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告別村莊,迴家(三)
穿到1988,我有5個兒女要養 作者:三竹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下午4點,幾人終於把收購場上的優質稻穀稱重完畢,結算完貨款。
此時,陳村長熱情地迎了上去,雙手握住張峰的手,“張老板,今年的大米收成特別好,全靠您幫忙收購,鄉親們都很感激您。
就現在,我想請您們都到我家吃頓晚飯,表達一下我們的謝意,您看可以嗎?”
張峰有些意外,但隨即露出謙遜的笑容,“陳村長,您這也太客氣了。能為鄉親們做點事,我也很高興。不過,吃飯就不必了吧,我……”
陳村長打斷了張峰的話,語氣堅定而熱情,“不行不行,張老板,您一定要來,帶上這3位得力助手,還有雪芬和李大娘、孩子們,我已經讓人去把李大娘和孩子們接過去了,孩子們餓了,總要吃完飯再迴家,在路上餓著肚子算怎麽迴事。
還有,您們幾位今天忙了一整天,也該休息下吃完飯再走,這工作是工作,飯總要吃的。
最重要的是,這不是一頓飯那麽簡單,是我們全村人對你的感謝和尊重。就這麽定了,走,現在就過去!”
一旁的王雪芬正想拒絕,話還沒說出口。
陳村長立馬使了下眼色,跟著一旁的村幹部立即接過他們手上的東西,放到貨車上放好。
張峰見此情景,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掃過陳光以及糧倉兩位工作人員。
大家的臉上都寫滿了疲憊,衣服上都是灰塵,但依舊堅持著完成手頭的工作。
這時,陳光抬起手,調皮地對張峰做了個極為生動的吃飯動作——左手模擬碗,右手在左手處扒拉著送入口中。
陳光的臉上掛著幾分笑意,似乎是在說:“瞧,咱們都餓成這樣了,峰哥,快答應。”
陳光確實餓了,工作了一整天,工作量又這麽大。
最重要的是,等下其他人還可以休息下,但陳光還需要開車,這就比較麻煩。
其實程序員張峰是考取了駕駛證,可以開車。
但這個時代的張峰可是不會開車的,他還專門問過王雪芬,所以張峰一直沒有開貨車。
張峰輕輕拍了拍身上的塵土,示意王雪芬和大家跟上來,對著陳村長頷首道,“陳村長,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陳村長的家坐落在村東,是一座紅磚大房。
房子極為漂亮,紅磚牆在陽光下顯得格外耀眼,屋簷下掛著一排排的魚幹。
門前的小院打掃得幹幹淨淨,幾盆太陽花正開得燦爛,散發著淡淡的清香。
廚房裏,陳村長的妻子——村裏的婦委會主任王嬸正帶著村中幾名婦女忙碌著,鍋碗瓢盆交響曲奏得熱鬧非凡。
燉肉的香味、炒菜的油煙味交織在一起,彌漫在整個院子裏。
李老太帶著五個孩子,早早就來了。孩子們一個個興高采烈,活潑可愛。
孩子們被院子裏的大公雞和幾隻毛茸茸的小雞崽吸引住了。
他們圍在雞籠邊,嘰嘰喳喳地議論著,偶爾還伸手逗逗小雞崽,玩得不亦樂乎。
李老太坐在院子裏的小板凳上,和陳村長的母親聊起了家常。
兩位老人年歲相仿,一見麵就打開了話匣子,從天氣聊到收成,再到家裏的瑣事,說得津津有味。
小兒子正被村中的一位年輕婦女抱著逗笑著,王雪芬走到跟前,小兒子半天沒看到媽媽,這會看到媽媽,也許是喂瘦肉粥吃飽了,竟然沒有纏著王雪芬喝母乳。
孩子們看到張峰和王雪芬走進來,高興地圍上來,“爸爸媽媽”叫個不停。
張峰笑著摸摸每個孩子的頭,一一迴應著。
陳村長趕緊領著張峰幾人到客廳去喝茶。
