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說一下,願意繼續將大米賣給我們的請繼續稱重,已經驗貨裝上貨車的大米,鄉親們願意賣的就拿著手中的單據過來排隊領錢,不願意的請自行到貨車前將大米卸下來,並交出已經簽好的單據,這樣就可以將大米搬迴家去,”張峰對著人群喊道。


    張峰的聲音在寧靜的村莊上空迴蕩,如同夏日午後的微風,輕輕拂過每個人的心田。


    他的話語,簡單而直接,卻如同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麵,激起了層層漣漪。


    人群先是陷入了短暫的寂靜,緊接著,便是一陣難以抑製的竊竊私語,如同春日裏萬物複蘇,細碎而生機勃勃。


    “天哪,我沒聽錯吧?現場支付現金?”一個婦女的聲音在人群中響起,她的語氣裏充滿了震驚與不可思議,仿佛剛剛聽到了一個天方夜譚般的故事。


    “是真的,你沒聽錯!”旁邊的一個男人趕緊接話,他的臉上洋溢著興奮與激動,眼睛緊緊盯著小光手中的現金,仿佛生怕它們會突然消失。


    “你看,張老板手裏拿的就是真金白銀,這下咱們可以放心了!”隨著這個男人的話音落下,人群中的竊竊私語更加熱烈起來,仿佛每個人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分享這份突如其來的喜悅與震驚。


    “哎呀,這可真是太好了!往年賣大米,還得等上好幾個月才能拿到錢,還得一直擔心錢會不會打水漂。現在好了,現場就能拿到現金,真是省心又省力!”


    一個老人的聲音在人群中響起,他的語氣裏充滿了感慨與欣慰,仿佛看到了自己多年來的辛勞終於得到了應有的迴報。


    “是啊,是啊!這個新年咱們再也不用擔心錢的問題了,來年可以安安心心地過日子了。”另一個婦女附和道,她的臉上洋溢著滿足與幸福,仿佛已經看到了那些鈔票變成了家裏的飯菜、新衣服和孩子們的笑臉。


    “天哪,這是真的嗎?我們真的可以現場拿到錢嗎?”一個年輕婦女的聲音在人群中響起,她的語氣裏充滿了震驚與不敢置信,仿佛剛剛經曆了一場夢幻般的奇遇。


    “是真的,你看,張老板手裏的現金,那不是假的!”旁邊的一個老人趕緊接話,他的眼神裏閃爍著興奮與激動,仿佛看到了自己多年來的期盼終於變成了現實。


    隨著老人的確認,人群中的竊竊私語更加熱烈起來,仿佛每個人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分享這份突如其來的喜悅與驚喜。


    “太好了,這下我們再也不用擔心賣大米後拿不到錢了!”一個中年男人的聲音在人群中響起,他的語氣裏充滿了感激與慶幸,仿佛剛剛從一場漫長的等待中解脫出來。


    人群又一次陷入靜默,隨後是一陣低語,如同夜風中搖曳的樹葉,彼此碰撞,發出沙沙的聲響。


    鄉親們的臉上寫滿了震驚與掙紮,他們的眼神在張峰與貨車之間徘徊,手中的單據仿佛成了燙手的山芋,讓人既想緊緊握住,又害怕被燙傷。


    老李頭,一個皮膚被歲月雕刻出深深皺紋的老人,他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縫,試圖從張峰的臉上尋找答案。


    他的嘴唇微微顫抖,仿佛是在心中默念著什麽,又像是在努力說服自己。


    “這……這是真的嗎?”他的聲音細若蚊蚋,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的耳中。


    他的老伴緊緊抓著他的衣角,眼神中既有期待也有恐懼,仿佛站在了命運的十字路口,不知該何去何從。


    這關乎一家老小將來的生計,任誰都會謹慎做決定。


    收購站坐落在寧靜祥和的村莊中央,足足有兩個足球場般寬廣的空地,周圍環繞著一片片稻田和錯落有致的農舍。


    一條泥土大路引領著人們走進這片繁忙的場地。


    大路兩旁,是鬱鬱蔥蔥的稻田地,一片片金燦燦的稻田在陽光下泛著金光,隨風輕輕搖曳,發出沙沙的聲響,仿佛在向過往的行人訴說著豐收的喜悅與大自然的饋贈。


    在收購站的入口處,一棵曆經風霜的老樹赫然映入眼簾,它的樹幹粗壯而扭曲,如同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靜靜地屹立在收購站邊,守護著這片土地上的每一次變遷。


    老樹的樹皮上布滿了歲月的痕跡,一道道裂紋如同曆史的刻痕,記錄著這片土地上的風雨與陽光。


    在樹頭的枝椏間,一塊用舊木板製成的招牌隨風輕輕搖曳,上麵用粗獷而有力的筆觸,塗滿了已經斑駁的黑漆大字——“禾香村收購站”。


    空地上,搭建著一個簡易的稱重台,由一根粗壯的木頭、幾個鐵製的秤砣以及一個簡易的杠杆組成,這是收購站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它承載著衡量每一粒大米重量的重任。


    此時,陽光斜灑,將收購站的空地鍍上了一層金輝,空氣中彌漫著稻香與希望的氣息。


    張峰站在人群中央,他的雙手輕輕展開,手中布袋裝著一疊厚厚的現金,如同潮水般洶湧澎湃,閃耀著誘人的光澤,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


    張峰聲音溫和而堅定:“鄉親們,我理解你們的顧慮。但請相信,我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真的。這些錢,是你們的勞動所得,是我對你們的承諾。我願意當場支付以表示我的誠意。”


    張峰的話語如同一股暖流,緩緩注入人群的心田。


    這份疑慮雖然並未立即消散,但已經讓人們平靜了下來。


    事實上,這份誠意實在太寶貴了,這麽一大貨車的大米僅僅銷售出去都需要很長時間,大多數收購商也是在幾個月後銷售出去七八成的時候給鄉親們發放貨款。


    極少有收購商能有如此實力和底氣拿出這麽多的現金來當場進行交易,小的交易量當然可以,但這可是一大貨車!


    這也說明這個糧倉運營的現金流相當充足,銷售經營極好,才敢這樣幹!


    試問如果這還不是大老板,那麽誰是大老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到1988,我有5個兒女要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竹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竹竿並收藏穿到1988,我有5個兒女要養最新章節