搜天下道家之書,雕版印行,共五千四百八十一卷。”
“這些道書統稱為‘萬壽道藏’。”
“那時有個文官叫黃裳,奉命對萬壽道藏進行校對、刻錄。”
“黃裳不敢大意,逐字校對,意外從道藏之中悟通武學義理,武功大進。”
“後來,波斯國有個教派,喚作明教,入中原作亂。”
“黃裳被派去消滅明教,見手下官兵無能敗陣,隻得親自出手。”
“這一戰,黃裳一人敗一教,震撼了整個武林。”
“後來,他將自身武功編撰成書,分成上下兩卷。”
“這書就是《九陰真經》。”
“九陰真經囊括了九陰白骨爪、摧心掌等諸多對敵武功,亦有上乘內功、療傷之法、高妙的輕功身法,以及點穴、解穴、閉氣、音波功之類的秘法,內容諸多,更有精妙的武學奧義,號稱天下武學總綱。”
“黃裳去世後,九陰真經流落江湖,引得無數人爭搶,掀起了許多腥風血雨。”
“大概二十餘年前,九陰真經再次在江湖上掀起了波瀾。”
“當時全真教的創派祖師王重陽為了避免江湖再度興起腥風血雨,就邀請當時武林有名的頂尖高手齊聚華山,以武論道,比個高低。誰的武功最高,就能擁有九陰真經。”
“這以武論道的盛會,就是江湖上有名的華山論劍。”
“那次華山論劍,全真教祖師王重陽以一己之力折服其餘高手,成了天下第一,獲得九陰真經。”
“同時以他為首的五位高手位列絕頂,被稱作五絕,威震江湖。”
聽到這些,郭靖、楊康等人大受震撼。
其中以楊康的震動最大。
他本就驕傲,又正是年輕氣盛的時候,初次聽到“華山論劍、天下第一、位列絕頂、威震江湖”等字眼,頓時心潮澎湃,有種大丈夫當如是的感覺。
就連楊鐵心都忍不住感慨:“難怪丘道長武功那麽厲害,原來他的師父是天下第一。”
楊康聽到這話,目光微閃。
丘處機是他師父,他師父的師父,就是他師祖。
他師祖是天下第一,他師父的武功也不差,那為什麽他學到的全真教武功卻威力一般,遠不如九陰白骨爪。
是丘處機這個師父藏私了,還是全真教的武功不如九陰真經上的?
亦或兩者都有?
楊康難以確定,卻想知道答案,於是直接問道:“孟大哥,按你這說法,全真教的重陽祖師在得到九陰真經之前就是天下第一,武功應該相當了得。”
“同時他既創立了全真教,必然會把武功傳下去。”
“但我學過全真教武功,感覺威力一般,遠不如……”
話說到最後,他意識到什麽,瞬間收住。
孟禮卻直接道:“感覺威力一般,遠不如九陰白骨爪?”
楊康登時一驚。
九陰白骨爪是他壓箱底的功夫,他從未與人提及過,對方是……
疑惑的念頭還未生成,楊康就想到了答案——上次的比武招親!
想到這兒,他微微點頭,靜待下文。
黃蓉聽到九陰白骨爪,心中暗驚。
由於劇情變動,她沒有在趙王府遇到梅超風,不知道對方和楊康的關係。
此刻聞言,她瞧出楊康似乎會這武功,不由心生猜疑,但沒說話。
孟禮道:“這其中的緣由有些複雜,第一點就是重陽真人雖創立了全真教,但他最厲害並賴以成名的先天功由於一些原因,沒有傳給全真七子,九陰真經上的武功亦是如此。”
“如今全真教流傳的武功,都是重陽真人以及全真七子另創的。”
“全真教屬於道門,所修武功講究修身養性,多是靜功。以全真教內功為例,它屬性中正平和,幾乎不會有走火入魔的風險,但需要水磨功夫,常年勤修積累,厚積薄發。”
“你年輕氣盛,心思難定,外加丘道長不在身邊,無法時刻督促,修行效果自然不佳。”
“加上年歲不夠,難以形成足夠的積累,這施展起來也就威力平平。”
“你若能靜下心苦修,過個十年左右,變得和丘道長一樣厲害不成問題。”
楊康:“……”
靜下心苦修,還要十年才能和丘處機一樣厲害?
這……
對比丘處機的年齡,他可以確定丘處機傳自己的武功沒問題,但這周期也太長了!
長到他有點想罵人!
不過,想到丘處機沒有坑自己,當下的場合也不對,他忍住了,而後問道:“那不知我師父的武功,放在如今的江湖上是個什麽樣的水準?”
……
聽到孟禮說會鐵掌功,黃蓉大感驚訝:“你從哪兒學的?”
鐵掌功是鐵掌幫的傳承武學,她之所以會,是因為她爹是東邪,所學甚廣,有收藏。
不過,她也隻是記得練法,略會一點。因為鐵掌功想要練有所成,得下苦功。她對練武興趣不大,且桃花島的高深武功不比鐵掌功差,所以不願吃那份苦。
不光鐵掌功,其他武功也是如此:興趣不大,然後不願苦練。
所以,黃蓉會的武功雖然多,實力卻不怎麽強勁。
對於她的問題,孟禮笑而不答。
黃蓉見了,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有些唐突,吐了吐舌頭,轉而思索起其他武功。
而後,她發現沒什麽選項。
她會的武功不少,但除開桃花島武功,沒有足以和鐵掌功相提並論的。
黃蓉想了一下,反過來問孟禮:“不知孟大哥你覺得合適靖哥哥的武功是什麽水準?”