王雪芬則走進廚房,想要幫王嬸打下手。
王嬸哪裏肯要她動手,王雪芬隻好一邊擇著菜,一邊和幾位年輕女子聊著天,廚房裏充滿了歡聲笑語。
“雪芬啊,你可真是賢惠!張老板能娶到你,真是他的福氣!”王嬸一邊翻炒著鍋裏的菜,一邊誇讚道。
王雪芬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哪裏哪裏,都是應該的。村長和您這麽熱情,我們都不好意思了。”
不一會兒,飯菜都準備好了。陳村長趕緊招唿大家入座。
一張大圓桌上擺滿了豐盛的菜肴,有燉得香噴噴的魚幹、鮮美的魚湯,還有村民們自己種的綠油油的青菜和醃製臘肉等。
大家圍坐在一起,熱鬧非凡。
早些時候,阿東按照陳村長的指示,匆匆趕迴家中,將消息傳達給了王嬸。
王嬸一聽,二話不說,立刻動員起村中幾名年輕婦女,開始了一場忙碌而有序的籌備工作。
廚房裏,鍋碗瓢盆交響曲此起彼伏,王嬸和她的幾個幫手一直忙碌地準備著晚宴的佳肴。
她們挑選了家裏最肥美的土雞,宰殺、清洗、烹煮,每一步都做得一絲不苟。
同時,那條自家池塘裏精心養殖的鱸魚也被捕撈上來,經過清洗、醃製,準備做成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清蒸魚。
除了這些硬菜,王嬸還準備了一係列地道的農家小菜,如清炒時蔬、涼拌黃瓜、醬香茄子等,每一道菜都體現了鄉村的質樸與純真。
當然,酒水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陳村長特意拿出趕集時從鎮上買來了幾瓶上好的白酒,以及自家釀製的米酒,準備與貴客們共飲。
王雪芬看到在陳村長家的宴席上,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農家菜肴如同藝術品般展現在他們的眼前,每一道菜都別具家鄉特色,看得出非常隆重對待此次招待。
陳光和“征峰”糧倉兩位工作人員看到如此豐富的宴席,不由得瞪大了雙眼,暗自咽口水。
首先,是那盤香氣撲鼻的五花肉煮魚幹。
魚幹,是村民們利用新鮮捕撈的魚類,經過自然晾曬而成,保留了魚肉的鮮美與海洋的鹹香。
而五花肉,則是精選上等的豬肉,肥瘦相間,口感豐富。
當這兩者相遇,在鍋中慢火燉煮,魚幹的鹹香與五花肉的油脂完美融合,相互滲透,使得整道菜肴香氣四溢,入口即化,既保留了魚幹的鮮美,又增添了五花肉的醇厚,讓人迴味無窮。
這裏之所以將新鮮魚晾曬起來,是因為禾香村大壩一邊的大江直接通向大海,這裏的村民有很多出海打魚,一個大貨船運迴來很多的魚,怕新鮮魚變質,就會將一條條的新鮮魚抹上鹽暴曬起來。
如此,便形成非常獨具特色的送禮佳品魚幹。
此時,陳村長熱情地迎了上去,雙手握住張峰的手,“張老板,今年的大米收成特別好,全靠您幫忙收購,鄉親們都很感激您。
就現在,我想請您們都到我家吃頓晚飯,表達一下我們的謝意,您看可以嗎?”
張峰有些意外,但隨即露出謙遜的笑容,“陳村長,您這也太客氣了。能為鄉親們做點事,我也很高興。不過,吃飯就不必了吧,我……”
陳村長打斷了張峰的話,語氣堅定而熱情,“不行不行,張老板,您一定要來,帶上這3位得力助手,還有雪芬和李大娘、孩子們,我已經讓人去把李大娘和孩子們接過去了,孩子們餓了,總要吃完飯再迴家,在路上餓著肚子算怎麽迴事。
還有,您們幾位今天忙了一整天,也該休息下吃完飯再走,這工作是工作,飯總要吃的。
最重要的是,這不是一頓飯那麽簡單,是我們全村人對你的感謝和尊重。就這麽定了,走,現在就過去!”