孟禮不假思索地迴道:“不遜於九陰真經上的武功。”
這話一出,黃蓉和楊康俱是一驚。
九陰真經他們當然聽過。
黃蓉是聽黃藥師說的,雖沒看過,卻從後者的態度知道其價值非凡。
楊康聽梅超風說過,還練了九陰白骨爪,清楚其厲害。
現在聽孟禮說適合郭靖的武功不輸九陰真經上的武學,自然驚訝不已。
下一秒,黃蓉驚疑道:“你怎麽確定?難不成你看過九陰真經?”
孟禮笑而不語。
郭靖見狀,忍不住好奇道:“這九陰真經是什麽武功,很厲害嗎?”
孟禮道:“九陰真經不是一門武功,而是一部武學寶典。”
“要說它的來曆,得追溯到宋國政和年間。當時的皇帝,也就是後來的宋徽宗,崇尚道教,遍搜天下道家之書,雕版印行,共五千四百八十一卷。”
“這些道書統稱為‘萬壽道藏’。”
“那時有個文官叫黃裳,奉命對萬壽道藏進行校對、刻錄。”
“黃裳不敢大意,逐字校對,意外從道藏之中悟通武學義理,武功大進。”
“後來,波斯國有個教派,喚作明教,入中原作亂。”
“黃裳被派去消滅明教,見手下官兵無能敗陣,隻得親自出手。”
“這一戰,黃裳一人敗一教,震撼了整個武林。”
“後來,他將自身武功編撰成書,分成上下兩卷。”
“這書就是《九陰真經》。”
“九陰真經囊括了九陰白骨爪、摧心掌等諸多對敵武功,亦有上乘內功、療傷之法、高妙的輕功身法,以及點穴、解穴、閉氣、音波功之類的秘法,內容諸多,更有精妙的武學奧義,號稱天下武學總綱。”
“黃裳去世後,九陰真經流落江湖,引得無數人爭搶,掀起了許多腥風血雨。”
“大概二十餘年前,九陰真經再次在江湖上掀起了波瀾。”
“當時全真教的創派祖師王重陽為了避免江湖再度興起腥風血雨,就邀請當時武林有名的頂尖高手齊聚華山,以武論道,比個高低。誰的武功最高,就能擁有九陰真經。”
“這以武論道的盛會,就是江湖上有名的華山論劍。”
“那次華山論劍,全真教祖師王重陽以一己之力折服其餘高手,成了天下第一,獲得九陰真經。”
“同時以他為首的五位高手位列絕頂,被稱作五絕,威震江湖。”
聽到這些,郭靖、楊康等人大受震撼。
其中以楊康的震動最大。
他本就驕傲,又正是年輕氣盛的時候,初次聽到“華山論劍、天下第一、位列絕頂、威震江湖”等字眼,頓時心潮澎湃,有種大丈夫當如是的感覺。
就連楊鐵心都忍不住感慨:“難怪丘道長武功那麽厲害,原來他的師父是天下第一。”
楊康聽到這話,目光微閃。
丘處機是他師父,他師父的師父,就是他師祖。
他師祖是天下第一,他師父的武功也不差,那為什麽他學到的全真教武功卻威力一般,遠不如九陰白骨爪。
是丘處機這個師父藏私了,還是全真教的武功不如九陰真經上的?
亦或兩者都有?
楊康難以確定,卻想知道答案,於是直接問道:“孟大哥,按你這說法,全真教的重陽祖師在得到九陰真經之前就是天下第一,武功應該相當了得。”
“同時他既創立了全真教,必然會把武功傳下去。”
“但我學過全真教武功,感覺威力一般,遠不如……”
話說到最後,他意識到什麽,瞬間收住。
孟禮卻直接道:“感覺威力一般,遠不如九陰白骨爪?”
楊康登時一驚。
九陰白骨爪是他壓箱底的功夫,他從未與人提及過,對方是……
疑惑的念頭還未生成,楊康就想到了答案——上次的比武招親!
想到這兒,他微微點頭,靜待下文。
黃蓉聽到九陰白骨爪,心中暗驚。
由於劇情變動,她沒有在趙王府遇到梅超風,不知道對方和楊康的關係。
此刻聞言,她瞧出楊康似乎會這武功,不由心生猜疑,但沒說話。
孟禮道:“這其中的緣由有些複雜,第一點就是重陽真人雖創立了全真教,但他最厲害並賴以成名的先天功由於一些原因,沒有傳給全真七子,九陰真經上的武功亦是如此。”
“如今全真教流傳的武功,都是重陽真人以及全真七子另創的。”
“全真教屬於道門,所修武功講究修身養性,多是靜功。以全真教內功為例,它屬性中正平和,幾乎不會有走火入魔的風險,但需要水磨功夫,常年勤修積累,厚積薄發。”
“你年輕氣盛,心思難定,外加丘道長不在身邊,無法時刻督促,修行效果自然不佳。”
“加上年歲不夠,難以形成足夠的積累,這施展起來也就威力平平。”
“你若能靜下心苦修,過個十年左右,變得和丘道長一樣厲害不成問題。”
楊康:“……”
靜下心苦修,還要十年才能和丘處機一樣厲害?
這……
對比丘處機的年齡,他可以確定丘處機傳自己的武功沒問題,但這周期也太長了!
長到他有點想罵人!
不過,想到丘處機沒有坑自己,當下的場合也不對,他忍住了,而後問道:“那不知我師父的武功,放在如今的江湖上是個什麽樣的水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