一旁的王雪芬正想拒絕,話還沒說出口。
陳村長立馬使了下眼色,跟著一旁的村幹部立即接過他們手上的東西,放到貨車上放好。
張峰見此情景,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掃過陳光以及糧倉兩位工作人員。
大家的臉上都寫滿了疲憊,衣服上都是灰塵,但依舊堅持著完成手頭的工作。
這時,陳光抬起手,調皮地對張峰做了個極為生動的吃飯動作——左手模擬碗,右手在左手處扒拉著送入口中。
陳光的臉上掛著幾分笑意,似乎是在說:“瞧,咱們都餓成這樣了,峰哥,快答應。”
陳光確實餓了,工作了一整天,工作量又這麽大。
最重要的是,等下其他人還可以休息下,但陳光還需要開車,這就比較麻煩。
其實程序員張峰是考取了駕駛證,可以開車。
但這個時代的張峰可是不會開車的,他還專門問過王雪芬,所以張峰一直沒有開貨車。
張峰輕輕拍了拍身上的塵土,示意王雪芬和大家跟上來,對著陳村長頷首道,“陳村長,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陳村長的家坐落在村東,是一座紅磚大房。
房子極為漂亮,紅磚牆在陽光下顯得格外耀眼,屋簷下掛著一排排的魚幹。
門前的小院打掃得幹幹淨淨,幾盆太陽花正開得燦爛,散發著淡淡的清香。
廚房裏,陳村長的妻子——村裏的婦委會主任王嬸正帶著村中幾名婦女忙碌著,鍋碗瓢盆交響曲奏得熱鬧非凡。
燉肉的香味、炒菜的油煙味交織在一起,彌漫在整個院子裏。
李老太帶著五個孩子,早早就來了。孩子們一個個興高采烈,活潑可愛。
孩子們被院子裏的大公雞和幾隻毛茸茸的小雞崽吸引住了。
他們圍在雞籠邊,嘰嘰喳喳地議論著,偶爾還伸手逗逗小雞崽,玩得不亦樂乎。
李老太坐在院子裏的小板凳上,和陳村長的母親聊起了家常。
兩位老人年歲相仿,一見麵就打開了話匣子,從天氣聊到收成,再到家裏的瑣事,說得津津有味。
小兒子正被村中的一位年輕婦女抱著逗笑著,王雪芬走到跟前,小兒子半天沒看到媽媽,這會看到媽媽,也許是喂瘦肉粥吃飽了,竟然沒有纏著王雪芬喝母乳。
孩子們看到張峰和王雪芬走進來,高興地圍上來,“爸爸媽媽”叫個不停。
張峰笑著摸摸每個孩子的頭,一一迴應著。
陳村長趕緊領著張峰幾人到客廳去喝茶。
王雪芬則走進廚房,想要幫王嬸打下手。
王嬸哪裏肯要她動手,王雪芬隻好一邊擇著菜,一邊和幾位年輕女子聊著天,廚房裏充滿了歡聲笑語。
“雪芬啊,你可真是賢惠!張老板能娶到你,真是他的福氣!”王嬸一邊翻炒著鍋裏的菜,一邊誇讚道。
王雪芬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哪裏哪裏,都是應該的。村長和您這麽熱情,我們都不好意思了。”
不一會兒,飯菜都準備好了。陳村長趕緊招唿大家入座。
一張大圓桌上擺滿了豐盛的菜肴,有燉得香噴噴的魚幹、鮮美的魚湯,還有村民們自己種的綠油油的青菜和醃製臘肉等。
大家圍坐在一起,熱鬧非凡。
早些時候,阿東按照陳村長的指示,匆匆趕迴家中,將消息傳達給了王嬸。
王嬸一聽,二話不說,立刻動員起村中幾名年輕婦女,開始了一場忙碌而有序的籌備工作。
廚房裏,鍋碗瓢盆交響曲此起彼伏,王嬸和她的幾個幫手一直忙碌地準備著晚宴的佳肴。
她們挑選了家裏最肥美的土雞,宰殺、清洗、烹煮,每一步都做得一絲不苟。
同時,那條自家池塘裏精心養殖的鱸魚也被捕撈上來,經過清洗、醃製,準備做成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清蒸魚。
除了這些硬菜,王嬸還準備了一係列地道的農家小菜,如清炒時蔬、涼拌黃瓜、醬香茄子等,每一道菜都體現了鄉村的質樸與純真。
當然,酒水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陳村長特意拿出趕集時從鎮上買來了幾瓶上好的白酒,以及自家釀製的米酒,準備與貴客們共飲。
王雪芬看到在陳村長家的宴席上,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農家菜肴如同藝術品般展現在他們的眼前,每一道菜都別具家鄉特色,看得出非常隆重對待此次招待。
陳光和“征峰”糧倉兩位工作人員看到如此豐富的宴席,不由得瞪大了雙眼,暗自咽口水。
首先,是那盤香氣撲鼻的五花肉煮魚幹。
魚幹,是村民們利用新鮮捕撈的魚類,經過自然晾曬而成,保留了魚肉的鮮美與海洋的鹹香。
而五花肉,則是精選上等的豬肉,肥瘦相間,口感豐富。
當這兩者相遇,在鍋中慢火燉煮,魚幹的鹹香與五花肉的油脂完美融合,相互滲透,使得整道菜肴香氣四溢,入口即化,既保留了魚幹的鮮美,又增添了五花肉的醇厚,讓人迴味無窮。
這裏之所以將新鮮魚晾曬起來,是因為禾香村大壩一邊的大江直接通向大海,這裏的村民有很多出海打魚,一個大貨船運迴來很多的魚,怕新鮮魚變質,就會將一條條的新鮮魚抹上鹽暴曬起來。
如此,便形成非常獨具特色的送禮佳品魚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